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动脉夹层的影像诊断及血管内介入治疗(附19例报告) 被引量:8
1
作者 徐锐 刘鑫 +4 位作者 赵兴康 王瑞敏 朱甲峰 李建龙 贺能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6期942-945,共4页
目的总结椎动脉夹层的影像诊断和评价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案的选择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椎动脉夹层的影像学特点(CTA、DSA)。采用血管内介入椎动脉夹层19例:颅外段椎动脉夹层所致血管狭窄行支架成形术3例,颅内段夹层动脉瘤累及小脑... 目的总结椎动脉夹层的影像诊断和评价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案的选择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椎动脉夹层的影像学特点(CTA、DSA)。采用血管内介入椎动脉夹层19例:颅外段椎动脉夹层所致血管狭窄行支架成形术3例,颅内段夹层动脉瘤累及小脑下后动脉(PICA)采取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4例,PICA位于夹层动脉瘤以远采取夹层动脉瘤及近端载瘤动脉闭塞12例。结果颅外段椎动脉夹层表现为血管腔狭窄、内膜瓣,颅内段椎动脉夹层的影像特点CTA表现为动脉瘤样扩张、壁内血肿等,DSA为珠线征、瘤样扩张等。术后造影:单纯支架置入病例狭窄消失;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病例动脉瘤腔消失,载瘤动脉通畅;血管闭塞病例显示椎动脉夹层均完全闭塞。术中未发生死亡、破裂出血及其它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36个月,未发生再出血及缺血等并发症。结论 DSA及CT、CTA椎动脉夹层具有诊断价值;夹层动脉瘤的准确诊断对于介入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血管内介入治疗椎动脉夹层安全、有效、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椎动脉夹层 血管内治疗治疗 影像诊断
下载PDF
肝脏异位肾上腺腺瘤3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刘林成 张宝伟 +3 位作者 安超 李建龙 赵梦龙 赵记明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5期614-618,共5页
目的分析归纳3例肝脏异位肾上腺腺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异位肾上腺腺瘤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病变均位于肝右叶包膜下Ⅶ段,肿瘤呈单发。CT表现... 目的分析归纳3例肝脏异位肾上腺腺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异位肾上腺腺瘤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病变均位于肝右叶包膜下Ⅶ段,肿瘤呈单发。CT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肿块影。MRI表现为T_(1)WI同相位稍低信号,反相位信号明显减低,T_(2)WI稍高信号;DWI扩散受限;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局部呈相对低信号,呈“快进快出”强化方式,1例延迟期见包膜样强化。3例均有脂肪变性。结论肝脏异位肾上腺腺瘤的临床表现、发病部位及影像学特征有一定的特点,结合临床、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对该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异位肾上腺腺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T检查技术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陈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1期11-13,17,共4页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类疾病中,其发病率、死亡率均排第二位,极大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肺结核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准确、及时的诊断对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控制至关重要。近年...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类疾病中,其发病率、死亡率均排第二位,极大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肺结核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准确、及时的诊断对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控制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CT检查技术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基于此,本研究旨在综述CT检查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现状、优势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CT检查技术 临床诊断 应用进展
下载PDF
肝血管瘤血流动力学特征与个性化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洪波 张学功 +3 位作者 牟玉华 刘清华 徐锐 吴乃森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0期944-946,952,共4页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血流动力学特征与个性化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2月,对81例肝血管瘤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估,根据CDFI将其分为三型:富血供型、少血供型、乏...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血流动力学特征与个性化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2月,对81例肝血管瘤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估,根据CDFI将其分为三型:富血供型、少血供型、乏血供型。