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咪达唑仑口服溶液在患儿七氟烷麻醉术后躁动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王琳 高兴超 +3 位作者 冯立霞 郑利艳 邱同霞 赵涛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2期19917-19922,共6页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口服液对七氟烷麻醉儿童术后躁动、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日照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A组:术前30 min口服咪达唑仑口服溶液0.5 mg/kg,麻醉后经鼻...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口服液对七氟烷麻醉儿童术后躁动、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日照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A组:术前30 min口服咪达唑仑口服溶液0.5 mg/kg,麻醉后经鼻给予盐水滴鼻处理;B组:术前30 min口服普通糖浆,麻醉后经鼻给予右美托咪定1 μg/kg滴鼻处理;C组:术前30 min口服普通糖浆,麻醉后经鼻给予盐水滴鼻处理。收集患儿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ASA分级。记录麻醉诱导即刻(T1)、拔管前(T2)、拔管即刻(T3)患儿平均血压(MAP)、心率(HR)变化。记录患儿的手术时间、复苏时间。记录患儿的躁动发生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儿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ASA分级、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C组患儿复苏时间比较,A组、B组患儿复苏时间均降低(P 0.05)。在T3时间点,与C组患儿MAP、HR比较,A组、B组患者MAP、HR均降低(P 0.05)。与C组患儿比较,A组和B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降低(P < 0.05)。与C组患儿比较,A组和B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降低(P < 0.05);与B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比较,A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降低(P < 0.05)。结论:咪达唑仑口服溶液可改善七氟烷麻醉儿童术后躁动、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七氟烷 术后躁动 儿童
下载PDF
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物质能量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2
作者 赵涛 韩永彬 +3 位作者 王玉娟 董克军 翟艳艳 张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物质能量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日照市人民医院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阻滞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 目的探讨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物质能量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日照市人民医院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阻滞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阻滞组先在超声引导下行前锯肌平面阻滞,后行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5 min(T_(0))、麻醉诱导前(T_(1))、手术切皮时(T_(2))、手术结束时(T_(3))平均血压(BP)和心率(HR)。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 h(T_(4))、12 h(T_(5))、24 h(T_(6))、48 h(T_(7))时静止状态及咳嗽状态下行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两组患者T_(0)、T_(3)、T_(6)、T_(7)时检测C反应蛋白、静息能量消耗、呼吸商、甘油三酯、血糖、胰岛素。采用间接测热法测定静息能量消耗和呼吸商,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甘油三酯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检测C反应蛋白。结果两组性别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美国麻醉医生协会分级、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较对照组少,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T_(0)、T_(1)、T_(2)、T_(3)时BP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BP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0)、T_(1)、T_(2)、T_(3)时HR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组T_(2)、T_(3)时较对照组低(P<0.05);(3)两组HR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4)、T_(5)、T_(6)、T_(7)时静息状态下VAS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组T_(4)、T_(5)时较对照组低(P<0.05);(3)两组VAS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4)、T_(5)、T_(6)、T_(7)时咳嗽状态下VAS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组T_(4)、T_(5)时较对照组低(P<0.05);(3)两组VAS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0)、T_(3)、T_(6)、T_(7)时C反应蛋白、REE、RQ、甘油三酯、IRI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C反应蛋白、REE、RQ、甘油三酯、I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C反应蛋白、REE、RQ、甘油三酯、I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C反应蛋白、REE、RQ、甘油三酯、IRI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锯肌平面阻滞可减轻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反应,改善物质代谢和静息能量消耗,减轻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锯肌平面阻滞 肺癌根治术 胰岛素抵抗 静息能量代谢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在小儿隐匿性阴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张玲 赵涛 +2 位作者 徐晓涵 张念亮 董河 《外科(汉斯)》 2024年第2期19-25,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骶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隐匿性阴茎手术患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疼痛反应、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日照市人民医院60例择期行隐匿性阴茎手术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C组)和超声引导骶管...