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型利钠肽与孤立性心房颤动 被引量:12
1
作者 肖春晖 吴小庆 +2 位作者 羊镇宇 李肖蓉 王如兴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与孤立性心房颤动(AF)的血栓事件发生、复律及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103例孤立性AF患者行食道超声(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头颅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或磁共振(CT/MRI)检查及血BNP测定。探讨BNP在AF血栓事件及其相关因...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与孤立性心房颤动(AF)的血栓事件发生、复律及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103例孤立性AF患者行食道超声(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头颅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或磁共振(CT/MRI)检查及血BNP测定。探讨BNP在AF血栓事件及其相关因素中的作用。根据血栓事件将患者分为有血栓事件组(n=15)和无血栓事件组(n=88)。对于有复律指征的患者,根据AF复律及再发情况分为复律不成功患者(复律失败或随访期内再发,n=16)和复律成功患者(复律成功并随访期内维持窦性心律,n=7),分别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服药后无血栓事件组BNP降低幅度优于血栓事件组,有显著性显异(P<0.05)。复律成功患者较复律不成功患者BNP水平低[(60±32)ng/L比(178±70)ng/L,P<0.05]、病程短[(3.0±1.9)个月比(7.6±2.5)个月,P< 0.05]和左心房内径小[(42.3±3.4)mm比(48.6±5.1)mm,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BNP是预测孤立性AF血栓事件的独立因素(P<0.05);BNP、左心房内径和AF病程是预测AF复律及再发的独立因素(P均<0.05)。结论:BNP可作为预测孤立性AF血栓事件和AF复律与再发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 心房颤动 血栓事件 复律
下载PDF
B型利钠肽对心源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界值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如兴 李肖蓉 +4 位作者 邵力正 羊镇宇 肖春晖 王强 杨光敏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1277-1279,共3页
目的 探讨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B型利钠肽 (BNP)诊断界值水平。方法 采用美国博适 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诊断仪对 35 1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床旁BNP测定。 结果 BNP水平 <6 0ng/L患者基本可诊断为非心源性... 目的 探讨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B型利钠肽 (BNP)诊断界值水平。方法 采用美国博适 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诊断仪对 35 1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床旁BNP测定。 结果 BNP水平 <6 0ng/L患者基本可诊断为非心源性呼吸困难 ;BNP水平 >10 0ng/L但 <5 0 0ng/L患者需考虑心源性呼吸困难可能 ;BNP水平 >5 0 0ng/L患者基本可诊断为心源性呼吸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利钠肽 呼吸困难 界值
下载PDF
生脉注射液对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小庆 薄小萍 +2 位作者 严洁 杜玉珍 张嘉玲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45-46,共2页
用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50例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用药前后分别测其心脏收缩功能。结果发现用药10天后心脏每搏输出量由原先的48.4±10.7ml上升至61.1±11.5ml,每分输出量由3.... 用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50例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用药前后分别测其心脏收缩功能。结果发现用药10天后心脏每搏输出量由原先的48.4±10.7ml上升至61.1±11.5ml,每分输出量由3.5±1.0LI升至4.1±0.8L,心脏指数由2.2±0.58L/m ̄2上升至2.6±0.65L/m ̄2,P值均小于0.01。提示生脉注射液有提高患者心脏收缩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磁共振技术评价存活心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羊镇宇 李肖蓉 +3 位作者 金伟 吴力源 钱大均 王强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2-293,共2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 (MRI)技术评价存活心肌的临床价值。方法  8例志愿者 ,11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患者 ,作MRI心肌灌注成像 ,观察其不同时间段心肌的排空 ,以鉴别梗死区中有无存活心肌 ;同时作多巴酚丁胺负荷... 目的 探讨磁共振 (MRI)技术评价存活心肌的临床价值。方法  8例志愿者 ,11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患者 ,作MRI心肌灌注成像 ,观察其不同时间段心肌的排空 ,以鉴别梗死区中有无存活心肌 ;同时作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试验 (DSE)判断心肌活性。 3个月后随访超声室壁运动有改善者为存活心肌判断的标准。结果 MRI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达到 80 %、83%和 81% ,与DSE的 90 %、83%和 87%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MRI作为无创检测方法可同时进行形态、功能和灌注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技术 心肌血运重建术 存活心肌 心肌梗死 超声检查
