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腔镜肺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李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72-0175,共4页
患有肺癌的患者中,进行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并秉承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护理工作的效果以及其在临床价值的深入分析。。方法 调查对象均为入院展开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患者,计有56例,以抓阄法进行参照组、实验组设定,各组28例,筛选时间限... 患有肺癌的患者中,进行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并秉承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护理工作的效果以及其在临床价值的深入分析。。方法 调查对象均为入院展开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患者,计有56例,以抓阄法进行参照组、实验组设定,各组28例,筛选时间限定于2021.5-2022.10,常规护理用于参照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于实验组,就涉及指标比对。结果 术后分析指标,以实验组的术后下床(18.04±1.17)h、排气时间(24.18±3.36)h、拔管时间(4.11±1.14)d、住院时间(4.05±1.17)d均短于参照组(P<0.05)。护理后疼痛评分比对,以实验组(3.02±1.11)分偏低于参照组(P<0.05)。生活质量指标比对,以实验组社会功能(87.58±4.33)分、躯体功能(87.63±4.44)分、情感功能(87.87±4.36)分、总体健康(87.52±4.23)分均偏高参照组(P<0.05)。并发症方面,以实验组0.00%发生概率更低(P<0.05)。结论 肺癌患者实施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实施效果显著,不仅可以促进患者肺部功能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还能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胸腔镜肺癌手术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联合教学模式在胸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实践效果分析
2
作者 邱玉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1期0176-0178,共3页
分析在胸外科临床护理带教当中引入以两种方式结合教学的带教模式的实践效果。方法 在2022年1月—2023年5月内行样本选择,以于我院胸外科实习的护生为主,选入60例,分组:盲选抽签法,对照组(30例)行常规教学模式,实验组(30例)施以联合教... 分析在胸外科临床护理带教当中引入以两种方式结合教学的带教模式的实践效果。方法 在2022年1月—2023年5月内行样本选择,以于我院胸外科实习的护生为主,选入60例,分组:盲选抽签法,对照组(30例)行常规教学模式,实验组(30例)施以联合教学模式,比对组间考核成绩、自我能力评分、教学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理论知识(92.63±3.15)分、护理技能成绩评分(91.85±3.06)分均比对照组要高(P<0.05)。实验组的基础护理(93.06±3.21)分、护患沟通(90.06±2.36)分、自主学习能力(91.52±3.47)分、专业操作评分(92.14±3.32)分均比对照组要高(P<0.05),实验组的提高自我学习管理能力(90.28±4.53)分、提高学习效果(93.26±3.58)分、培养思维能力(90.02±3.26)分、提升学习兴趣(89.76±3.87)分、提升护理综合能力(93.21±4.75)分、师生有效沟通评分(90.72±3.65)分均比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 在胸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引入联合模式的教学法的实践效果显著,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教学满意度,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 联合教学模式 临床护理带教
下载PDF
CNP+MBO教学法在胸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王晓芳 蒋颖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3期0157-0159,共3页
明确临床护理路径(CNP)联合管理目标制定(MBO)管理教学法用于胸外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在2021年5月-2023年7月期间选择我院胸外科进行护理实习的83名护生,将所有护生依据电脑随机分配方式进行分组,探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2名例与41... 明确临床护理路径(CNP)联合管理目标制定(MBO)管理教学法用于胸外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在2021年5月-2023年7月期间选择我院胸外科进行护理实习的83名护生,将所有护生依据电脑随机分配方式进行分组,探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2名例与41名,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带教,探究组开展CNP+MBO教学法,完成相应学习后对两组护生的实习考核成绩和自我受益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分析:探究组实习考核理论成绩为(94.15±5.02)分,对照组为(86.74±5.89)分,t值为6.173,P值为0.000;探究组实习考核技能操作为(92.27±4.72)分,对照组为(87.23±5.94)分,t值为4.285,P值为0.000,探究组护生实习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探究组自我收益非常多16名,多25名,一般1名,受益率为97.62%,对照组自我收益非常多11名,多23名,一般5名,无2名,受益率为82.93%,卡方值为5.142,P值为0.023,探究组护生自我受益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外科护理带教采用CNP+MBO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带教效果,提高护生的实习考核成绩和自我受益率,可见其在临床中应用价值,可以在胸外科护理带教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P MBO 胸外科 护理带教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临床研究
4
作者 马慧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90-0193,共4页
旨在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期间入院实施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为样本,共7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人性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就相关指标比对。结果 在围... 旨在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期间入院实施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为样本,共7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人性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就相关指标比对。结果 在围手术期的指标方面,实验组相较对照组更具数据优势,P<0.05;护理质量评分、心理状态、生存质量方面,实验组相比对照组数据优势显著,P<0.05。结论 通过给予胸外科手术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优化患者的整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 人性化护理干预 护理质量
原文传递
