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ApoB/ApoA1比值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易晓净 李乐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9期98-101,共4页
目的观察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浆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比值(ApoB/ApoA1)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治疗的78例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脑卒中组,... 目的观察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浆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比值(ApoB/ApoA1)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治疗的78例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脑卒中组,选取我院同期体检的55名体检结果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Apo B/ApoA1比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ApoB/ApoA1诊断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脑卒中组ApoA1水平低于对照组,脑卒中组ApoB/ApoA1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oB/ApoA1比值升高、ApoA1水平降低为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po B/ApoA1比值诊断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曲线下面积为0.876,95%CI:0.714~0.922,灵敏度为69.1%,特异度为95.2%,最佳截断值为0.853。结论 ApoB/ApoA1比值升高是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外周血中ApoB/ApoA1的比值>0.853时,患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B 载脂蛋白A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硬化
下载PDF
醒脑静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效果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于广石 陈军 周小荣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0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脑静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2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两组均常规救治,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吡拉西坦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脑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炎... 目的探讨脑静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2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两组均常规救治,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吡拉西坦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脑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炎性因子等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62.50%);观察组血清TNF-α[(1.36±0.45)ng/L]和IL-6[(56.25±19.56)ng/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96±0.39)ng/L、(76.24±21.32)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脑梗死 急性期 临床效果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徐佳 吴琼瑛 朱金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33-34,37,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4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接受康复护理干预,采用独立功能评定量表(FIM)评定2组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4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接受康复护理干预,采用独立功能评定量表(FIM)评定2组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的躯体功能、言语、认知和社会功能情况。结果干预组出院时FI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功能改善指数(FI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并能促进患者躯体功能、言语、认知和社会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脑卒中 康复
下载PDF
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与血尿酸等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唐春林 《亚太传统医药》 2013年第10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PD)患者认知功能与血尿酸等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86例PD患者(观察组)和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浆UA、IL-6及TNF-α水平。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86例PD患者适当抗PD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UA水平... 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PD)患者认知功能与血尿酸等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86例PD患者(观察组)和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浆UA、IL-6及TNF-α水平。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86例PD患者适当抗PD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UA水平及MMSE评分变化。结果:PD组血浆UA水平与MMS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将PD患者按照Hoehn-Yahr分期,各期之间的血尿酸水平无等级相关性(P>0.05);各期PD患者的血浆U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U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MMSE评分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低UA水平及IL-6、TNF-α水平的改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早期检测并合理干预有助于预防或延缓痴呆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认知功能 血尿酸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原文传递
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在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疗效的观察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易晓净 李乐军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6期97-97,99,共2页
目的:探究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在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研究对象为本院8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时间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使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处理,40例纳入观察组,联合使用丹红注射液和丁苯酞注射液治疗... 目的:探究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在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研究对象为本院8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时间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使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处理,40例纳入观察组,联合使用丹红注射液和丁苯酞注射液治疗;40例纳入对照组,单独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记录患者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率为5.0%,对照组发生率为22.5%,两组比较后得到(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的同时,避免不良反应,提升治疗安全性,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丁苯酞注射液 脑梗死急性期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法舒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过敏杰 《中外医疗》 2014年第34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8例),2组根据病人情况给予不同剂量脱水药降颅压、调控血压、调脂、脑细胞保护剂、降糖、维持体液平衡、...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8例),2组根据病人情况给予不同剂量脱水药降颅压、调控血压、调脂、脑细胞保护剂、降糖、维持体液平衡、补充电解质等对症支持治疗。其中治疗组同时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2组治疗均持续14 d,14 d后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发病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14 d后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为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和疏血通两药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 疏血通注射液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过敏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0051-0052,共2页
