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网及植骨融合修复中重度脊柱后凸畸形 被引量:4
1
作者 楚戈 张宏其 +4 位作者 唐明星 郭超峰 李劲松 项泽文 白靖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2期4034-4041,共8页
背景:有学者提出的经前路矫正脊柱结核后凸畸形和解除脊髓压迫的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植骨块塌陷、吸收或断裂的并发症。研究证实,通过一期前后路联合内固定可增加对后凸畸形的矫正力量,避免出现植骨并发症、降低假关节的形成并有助于患者... 背景:有学者提出的经前路矫正脊柱结核后凸畸形和解除脊髓压迫的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植骨块塌陷、吸收或断裂的并发症。研究证实,通过一期前后路联合内固定可增加对后凸畸形的矫正力量,避免出现植骨并发症、降低假关节的形成并有助于患者早期下地活动及功能恢复。目的:分析评价2个或多个节段受累伴中重度后凸畸形的脊柱结核患者,一期行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矫正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脊柱胸腰段有2个或更多节段受累的结核患者,一期行后路内固定融合并前路病灶清除钛网融合内固定。所有患者内固定后持续9个月抗结核化疗,最初3个月采用四联抗结核药物,后6个月采用三联抗结核药物。随访时测量后凸角度,评价患者融合情况、神经病变和功能恢复状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随访均超过37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牢固节段融合重返工作岗位。内固定治疗后15例(75%)的患者仅残留局部轻度疼痛,3例(15%)活动受限明显。内固定前11例有神经功能障碍,内固定后9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后凸角度平均矫正了35.1°(84.8%)(P<0.001),在随访期间矫正丢失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未出现内固定及植骨相应并发症。结果表明,对于2个或更多节段受累伴有中重度后凸畸形的脊柱结核患者,应环形融合,即一期前后路联合内固定融合治疗。可获得更大矫正,有助于患者早期下地活动,稳定病变节段,而且可以长期有效地维持矫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脊柱病变 胸腰段 内固定 钛网 一期前后路 脊柱结核 后凸畸形 植骨融合 神经功能 后凸角 植入物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和椎板钩选择性融合治疗胸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差异 被引量:7
2
作者 付微平 张海鹰 +3 位作者 楚戈 项泽文 王福忠 卢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051-4055,共5页
背景:既往的文献多报道用椎板钩或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或讨论融合节段的选择。目的:比较椎弓根螺钉和椎板钩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临床疗效的差异,并行影像学评价。方法:选择66例连续观察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胸段... 背景:既往的文献多报道用椎板钩或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或讨论融合节段的选择。目的:比较椎弓根螺钉和椎板钩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临床疗效的差异,并行影像学评价。方法:选择66例连续观察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胸段主弯、腰段代偿弯)患者,均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末端融合到T12或L1椎体。其中32例行椎板钩内固定,34例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内固定后最少随访2年。结果与结论:椎弓根螺钉组患者内固定后胸段Cobb角矫正程度及腰段Cobb角自发矫正程度明显大于椎板钩组(P<0.001)。椎板钩组内固定后13例患者冠状面朝左侧失代偿大于20mm(参照C7铅垂线),而椎弓根内固定组仅4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两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提示后路选择性融合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胸段主弯、腰段代偿弯),与椎板钩相比,椎弓根螺钉有更好的矫正效果且内固定后冠状面失代偿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弯 青少年 椎弓根螺钉 椎板钩 后路选择性融合
下载PDF
再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保守治疗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宏其 楚戈 +3 位作者 陈勇 卡哈尔.艾肯木 黄佳 郭强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6-669,共4页
目的:对比初次和再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保守治疗的生存质量,了解再次骨折对此类患者生存质量各方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观察治疗OVCFs后出现再骨折的患者30名(再骨折组)... 目的:对比初次和再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保守治疗的生存质量,了解再次骨折对此类患者生存质量各方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观察治疗OVCFs后出现再骨折的患者30名(再骨折组)和同时期行保守治疗OVCFs后未发生再骨折的基本条件相似的患者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出院后3个月时SF-36简明健康健康状况调查表的调查结果。结果:再骨折组治疗后的8个维度均不同程度较对照组变差(均P<0.01)。结论:再骨折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心理预期、情绪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再骨折 生存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