循证医学在心胸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元明 郝娟 +1 位作者 伊斯拉木江·吐尔逊 陈家骅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7期6-10,共5页
目的开展循证医学在心胸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实习生60名,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常规组(30名)与研究组(30名)。常规组实习生采取常规带教方式展开教学,研究组实... 目的开展循证医学在心胸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实习生60名,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常规组(30名)与研究组(30名)。常规组实习生采取常规带教方式展开教学,研究组实习生采取循证医学带教方式展开教学。对比两组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考核成绩、讲授者带教满意度以及最终教学成果。结果开展实习前,两组实习生一般情况及学习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结束后,研究组实习生学习积极性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实习生学习成绩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实习生对讲授者的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实习生最终教学成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胸外科实习生的带教中,运用循证医学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实习生更好地了解本科室的教学内容,取得较为良好的实习成绩,提高实习生对学习的关注度,帮助讲授者获得较为良好的授课体验,更好地传授实习内容,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果,运用效果显著,可进行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心胸外科 临床医学 实习 临床教学
下载PDF
术后强化式呼吸道护理在老年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评价
6
作者 宫有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39-0141,共3页
分析术后强化式呼吸道护理应用于老年肺癌胸腔手术患者中,对于患者满意度提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40例为老年肺癌患者,均开展胸腔镜手术,根据术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20)、观察组(n=20),对照组开展常规呼吸道护理,... 分析术后强化式呼吸道护理应用于老年肺癌胸腔手术患者中,对于患者满意度提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40例为老年肺癌患者,均开展胸腔镜手术,根据术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20)、观察组(n=20),对照组开展常规呼吸道护理,观察组开展术后强化式呼吸道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5月-2023年5月。结果 两组护理结果相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癌胸腔镜手术后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开展强化式呼吸道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呼吸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强化式呼吸道护理 老年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 满意度
下载PDF
胸外科病房中的护理风险管理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永丽 克热曼 魏雯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12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胸外科病房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分析胸外科护理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加强细节管理,建立健全胸外科的专科制度,完善风险质控体系,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护士长加强监管,规范胸外科病房的护理管理工作。结果:各项医疗护理工作... 目的:探讨胸外科病房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分析胸外科护理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加强细节管理,建立健全胸外科的专科制度,完善风险质控体系,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护士长加强监管,规范胸外科病房的护理管理工作。结果:各项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强,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得到提高。结论:在胸外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胸外科 对策
下载PDF
乌司他丁(UTI)在胸外科围手术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阿布力米提 努尔兰 +1 位作者 马金山 陈康 《新疆医学》 2009年第8期1-3,共3页
目的:乌司他丁(UTI)在胸外科围手术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125例胸部手术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74例),实验组于术中和术后应用乌司他丁4-6天,而对照组不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以上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目的:乌司他丁(UTI)在胸外科围手术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125例胸部手术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74例),实验组于术中和术后应用乌司他丁4-6天,而对照组不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以上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比较术后并发症:实验组4例(9.80%),而对照组15例(18.91%),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开胸手术有减少术后并发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开胸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胸腔内巨大肿瘤的外科治疗
9
作者 李先锋 马金山 +5 位作者 努尔兰 王小雷 阿不力米提 肖开提 杨勇伟 金澄宇 《西部医学》 2010年第3期483-484,共2页
