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陈迎祯 刘君 伏钢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5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UG-PTGD)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为研究对象,均行UG-PTGD治疗,记录患者的置管成功率,手术前后临床...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UG-PTGD)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为研究对象,均行UG-PTGD治疗,记录患者的置管成功率,手术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清炎症因子、肝功能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0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UG-PTGD术治疗均一次置管成功,穿刺成功率为100.00%;术后3 d引流管通畅,平均引流量为(211.80±21.20)mL。术后3 d,患者体温、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PLT、PCT、CRP以及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DBIL水平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UG-PTGD术治疗后,均无切口感染、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仅2例患者发生院内引流管脱落,再置管后引流通畅。结论:UG-PTGD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操作成功率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超声引导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下载PDF
超声在急性颅脑外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曙军 蔺玉昌 +1 位作者 刘君 季晶晶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29-830,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急性颅脑外伤术中特别是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中应用超声指导手术治疗的32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超声共找到血肿41个。其中初次手术后或手术中因脑膨... 目的探讨超声在急性颅脑外伤术中特别是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中应用超声指导手术治疗的32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超声共找到血肿41个。其中初次手术后或手术中因脑膨出而行超声扫查发现同侧深部迟发性颅内血肿3例,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6例;超声漏诊2例。结论术中超声对急性颅脑外伤特别是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时能够准确定位,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损伤,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颅脑损伤 迟发性颅内血肿
下载PDF
应用神经导航结合术中超声协助治疗幕上胶质瘤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江安 鲁晓杰 +6 位作者 吴曙军 缪亦峰 季卫阳 李兵 王清 孙继勇 陈开来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4-475,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结合术中超声检查在幕上胶质瘤外科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幕上胶质瘤患者根据导航系统引导开颅,术中根据超声成像判断肿瘤大小及边界,制定最佳手术方案,显微切除肿瘤,术中实时超声判断肿瘤切除程度。通过术后病...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结合术中超声检查在幕上胶质瘤外科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幕上胶质瘤患者根据导航系统引导开颅,术中根据超声成像判断肿瘤大小及边界,制定最佳手术方案,显微切除肿瘤,术中实时超声判断肿瘤切除程度。通过术后病理学结果及影像学复查对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全切29例,大部切除2例。所有患者导航引导开颅范围精确;术中超声成像定位精确,不同级别胶质瘤超声表现有差异。术后2例出现轻至中度神经功能障碍,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神经导航结合术中超声检查可协助对幕上胶质瘤行准确有效的外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 术中超声检查 胶质瘤
下载PDF
超声体表定位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 被引量:5
4
作者 吴曙军 刘宁军 朱蕴秋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11期837-838,共2页
肾脏疾病分类复杂,临床诊断较困难,肾脏活组织检查(简称肾活检)已成为明确诊断、判断预后以及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本文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超声体表定位经皮肾穿刺活检后出现并发症的病例,旨在提高其安全性。
关键词 超声学 活组织检查 并发症
下载PDF
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伏钢 汪明灯 +1 位作者 吴曙军 陈迎祯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9期3051-3052,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在危重患者中应用的方法及特点。方法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ICU病房内需深静脉置管的重症患者96例,在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结果常规选择右侧共86例,体位受限者选择左侧共10例,一次穿刺成...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在危重患者中应用的方法及特点。方法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ICU病房内需深静脉置管的重症患者96例,在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结果常规选择右侧共86例,体位受限者选择左侧共10例,一次穿刺成功86.5%(83/96),二次穿刺成功10.4(10/96),三次穿刺成功3.1%(3/96),总成功率100%。结论深静脉穿刺置管是危重患者急救复苏的关键,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快速、安全、成功率高,可作为危重患者深静脉置管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锁骨下静脉置管 危重患者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伏钢 吴曙军 陈迎祯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5期2420-2421,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已生育患者30例,在二维超声定位及实时监控下应用HIFU进行治疗。于HIFU治疗前1周、治疗2次、1、3及6个...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已生育患者30例,在二维超声定位及实时监控下应用HIFU进行治疗。于HIFU治疗前1周、治疗2次、1、3及6个月后采用常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观察肌瘤大小、内部回声、血流变化及超声造影图像改变。结果 HIFU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30个子宫肌瘤体积逐渐缩小,所有瘤体内部回声增强、彩色血流均消失。超声造影显示26个腺肌瘤内造影剂持续无灌注,4个瘤体内部呈网格状及星点状少许灌注。结论超声造影是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评价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下载PDF
