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豆子生物碱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
作者 罗福祥 阿娜古丽·马合木提 +2 位作者 罗静莺 高莉 闫明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期5-8,25,共5页
目的:探讨从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中提取分离的苦豆子总碱、苦参碱、槐定碱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苦豆子总碱、苦参碱、槐定碱分别作用于PC12细胞,采用MTT法分别检测苦豆子总碱、苦参... 目的:探讨从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中提取分离的苦豆子总碱、苦参碱、槐定碱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苦豆子总碱、苦参碱、槐定碱分别作用于PC12细胞,采用MTT法分别检测苦豆子总碱、苦参碱、槐定碱对PC1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PC12细胞的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Nr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种苦豆子生物碱均能抑制PC12细胞增殖,促使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P<0.05或P<0.01),其中苦豆子总碱对PC1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促凋亡作用最为显著(P<0.01);随着苦豆子总碱、苦参碱、槐定碱作用浓度的增加,PC12细胞NSE的表达显著减弱(P<0.05或P<0.01),而PGC-1α、Nrf 2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或P<0.01)。结论:苦豆子总碱、苦参碱、槐定碱对PC12细胞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其中苦豆子总碱最为显著,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和线粒体功能障碍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生物碱 PC12细胞 抑制率 细胞凋亡 毒性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