目的总结胸内巨大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分析15例胸内巨大肿瘤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6例;右胸8例,左胸7例。肿瘤重2000~3800g。单纯肿瘤切除10例,合并左肺上叶切除2例并部分心包切除2例,上腔静脉成形术1例,4例加胸膜液氮... 目的总结胸内巨大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分析15例胸内巨大肿瘤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6例;右胸8例,左胸7例。肿瘤重2000~3800g。单纯肿瘤切除10例,合并左肺上叶切除2例并部分心包切除2例,上腔静脉成形术1例,4例加胸膜液氮冷冻治疗。结果无院内死亡。术后发生复张性肺水肿1例,胸腔内出血2例,均经积极救治后痊愈。结论积极的术前准备是关键,麻醉后气管、大血管受压可引起窒息、休克危险,应引起重视。手术切口要充分显露,术中可分块切除或控制瘤蒂后整个切除,注意术中大出血,防止发生复张性肺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 巨大肿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集束化干预对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合并气胸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李媛 辛艳君 +1 位作者 张惠 王永丽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068-1071,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集束化护理对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合并气胸患者进行干预,对其康复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医院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中,选取术后合并气胸并满足研究纳入条件的76例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采用集束化护理对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合并气胸患者进行干预,对其康复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医院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中,选取术后合并气胸并满足研究纳入条件的76例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康复情况,同时比较观察2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经护理后比较,研究组术后胸管留置、氧疗、进食、下床活动以及住院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用力肺活量(FVC)与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2.11%)高于对照组(73.68%)(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合并气胸患者护理中,对促进患者康复进程、改善肺功能有积极作用,患者认可度较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肺叶切除术 气胸 集束化护理 康复 肺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预防胸腺瘤患者术后并发肌无力危象中的应用
11
作者 辛艳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0135-0138,共4页
分析胸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21年3月接受胸腺瘤治疗的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纳入177例患者,男89例,女88例,年龄17 ~ 88岁(52.3±13.0),手术160例,非手术1... 分析胸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21年3月接受胸腺瘤治疗的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纳入177例患者,男89例,女88例,年龄17 ~ 88岁(52.3±13.0),手术160例,非手术17例。177例胸腺瘤患者中,160例存活,17例死于胸腺瘤,5例复发和转移。总体而言,1年、3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4.4%、88.7%和88.1%,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9%、91.5%和91.0%。who A、AB和B1患者3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2.2%,B2和B3患者3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3.8%和82.4%。不同类型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9)。Masaoka - Koga在3年和5年内无进展记录,患者存活率为92.6%。三和Ⅳ记录没有任何进展,在未来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0.4% 78.6% (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轻无症状手术患者的总生存率高于有临床或非手术症状的老年患者(P= 0.023, P= 0.002, P< 0.001)。无症状患者接受手术的无进展生存率高于有临床症状或未手术的患者(P= 0.023, P< 0.001)。结论 年龄、临床症状和治疗是影响胸腺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治疗方式 生存时间 复发转移 影响因素 预后
原文传递
SP联合PBL教学法对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评价
12
作者 李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1期0168-0171,共4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明确标准化病人(SP)联合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方法对护理教学质量提升的效果。方法 研究期间从2021年1月开始,直至2023年3月结束,研究主体选择:在我院的70名护理实习护生。根据是否实施SP联合PBL教学法的情况将护生分为... 本研究旨在评估明确标准化病人(SP)联合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方法对护理教学质量提升的效果。方法 研究期间从2021年1月开始,直至2023年3月结束,研究主体选择:在我院的70名护理实习护生。根据是否实施SP联合PBL教学法的情况将护生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旨在了解SP联合PBL教学方法对护理教学质量提升的具体影响。结果 分析:探究组护生自我管理能力为(89.73±5.13)分,对照组为(82.34±5.76)分,t值为5.599,P值为0.000;探究组护生信息能力为(94.43±4.82)分,对照组为(88.79±5.04)分,t值为4.784,P值为0.000;探究组护生学习合作能力为(86.27±5.01)分,对照组为(80.12±5.82)分,t值为4.737,P值为0.000,探究组在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和学习合作能力方面表现出较高水平。与对照组护生相比较,对比差异有统计价值(P<0.05)。探究组护生的理论成绩为(95.12±4.62)分,对照组为(89.73±5.76)分,t值为4.318,P值为0.000;探究组护生实践成绩为(93.24±5.73)分,对照组为(88.12±6.42)分,t值为3.520,P值为0.000实习考核理论与实践成绩探究组护生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探究组教学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为77.14%,卡方值为4.200,P值为0.040,探究组护生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选用SP与PBL联合教学法,可以良好提升护理教学质量,表现在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实习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三方面,可见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广泛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 PBL 护理带教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围术期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罗莉 谢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37-0040,共4页