根据CDFI评估结果采取个性化介入治疗方案:富血供型肝血管瘤行肝动脉栓塞术,采用平阳霉素超液化碘化油乳剂行肝动脉栓塞;乏血供和少血供型肝血管瘤,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入平阳霉素,分3次治疗,间隔10 d(瘤体≤7.0 cm,药物剂量分别为16、24、16 mg;瘤体>7.0 cm,药物剂量分别为16、24、24 mg)。结果 CDFI示富血供型占25.9%(21/81),少血供型占54.3%(44/81),乏血供型占19.8%(16/81)。60例乏血供和少血供型肝血管瘤,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入平阳霉素,术后6个月瘤体消失21例(CR),39例形成1.5~1.0 cm的瘢痕结节(PR),总有效率100%。21例富血供型肝血管瘤行肝动脉栓塞,术后6个月19例瘤体缩小率>75%(PR),2例瘤体缩小50%左右(WR),总有效率90.5%(19/21)。结论应用CDFI评估肝血管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并以此为依据采取个性化介入治疗方案,在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血流动力学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 介入治疗
下载PDF
64层CT对小肠间质肿瘤诊疗意义及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单裕清 延宏 +2 位作者 徐锐 王雁冰 李振家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9期1358-1361,共4页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DCTE)、MPR及3D-CTA,分析小肠原发性间质瘤的CT表现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单发小肠间质瘤口服2.5%等渗甘露醇的肿瘤表现和造影方法及三维血供表现。CT特征包括肿瘤...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DCTE)、MPR及3D-CTA,分析小肠原发性间质瘤的CT表现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单发小肠间质瘤口服2.5%等渗甘露醇的肿瘤表现和造影方法及三维血供表现。CT特征包括肿瘤位置、大小、形态、血供、强化特征、转移等。结果:11例小肠间质瘤中,十二指肠1例、空肠4例,回肠4例,十二指肠空肠移行部2例。其中高危险度间质瘤5例,中危险度间质瘤3例,低危险度间质瘤2例,极低危险度间质瘤1例。发现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供血7例。与肠系膜上动脉分支血管密切相关3例,血供不明来缘1例。CT发现肿瘤坏死6例(58.5%),侵犯周围结构4例(27%),转移2例(22%)。肿瘤以肠腔外生长为主,平均直径6.0cm。未见肠梗阻征象。结论:CT小肠造影及MPR重建在小肠间质瘤的检出及定位方面有重要作用,能准确反应病变的生物学行为,对小肠间质瘤的定性分级有重要价值。小肠3D-CTA对于肿瘤的定性、定位、手术治疗方式的制定均有确切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小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早期小脑幕疝的CT及MR诊断及临床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夏国亮 赵兴康 +5 位作者 梁红英 赵纪明 徐锐 延宏 单裕清 姚为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CT及MR诊断早期小脑幕疝的标准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9例无瞳孔改变的偏侧占位效应明显的患者与100名无明显颅脑症状及体征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研究诊断早期小脑幕疝的标准及临床价值。结果:对照组100名志愿者经CT及MRI检查未... 目的:探讨CT及MR诊断早期小脑幕疝的标准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9例无瞳孔改变的偏侧占位效应明显的患者与100名无明显颅脑症状及体征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研究诊断早期小脑幕疝的标准及临床价值。结果:对照组100名志愿者经CT及MRI检查未发现小脑幕疝征象。实验组CT发现小脑幕疝49例,MR发现57例。其中平行斜坡垂线CT扫描发现41例,平行于斜坡CT扫描发现19例。结论:平行斜坡垂线CT及MRI均可对早期小脑幕疝做出诊断,对指导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疝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自动减影去骨技术在颈动脉造影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王超 杨少华 徐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9期1475-1478,1481,共5页
目的 评价双源CT双能量自动减影去骨去钙化技术在颈动脉造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1月~2014年2月在本院就诊应用双源CT双能量颈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126例,分析全部患者颈动脉双源CT双能量自动去骨去钙化技术对... 目的 评价双源CT双能量自动减影去骨去钙化技术在颈动脉造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1月~2014年2月在本院就诊应用双源CT双能量颈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126例,分析全部患者颈动脉双源CT双能量自动去骨去钙化技术对颈动脉的显示,并评价图像质量.其中阳性结果患者中有27例患者接受了头颈部血管造影(DSA)检查,并以DSA图像为金标准对照,评价双源CT双能量自动减影去骨去钙化技术诊断颈动脉狭窄与DSA对照的统计学意义.结果 126例患者颈动脉双能量自动去骨后,对颈总动脉(CCA)血管满意显示率为71.0%,颈内动脉颅外段(ICA-E)血管显示满意率为96.0%,颈内动脉颅内段(ICA-I)血管满意显示率为74.2%,ICA-E血管满意显示率最高,与CCA及ICA-I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血管总满意显示率为80.4%.27例阳性患者颈动脉双能量自动去骨后与DSA对照,狭窄吻合率一致性很高(P>0.05),尤其重度及闭塞吻合率达到95%以上.结论 双源CT双能量自动去骨去钙化技术在颈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是一种快速、有效、无创的检查新手段,获得的图像质量好,尤其在ICA-E段血管的显示几乎可以替代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能量颈动脉 自动减影去骨技术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导引下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活检 被引量:1
