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患者心身症状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1
作者 尹营营 赵宽 +18 位作者 王彩莲 汤立晨 何红波 刘向欣 潘昱 杨海龙 杨阳 周波 谢可 林铮 喻林珍 骆艳丽 陆峥 王小平 任涛 邹韶红 魏镜 冯威 袁勇贵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09-1822,1830,共15页
肿廇患者常伴有严重的抑郁、焦虑、失眠、疼痛等心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该类症状目前在我国临床中容易被医患忽视或未有效转诊治疗。目前国内肿瘤管理相关共识对心身症状处理内容较少,鉴于此,本共识系统阐述了肿瘤患者... 肿廇患者常伴有严重的抑郁、焦虑、失眠、疼痛等心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该类症状目前在我国临床中容易被医患忽视或未有效转诊治疗。目前国内肿瘤管理相关共识对心身症状处理内容较少,鉴于此,本共识系统阐述了肿瘤患者相关心身症状的临床管理建议,结合相关文献,整合实用管理工具,全面回答了肿瘤相关心身症状的医患沟通、诊断评估、心理干预、药物治疗以及如何建立医-护-患-家属同盟等重要问题,旨在提高非精神专科医生对肿瘤相关心身症状的识别、转诊,并在精神心理科及其他多学科团队的互助下有效沟通、开展治疗及管理心身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心身症状 心身医学 临床管理 专家共识
下载PDF
新疆某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玲 陈鹏莉 《新疆中医药》 2015年第4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方法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8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1)在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夜班与非夜班护士,在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及总分...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方法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8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1)在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夜班与非夜班护士,在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及总分上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偏低,临床夜班比非夜班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心理健康状况
下载PDF
综合医院心理科联络会诊480例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莫煊 李金贤 +1 位作者 邹韶红 张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第6期662-663,共2页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心理科联络会诊病人的原因、科室分布、病种构成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所有病人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种构成中以焦虑障碍,心境障碍和器质性精神障碍列前3位;科室分布以神经内科及心血管内科为主,会诊后的治疗有效率...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心理科联络会诊病人的原因、科室分布、病种构成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所有病人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种构成中以焦虑障碍,心境障碍和器质性精神障碍列前3位;科室分布以神经内科及心血管内科为主,会诊后的治疗有效率为93.2%。结论综合医院心理科联络会诊非常重要且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心理科 联络会诊
原文传递
新疆某综合医院临床护士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靳玲 马晓华 《护理学报》 2012年第19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方法运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对随机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48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责备自己、沉思、灾难化和责难他人因子分低于常模(P<0.01);在接受、积极重新关注、...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方法运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对随机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48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责备自己、沉思、灾难化和责难他人因子分低于常模(P<0.01);在接受、积极重新关注、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和理性分析因子分及总分高于常模(P<0.01)。不同民族护士在沉思、积极重新关注、重新关注计划3个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护龄护士在积极重新关注因子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护士在责备自己因子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士在遇到负性生活事件时较多应用积极的适应性策略。维吾尔族护士、护龄5年内护士较多采用适应性策略;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多采用缺乏适应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认知情绪调节 适应性策略
下载PDF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5
作者 郑雪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79-182,共4页
研究综合性心理护理在抑郁病人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本研究以本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住院的抑郁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50例,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个人心理咨询、团体治疗和家庭支持等综合性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 研究综合性心理护理在抑郁病人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本研究以本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住院的抑郁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50例,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个人心理咨询、团体治疗和家庭支持等综合性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治疗前后生命质量、汉密尔顿抑郁症(Hamilton Hamilton Grace Scale, HAMA)和汉密尔顿焦虑症(HAMA)评分的改变,以及不良行为的发生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如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及物质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提高, P<0.05。治疗组 HAMD和 HAMA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不良行为发生率明显降低(2.00%对10.00%, 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病人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00%(P<0.05)。结论 综合性的心理护理对抑郁症病人的生活品质有很大的提高,它能使抑郁症病人的抑郁、焦虑水平下降,同时还能降低不良行为的发生率,还能增加护士的满意度,是一种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心理护理 抑郁症 生活质量 不良行为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基于同理心护理的老年痴呆患者心理支持研究
6
作者 周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115-118,共4页