分析肺癌肺叶切除术围术期间,予以患者综合呼吸功能训练的影响与效果。方法 2021年09月一2022年09月,截选63例调研对象,均为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按照奇偶数法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设为常规组(n=32),接受围术期综合呼吸功能训练... 分析肺癌肺叶切除术围术期间,予以患者综合呼吸功能训练的影响与效果。方法 2021年09月一2022年09月,截选63例调研对象,均为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按照奇偶数法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设为常规组(n=32),接受围术期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干预的设为实验组(n=31);观察、分析研究数据,比较2组肺功能、6min步行试验及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比较,实验组护理后FEV1、FVC、FEV1/FVC指标更优,VAS评分更低;6min步行距离更远;生存质量评分更高;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肺癌肺叶切除术围术期间,对患者实施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干预有积极意义,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强化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叶切除术 围术期综合呼吸功能训练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与开胸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浆miR相关指标和创伤应激指标变化比较 被引量:17
14
作者 金澄宇 杨勇伟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8年第3期327-332,共6页
目的比较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与开胸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浆微小RNA(miR)相关指标和创伤应激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142例NSCLC患者,其中男性93例,女性49例;年龄39~75岁。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组(75例,其中男性50例... 目的比较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与开胸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浆微小RNA(miR)相关指标和创伤应激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142例NSCLC患者,其中男性93例,女性49例;年龄39~75岁。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组(75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25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57.84岁;癌灶直径1.0~4.8 cm;癌灶位于左侧者44例,右侧者31例;鳞癌22例,腺癌43例,其他10例;临床分期为Ⅰ期29例,Ⅱ期28例,Ⅲ期18例)和开胸组(67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24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58.12岁;癌灶直径1.2~4.9 cm;癌灶位于左侧者39例,右侧者28例;鳞癌19例,腺癌39例,其他9例;临床分期为Ⅰ期26例,Ⅱ期25例,Ⅲ期16例)。胸腔镜组行胸腔镜治疗,开胸组行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糖类抗原50(CA50)、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miR水平(miR-25、miR-29a和miR-126)和创伤应激指标[血清皮质醇(Cor)、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开胸组(14.67%vs28.36%;χ~2=3.98,P<0.05)。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胸腔引流管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或短于开胸组(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50[(12.57±3.57)U/mL vs(11.54±3.24)U/mL]、CEA[(9.78±2.45)ng/mL vs(9.05±3.05)ng/mL]和CYFRA21-1水平[(2.12±0.55)ng/mL vs(2.53±0.42)ng/mL]均显著降低(P<0.05),且胸腔镜组CYFRA21-1降低幅度高于开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miR-25[(3.54±0.37)vs(2.34±0.28)]、miR-29a[(3.13±0.31)vs(2.42±0.34)]和miR-126[(2.97±0.42)vs(2.11±0.35)]水平均显著提升,且胸腔镜组提升幅度大于开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or、PGE2、IL-6和CRP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且胸腔镜组变化幅度明显低于开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NSCLC,具有与开胸手术相当疗效,但其更具微创、恢复快、降低血浆miR水平和创伤应激反应小的优势,适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 肿瘤标记物 MICRO-RNA 应激指标
原文传递
儿童肺细粒棘球蚴病胸腔镜下内囊摘除术42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睿 马金山 努尔兰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9-330,共2页
42例肺细粒棘球蚴病患儿胸腔镜下行内囊摘除术治疗,内囊完整摘除者占66.7%(28/42)、内囊穿刺摘除者占33.3%(14/42),术中操作不慎致囊肿破裂者占2.4%(1/42),平均手术时间为(96.70±10.9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60±1.31)ml,平... 42例肺细粒棘球蚴病患儿胸腔镜下行内囊摘除术治疗,内囊完整摘除者占66.7%(28/42)、内囊穿刺摘除者占33.3%(14/42),术中操作不慎致囊肿破裂者占2.4%(1/42),平均手术时间为(96.70±10.9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60±1.31)ml,平均住院时间为(10.20±1.10)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2/42),3年远期随访,无复发。儿童肺细粒棘球蚴病胸腔镜下行内囊摘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和并发症少,以及3年随访无复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细粒棘球蚴病 胸腔镜 内囊摘除术 儿童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包虫53例报告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勇伟 马金山 努尔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2期1086-1087,共2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肺包虫的价值。方法 2001年9月~2011年1月行电视胸腔镜肺包虫手术53例。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腋中线第7肋间做1.5 cm小切口,置入胸腔镜,结合术前CT检查,另...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肺包虫的价值。方法 2001年9月~2011年1月行电视胸腔镜肺包虫手术53例。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腋中线第7肋间做1.5 cm小切口,置入胸腔镜,结合术前CT检查,另取2个1.5 cm小切口,术中用髙渗盐水纱布垫于穿刺点周围以保护胸腔,三通针头在病变最高点刺入囊内,待内囊液抽吸干净后,切开外囊壁,将内囊完整切除并置于标本袋中移出胸腔。结果手术时间65~120 min,平均86.5 min;术中出血100~180 ml,平均130 ml。3例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VATS直接以无损伤编织线缝合封闭瘘口,外用生物蛋白胶。31例随访0.5~6年,平均2.5年,无复发。结论 VATS治疗肺包虫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包虫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VATS)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急性脓胸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阿布力米提 陈康 +1 位作者 努尔兰 马金山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531-533,共3页
