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能源场站快速频率支撑能力评估研究现状与技术展望 被引量:6
1
作者 鲁宗相 李佳明 +5 位作者 乔颖 姜继恒 王伟胜 朱凌志 王士柏 苗伟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共19页
随着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逐步取代同步机组,系统调频资源不足、抗扰动能力下降,频率安全问题凸显,新能源场站提供快速频率支撑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然要求。新能源场站快速频率支撑是其内部多设备、多环节综合作用的结果... 随着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逐步取代同步机组,系统调频资源不足、抗扰动能力下降,频率安全问题凸显,新能源场站提供快速频率支撑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然要求。新能源场站快速频率支撑是其内部多设备、多环节综合作用的结果,受风光资源、控制策略、电网条件等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量化评估新能源场站的快速频率支撑能力是指导场站调频优化控制、分析新型电力系统频率响应特性、实现场站调频资源与电网交互的基础和前提。文中对新能源场站快速频率支撑能力评估问题进行了全面综述。首先,分析场站快速频率支撑的特征,并给出了场站快速频率支撑能力的定义;然后,从状态属性、控制特性、调频效果3个维度梳理了场站快速频率支撑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各类评估指标的常用计算方法进行分析评述;最后,提出了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频率支撑 新能源场站 有功功率控制 能力评估 惯量支撑 一次调频
下载PDF
基于系统聚类法的含新能源电力系统分区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韩平平 郭佳林 +1 位作者 董玮 王正风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120,共7页
为实现含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惯量分布特性的有效评估,提出一种基于系统聚类法的含新能源电力系统分区策略。首先分析新能源机组惯量与同步机组惯量之间的差异;其次构建节点惯量响应模型,分析节点惯量相关因素的特性;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对... 为实现含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惯量分布特性的有效评估,提出一种基于系统聚类法的含新能源电力系统分区策略。首先分析新能源机组惯量与同步机组惯量之间的差异;其次构建节点惯量响应模型,分析节点惯量相关因素的特性;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影响节点惯量的主导变量进行降维,将降维后的变量应用系统聚类法对节点进行聚类分区;最后通过系统辨识得到区域惯量,评判出整个系统惯量的空间分布。在仿真软件中搭建改进的IEEE 10机39节点模型验证了分区策略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聚类法 新能源电力系统 惯量分区 系统辨识
下载PDF
电池储能系统运行控制与应用方法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195
3
作者 李相俊 王上行 惠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315-3325,共11页
近年来,随着电池储能产业的高速发展,中国电池储能技术逐渐呈现出了大规模集成与分布式应用并存,多目标协同应用的特征和趋势。在分析国内外电池储能电站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新能源功率输出平抑、计划出力跟踪等新能源发电侧应用场景... 近年来,随着电池储能产业的高速发展,中国电池储能技术逐渐呈现出了大规模集成与分布式应用并存,多目标协同应用的特征和趋势。在分析国内外电池储能电站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新能源功率输出平抑、计划出力跟踪等新能源发电侧应用场景,电网频率调整、网络潮流优化等输电侧应用场景,以及分布式、移动式储能等在配电侧的应用场景,对国内外近些年来电池储能应用的研究成果及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大规模电池储能电站的运行控制方法和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储能系统 储能集成与应用 新能源并网 多目标协同控制 电池能量管理系统
原文传递
储能技术在送端电网中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容量需求分析 被引量:32
4
作者 杨军峰 郑晓雨 +3 位作者 惠东 杨水丽 罗卫华 礼晓飞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4期698-704,共7页
我国新能源富集的"三北地区"弃风弃光现象严重,同时储能技术发展已逐步接近规模化应用水平。该文在分析影响新能源消纳问题的电网结构特性、储能技术应用发展方向与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基于电网可最大释放的新能源发电空间约束... 我国新能源富集的"三北地区"弃风弃光现象严重,同时储能技术发展已逐步接近规模化应用水平。该文在分析影响新能源消纳问题的电网结构特性、储能技术应用发展方向与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基于电网可最大释放的新能源发电空间约束建立了以缩减弃风率与弃光率为目标的储能系统功率与容量配置的数学模型,结合储能投资成本与提升新能源消纳收益构成的投资收益比评估约束指标,提出了满足新能源消纳性能/投资成本比较优的储能容量需求计算方法,探索了储能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技术与经济可行性分析思路。以消纳风电和光伏为主的两省级电网为例,讨论了储能在送端电网中促进风电和光伏消纳应用中的作用及经济适用性,验证了该新能源消纳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消纳 储能技术 弃风 弃光
