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对乌鲁木齐市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盛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3期301-302,共2页
通过对1960—2009年乌鲁木齐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气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暖冬现象日趋明显,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主要影响乌鲁木齐的农业气象灾害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干旱灾害增加,霜冻、寒潮灾害减少,病虫害日... 通过对1960—2009年乌鲁木齐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气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暖冬现象日趋明显,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主要影响乌鲁木齐的农业气象灾害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干旱灾害增加,霜冻、寒潮灾害减少,病虫害日趋严重,并提出对策,以达到趋利避害、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气象灾害 影响 防御对策 新疆乌鲁木齐
下载PDF
1951—2009年乌鲁木齐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盛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3期291-293,296,共4页
利用乌鲁木齐市1951—2009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近20年和近10年以来气候变化,并提出了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特征分析 新疆乌鲁木齐 1951-2009年
下载PDF
近60a新疆塔城地区降水及气象干旱变化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婧 井立红 +2 位作者 李海燕 苗运玲 井立军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4年第1期134-142,共9页
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20年逐月降水资料,基于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指数,从干旱发生频率、干旱影响范围和强度等方面,分析塔城地区气象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近60 a塔城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2... 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20年逐月降水资料,基于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a)指数,从干旱发生频率、干旱影响范围和强度等方面,分析塔城地区气象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近60 a塔城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211.4 mm,呈现西北部多、中东部少的分布格局。年平均降水量呈显著增多趋势,在1986年发生由少到多的突变。(2)近60 a塔城地区共有14 a发生年尺度干旱,占比为23.33%,其中轻旱9 a,中旱3 a,重旱2 a;季节尺度干旱发生频次以夏季最多,冬季次之,春秋两季相当且最少。(3)近60 a塔城地区年、季尺度干旱站次比呈减小趋势,年、季(除夏季外)干旱强度亦呈减弱趋势,干旱影响范围的缩小和干旱强度的减弱使干旱状况有所缓解。从干旱影响范围来看,局域性干旱和全域性干旱发生频数均较高;从干旱强度来看,以轻度干旱和中度干旱为主。(4)AO、PDO指数的变化及ENSO事件对塔城地区干旱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干旱时空分布 新疆塔城
下载PDF
乌鲁木齐地区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蒋慧敏 刘春云 古丽巴哈·伊米提 《新农业》 2020年第21期73-75,共3页
采用乌鲁木齐地区5个观测站1961~2012年4~10月降水量资料,利用气候趋势系数,Morlet小波变换法及R/S分析、对该地区各站不同等级降水日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量的多寡主要由降水日数决定,特别是大雨以上量级降水日数是决定降水量大... 采用乌鲁木齐地区5个观测站1961~2012年4~10月降水量资料,利用气候趋势系数,Morlet小波变换法及R/S分析、对该地区各站不同等级降水日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量的多寡主要由降水日数决定,特别是大雨以上量级降水日数是决定降水量大小的关键。小雨日数除了小渠子外的其他站点,均呈减少趋势,中雨大雨和暴雨日数变化一致,呈增加趋势,乌鲁木齐和小渠子的大暴雨日数呈增加趋势,但不显著。各站点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和年际尺度的周期变化。小雨日数各站变化趋势呈现不同变化外,其他不同级别降水日数变化各站均具有较好的持续性,而各站的大暴雨日数因数据太少,持续性无法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 降水日数 降水量 不同等级
下载PDF
乌鲁木齐县农作物抗旱对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盛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0期237-237,244,共2页
通过对乌鲁木齐县农业生产抗旱现状、植物抗旱性生理机制和植物抗旱特点的分析,阐述了目前乌鲁木齐县农作物抗旱研究的对策,包括合理利用作物生产技术,搜集、保护和利用品种资源,加强农作物抗旱品种引种、改良和选育工作。
关键词 农作物 抗旱 现状 对策 新疆乌鲁木齐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乌鲁木齐河流域植被生长季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邢红艳 何清 +2 位作者 普宗朝 王国胜 金晨 《干旱气象》 2023年第1期34-42,共9页