探讨并验证基于同理心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心理支持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两组各25例老年痴呆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同理心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在干预前后,使用MMSE和ADL量表对两组进行评... 探讨并验证基于同理心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心理支持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两组各25例老年痴呆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同理心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在干预前后,使用MMSE和ADL量表对两组进行评测,并使用SCL-90量表评测患者的各个心理疾病维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MMSE、ADL和SCL-90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其中,MMSE评分由干预前的13.65±1.53提升至干预后的21.12±3.11,躯体化、人际交往敏感性等SCL-90维度分数也有明显下降,证明同理心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心理支持效果显著。结论 通过同理心护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减轻精神病性、强迫症状、躯体化及人际交往敏感性等心理病症,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心理状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理心护理 老年痴呆患者 心理支持 MMSE量表 SCL-90维度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7
作者 宋亚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对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方法 本研究按照纳入标准对本医院科室确诊的焦虑抑郁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主要执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基... 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对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方法 本研究按照纳入标准对本医院科室确诊的焦虑抑郁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主要执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下再执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行为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对比各小组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各项数据指标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HAMD、HAMA量表评分,结果 显示,观察组的数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100.00%和88.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本研究的各项评估评分数据得知,心理护理对焦虑抑郁患者有积极作用,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还明显降低患者不良行为的发生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因此,从心理护理对焦虑抑郁患者的各项评估数据足以表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焦虑抑郁患者 生活质量评分 HAMD/HAMA量表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新疆汉族与维吾尔族酒依赖患者家庭暴力行为与COMT基因多态性关联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邹韶红 赵宗峰 +2 位作者 马瑞 董红斌 佟钙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9-181,共3页
家庭暴力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医学、公共卫生和精神卫生问题。开展家庭暴力的预防研究是当前精神应激研究领域的重要任务,寻找家庭暴力的危险因素,又是开展预防研究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暴力行为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正念认知疗法联合个体化药物改善抑郁症伴躯体疼痛患者及其社会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鹏莉 马晓华 吴玲 《新疆医学》 2024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目的分析正念认知疗法联合个体化药物改善抑郁症伴躯体疼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社会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2月在本院临床心理科门诊及住院诊治抑郁症伴躯体疼痛患者76例,根据随机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口服氟哌噻... 目的分析正念认知疗法联合个体化药物改善抑郁症伴躯体疼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社会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2月在本院临床心理科门诊及住院诊治抑郁症伴躯体疼痛患者76例,根据随机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与盐酸度洛西汀的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正念认知疗法记录并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抑郁状态、正念水平、疼痛程度、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及每日平均抗抑郁药物剂量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五因素正念问卷(FFMQ)评分5个因子、SF-36评分5项指标水平、VAS与SDSS评分及总分均提高(P<0.05),但是研究组患者中重度组、轻度组的FFMQ评分5个因子、SF-36评分5项指标水平、VAS与SDSS评分及总分分别高于对照组中重度组、轻度组(P<0.05)。结论正念认知疗法联合个体化药物可以有效地减轻抑郁症伴躯体疼痛患者的抑郁状态与疼痛程度,提高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躯体疼痛 度洛西汀 正念认知疗法 抑郁 疼痛 社会功能
下载PDF
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新护士临床安全思维培训的应用价值分析
10
作者 陈鹏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3期0174-0177,共4页
探析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新护士临床安全思维培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1月至2023年10月在本院新入职的59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9)。对照组予以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翻转课堂教学... 探析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新护士临床安全思维培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1月至2023年10月在本院新入职的59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9)。对照组予以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比两组临床安全思维能力、职业倦怠及临床决策能力。结果 观察组临床安全思维能力与临床决策能力高于对照组,职业倦怠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能改善新护士临床安全思维能力,降低其职业倦怠感,并提升其临床决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新护士 临床安全思维能力 临床决策能力 职业倦怠
下载PDF
模拟医学教学在精神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分析
11
作者 古力巴克然木·阿布拉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10期0121-0124,共4页