下载PDF
电池储能电站即插即用运行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官军 胡安平 +2 位作者 杨婷 水恒华 方陈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9-67,共9页
文章立足于电池储能应急支撑与规模化应用背景,指出电池储能电站(Battery Energy Storage Power Station,BESPS)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PNP)的现实需求。通过分析2018年7月投运的江苏镇江MW级BESPS典型架构,首次提出实现BESPS PNP运行... 文章立足于电池储能应急支撑与规模化应用背景,指出电池储能电站(Battery Energy Storage Power Station,BESPS)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PNP)的现实需求。通过分析2018年7月投运的江苏镇江MW级BESPS典型架构,首次提出实现BESPS PNP运行的关键技术应从信息流和能量流两个维度进行考虑。针对信息流层面分层通信要求,提出了BESPS并网自描述模型建立方法与信息交互机制,并阐述了分层通信的具体实现方法。针对能量流层面的物理接口集成驱动技术要求,研究并综述BESPS多状态平滑切换、主动电压与频率支撑、削峰填谷以及黑启动等高级应用。最后,采用多状态平滑切换的控制算法,通过仿真对BESPS能量流层面的柔性接入与退出响应过程进行验证。文章的研究工作对开发具有增强的可扩展性PNP功能BESPS设备,解决BESPS规模化灵活并网等实现问题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SPS PNP 信息流 能量流 多状态平滑切换控制
下载PDF
江苏电网侧百兆瓦级电池储能电站运行与控制分析 被引量:67
6
作者 李建林 牛萌 +2 位作者 王上行 周京华 袁晓冬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35,共8页
电池储能系统具有建设周期短、响应速度快、应用模式多样等显著优点,近年来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江苏镇江百兆瓦级储能电站自2018年7月投运以来,已参与电网调峰、调频、应急响应等多种辅... 电池储能系统具有建设周期短、响应速度快、应用模式多样等显著优点,近年来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江苏镇江百兆瓦级储能电站自2018年7月投运以来,已参与电网调峰、调频、应急响应等多种辅助服务功能。针对江苏百兆瓦级电池储能电站,从其结构特点入手,研究分析储能电站在不同应用模式下的运行控制策略,并针对电站的响应指标和目前的运行情况进行测试分析,探索电网侧大规模储能电站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侧储能 电池储能系统 控制策略 运行与控制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并网与运行发展研究 被引量:41
7
作者 石文辉 屈姬贤 +3 位作者 罗魁 李钦淼 何永君 王伟胜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63,共12页
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加速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刚性需求与必由之路。本文在调研分析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展望了我国中期(2030年)、远期(2060年)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场景;阐述了高比例新能源... 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加速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刚性需求与必由之路。本文在调研分析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展望了我国中期(2030年)、远期(2060年)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场景;阐述了高比例新能源并网与运行面临的高效消纳与能源保障难题并存、安全稳定运行难度剧增、电力市场机制不适应等挑战;从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储能及基础支撑4个方面,全面分析了高比例新能源并网与运行关键技术体系。着眼我国高比例新能源并网与运行的长期稳健发展,提出了加强协调规划、提升灵活平衡能力,强化技术攻关、突破关键技术体系,建立衔接机制、支撑新能源参与市场,深化市场设计、适应新能源消纳场景等建议,可为电力领域规划、电力技术研究提供基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新能源 并网与运行 新能源消纳 电力市场 技术体系
下载PDF
电网短路故障下新能源并网变换器的暂态同步机制及其自适应稳定控制策略 被引量:17
8
作者 裴金鑫 姚骏 +4 位作者 黄森 陈诗玥 陈朝阳 迟永宁 田新首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5922-5934,共13页
新能源并网变换器在电网短路故障期间与电网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增强,增加了暂态失稳风险。该文首先建立可再生能源并网换流器(renewable energy grid-connected converter,REGC)在低电压穿越(low-voltageride-through,LVRT)期间的简化... 新能源并网变换器在电网短路故障期间与电网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增强,增加了暂态失稳风险。该文首先建立可再生能源并网换流器(renewable energy grid-connected converter,REGC)在低电压穿越(low-voltageride-through,LVRT)期间的简化等效转子摇摆方程,刻画并分析其同步特征属性。然后,借鉴传统同步发电机的同步稳定理论,推导等效整步转矩系数、等效等面积准则以及阻尼比3个同步特征指数,物理性地揭示不平衡虚拟转矩驱动REGC等效功角运动,甚至引发暂态失步的内在机理,并同时量化衡量REGC的暂态同步稳定性及其在低电压穿越期间的准静态小干扰同步稳定性。最后,提出一种基于自动虚拟变阻器的改进锁相环(phase-lockedloop,PLL)架构,使REGC能够自适应地抵消/补偿线路电阻的压降效应,不仅具备自主平衡能力,而且同时显著增强REGC的暂态同步稳定性及其准静态小干扰同步稳定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短路故障 低电压穿越 新能源并网变换器 暂态同步稳定性 自适应稳定控制