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信天游 陈迎祯 +1 位作者 白宁 杨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23期3507-3508,共2页
目的探讨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临床不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症状体征不典型,临床诊断腹痛待查,术后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69例,联合应用低、高频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术前超声检查,总结分析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超... 目的探讨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临床不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症状体征不典型,临床诊断腹痛待查,术后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69例,联合应用低、高频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术前超声检查,总结分析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超声声像图征表现。结果 69例患者术前高、低频联合超声检查提示57例,诊断率82.61%,漏检12例,其中9例体型偏胖者无阳性发现,3例盲肠后位阑尾未检出,检出者中10例阑尾位置变异者均由高频超声检查后提示。结论非典型阑尾炎因其症状不典型,临床诊断较为困难,联合应用低、高频超声可提高阑尾及周边组织结构的显示率,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典型阑尾炎 超声检查
下载PDF
成人坐骨神经及其主要分支的超声图像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君 周永连 吴曙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6-217,260,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观察正常成人坐骨神经及其主要分支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超声图像特征,为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麻醉及下肢神经病变的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40例无下肢疾病及肢体残疾的正常成年人,应用超声观察臀区至腘窝水平的下肢神经... 目的:应用超声观察正常成人坐骨神经及其主要分支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超声图像特征,为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麻醉及下肢神经病变的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40例无下肢疾病及肢体残疾的正常成年人,应用超声观察臀区至腘窝水平的下肢神经,分别测量两侧坐骨神经在臀区、臀下区、股后区及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在腘窝水平的宽径和厚径。结果: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超声图像长轴切面呈细条状低回声和高回声平行状间隔结构,外缘呈清晰、光整的高回声;横切面为类圆形或椭圆形稍高回声,内部呈细小筛孔状或蜂窝状结构,外缘为清晰欠光整的稍高回声。两侧测量值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可以清晰显示坐骨神经及其主要分支,可以为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麻醉及下肢神经病变的诊断提供新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坐骨神经 胫神经 腓总神经
原文传递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被引量:1
9
作者 冯军 赵伟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2期826-827,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经血管造影和手术证实的KTS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12例患者均显示浅静脉走行异常,10例患者可探及血管瘤,下肢静脉狭窄5例,下肢静脉血栓4例,与...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经血管造影和手术证实的KTS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12例患者均显示浅静脉走行异常,10例患者可探及血管瘤,下肢静脉狭窄5例,下肢静脉血栓4例,与KTS典型三联征相符。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操作简便、经济、无创,更有利于KT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下载PDF
聚焦超声阻断供血动脉治疗子宫肌瘤术后5年随访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迎祯 吴曙军 伏钢 《智慧健康》 2018年第22期39-40,43,共3页
目的了解高强度聚焦超声阻断肌瘤供血动脉治疗的远期预后。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3年6月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阻断供血动脉治疗的6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通过电话随访及对部分患者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 目的了解高强度聚焦超声阻断肌瘤供血动脉治疗的远期预后。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3年6月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阻断供血动脉治疗的6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通过电话随访及对部分患者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观察,了解患者术后子宫情况,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术后2年,12例患者因肌瘤再次增大、临床症状重新出现或子宫肌瘤多发行子宫肌瘤剥除或子宫切除术,29例患者肌瘤有不同程度增大,与治疗后6个月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共有27例患者接受了二次手术,10例患者肌瘤增大,但增大不明显,与术后6个月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8例患者肌瘤无明显变化,8例患者子宫肌瘤转为多发,因肌瘤不大,子宫增大不明显或已近绝经期未进行治疗,11例患者已进入绝经期,肌瘤较前缩小。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阻断供血动脉治疗子宫肌瘤再次手术率较高,远期预后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远期疗效 随访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伏钢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0条正常精索静脉(对照组)和78条曲张精索静脉(临床组)的内径、反流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精索静脉的血管内径和反流持续时间临床组与对照...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0条正常精索静脉(对照组)和78条曲张精索静脉(临床组)的内径、反流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精索静脉的血管内径和反流持续时间临床组与对照组、临床组的健侧与患侧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精索静脉曲张敏感性、特异性和技巧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精索静脉曲张