探究在精神科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中,采用模拟医学教学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影响。方法 本项研究针对精神科实习生展开,共挑选了80名实习生,所有的数据资料均来自2023年间。依据所采取的不同教学方式,将这批实习生划分成选择传统方法的对照... 探究在精神科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中,采用模拟医学教学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影响。方法 本项研究针对精神科实习生展开,共挑选了80名实习生,所有的数据资料均来自2023年间。依据所采取的不同教学方式,将这批实习生划分成选择传统方法的对照组及采用模拟医学教学模式的观察组,两组各为40名。分析教学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表现出更佳的学习考核成绩(P<0.05),同时观察组实习生对教学质量具有更高满意度(P<0.05),且观察组的实习生对于带教工作的满意水平更高(P<0.05)。结论 模拟医学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可以明显地增强教学效果,同时也能显著地提升教学的品质和标准,使实习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转变为主动,能够显著提高实习生的临床实习成绩,培养合格的临床实习人员,因此值得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模拟医学教学 临床实习带教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睡眠质量、负性情绪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马香 谢存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24-0127,共4页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睡眠质量、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 从患有重症肺炎的114例患者中,随机分为实验组57人和对照组57人,两组的基本情况如年龄、病程、病型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睡眠质量、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 从患有重症肺炎的114例患者中,随机分为实验组57人和对照组57人,两组的基本情况如年龄、病程、病型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在治疗后,SDS评分,SA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而且在恶心呕吐、睡眠过短、入睡困难、便秘等不良反应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与生活质量,护理依从度,睡眠时间也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重症肺炎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其负性情绪,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其护理满意度一致性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 重症肺炎患者 睡眠质量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亲子团体联合心理辅导护理对青少年抑郁发作伴自伤行为的护理效果
13
作者 肖伊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92-0196,共5页
评估亲子团体联合心理辅导护理模式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伤行为影响的深度。方法 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指定医院进行治疗的60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伴有自伤行为,形成研究的数据基础。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参照... 评估亲子团体联合心理辅导护理模式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伤行为影响的深度。方法 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指定医院进行治疗的60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伴有自伤行为,形成研究的数据基础。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参照组,各包含30名患者。观察组采用亲子团体联合心理辅导护理模式对待,而参照组则接受常规护理方式。研究中,用HAMD-17、PCRT评分工具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及自伤行为的严重程度,同时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为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出评价,还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了收集和反馈。这一探究的初衷是为抑郁发作伴自伤行为的青少年提供更合适和创新的临床护理工作方向。结果 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17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表明其抑郁症状得到了更为显著的改善(P<0.01)。尽管PCRT评分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在生活环境、社会心理功能、生活质量满意度及生理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满意率高达93.33%,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3.33%(P<0.05)。结论 亲子团体联合心理辅导护理模式在青少年抑郁发作伴自伤行为的护理中展现出了显著的干预效果。该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还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抑郁 亲子团体 心理辅导 自伤行为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分析
14
作者 吴林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52-0155,共4页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基于积极心理学康复护理的效果与影响。方法 筛选50例调研对象,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5例常规组(执行常规护理干预程序)和25例实验组(执行基于积极心理学康复护理干预程序),比较护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2023年01...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基于积极心理学康复护理的效果与影响。方法 筛选50例调研对象,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5例常规组(执行常规护理干预程序)和25例实验组(执行基于积极心理学康复护理干预程序),比较护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2023年01月-2024年01月。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较,实验组护理后临床症状评分、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显著降低,护理后幸福进取感、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抑郁、神经分裂症复发率仅4.00%、0.00%,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康复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快乐进取感得到明显地提升,还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的缓解,大大降低其抑郁发病率、疾病复发率,是一种非常有推广价值的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积极心理学 康复护理
下载PDF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在精神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陈鹏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5期037-040,共4页
探讨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在精神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4年2月—2025年2月本院心理科内进行实习实践教学的42名大学本科学生作为此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授课)、观察组(PBL实施组)。观察和比较2种方式... 探讨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在精神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4年2月—2025年2月本院心理科内进行实习实践教学的42名大学本科学生作为此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授课)、观察组(PBL实施组)。观察和比较2种方式下其理论考试情况、实践操作技能及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教师教育效果显著、其相应的评估较其他同学更高、其自我测评的情况更好、其批判性思维分数优于对照组同学、其对教学方式认可程度最高、各项数据都具有一定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方式在心理护理中的实践能够显著提升教学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 精神科 护理带教
下载PDF
预防性心理干预对新婚夫妻家庭暴力态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邹韶红 张亚林 +3 位作者 张勇 柳娜 曹玉萍 莫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14-818,共5页