8
作者 徐锐 单裕清 +1 位作者 相成 李建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6期564-566,共3页
目的:评价并比较16层螺旋CT与单螺旋CT导引下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在16层螺旋CT、单螺旋CT导引下分别对50例肺孤立性结节穿刺活检,对采集的标本行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术后行CT扫描明确是否有气胸、出血... 目的:评价并比较16层螺旋CT与单螺旋CT导引下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在16层螺旋CT、单螺旋CT导引下分别对50例肺孤立性结节穿刺活检,对采集的标本行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术后行CT扫描明确是否有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分析操作时间、取材准确性及并发症出现率。结果:16层CT穿刺活检组50例中取得满意组织并确诊46例,穿刺平均时间22.8min,并发症出现率8%;单螺旋组50例中取得满意组织并确诊37例,穿刺平均时间35.6min,并发症出现率12%;在不同CT导引下穿刺取材时间及取材准确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出现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层螺旋CT为穿刺定位取材提供了更多信息,16CT定位下的穿刺活检成功率和准确率较高,可作为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经皮肺活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CLIPPERS综合征1例
9
作者 李华 何盈 +1 位作者 孙彩虹 李建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2151-2152,共2页
患者男,20岁。因头晕,神志不清于2019年5月20日入院。体检:心、肺、腹、眼科、皮肤及面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Ⅳ级,左侧肌张力减低,双侧指鼻实验阳性,闭目难立征阳性,双侧巴宾斯基阳性。颅脑MRI平扫显示:双侧大脑半球、脑桥、小... 患者男,20岁。因头晕,神志不清于2019年5月20日入院。体检:心、肺、腹、眼科、皮肤及面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Ⅳ级,左侧肌张力减低,双侧指鼻实验阳性,闭目难立征阳性,双侧巴宾斯基阳性。颅脑MRI平扫显示:双侧大脑半球、脑桥、小脑见多发斑片状长T 1、T 2信号,增强后见多发斑点状异常强化,以下半部大脑半球及脑桥为主(图1~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27×109/L、免疫球蛋白IgA 0.24 g/L、IgM 0.2 g/L、补体C 30.8 g/L、C反应蛋白32.8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PPERS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脑桥 脊髓
下载PDF
双侧创伤性椎动脉夹层一例
10
作者 刘鑫 林琳 +1 位作者 徐锐 李建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70-871,共2页
患者男,46岁。因车祸伤及头、颈部1d入院。颅脑及颈椎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第5颈椎椎板骨折;颅脑CTA示左侧椎动脉C5水平局限狭窄,
关键词 创伤性 椎动脉夹层
下载PDF
健步通络熏蒸治疗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荆礼堂 姚卫江 《大医生》 2021年第16期63-65,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治疗前、后髌下脂肪垫的CT变化进行观察,了解健步通络熏蒸液治疗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日照东港运总医院收治的130例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 目的通过对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治疗前、后髌下脂肪垫的CT变化进行观察,了解健步通络熏蒸液治疗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日照东港运总医院收治的130例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健步通络熏蒸液与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每组各65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主要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及髌下脂肪垫的密度(CT灰度值)和上下径的变化。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8.46%),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92%)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主要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主要症状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髌下脂肪垫的密度和上下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髌下脂肪垫的密度和上下径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中医药治疗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过程中,健步通络熏蒸液联合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僵硬等主要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更明显地改善髌下脂肪垫影像学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 健步通络熏蒸液 玻璃酸钠
