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严治党视域下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机制研究——以新疆职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云 郭婷婷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0-13,20,共5页
本研究以新疆职业大学为例,深入调查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与不足,探究问题背后的原因,并从从严治党视域下提出严格思想教育、严实教育实践和严明监督考核等提高当下大学生党员发展管理工作的尝试性举措。
关键词 从严治党 大学生党员 教育管理
下载PDF
产教融合视角下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策略研究
2
作者 董薇薇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5年第2期94-97,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以其与产业紧密结合的特性,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试聚焦产教融合视角下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策略,阐述产教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关联,...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以其与产业紧密结合的特性,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试聚焦产教融合视角下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策略,阐述产教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关联,剖析当前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旨在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下载PDF
新疆高职院校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心理资本干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云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第12期204-205,共2页
以心理资本团体辅导对不同适应程度的高职院校大学新生入学适应进行干预研究。研究表明:经过心理资本干预前后测比较,干预组在总分、校园生活、情绪及满意度等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适应良好组在总分、择业适应等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适应... 以心理资本团体辅导对不同适应程度的高职院校大学新生入学适应进行干预研究。研究表明:经过心理资本干预前后测比较,干预组在总分、校园生活、情绪及满意度等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适应良好组在总分、择业适应等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适应不良组在总分、自我适应等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心理资本干预对高职院校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效果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资本 入学适应 大学新生
下载PDF
新疆地区坚持工作力量下沉法治化的现实梗阻与突围路径
4
作者 杨柯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8,17,共5页
做好新疆工作,要坚持工作力量下沉,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组织体系和工作力量要直达基层,充实基层一线力量。作为新时代做好新疆工作的重要任务,工作力量下沉是我们党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有效机制,要将其纳入法治化轨道。现阶... 做好新疆工作,要坚持工作力量下沉,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组织体系和工作力量要直达基层,充实基层一线力量。作为新时代做好新疆工作的重要任务,工作力量下沉是我们党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有效机制,要将其纳入法治化轨道。现阶段,坚持工作力量下沉法治化面临先天需求不足和后天发展障碍并存、法治资源供给不足、基层工作职能定位模糊和角色压力负载等现实梗阻。为此,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把干部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坚持治理数字化转型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地区 工作力量下沉 法治化 社会治理共同体
下载PDF
问诊与纠治:“胡杨精神”融入新疆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5
作者 杨柯 夏文熠 《喀什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8-105,共8页
“胡杨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疆高校开展“文化润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对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胡杨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决定了其融入新疆高校思政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新... “胡杨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疆高校开展“文化润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对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胡杨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决定了其融入新疆高校思政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新疆高校思政课融入“胡杨精神”的现实困境是融入思政课程内容的丰富程度还不够深,融入思政课程的频率相对还不够高,不同思政课程的融入均衡性不够强,授课过程中融入环节还不够聚焦等。为此,要进一步加强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将“胡杨精神”融入日常教学的意识,提高讲好讲活“胡杨精神”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持续推动思政课教师将“胡杨精神”融入课程教学的方法创新,充分发挥好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强化青年践行“胡杨精神”的自觉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胡杨精神” 理路论析 现实困境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下新疆农业劳动力变化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6
作者 董薇薇 《山西农经》 2024年第15期42-44,81,共4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新疆农业劳动力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新疆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农业大区,其农业劳动力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疆农业劳动力变化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新疆农业劳动力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新疆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农业大区,其农业劳动力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疆农业劳动力变化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新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疆农业劳动力变化 农业经济发展
下载PDF
“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云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7期133-134,共2页
培育积极向上、理性平和、自尊自信的积极社会心态是当前国家对学生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对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与社会主义责任感拥有难以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而将“讲好中国故事”融入积极社会心态培育与培养中,可以拓宽培育途径,提高培育... 培育积极向上、理性平和、自尊自信的积极社会心态是当前国家对学生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对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与社会主义责任感拥有难以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而将“讲好中国故事”融入积极社会心态培育与培养中,可以拓宽培育途径,提高培育质量,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积极社会心态。文章结合“讲好中国故事”的内涵,探究讲好中国故事在积极社会心态培育中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故事 大学生 积极社会心态
下载PDF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探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哲 李南巡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18-21,共4页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全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厚重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珍贵资源。深入挖掘新疆红色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现实需要和提高中国近...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全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厚重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珍贵资源。深入挖掘新疆红色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现实需要和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内在要求。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要多方式的将本土红色文化灵活转化为教学资源,把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创造性地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途径进行融入与渗透,以实现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环节协调推进的多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红色文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教学资源转化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微微 《决策探索》 2021年第10期20-21,共2页
担当是大学生立身之本。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新使命呼唤新担当。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担当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培育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必要性出发,针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现状... 担当是大学生立身之本。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新使命呼唤新担当。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担当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培育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必要性出发,针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现状,探索培育大学生担当精神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担当精神培育
下载PDF