目的:通过预防性心理干预夫妻暴力高危人群,降低对家庭暴力持认可的态度。方法:在长沙市5个市辖区中随机抽取2个市辖区,根据夫妻暴力危险因素,从317对新婚登记夫妻中筛选出93对夫妻暴力高危人群,随机分为干预组(42对)和对照组(51对)。... 目的:通过预防性心理干预夫妻暴力高危人群,降低对家庭暴力持认可的态度。方法:在长沙市5个市辖区中随机抽取2个市辖区,根据夫妻暴力危险因素,从317对新婚登记夫妻中筛选出93对夫妻暴力高危人群,随机分为干预组(42对)和对照组(51对)。干预组主要接受关于夫妻暴力的健康心理教育及预防夫妻暴力发生的心理辅导训练(干预6~7次),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干预后6个月用夫妻暴力调查问卷进行评定。干预组完成25对,对照组完成37对。结果:干预组在随访6月后对家庭暴力持"可以"和"看情况"态度者(15人)少于对照组(43人)(P<0.01),也少于干预前(25人)(P<0.05);对照组在随访6月后对家庭暴力持"可以"及"看情况"态度者比干预前稍有下降(5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心理干预改善了新婚夫妻对家庭暴力的态度,对家庭暴力持"可以"和"看情况"态度者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妻暴力 新婚夫妻 健康教育 心理干预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新疆汉族乙醇依赖患者家庭暴力行为与谷氨酸受体6基因多态性关联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邹韶红 赵宗峰 +3 位作者 徐向东 董红斌 张义 佟钙玉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910-912,共3页
目的探讨谷氨酸受体-6(GluR6)基因rs6922753、rs2227283位点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乙醇依赖患者家庭暴力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184例乙醇依赖患者按照有无家庭施暴分为施暴组104例和无施暴组8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2组患者G... 目的探讨谷氨酸受体-6(GluR6)基因rs6922753、rs2227283位点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乙醇依赖患者家庭暴力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184例乙醇依赖患者按照有无家庭施暴分为施暴组104例和无施暴组8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2组患者GluR6基因rs6922753、rs2227283位点的多态性分布。应用SPSS 17.0软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暴力行为的相关性。结果在施暴组与无施暴组之间,rs6922753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在施暴组与无施暴组之间,rs2227283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与rs6922753 CC比较,rs6922753 TT使家庭暴力的发生风险升高了2.859倍。与rs6922753 CC+CT相比较,rs6922753 TT使家庭暴力的发生风险升高了2.116倍。与rs2227283 GG比较,rs2227283 AG使家庭暴力的发生风险升高了1.194倍。结论新疆汉族乙醇依赖患者家庭暴力行为可能与GluR6基因多态性具有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行为 谷氨酸受体-6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非自杀性自伤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鹏莉 马晓华 +1 位作者 吴玲 马瑞 《新疆医学》 2022年第11期1259-1261,共3页
目的分析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护理干预中全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价值。方法筛选100例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选自2020年6月-2021年6月区间,并按“随机法”分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健... 目的分析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护理干预中全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价值。方法筛选100例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选自2020年6月-2021年6月区间,并按“随机法”分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心理弹性、护理效果、患者自伤次数、应对方式等。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自伤次数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应对方式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自伤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护理可改善其应对方式及心理状态,塑造患者积极的自我概念,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健康教育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心理弹性
下载PDF
孕期受虐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勇 邹韶红 张亚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通过调查孕期受虐相关社会心理因素,探讨家暴态度、家暴目睹经历、意外怀孕和流产史与孕期受虐的关系,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用虐待评估问卷(AAS),对846名孕妇进行家庭暴力筛查,96名孕妇筛查为受虐者,从无受虐者中抽取... 目的:通过调查孕期受虐相关社会心理因素,探讨家暴态度、家暴目睹经历、意外怀孕和流产史与孕期受虐的关系,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用虐待评估问卷(AAS),对846名孕妇进行家庭暴力筛查,96名孕妇筛查为受虐者,从无受虐者中抽取匹配对照者150名,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自尊量表(SE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心理评估,并比较孕期受虐者和无受虐者间相关社会心理特征的差异性。结果:孕期受虐总的发生率为11.3%,精神暴力为主要形式(占所有被调查者的7.0%)。受虐组孕妇的流产史(19.8%)、意外怀孕(91.9%)、家暴认可态度(70.9%)和家暴目睹史(93.0%)的发生率均高于无受虐者(1.5%~42.3%,P<0.001),受虐组孕妇的积极应对、SSRS、SES和EPQ的内外向得分均低于无受虐者(均P<0.05),而消极应对和EPQ的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得分高于无受虐者(均P<0.01)。孕期精神暴力和性暴力与流产史、意外怀孕、家暴认可态度、家暴目睹史呈正相关(r=0.21~0.35,Ps<0.05)。回归分析显示,丈夫有吸烟史(OR=2.82)、经济状况较好(OR=10.39)、家暴认可态度(OR=57.90)、家暴目睹史(OR=45.32)、意外怀孕(OR=45.45)、流产史(OR=4.03)、主观支持缺乏(OR=3.45)者孕期发生受虐的可能性更大(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经济状况较好、丈夫有吸烟史、家暴认可、有家暴目睹史、意外怀孕、有流产史以及缺乏主观支持的孕妇,孕期越有可能发生受虐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暴力 孕期 风险因素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维吾尔族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热娜古丽·艾买江 阿迪拉·阿吉 邹韶红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第4期505-506,共2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情况。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分别对38例住院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及30例对照者(正常组)进行WCST测验。结果研究组正确应答数(115.37±11.67)、概念化水平百分数(60.37±19.37)...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情况。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分别对38例住院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及30例对照者(正常组)进行WCST测验。结果研究组正确应答数(115.37±11.67)、概念化水平百分数(60.37±19.37)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而完成分类数(1.58±1.43)、总应答数(2.66±1.52)、错误应答数(55.00±13.31)、持续性应答数(32.11±14.71)、持续性错误数(8.76±14.91)、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64.29±15.81)等项目数值则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维吾尔族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有一定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认知功能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维吾尔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