下载PDF
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磁共振成像特征及其分型
12
作者 刘林成 陈玉飞 +3 位作者 单裕清 陈伶俐 曾蒙苏 王明亮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1-468,共8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IPNB)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及其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23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90例IPNB患者的资料,图像分析包括肿瘤的形态、位置、胆管有无扩张及扩张程度、有无肝病史、有无血吸虫病史、是否...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IPNB)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及其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23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90例IPNB患者的资料,图像分析包括肿瘤的形态、位置、胆管有无扩张及扩张程度、有无肝病史、有无血吸虫病史、是否癌变、是否合并胆管结石、是否存在肝叶萎缩、有无肝门或腹腔淋巴结肿大、是否侵犯胆管壁、是否侵犯周围血管、肿瘤在T_(1)加权成像(WI)、T_(2)WI图像上的信号特征、是否扩散受限、是否合并出血、强化率、有无腹腔积液,根据形态学分类标准将IPNB分为4型,Ⅰ型(局部胆管扩张型)、Ⅱ型(囊肿型)、Ⅲ型(无肿瘤型)、Ⅳ型(胆管扩张型),分析4组病灶的临床及MRI特征差异。据资料不同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0例肝脏IPNB患者中Ⅰ型31例,Ⅱ型15例,Ⅲ型16例,Ⅳ型28例;肝左叶41例,肝右叶11例,跨越肝左、右叶7例,肝尾状叶2例,肝门部13例;4组间在年龄、有无临床症状、直接胆红素、γ-谷氨酰转移酶、是否癌变、是否合并胆管结石、肝叶是否萎缩、是否扩散受限、肝内胆管直径、胆总管直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在性别、位置、糖类抗原19-9、有无肝病史、有无血吸虫病史、癌胚抗原、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是否合并出血、病灶强化率、肝门/腹膜后有无肿大淋巴结、是否侵犯胆管壁、是否侵犯血管、有无腹腔积液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IPNB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MRI有助于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 分型 磁共振成像 肝肿瘤
原文传递
肺炎型肺癌的MSCT影像学特点及其病理学对照 被引量:4
13
作者 单裕清 刘贤志 +1 位作者 王雁冰 徐锐 《中国实用医刊》 2011年第1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肺炎型肺癌的CT影像学特点及与病理学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活检及手术等病理证实的肺炎型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齐全的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并与病理类型对照,探讨其在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3例肺炎... 目的探讨肺炎型肺癌的CT影像学特点及与病理学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活检及手术等病理证实的肺炎型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齐全的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并与病理类型对照,探讨其在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3例肺炎型肺癌中细支气管肺泡癌23例,腺癌10例。其中单发肺叶实变21例(63.6%),单发肺段实变6例(18.1%),多发肺叶实变6例(18.1%);实变肺伴血管造影征21例(63.6%),支气管气像征27例(81.8%),伴枯树枝征18例(54.5%);实变肺周见蜂窝肺征27例(81.8%),磨玻璃征21例(63.6%),多发小结节6例(18.1%);少量胸水3例(9.1%),肺门淋巴结肿大3例(9.1%)。病理证实细支气管肺泡癌17例,腺癌9例,腺鳞癌3例,小细胞癌1例。结论肺炎型肺癌的影像学形态可为多种多样,但其动态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确诊需要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型 肺癌 放射
原文传递
37例消化道癌肉瘤患者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常山 赵龙华 +2 位作者 许京中 田胜花 孟庆民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5年第1期28-29,共2页
消化道癌肉瘤发生率低,其组织起源、影像学特征、临床病理学特征、生物学行为以及预后都与其他恶性肿瘤不同,其特点是组织学改变具有癌和肉瘤样梭形细胞两种成分,双向分化。本研究搜集4家医院37例消化道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 消化道癌肉瘤发生率低,其组织起源、影像学特征、临床病理学特征、生物学行为以及预后都与其他恶性肿瘤不同,其特点是组织学改变具有癌和肉瘤样梭形细胞两种成分,双向分化。本研究搜集4家医院37例消化道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对照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癌肉瘤的影像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理学特征 影像学特征 癌肉瘤 消化道 患者 生物学行为 组织学改变 影像学表现
原文传递