下载PDF
超声介入冲洗对腹部脓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历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2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介入冲洗治疗腹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3月~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腹部脓肿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引流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介入冲洗治疗。结果对照组治... 目的探讨超声介入冲洗治疗腹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3月~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腹部脓肿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引流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介入冲洗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19例,好转6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为83.3%;实验组治愈24例,好转4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出现9例术后并发症,实验组出现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发热(4.3±0.5)d、抗感染天数(7.1±2.4)d和住院时间(12.4±4.8)d,实验组术后发热(2.3±0.2)d、抗感染天数(5.1±1.8)d和住院时间(6.3±3.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介入冲洗治疗腹部脓肿疗效较好,可以加快患者症状消失,减少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介入 腹部脓肿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13
作者 冯军 吴曙军 +1 位作者 赵伟 沈晓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67-1168,1177,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2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共46条肢体,采用术前筛选手术患者;术中超声引导下钬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疗效。结果:术前彩超筛选42例符合手术适...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2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共46条肢体,采用术前筛选手术患者;术中超声引导下钬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疗效。结果:术前彩超筛选42例符合手术适应证患者;术中能清晰显示钬激光纤维头位置,对局部迂曲的静脉团能进行有针对性的穿刺治疗;术后随访1~6个月,彩超显示大隐静脉主干均发生血栓性闭塞。所有病例在术后3~4周内均出现曲张静脉消失,色素减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治疗过程中,能起到明确适应证,指导定位,确定静脉闭合,术后观察疗效等作用,是一种很好的辅助诊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大隐静脉曲张 腔内钬激光
原文传递
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信天游 章晓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4期44-46,共3页
目的:分析在乳腺癌早期鉴别诊断中选取超声造影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目标为60例乳腺癌患者(总共包括70个病灶),选取样本时间即为2016年8月—2018年10月期间,均开展术前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及术前实施超声造影检查,诊断金标准即为病... 目的:分析在乳腺癌早期鉴别诊断中选取超声造影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目标为60例乳腺癌患者(总共包括70个病灶),选取样本时间即为2016年8月—2018年10月期间,均开展术前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及术前实施超声造影检查,诊断金标准即为病理检查结果,依据超声造影五分法和改良五分法评估病灶,比较以及计算两种方法诊断对乳腺癌的诊断效果。结果:60例乳腺癌患者70个病灶经检查显示有37个恶性病灶、33个良性病灶,超声造影检查对比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乳腺癌患者的特异性、灵敏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P> 0.05,数据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超声造影检查于乳腺癌诊断中存在类似的效果,虽然不存在显著诊断差异,但存在互补的临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检查 乳腺癌 早期鉴别诊断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左髂骨粒细胞肉瘤心脏浸润1例
15
作者 由春媛 王建瑾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9年第11期767-767,共1页
关键词 粒细胞肉瘤 超声心动图诊断 心脏浸润 髂骨 包块切除术 活动后气促 定期化疗 上肢肿胀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式在肾囊肿硬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6
作者 伏钢 冯军 +1 位作者 高远 王新润 《系统医学》 2022年第6期63-65,81,共4页
目的探讨DSA联合超声引导下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式在肾囊肿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该院收治的72例肾囊肿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在超声引导... 目的探讨DSA联合超声引导下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式在肾囊肿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该院收治的72例肾囊肿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联合DSA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治疗肾囊肿硬化,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中心静脉导管 囊肿硬化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3种静脉穿刺入路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的对比研究
17