新疆高校深入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实效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园园 王伞伞 《决策探索》 2021年第8期54-55,共2页
为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新疆高校积极落实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创新开展了“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此项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全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掌握了育人阵地,革新了高校民... 为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新疆高校积极落实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创新开展了“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此项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全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掌握了育人阵地,革新了高校民族团结模式,推动建立了水乳交融的各族师生关系,为维护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高校 民族团结教育 “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
下载PDF
脱贫攻坚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及对策研究
11
作者 王曼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第36期9-10,共2页
职业教育的发展对阻断代际贫困、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促进贫困家庭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役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如何引导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帮扶贫困家庭... 职业教育的发展对阻断代际贫困、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促进贫困家庭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役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如何引导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帮扶贫困家庭和贫困人群真脱贫、脱真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意义分析—提出问题—提供建议”的研究思路,首先,对脱贫攻坚背景下推进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问题进行梳理;最后,尝试提出职业教育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职业教育 重要意义
下载PDF
自媒体时代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应措施
12
作者 刘月华 张宏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3期0117-0120,共4页
自媒体时代,网络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观点的主要渠道之一。尤其在青年学生中,自媒体已经成为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其所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政治觉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 自媒体时代,网络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观点的主要渠道之一。尤其在青年学生中,自媒体已经成为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其所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政治觉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主动适应自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引导和塑造,保证其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时代 高职院校 思政教育 影响 应对措施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薇薇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6期91-93,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农村经济发展所发挥的推动作用较为突出。这一推动作用不仅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还有助于消解农村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完善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然而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农业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农村经济发展所发挥的推动作用较为突出。这一推动作用不仅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还有助于消解农村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完善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然而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农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较为复杂。分析了乡村振兴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指出了乡村振兴下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资源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阈下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路径的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薇薇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7期64-66,共3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智慧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智慧农业在我国的发展面临着数字基础设施薄弱、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资金投入不...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智慧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智慧农业在我国的发展面临着数字基础设施薄弱、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增加政府和社会资金投入等,进而促进智慧农业的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智慧农业 发展路径
原文传递
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柯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62-67,共6页
新时代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对此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本文介绍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研究情况和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状,从强化实践教学功能、... 新时代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对此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本文介绍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研究情况和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状,从强化实践教学功能、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实践教学手段三方面阐述了新时代如何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思政课 实践教学 改革创新
下载PDF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柯 郑嘉禹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23年第3期21-24,28,共5页
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现阶段,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学生认知程度不高、融入渠道和氛围单一、师资队伍和制度建设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新时代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强化实践育人效果,... 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现阶段,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学生认知程度不高、融入渠道和氛围单一、师资队伍和制度建设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新时代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强化实践育人效果,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共建共享平台,加强制度和人才保障机制建设,构建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高职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月华 张宏燕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57-60,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的共同精神基因,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精神力量。本文阐述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高职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提出应从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利用本土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的共同精神基因,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精神力量。本文阐述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高职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提出应从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利用本土优质文化资源丰富校园文化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基因的关键作用,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 大学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的建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云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10期17-18,共2页
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实践的重要表现,心理疏导是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构建多维的育人空间,凸显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功能,建设充满人文关怀的心理咨询室,有计划性地调整思想政治教育规划。同时,注重... 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实践的重要表现,心理疏导是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构建多维的育人空间,凸显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功能,建设充满人文关怀的心理咨询室,有计划性地调整思想政治教育规划。同时,注重参照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育人手段进行丰富和优化,以构建完善和科学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心理疏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