下载PDF
AT500抗心房颤动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红芳 张晓华 华雨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4-15,共2页
目的介绍5例AT5 0 0抗心房颤动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认真细致地作好各种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密切心电监护;术中加强与患者沟通,与医师密切配合,及时处理患者的心律失常;术后观察起搏器的功能,防止电极脱位;满足患者各项舒... 目的介绍5例AT5 0 0抗心房颤动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认真细致地作好各种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密切心电监护;术中加强与患者沟通,与医师密切配合,及时处理患者的心律失常;术后观察起搏器的功能,防止电极脱位;满足患者各项舒适护理的需要;作好健康教育及详细的出院指导。结果5例手术患者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结论加强医护配合和临床护理可使AT5 0 0抗心房颤动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取得预期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500起搏器 抗心房颤动 护理
下载PDF
心脏起搏后B型利钠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如兴 李肖蓉 +1 位作者 邵力正 朱剑秋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第5期392-393,共2页
B型利钠肽 (BNP)主要来源于心肌细胞的前BNP原 ,是由 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激素 ,是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天然拮抗剂 ,具有促进水、钠排泄 ,抑制血管收缩肽及交感神经活性 ,扩张血管等作用。近年来BNP的测定应用于心脏起搏 ,研... B型利钠肽 (BNP)主要来源于心肌细胞的前BNP原 ,是由 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激素 ,是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天然拮抗剂 ,具有促进水、钠排泄 ,抑制血管收缩肽及交感神经活性 ,扩张血管等作用。近年来BNP的测定应用于心脏起搏 ,研究表明 :血液BNP水平可预测病窦综合征患者VVI起搏后慢性心房颤动的发生 ;BNP可客观和定量地评估心脏再同步起搏治疗后近期、中期和远期的疗效 ;生理性起搏和非生理性起搏后BNP水平变化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 ,但多数研究认为生理性起搏后BNP的水平较非生理性起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P B型利钠肽 心脏起搏 非生理性起搏 临床意义 血管收缩 VVI 水平 变化 研究结果
下载PDF
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对房间隔缺损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治疗方法学和疗效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旭 王如兴 +4 位作者 王新华 施海峰 顾佳宁 孙育民 周立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5期370-373,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CPVA)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合并心房颤动的方法学及临床疗效。方法:8例ASD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其中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48.7±17.6)岁,2例为拟行ASD修补或封堵术患者,6例为ASD修... 目的:探讨采用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CPVA)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合并心房颤动的方法学及临床疗效。方法:8例ASD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其中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48.7±17.6)岁,2例为拟行ASD修补或封堵术患者,6例为ASD修补术后患者,均采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环肺静脉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结果:8例患者均实现术中消融终点,1例ASD患者CP—VA术后行封堵术,1例患者术后行外科手术;1例ASD修补术后患者CPVA术后1个月房颤复发,再次采用CARTO指导下环同侧肺静脉的线性消融。手术时间为145~235min,平均(180±30)min;X线曝光时间为18~32min,平均(25±5)min。术中及术后未发生任何操作相关并发症,随访1~6个月房颤无复发。结论:CPVA对ASD合并房颤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ASD合并房颤患者可首先考虑CPVA治疗,然后再进行介入封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 心房颤动 房间隔缺损 CARTO系统
下载PDF
B型利钠肽对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界值标准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如兴 李肖蓉 +4 位作者 邵力正 羊镇宇 肖春晖 王强 杨光敏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5期266-268,共3页
目的 探讨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B型利钠肽(BNP)诊断界值水平。 方法采用美国博适-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诊断仪对351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床旁BNP测定。 结果 BNP水平小于60pg/ml患者基本可诊断为非心源性呼吸困难;... 目的 探讨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B型利钠肽(BNP)诊断界值水平。 方法采用美国博适-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诊断仪对351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床旁BNP测定。 结果 BNP水平小于60pg/ml患者基本可诊断为非心源性呼吸困难;BNP水平大于100pg/ml但小于500pg/ml患者需考虑心源性呼吸困难可能;大于500pg/ml患者基本可诊断为心源性呼吸困难。 结论 BNP水平高低是鉴别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可靠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利钠肽 心源性呼吸困难 非心源性呼吸困难 鉴别诊断 界值标准