目的对比电视胸腔镜(VATS)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急性脓胸的疗效。方法分别应用VATS对82例急性脓胸患者及传统手术对75例急性脓胸患者行脓胸病灶清除、纤维板剥脱术,使被压缩的肺组织充分膨胀,观察两种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以上两种... 目的对比电视胸腔镜(VATS)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急性脓胸的疗效。方法分别应用VATS对82例急性脓胸患者及传统手术对75例急性脓胸患者行脓胸病灶清除、纤维板剥脱术,使被压缩的肺组织充分膨胀,观察两种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以上两种方法均无手术及麻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VATS与开胸手术比较,手术时间缩短[(51.38±14.38)minvs.(106.07±46.19)min],术中出血[(168.23±17.62)mlvs.(235.98±46.02)ml]、术后胸腔引流量[(210.62±17.35)mlvs.(280.80±26.78)ml]、术后置管时间[(13.33±2.29)dvs.(14.56±3.27)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4.00±2.78)dvs.(16.64±2.71)d]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结论 VATS手术治疗脓胸安全可靠,同时具有切口小、创伤轻、手术时间短、使用抗生素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无切口感染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脓胸
原文传递
胸腔镜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永丽 邱玉杰 魏雯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8期709-710,共2页
目的总结114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全麻胸腔镜(VATS)下的护理。方法重视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术后重点观察肌无力危象的发生,加强机械通气管理及规范用药后的观察,充足的营养是保证术后安全与康复的必要条件。结果全组患者均在全麻VATS行... 目的总结114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全麻胸腔镜(VATS)下的护理。方法重视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术后重点观察肌无力危象的发生,加强机械通气管理及规范用药后的观察,充足的营养是保证术后安全与康复的必要条件。结果全组患者均在全麻VATS行胸腺扩大切除,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少。结论优质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重症肌无力 护理
下载PDF
胸腔镜与开胸肺包虫内囊摘除术治疗肺包虫病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康 蒋颖博 王小雷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1期4-9,共6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包虫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17年3月开展的118例行胸腔镜下肺包虫内囊摘除术和87例开胸肺包虫病手术的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手术时间、出血量、留置胸管时间、胸管引流量、疼痛情况、术后...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包虫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17年3月开展的118例行胸腔镜下肺包虫内囊摘除术和87例开胸肺包虫病手术的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手术时间、出血量、留置胸管时间、胸管引流量、疼痛情况、术后漏气、出血、包虫残腔感染、肺部感染、支气管胸膜瘘等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105. 18±23. 57min,与开胸组98. 56±11. 37 min无显著差异,但在术中出血(28. 37±6. 85mL vs 91. 47±10. 29mL),胸管引流量(60. 35±21. 31mL vs120. 33±11. 47mL),以及术后住院时间(7. 35±1. 78d vs 10. 14±3. 75d)均有显著优势(P <0. 05)。胸腔镜组在肺部感染率(18,15. 25%)、切口感染率(9,7. 63%)方面明显优于开胸组(分别为23,26. 44%及14,16. 09%),胸腔镜组包虫残腔开放处理并置双引流管组术后漏气发生率(11. 02%)、包虫残腔感染率(5. 93%VS 5. 74%)、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4. 24%vs 3. 45%)、咯血发生率(6. 78%vs 5. 74%)与传统开胸残腔缝合术后并发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但胸腔镜组术后包裹性液气胸发生率(8. 47%vs 18. 39%)明显降低。结论胸腔镜治疗肺包虫病较开胸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肺包虫病 内囊摘除术
下载PDF
胸腔镜治疗小儿肺包虫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勇伟 阿布都买拉木.阿布都吾甫尔 郭睿 《医学综述》 2017年第19期3942-3945,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治疗小儿肺包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小儿肺包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胸腔镜手术的50例小儿肺包虫患者作为胸腔镜组,行开胸手术的4... 目的探讨胸腔镜治疗小儿肺包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小儿肺包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胸腔镜手术的50例小儿肺包虫患者作为胸腔镜组,行开胸手术的46例小儿肺包虫患者作为开胸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胸腔镜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胸组[(10.16±1.80)mL比(19.31±3.27)mL],术后留管时间少于开胸组[(3.28±0.18)d比(5.16±1.62)d](P<0.05)。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胸组[14.0%(7/50)比32.6%(15/46)](P<0.05),但两组患儿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是治疗小儿肺包虫病安全可行的方法,但是胸腔镜手术不能完全替代传统开胸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包虫病 胸腔镜 开胸手术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