经双源CT检查颈动脉斑块性质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超 杨少华 徐风亮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5年第6期410-413,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双源CT检查颈动脉斑块性质与血清标记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为更好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50例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颈动脉斑块患者(A... 目的 探讨经双源CT检查颈动脉斑块性质与血清标记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为更好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50例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颈动脉斑块患者(A组)、50例无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颈动脉斑块患者(B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C组)进行研究,应用双源CT检查颈动脉斑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hs-CRP、LPa和Hcy水平,分析双源CT检查颈动脉斑块性质与血清标记物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总数、不稳定斑块数、稳定斑块数分别为357,220,137块,B组患者分别为200,13,187块,A组与B组患者斑块总数、不稳定斑块数和稳定斑块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以不稳定斑块为主,B组以稳定斑块为主.C组无斑块检出.A组患者血清hs-CRP、LPa、Hcy水平分别为(36.74±13.22) mg/L,(563.15±178.69) mg/L,(40.15±12.31)μmol/L,B组患者分别为(12.36±4.35) mg/L,(393.56±86.45) mg/L,(29.45±7.63)μmol/L,C组健康人群分别为(3.26±1.26) mg/L,(220.17±35.24) mg/L,(14.32±2.44)μmol/L,A组血清hs-CRP、LPa和Hcy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C组,B组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LPa和Hcy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数目呈正相关,A组血清hs-CRP、LPa和Hcy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数目相关系数分别为0.469,0.398,0.363 (P< 0.05),B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6,0.145,0.127(P< 0.05),两组相关系数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源CT联合血清学hs-CRP、LPa和Hcy检查更有益于判断斑块稳定性,可作为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预测指标,对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清学 脑缺血
原文传递
颅内皮样囊肿的MRI和CT诊断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记明 秦永春 +1 位作者 徐锐 李建龙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皮样囊肿的MRI和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皮样囊肿病例,对其MRI和CT表现、病理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23例均行MRI检查,20例同时行CT检查。结果22例MRI表现T1WI和T2WI均为不均匀高信号... 目的探讨颅内皮样囊肿的MRI和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皮样囊肿病例,对其MRI和CT表现、病理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23例均行MRI检查,20例同时行CT检查。结果22例MRI表现T1WI和T2WI均为不均匀高信号,1例T1WI为等高信号,T2WI为低信号。8例DWI表现斑片状不均匀高信号。19例CT标准窗宽、窗位,表现为均匀低密度影,宽窗宽、低窗位,表现为不均匀低密度影。另1例CT标准窗宽、窗位,表现为高密度影。其中8例CT和MRI可见蛛网膜下腔和双侧脑室内散布的脂肪滴和间质性脑水肿。结论颅内皮样囊肿有较典型的MRI和CT表现,特别是皮样囊肿破裂有影像学和临床特征性表现,可实现术前正确诊断,MRI优于CT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皮样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64排螺旋CTA对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3
17
作者 徐锐 刘晓红 +2 位作者 王瑞敏 李建龙 延宏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9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64层MSCTA,检查后2周内均行DSA检查。以DSA表现为金标准,评估MSCTA的临床价值。cT技术采用最大密... 目的探讨64排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64层MSCTA,检查后2周内均行DSA检查。以DSA表现为金标准,评估MSCTA的临床价值。cT技术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T)及多平面重建(MRP)技术。结果30病例共420支动脉纳入本研究。对于中度及以上狭窄的血管,CTA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7.1%、98.0%、97.6%、97.1%、98.0%。Kappa值为0.95,二者有相当可靠的一致性。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评估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程度的一种可靠、无创的检查方法。CTA可为下肢动脉闭塞症提供有效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糖尿病足 动脉闭塞症 下肢动脉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介入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兴康 马芳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第13期38-40,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气管异物中的价值.