下载PDF
B型钠利尿肽测定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2
9
作者 羊镇宇 王如兴 +1 位作者 李肖蓉 刘志华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B型钠利尿肽 心力衰竭 充血性
下载PDF
极早期测定B型钠利尿肽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运来 吴小庆 +1 位作者 羊镇宇 王强 《中国医药》 2006年第12期708-709,共2页
目的了解极早期测定B型钠利尿肽(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价值。方法60例AMI患者在发病6h内及12h分别测定BNP,以AMI前BNP水平作为对照,两两进行比较。结果极早期BNP水平与发病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而12h时BNP水平与心肌梗死前及极... 目的了解极早期测定B型钠利尿肽(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价值。方法60例AMI患者在发病6h内及12h分别测定BNP,以AMI前BNP水平作为对照,两两进行比较。结果极早期BNP水平与发病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而12h时BNP水平与心肌梗死前及极早期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极早期测定BNP主要反映心肌梗死前的BNP水平,难以用于预后评价或者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B型钠利尿肽
下载PDF
B型钠利尿肽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春晖 王如兴 李肖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5期302-305,共4页
钠利尿肽是一激素家族,其作用是调节血压,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B型钠利尿肽(BNP)主要来源于心室肌细胞,心室肌张力升高时,释放BNP。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危险预测的价值直接来自坏死心肌,AMI后BNP的持续升高可看作是对细胞生长与增... 钠利尿肽是一激素家族,其作用是调节血压,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B型钠利尿肽(BNP)主要来源于心室肌细胞,心室肌张力升高时,释放BNP。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危险预测的价值直接来自坏死心肌,AMI后BNP的持续升高可看作是对细胞生长与增值的负反馈行为,即以此来阻止心肌的纤维化和肥厚。本文综述了不同时期BNP水平与AMI后患者左室重构、左室功能以及死亡率的关系,指出BNP可作为AMI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强有力的神经激素预报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钠利尿肽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心室肌细胞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小剂量rt-PA溶栓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小庆 王强 +2 位作者 朱剑秋 薄小萍 羊镇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13-213,共1页
关键词 小剂量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血栓溶解疗法 治疗 急性心肌梗塞
下载PDF
B型钠利尿肽测定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监测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如兴 李肖蓉 +1 位作者 邵力正 朱剑秋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1期70-72,共3页
综述血浆 B型钠利尿肽生理和生化特征。
关键词 B型钠利尿肽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加冠脉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羊镇宇 王强 +4 位作者 王如兴 李肖蓉 吴小庆 崔志明 童跃英 《上海医药》 CAS 2002年第12期547-548,共2页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加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例发病时间在2~6.5小时内,年龄>7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冠脉造影,确定梗死相关血管。在OEC9800下给予2.0~2.5mm直径球...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加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例发病时间在2~6.5小时内,年龄>7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冠脉造影,确定梗死相关血管。在OEC9800下给予2.0~2.5mm直径球囊6~8atm预扩张后置入支架6枚。结果:5例患者支架置入均获成功。TIMI血流均达3级,无残余狭窄,无严重并发症。住院期间无再梗、心绞痛及死亡发生。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加支架置入术临床疗效佳,是较好的抢救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支架置入术 治疗 疗效 安全性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成型术 老年人 AMI
下载PDF
不同部位组合起搏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性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如兴 朱剑秋 +6 位作者 李肖蓉 吴小庆 羊镇宇 王强 邵力正 钱大均 肖春晖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第1期33-34,共2页