原文传递
格尔木时代新能源50MWp光伏/15MW电池储能联合电站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甘生元 李相俊 《供用电》 2017年第4期40-46,共7页
格尔木时代新能源50MWp并网光伏电站是国内首座规模最大的商业化光储联合电站,包含50MWp光伏电站及15MW/18MWh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文章重点阐述了光伏发电系统、锂电池储能系统的组成及系统集成,介绍了光储电站的运行模式及控制策略,... 格尔木时代新能源50MWp并网光伏电站是国内首座规模最大的商业化光储联合电站,包含50MWp光伏电站及15MW/18MWh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文章重点阐述了光伏发电系统、锂电池储能系统的组成及系统集成,介绍了光储电站的运行模式及控制策略,并结合实际运行结果进行验证。理论和实践表明,光储联合发电模式具有可行性,符合新能源并网的要求,是解决大规模集中式光伏发电送出和消纳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 弃光限电 光储联合发电 跟踪发电计划
下载PDF
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新能源与抽蓄电站配置方案运行经济性评估 被引量:41
10
作者 李湃 王伟胜 +3 位作者 刘纯 黄越辉 王跃峰 张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7206-7214,共9页
为解决张家口地区大规模新能源的可靠送出和消纳、支撑绿色低碳冬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拟建设张北±500kV四端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评估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在不同新能源和抽蓄电站配置方案下的运行经济性,对工程建设决策有着重... 为解决张家口地区大规模新能源的可靠送出和消纳、支撑绿色低碳冬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拟建设张北±500kV四端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评估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在不同新能源和抽蓄电站配置方案下的运行经济性,对工程建设决策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满足计算精度及工程实用性的需要,提出一种基于时序生产模拟仿真的多端柔性直流电网运行经济性评估方法。以新能源最大化消纳为目标,考虑柔性直流电网传输安全、下网功率调峰需求、线路N-1安全运行、新能源与抽蓄电站互补运行、新能源限电率等约束条件,建立基于直流潮流的新能源与多端柔性直流电网混合运行优化模型。以张家口地区全年的新能源出力时间序列为输入,通过运行优化求解,得到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全年逐时段的上网和下网功率,核算在不同新能源和抽蓄电站配置方案下电网的运行成本和收益。采用工程经济学中常用的折现现金流的方式,开展方案的经济性评估,案例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北柔性直流电网 时序生产模拟 直流潮流模型 经济性评估 折现现金流
原文传递
新能源侧储能配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78
11
作者 李相俊 马会萌 姜倩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5,共13页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电力行业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责任和使命。电网对于新能源的要求逐渐从"友好并网"提升至"友好并网+主动支撑",新能源侧标配储能成为大势所趋。储能配置是储能应用领...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电力行业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责任和使命。电网对于新能源的要求逐渐从"友好并网"提升至"友好并网+主动支撑",新能源侧标配储能成为大势所趋。储能配置是储能应用领域的前端工作,目前储能成本仍然较高,如何实现最优的储能配置是首要需解决的问题。综述并归纳了目前国内外在新能源侧储能应用场景、配置方法及预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新能源侧储能配置有待进一步考虑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侧 储能系统 配置方法 求解算法 预评估方法
下载PDF
大规模新能源基地经特高压直流送出系统中长期运行方式优化方法 被引量:32
12
作者 李湃 王伟胜 +2 位作者 黄越辉 韩培东 张金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40,共10页
大规模新能源基地经特高压直流送出是我国未来新能源消纳的重要形式,合理优化特高压直流中长期运行方式,是提高新能源基地外送消纳能力的重要基础。提出了基于时序生产模拟的大规模新能源基地经特高压直流送出系统中长期运行方式优化方... 大规模新能源基地经特高压直流送出是我国未来新能源消纳的重要形式,合理优化特高压直流中长期运行方式,是提高新能源基地外送消纳能力的重要基础。提出了基于时序生产模拟的大规模新能源基地经特高压直流送出系统中长期运行方式优化方法。首先,考虑生产模拟计算准确性与复杂度的要求,建立了不同类型光热电站、火电机组和储能电站的聚合运行模型;然后,考虑特高压直流运行模式、灵活调节性能和受端电网负荷调峰需求,建立了不含整数变量的特高压直流运行模型。最后,建立了以新能源最大化外送消纳为目标,考虑各类电源与特高压直流运行约束的中长期运行方式优化模型,提出了基于逐周计算的全年8760h生产模拟计算方法。算例基于含风电/光伏/光热/火电/储能的大规模新能源基地开展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够优化特高压直流年/月运行曲线,实现新能源的最大化外送消纳,计算准确性与效率能够满足工程实用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基地 特高压直流 时序生产模拟 光热发电 中长期运行方式