根据乌鲁木齐河流域7个国家气象站和20个自动气象站2013—2021年植被生长季(5—9月)逐日降水量资料,分析植被生长季乌鲁木齐河流域降水量、降水日数、不同量级降水及其贡献率随海拔变化特征,以期为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治理及保... 根据乌鲁木齐河流域7个国家气象站和20个自动气象站2013—2021年植被生长季(5—9月)逐日降水量资料,分析植被生长季乌鲁木齐河流域降水量、降水日数、不同量级降水及其贡献率随海拔变化特征,以期为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治理及保护提供一定参考。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河流域植被生长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随海拔升高呈波动增加趋势,分别以17.4 mm·(100 m)^(-1)、2.85 d·(100 m)^(-1)速率增加,其中生长季降水量以海拔1 000 m左右为分界,海拔依赖性由弱转强,在海拔约1 200 m和2 000 m出现降水高值带,并且降水高值带呈现由低海拔山地逐渐抬升至中高山带而后回落的变化规律;降水日数高值地带始终在中高山带(海拔高于1 800 m),且具有较强稳定性。植被生长季降水日数与降水量的月际特征有较好的一致性,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海拔2 200 m以下区域,6月的降水量和7月的降水日数随海拔升高增速最显著,分别以4.8 mm·(100 m)^(-1)、0.72 d·(100 m)^(-1)的速率增加,二者均在9月增速最不显著,分别为1.1 mm·(100 m)^(-1)、0.37 d·(100 m)^(-1)。流域植被生长季仅小雨、中雨和大雨发生次数具有较强的海拔依赖性且不同强度降水的贡献率与海拔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流域 降水量 降水日数 降水强度
下载PDF
2008年乌鲁木齐地区异常干旱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买买提.阿布来提 张英哲 +3 位作者 粱云 陈全胜 萨拉姆 哈不拉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8期282-283,286,共3页
根据土壤实际观测资料,分析了乌鲁木齐地区2008年高温干旱期间土壤水分特征,结果表明,2008年6~9月高温干旱期间,乌鲁木齐地区土壤-牧草-大气系统的水分变化特征与高温干旱的空间分布、强度有较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高温干旱 土壤 水分 新疆乌鲁木齐
下载PDF
乌鲁木齐南山中山带土壤水分变化及其与牧草生物量的关系
8
作者 贾健 沙拉木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1期281-283,共3页
分析了乌鲁木齐南山中山带地区天然草地土壤水分变化及土壤水分与牧草生物量关系。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南山中山带地区年内土壤水分的变化可分为春季增熵期、春末夏初缓慢失熵期、夏初墒情恢复期、夏季快速失墒期、秋季墒情稳定期5个时段... 分析了乌鲁木齐南山中山带地区天然草地土壤水分变化及土壤水分与牧草生物量关系。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南山中山带地区年内土壤水分的变化可分为春季增熵期、春末夏初缓慢失熵期、夏初墒情恢复期、夏季快速失墒期、秋季墒情稳定期5个时段;不同年份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随深度基本呈递减趋势;牧草生长季(5—9月)各月末的生物量不仅由当月平均土壤含水率决定,其与当月以前月份的土壤含水率、平均气温、光照、土壤肥力等因子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天然牧草 生物量 新疆乌鲁木齐 南山中山带
下载PDF
乌鲁木齐地区夏季降水日变化特征分析
9
作者 杨佩琪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9期144-147,共4页
利用2005—2016年5—9月乌鲁木齐市6个国家级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运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乌鲁木齐近12a降水的日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小渠子、牧试站、大西沟和乌鲁木齐站的降水日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明显降水时段出现在17:00—21:00之间... 利用2005—2016年5—9月乌鲁木齐市6个国家级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运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乌鲁木齐近12a降水的日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小渠子、牧试站、大西沟和乌鲁木齐站的降水日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明显降水时段出现在17:00—21:00之间;达坂城和米泉站的较为一致,明显降水时段出现在夜间22:00—05:00;小渠子和牧试站在17:00—20:00为小时强降水易发生时段,其余4个气象站则没有明显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日变化 小时雨强 降水频次 乌鲁木齐
下载PDF
新时期气象为“三农”服务业务技术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盛梅 蔡仁 +1 位作者 沙比提·哈里木 欢乐希·沙比提 《新农业》 2019年第19期78-80,共3页
“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关注的重点问题,解决“三农”问题需各地各部门积极参与,发挥组织合力,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农村全面进步与农民优化发展。基于此,本文以气象服务为视角,分析了气象服务与“三农”问题存在的关... “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关注的重点问题,解决“三农”问题需各地各部门积极参与,发挥组织合力,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农村全面进步与农民优化发展。基于此,本文以气象服务为视角,分析了气象服务与“三农”问题存在的关系,根据新时期气象服务需求,依托先进科学技术进行“三农”服务业务技术体系构建,以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服务 “三农”服务 体系构建
下载PDF
新疆一次大风个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春云 赵克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9期258-259,共2页