观察右房左室起搏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急性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8例心功能II~IV级CHF患者 ,分别置入右房、右室和左室电极 (经冠状静脉窦 ) ,行不同部位组合起搏的急性血流动力学研究 ,其中 6例获得成功。使用Bitronic公司生产... 观察右房左室起搏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急性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8例心功能II~IV级CHF患者 ,分别置入右房、右室和左室电极 (经冠状静脉窦 ) ,行不同部位组合起搏的急性血流动力学研究 ,其中 6例获得成功。使用Bitronic公司生产的双腔起搏分析仪 (ERA30 0 )分别行单纯右室心尖部 (RVA)、右房右室 (RA +RV)、右房左室 (RA +LV)、右房双室 (RA +BiV)起搏 ,同时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上述四种起搏状况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并进行比较。结果 :右房左室起搏和右房双室起搏血流动力学参数两者间无显著差异 ,但比单纯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房右室起搏有所改善。结论 :右房左室起搏似可使更多的CHF患者在得益于起搏治疗的同时明显降低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二维超声心动图 起搏部位
下载PDF
正常大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瞬时外向钾离子流的特点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如兴 宋建平 +6 位作者 杨向军 刘志华 李肖蓉 吴小庆 李红霞 周琳 蒋文平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目的研究正常Spraque-Dawley大鼠外层、中层和内层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AP)和瞬时外向钾离子流(Ito)的特点。方法采用酶消化法获得大鼠外层、中层和内层心室肌细胞,以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心室肌细胞AP和Ito。结果成功记录到大鼠心室肌... 目的研究正常Spraque-Dawley大鼠外层、中层和内层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AP)和瞬时外向钾离子流(Ito)的特点。方法采用酶消化法获得大鼠外层、中层和内层心室肌细胞,以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心室肌细胞AP和Ito。结果成功记录到大鼠心室肌细胞外、中和内层心肌细胞AP和Ito。外层至内层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逐渐延长(P<0.05)。在+70mV刺激时外层至内层心室肌细胞Ito电流密度逐渐减小,分别为59.50±15.99,29.15±5.53和12.29±3.62pA/pF(P<0.05)。三层心室肌细胞曲线半激活电压、半失活电压及失活后恢复时间均无差异(P>0.05)。结论大鼠三层心室肌细胞AP形态和Ito大小存在分层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动作电位 瞬时外向钾离子流 膜片钳 大鼠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三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倩红 羊镇宇 +4 位作者 吴小庆 王强 李坚 薄小平 钱大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2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细胞移植治疗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自体骨髓 V5导联ST段 心电图示 主动脉根部 左心房内径 临床病例
下载PDF
AT501起搏器在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如兴 蒋文平 +5 位作者 刘志华 杨向军 宋建平 蒋廷波 惠杰 蒋彬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399-1401,共3页
关键词 心律失常 AT501起搏器
下载PDF
Selection 900E起搏器防治心房颤动的一些功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如兴 李肖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第4期315-317,共3页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起搏器 预防 治疗 起搏调节模式
下载PDF
ACE和α-adducin基因联合作用和左心室肥厚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利群 高平进 +1 位作者 赵光胜 朱鼎良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6期445-448,451,共5页
目的探讨ACE I/D和-αadducin G/T基因联合作用和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基因型,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衡量左心室肥厚程度。结果ACE基因III、D、DD三种基因型的左心室重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ACE I/D和-αadducin G/T基因联合作用和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基因型,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衡量左心室肥厚程度。结果ACE基因III、D、DD三种基因型的左心室重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αadducin基因GG、GT、TT三种基因型的左心室重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E和-αadducin基因联合基因型的左心室重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发现携带D等位基因的GG、GT、TT三种基因型左心室重量指数与基因型有关,TT型左心室重量指数最大,GG型最小。结论携带D等位基因的TT型高血压患者可能易发生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ACE基因 Α-ADDUCIN基因 联合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