原文传递
考虑电池寿命的商业园区储能电站运行控制策略 被引量:31
13
作者 李相俊 马锐 +3 位作者 王上行 张宇 李蓓 方陈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70,共9页
商业园区中安装电池储能电站(battery energy storage statin,BESS)能够削减用电高峰负荷,提高园区用电经济效益,但现有控制策略较为单一,难以适应未来的大规模发展与应用。为此,以商业园区储能电站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考虑电池寿... 商业园区中安装电池储能电站(battery energy storage statin,BESS)能够削减用电高峰负荷,提高园区用电经济效益,但现有控制策略较为单一,难以适应未来的大规模发展与应用。为此,以商业园区储能电站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考虑电池寿命的商业园区储能电站多目标运行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基于雨流计数法的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统计方法,然后采用5阶函数拟合电池循环寿命与放电深度的关系,以此估算电池寿命衰减情况并将其作为控制子目标函数之一,达到延缓电池寿命衰减的目的。依据所提出的储能电站控制策略,基于园区分布式光伏及负荷功率预测曲线,采用遗传算法以10 min为优化区间、每隔1 min对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进行一次滚动优化,实现了储能电站的时序分钟级控制。最后,以上海某商业园区夏季典型日为例,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园区 电池储能电站 电池寿命 雨流计数法 多目标优化
原文传递
考虑运行环境成本的新能源合理利用率 被引量:10
14
作者 董昱 梁志峰 +3 位作者 礼晓飞 王帅 李庆 黄越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00-907,共8页
考虑到不同地区新能源装机规模、负荷水平、电源调节能力的差异,分地区设置合理的新能源利用率目标是未来引领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针对综合考虑新能源发电环保效益、火电灵活性改造及调峰运行成本的新能源合理利用率优化计算问题,... 考虑到不同地区新能源装机规模、负荷水平、电源调节能力的差异,分地区设置合理的新能源利用率目标是未来引领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针对综合考虑新能源发电环保效益、火电灵活性改造及调峰运行成本的新能源合理利用率优化计算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新能源消纳的电力系统运行阶段环境成本计算方法。首先,建立了新能源发电同时率与发电量的量化关系,得到新能源发电同时率与利用率的分布特性;然后,分析了新能源场站运行经济性与发电盈亏小时数,建立了以运行阶段环境成本最优为目标的新能源消纳优化计算模型;最后,以国家电网经营区省级电网实际数据开展案例测算,得到了不同地区运行阶段环境成本最小场景下的新能源新增装机规模以及对应的合理利用率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消纳 环境成本 灵活性改造 新能源利用率 经济性分析
原文传递
新能源电站智能功率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宁 陈彬 +3 位作者 陈钊 钱敏慧 吴福保 汪宁渤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4-179,共6页
新能源电站自动化系统相互独立,数据结构和通信方式各异,制约了新能源电站电网适应性的提升。提出一种提升新能源电站电网适应性的功率协调控制思路:首先,建立统一的信息模型将新能源电站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机融合,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友... 新能源电站自动化系统相互独立,数据结构和通信方式各异,制约了新能源电站电网适应性的提升。提出一种提升新能源电站电网适应性的功率协调控制思路:首先,建立统一的信息模型将新能源电站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机融合,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友好交互;其次,将监控、功率预测、有功控制和无功控制的功能模块集成,实现不同功能模块的相互协调,提升电站控制的合理性和精细化水平。最后,研发了新能源电站智能功率控制系统,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站 有功控制 无功控制 系统设计
下载PDF
基于动态谱线插值的新能源场站同步基准信号检测方法
16
作者 施志明 董玮 +1 位作者 张军军 吴福保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9-237,共9页