方法 经气管镜确诊的气管异物患者32例,对比胸部正位X线片、胸部透视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气管异物中的差异.结果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28例,胸部透视诊断18例,胸部正位X线...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气管异物中的价值.方法 经气管镜确诊的气管异物患者32例,对比胸部正位X线片、胸部透视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气管异物中的差异.结果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28例,胸部透视诊断18例,胸部正位X线片诊断13例.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气管异物检出率与胸部透视和胸部正位X线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50、7.935,P〈0.01),胸部透视与胸部正位X线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30,P〈0.01).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气管异物方面优于胸部正位X线片和胸部透视,尤其在诊断可透X线异物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探测器 气管异物
原文传递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诊断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孟丽 徐锐 +2 位作者 李建龙 赵兴康 赵记明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7年第6期118-120,共3页
目的:研究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成像特点,提高诊断率。资料与方法:选取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眶内海绵状血管瘤,均行CT平扫、MRI平扫及增强扫描,8例行CT增强扫描,分析其CT、MRI征像特点及检查手段。结果:CT能显示肿瘤钙化,... 目的:研究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成像特点,提高诊断率。资料与方法:选取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眶内海绵状血管瘤,均行CT平扫、MRI平扫及增强扫描,8例行CT增强扫描,分析其CT、MRI征像特点及检查手段。结果:CT能显示肿瘤钙化,眶壁骨质改变,呈渐进性强化,最后明显均匀强化,MRI三维成像能发现微小病变,显示肿瘤毗邻关系更佳,压脂像冠状位扫描能清晰显示肿瘤与视神经、眼外肌的关系。结论:CT、MRI互补,能明显提高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肿瘤 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 CT MRI
原文传递
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首香 徐锐 +2 位作者 李建龙 王瑞敏 王雁冰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4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结节型及巨块型原发性HCC患者(HCC组)分别行全肝常规平扫及灌注扫描,计算肝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肝动脉灌注...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结节型及巨块型原发性HCC患者(HCC组)分别行全肝常规平扫及灌注扫描,计算肝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肝动脉灌注指数(HAF)等,并与15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HCC组患者癌灶中心BF、HAF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肝组织[(332.51±98.59)ml/(min·100 g)vs(132.58±36.23)ml/(min·100 g),(0.69±0.25)vs(0.22±0.12)],MTT和PS均低于健康对照组肝组织[(8.61±1.96)s vs(16.96±7.0)s,(31.26±16.67)ml/(min·100 g)vs(56.85±14.25)ml/(min·100 g)],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27.80、23.90、15.21,P均<0.017;t=5.09,P<0.01),而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C组患者癌旁组织HAF高于健康对照组肝组织[(0.39±0.23)vs(0.22±0.12)],MTT、PS均低于健康对照组肝组织[(11.28±5.48)s vs(16.96±7.0)s,(34.76±18.05)ml/(min·100 g)vs(56.85±14.25)ml/(min·100 g)],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6.04、6.15,P均<0.017;t=4.13,P<0.01),而BF、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C组癌灶中心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灶中心BF、HAF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32.51±98.59)ml/(min·100 g)vs(158.85±108.45)ml/(min·100 g),(0.69±0.25)vs(0.39±0.2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28.17、18.20,P均<0.017),而MTT、BV、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灌注成像肝血流灌注参数HBF、HAF、MTT、PS在正常肝组织和HCC组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对HCC病灶的显示与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灌注成像 肝细胞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