2007年2月26日至3月1日,新疆北疆各地、天山山区、哈密的部分地区出现了一次大风、降温、降雪中强天气过程。主要从天气学角度对环流形势、地面气压场、涡度特征及地形影响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大的变压梯度、大的正涡度变化和"... 2007年2月26日至3月1日,新疆北疆各地、天山山区、哈密的部分地区出现了一次大风、降温、降雪中强天气过程。主要从天气学角度对环流形势、地面气压场、涡度特征及地形影响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大的变压梯度、大的正涡度变化和"喇叭口"的地形是有利于该地区大风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 个例分析 环流背景 高空形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下载PDF
试析德尔菲法在“三农”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盛梅 蔡仁 +1 位作者 沙比提·哈里木 欢乐希·沙比提 《新农业》 2019年第17期102-103,共2页
本文以"三农"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德尔菲法在其中的应用条件展开分析。介绍德尔菲法基本理论原理,在说明其对"三农"气象服务效益评估适应性的同时,对具体执行中的应用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三农 德尔菲法 气象服务 效益评估
下载PDF
天然牧草返青期气象条件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买买提.阿布来提 成鹏 +1 位作者 瓦哈提 沙拉木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0期310-310,315,共2页
分析气象条件对天山北坡中山带牧草返青前期及牧业生产的影响,预测2011年当地牧草返青期,指出当地应预防不利天气对牧业生产的影响,以确保牧业生产顺利进行。
关键词 天然牧草 返青期 气象条件 天山北坡中山带
下载PDF
新疆农牧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
14
作者 安玉佩 王珂 《移动信息》 2015年第8期22-22,共1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新疆农牧业信息化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尤其是新疆兴农网的构建,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及涉农部门为“三农”服务的窗口。今后农牧业信息化发展应统一思想,提高信息化服务意识,增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新疆农牧业信息化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尤其是新疆兴农网的构建,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及涉农部门为“三农”服务的窗口。今后农牧业信息化发展应统一思想,提高信息化服务意识,增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开发农牧业信息资源,强化农牧业信息化队伍素质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业 信息化 建设现状 发展方向
下载PDF
中国SO_2排放时空格局变化
15
作者 樊瑞瑞 刁晓云 周德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4期192-193,共2页
二氧化硫(SO2)是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之一,研究SO_2的时空分布,对未来SO_2排放预测、制定更为有效的SO_2污染控制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EDGAR数据,基于Arc 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中国SO_2排放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利用中国... 二氧化硫(SO2)是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之一,研究SO_2的时空分布,对未来SO_2排放预测、制定更为有效的SO_2污染控制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EDGAR数据,基于Arc 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中国SO_2排放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利用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我国SO_2排放量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SO2排放量排在前几位的省份为山西、河北、山东和河南、江苏、四川等,总体上呈东南高、西北低的趋势。2001—2010年,我国SO_2排放量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001年,全国SO2排放总量为1 947.8万t,至2006年排放量上升32.9%,达到2 588.8万t。此后,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排放量逐年下降,2010年下降至2 185.1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2排放 空间变化 时间变化 中国
下载PDF
近47年哈密地区气候变化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山清 普宗朝 +1 位作者 韩勇 魏根成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0-566,共7页
利用新疆哈密地区5个气象台站1961~2007年气候资料,采用线性回归、Morlet小波和Mann-Kendall突变检测等方法,对哈密地区近47年的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等气候要素以及年潜在蒸散量和地表干燥度的变化趋势... 利用新疆哈密地区5个气象台站1961~2007年气候资料,采用线性回归、Morlet小波和Mann-Kendall突变检测等方法,对哈密地区近47年的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等气候要素以及年潜在蒸散量和地表干燥度的变化趋势和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近47年哈密地区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升高趋势,日照时数和年平均风速呈减小趋势;②潜在蒸散量与年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年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受上述各气候要素变化的综合影响,近47年,哈密地区潜在蒸散量和地表干燥度呈极显著的减小趋势;③突变检测表明,哈密地区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分别在1973年、1965年发生了突变性的升高,而风速、潜在蒸散量和地表干燥度分别于1980年、1980年和1975年发生了极显著的突变性减小,综合气温和地表干燥度的突变特征,可以认为,哈密地区气候在1973~1975年发生了"暖湿化"的突变;④各气候要素和潜在蒸散量、地表干燥度分别存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地区 气候变化 潜在蒸散量 地表干燥度