在含高比例新能源的低惯量电力系统中,系统频率呈现基频偏移严重、频率变化快等特征,导致新能源场站在进行并网测试及支撑性能评估时,同步基准信号检测误差增大,进而可能威胁到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此,提出基于动态双离散傅里叶变换类... 在含高比例新能源的低惯量电力系统中,系统频率呈现基频偏移严重、频率变化快等特征,导致新能源场站在进行并网测试及支撑性能评估时,同步基准信号检测误差增大,进而可能威胁到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此,提出基于动态双离散傅里叶变换类(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ation,DFT)谱线插值的同步基准信号检测算法。通过分析低惯量电力系统受功率扰动后的频率动态响应,揭示系统中基频静动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静动态电网信号分析模型。进而量化基频偏移场景下的传统DFT谐波检测算法误差,并说明谱线插值类DFT算法在动态基频场景下的失效机理。继而利用希尔波特黄变换(Hibert-Huang transform,HHT)算法识别动态基频,并结合双DFT谱线插值法修正基频及谐波信号幅值,提高检测精度。又为改善检测效率,增设算法选择判据。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的检测算法能够准确的测量出强动态电网信号中的基准量,提高对新能源场站同步支撑、电能质量等并网性能的评估精度,为新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的同步基准信号检测提供新的可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频偏移 频率变化率 基准信号检测 低惯量电力系统 新能源场站并网测试
原文传递
新能源侧百兆瓦时级储能电站系统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世锋 陈北海 +3 位作者 孙玉民 张振华 李相俊 刘怀照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0年第10期47-54,共8页
重点阐述了百兆瓦时级储能电站系统集成,介绍了预制舱的设计技术,分析了储能在新能源并网下典型应用模式及控制策略,并结合仿真及实际运行结果进行验证。理论和实践表明,可以有效解决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具有一定示范意义。
关键词 新能源电站 电池储能电站 虚拟同步 平滑功率波动 跟踪计划发电
下载PDF
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同步参考坐标系阻抗模型及其稳定性判别方法 被引量:61
18
作者 刘华坤 谢小荣 +1 位作者 何国庆 刘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4002-4007,共6页
近年来,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中出现了新型的次同步振荡问题。为应对该问题,迫切需要开展适用于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建模和稳定性判别方法研究。首先以一个简单的直驱风机–交流并网系统为例,分别推导了直驱风机和交流电网基于同步参考... 近年来,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中出现了新型的次同步振荡问题。为应对该问题,迫切需要开展适用于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建模和稳定性判别方法研究。首先以一个简单的直驱风机–交流并网系统为例,分别推导了直驱风机和交流电网基于同步参考坐标系(synchronous reference frame,SRF)的阻抗模型,进而构建了系统整体的SRF阻抗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提出一种新的稳定性量化分析方法,并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其有效性;最后,采用时域仿真和特征值分析验证了模型和判稳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所提方法具有针对实际复杂新能源并网系统开展阻抗网络建模和稳定性量化分析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 次同步振荡 SRF阻抗模型 稳定性判据
原文传递
储能系统平滑光伏电站功率波动的变参数斜率控制方法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杨锡运 任杰 +1 位作者 李相俊 肖运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56-63,共8页
为提高储能系统平滑光伏电站功率波动的能力,提出了基于超短期预测的变参数斜率控制策略。在斜率控制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控制荷电状态划分的2个参数变量以及4个充放电功率调节参数,建立了可调整荷电状态的储能系统平滑控制策略。根据超... 为提高储能系统平滑光伏电站功率波动的能力,提出了基于超短期预测的变参数斜率控制策略。在斜率控制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控制荷电状态划分的2个参数变量以及4个充放电功率调节参数,建立了可调整荷电状态的储能系统平滑控制策略。根据超短期预测功率建立目标函数,采用自适应混沌粒子群算法对控制变量进行实时优化,实现平滑效果和荷电状态的协同优化。以光伏电站实测数据进行仿真分析,对比定参数控制策略,该方法在保证平抑效果的基础上能够限制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功率平滑 超短期预测 实时优化 荷电状态
下载PDF
基于配置-运行协同优化的分布式能源站选型与定容规划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丹 孟政吉 +4 位作者 贾宏杰 吴琳 杜炜 陈宁 王旭东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2-160,共9页
对分布式能源站(DES)进行综合建模,结合规划与运行2类约束条件,从设备规划与系统运行总体经济最优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DES配置-运行协同优化方法。通过算例验证表明,提出的方法可在考虑系统全年运行优化的基础上实... 对分布式能源站(DES)进行综合建模,结合规划与运行2类约束条件,从设备规划与系统运行总体经济最优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DES配置-运行协同优化方法。通过算例验证表明,提出的方法可在考虑系统全年运行优化的基础上实现DES的选型与定容规划,减少设备配置冗余,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并且对于复杂的规划对象具有较高的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分布式能源站 选型规划 定容规划 优化调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