作者 伏钢 冯军 +1 位作者 高远 王新润 《大医生》 2021年第18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3种静脉穿刺入路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经超声引导下行腋静脉穿刺入路静脉输液港植入术患者120例,2019年1月至12月经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3种静脉穿刺入路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经超声引导下行腋静脉穿刺入路静脉输液港植入术患者120例,2019年1月至12月经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入路静脉输液港植入术患者100例、行颈内静脉穿刺入路静脉输液港植入术患者50例,展开回顾性研究,对3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入路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和锁骨下静脉穿刺入路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在手术时间、术后1 d及术后10 d疼痛评分方面均优于颈内静脉穿刺入路术式(P<0.05);腋静脉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低于锁骨下静脉入路组与颈内静脉入路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入路静脉输液港植入术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评分低、术后并发症较少,为目前较为可靠的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静脉穿刺 静脉输液港植入术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赟 郝历红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第2期8-12,共5页
目的分析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该院接受诊治的乳腺肿块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检查及病理诊断,判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将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别对... 目的分析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该院接受诊治的乳腺肿块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检查及病理诊断,判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将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别对常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块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进行计算和比较。同时,对比乳腺良性肿块、恶性肿块的超声影像学征象(包括二维图像与血流信号显示情况等)。结果常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乳腺肿块的灵敏度分别为70.67%、94.67%,特异性分别为90.40%、97.60%,准确度分别为83.00%、9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74、5.745、19.811,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进行诊断,可以通过影像学图像上的肿块二维影像学信息与病灶的血流信号特征,判断肿块的良恶性,诊断的安全性高、重复性好、准确性高,是一种可靠的临床诊断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 常规二维超声 病理诊断 良恶性鉴别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应用超声造影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赟 伏钢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3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9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100个结节)行甲状腺结节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超声造影检...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9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100个结节)行甲状腺结节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并以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成甲状腺乳头状癌组(67例,颈部淋巴结转移25例、未转移42例)与良性病变组(33例,甲状腺肿24例、局限性桥本氏病9例)。比较两组患者超声造影灌注表现,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分析超声造影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超声造影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患者病灶部位不均匀增强、增强时病灶形态不规则、病灶边界不清晰、有局灶性灌注缺损区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均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患者病灶达峰时间(TTP)显著长于良性病变组,峰值强度(PI)显著小于良性病变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病灶平均通过时间(M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异度为93.94%(31/33),灵敏度为94.03%(63/67),准确度为94.00%(94/100);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为80.00%(32/40),灵敏度为91.30%(21/23),准确度为84.13%(53/63)。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超声造影表现差异显著,超声造影不仅可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还可用于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应用超声造影诊断可为临床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转移 超声造影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燕新 孙娜 冯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6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在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择取对象为50例在我院接受卵巢肿瘤检查并确诊的患者,就诊时间段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为50例卵巢肿瘤患者实施超声造影检查,对卵巢肿瘤良恶性的临床特征进行鉴别、分析。...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在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择取对象为50例在我院接受卵巢肿瘤检查并确诊的患者,就诊时间段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为50例卵巢肿瘤患者实施超声造影检查,对卵巢肿瘤良恶性的临床特征进行鉴别、分析。结果:据研究发现,在超声造影诊断下,卵巢肿瘤的良性、恶性特征差异十分显著,影像增强明显不同。两种肿瘤的瘤体呈均匀性增强,大多数情况是由外向内灌注,血管形态较为规则;而卵巢恶性肿瘤的瘤体呈不均匀增强性,大多数情况下将血管作为中心向肿瘤内部灌注,供养血管为树枝状,且扭曲、粗大和走向不规则。超声造影影响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鉴别卵巢良性肿瘤、卵巢恶性肿瘤方面具有理想的作用效果,能够将影像学特征清晰地呈现出来,能够为主治医师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有利于卵巢肿瘤的早期判断,是一项值得积极推广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超声造影 良性 恶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