研究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此篇文章选取我院收治的5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时间段2019.1-2019.12月前间,将53例患者利用数据表格法分为两组,2组分别利用丹红注射液与常规曲克芦丁药物治疗,探究2组临床治疗数据。结果:... 研究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此篇文章选取我院收治的5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时间段2019.1-2019.12月前间,将53例患者利用数据表格法分为两组,2组分别利用丹红注射液与常规曲克芦丁药物治疗,探究2组临床治疗数据。结果: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当患者接受治疗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有意义。对比治疗效果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丹红注射液,取得显著疗效,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改善,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清热化痰活血方加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及抗炎作用的研究
8
作者 易晓净 王红胜 +1 位作者 郑开明 赵义纯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6期689-692,共4页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活血方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其抗炎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无锡市中医医院及宿迁市中医院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接受常规西药联合清热化痰活血方加减治...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活血方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其抗炎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无锡市中医医院及宿迁市中医院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接受常规西药联合清热化痰活血方加减治疗)与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疗程10 d。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白细胞计数(WBC)、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SS-QOL、NEUT、FMA、WBC、NIHSS、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s-CRP、WBC、NEUT水平低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S-QOL、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总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痰活血方加减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减轻患者局部炎症反应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痰活血方 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抗炎作用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患者炎性指标、临床特征与病情及预后的价值研究
9
作者 芮瑛 易晓净 +2 位作者 顾剑雄 唐春林 吴琼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01-0004,共4页
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患者炎性指标、临床特征与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无锡市中医医院、宿迁市中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就诊的时间窗为小于24小时内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及常规抗栓治疗的急性... 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患者炎性指标、临床特征与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无锡市中医医院、宿迁市中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就诊的时间窗为小于24小时内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及常规抗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两组:血管内介入治疗组(60例)、常规抗栓治疗组(62例)。常规抗栓组:未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组:血管内介入治疗,分析患者炎性指标、临床特征与病情及预后。结果 血管内介入组预后良好44例,预后不良16例;常规抗栓治疗组预后良好34例,预后不良28例。两组间在发病时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甘油三酯、胆固醇、肌酐、尿酸、尿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发病时的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72h后两组TNF-α表达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发病时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候72小时、90天两组的NIHSS评分均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疾病发展过程复杂,炎症反应充当重要角色,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TNF-α在参与了卒中后的炎症过程,而TNF-α可作为预测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介入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TNF-Α
下载PDF
磁珠压耳穴联合常规护理干预轻中度心力衰竭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俞静娟 何炯 +1 位作者 龚佳青 赵佩 《河北中医》 2014年第6期924-925,共2页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在社会中占有绝大部分,加上生活条件的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心力衰竭已成为心血管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单纯的西医护理已远远不能满足目前患者的要求,中医护理技术安全、基本无副作...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在社会中占有绝大部分,加上生活条件的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心力衰竭已成为心血管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单纯的西医护理已远远不能满足目前患者的要求,中医护理技术安全、基本无副作用、成本低、操作简便,因此磁珠压耳穴治疗很快被患者接受。目前,磁珠压耳穴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通过刺激相应的耳穴,达到治疗失眠、肥胖、耳鸣等目的,而在辅助治疗心力衰竭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2012-01-2012-12,我们运用磁珠压耳穴联合常规护理干预轻中度心力衰竭40例,并与常规护理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护理 磁石 耳穴贴压 穴位 耳针
下载PDF
《柳宝诒医案》经方运用特色赏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顾鸣佳 缪志伟 +1 位作者 高磊平 李乐军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8期46-48,共3页
通过对代表医案的分析,探讨《柳宝诒医案》运用经方的临证思路和特色,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有斡旋中焦、补泻兼施之功,小青龙汤、苓桂术甘汤温化而善疗痰饮,斩关夺隘,治疗急症则用大承气汤。
关键词 《柳宝诒医案》 经方 张仲景
原文传递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患者VEGF、BDNF、IGF-1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于广石 周小荣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3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析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探析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脑梗死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肌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VEGF、BDNF、IGF-1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VEGF、BDNF、IGF-1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血清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IL)-1β、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可显著减轻其神经损伤程度,上调患者血清VEGF、BDNF、IGF-1水平,并且对部分血清细胞因子能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神经生长因子 脑梗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血清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