下载PDF
乌昌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对设施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宫恒瑞 崔玉玲 郑玉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8期207-209,219,共4页
选取1981—2010年30年的乌昌地区15个气象站的日照时数资料,利用气候倾向率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了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仅高山带在30年间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1.1 h/10 a,中、低山带和平原区均呈下降趋... 选取1981—2010年30年的乌昌地区15个气象站的日照时数资料,利用气候倾向率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了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仅高山带在30年间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1.1 h/10 a,中、低山带和平原区均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59.3、-27.4、-74.1 h/10 a。四季中冬季的日照时数减少最为显著,平均值达到-24.4 h/10 a,秋、夏、春3季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依次减弱。突变检验分析得:仅低山带1987年日照时数发生了突变减少,其他区日照时数均未发生突变。冬、春季是是设施农业生产最需要光照的时间,也是乌昌地区日照时数减少最为明显的时期,因此乌昌地区近3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对设施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时数 变化特征 设施农业 乌昌地区
下载PDF
浅析农业网站信息资源现状及建议
18
作者 王全红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14期107-107,109,共2页
目前,我国农业网站已近3万家。但农业网站面临着自身内容建设不完善、缺乏对市场的判断等问题,也受到农村基础设施现状和农民自身素质的制约。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网站将成为服务三农的重要信息来源,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社会... 目前,我国农业网站已近3万家。但农业网站面临着自身内容建设不完善、缺乏对市场的判断等问题,也受到农村基础设施现状和农民自身素质的制约。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网站将成为服务三农的重要信息来源,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1961—2016年汛期东天山北坡不同量级降水日数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苗运玲 宫恒瑞 +1 位作者 张云惠 柴岩红 《气象科技进展》 2020年第3期55-61,共7页
利用东天山北坡5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1961—2016年汛期(5—9月)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相关系数、多项式拟合及Mann-Kendall突变方法,探讨不同量级降水日数时空演变特征及与汛期总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降水量级升高,对应降... 利用东天山北坡5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1961—2016年汛期(5—9月)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相关系数、多项式拟合及Mann-Kendall突变方法,探讨不同量级降水日数时空演变特征及与汛期总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降水量级升高,对应降水日数迅速减小;近56 a总降水日数、中雨日数、大雨日数和暴雨日数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大雨日数增加趋势最明显,对总降水日数的增加贡献最大,小雨日数呈明显的减小趋势,大雨日数在1991年发生突变,暴雨日数在1980年发生由少到多的突变,其他降水日数表现为下降趋势,但均未发生突变;从不同量级降水日数空间分布可知,除了小雨日数其他量级降水日数都是以木垒为高值中心,逐渐向东西两侧减小,最低值一般出现在伊吾和吉木萨尔;汛期随着降水量级上升,降水日数与汛期总降水量相关系数也不断增大,小雨日数与总降水量相关性最差,与大雨日数相关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北坡 降水日数 趋势
下载PDF
人工影响天气R-05型火箭发射架模具设计
20
作者 荆海亮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7期234-234,238,共2页
火箭发射架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使用的重要作业装备之一,是用来装填和发射人影火箭的装置。在制作火箭发射架时,通过科学设计和分析认为宜采用模具加工,可减少工艺流程和加工工时,同时提高加工精度,保证整机质量和火箭发射的安全性。... 火箭发射架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使用的重要作业装备之一,是用来装填和发射人影火箭的装置。在制作火箭发射架时,通过科学设计和分析认为宜采用模具加工,可减少工艺流程和加工工时,同时提高加工精度,保证整机质量和火箭发射的安全性。该文在XR-05型火箭发射架定向器模具、XR-05型火箭发射架上筒体模具、XR-05型火箭发射架回转盘模具设计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发射架制作过程中所用导轨定位钻孔模具、轨道托架钻孔模具、Φ82 mm、Φ66 mm、Φ56 mm轨道包容圆柱直径检校模具、下筒体两支座定位焊接模具和下筒体两筋板定位焊接模具的设计和使用,以为相关模具的设计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 火箭发射架 模具 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