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骶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隐匿性阴茎手术患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疼痛反应、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日照市人民医院60例择期行隐匿性阴茎手术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C组)和超声引导骶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S组)。分别于入手术室麻醉前(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结束时(T3)、喉罩拔除时(T4)四个时间点分别记录两组患儿平均血压(BP)、心率(HR)。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长、瑞芬太尼用量及术中补液量。记录两组患儿的苏醒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分别于手术结束后2 h、6 h、12 h、24 h四个时间点利用FLACC疼痛评估量表评价两组患儿疼痛程度,如果FLACC > 3分,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塞肛,记录两组患儿术后24 h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率。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记录两组患儿术后48 h内发生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尿潴留)。结果:与C组患儿比较,S组患儿瑞芬太尼用量降低(P < 0.05);在T3、T4时间点,与C组患儿比较,S组患儿血压、心率均降低(P < 0.05);与C组患儿比较,S组患儿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降低(P < 0.05);在手术结束后2 h、6 h、12 h时间点,与C组患儿比较,S组患儿FLACC疼痛评分降低(P < 0.05);与C组患儿比较,S组患儿术后24 h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率、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降低降低(P < 0.05);与C组患儿比较,S组患儿尿潴留发生率升高(P < 0.05)。结论:超声引导骶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可改善隐匿性阴茎手术患儿疼痛反应、提高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阻滞 隐匿性阴茎手术 疼痛反应 术后苏醒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洪伟 李雷兵 +2 位作者 凌志宁 王忠利 王永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21期1679-1680,共2页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外科学 嗜铬细胞瘤/外科学 腹腔镜检查 麻醉/方法
下载PDF
病人自控硬膜外腔镇痛用于422例骨科病人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升法 王华 李玉梅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4年第4期302-303,共2页
孙燕等报道骨科病人术后施行病人自控硬膜外腔镇痛(PCEA)的有效率为68.5%,较其他手术病人的有效率84.02%为低,我院多年的实践结果也有同感,分析其原因可能与骨科手术较其他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时间持续长,以及病人多属年轻人对... 孙燕等报道骨科病人术后施行病人自控硬膜外腔镇痛(PCEA)的有效率为68.5%,较其他手术病人的有效率84.02%为低,我院多年的实践结果也有同感,分析其原因可能与骨科手术较其他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时间持续长,以及病人多属年轻人对致残顾虑大,焦虑抑郁心理较重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自控 骨科病人 硬膜外腔镇痛 临床体会 有效率 焦虑抑郁 致残 手术创伤 手术病人 骨科手术
下载PDF
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骨科病人422例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升法 王华 李玉梅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6-68,共3页
关键词 硬膜外自控镇痛 麻醉 骨科学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体会
7
作者 张念亮 赵洪伟 王强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1年第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麻醉处理 单肺通气 气管插管 呼吸管理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27例的麻醉处理体会
8
作者 王迪 王强 惠丰荷 《工企医刊》 2002年第4期24-24,共1页
1临床资科 本组27例,男17例,女10例,其中化脓性胆管炎14例,肠梗阻7例,胃穿孔3例,阑尾炎1例,肠破裂2例.年龄3个月~79岁.体重6kg~72kg.肝肾功能正常,ASAⅢ~Ⅳ级.心电图异常4例(心肌劳累2例,冠心病1例,预激综合症和左前半束枝传导阻滞各... 1临床资科 本组27例,男17例,女10例,其中化脓性胆管炎14例,肠梗阻7例,胃穿孔3例,阑尾炎1例,肠破裂2例.年龄3个月~79岁.体重6kg~72kg.肝肾功能正常,ASAⅢ~Ⅳ级.心电图异常4例(心肌劳累2例,冠心病1例,预激综合症和左前半束枝传导阻滞各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插管 呼吸管理 感染性休克 麻醉
下载PDF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经阴道子宫全切术
9
作者 秦玉光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4年第4期292-292,共1页
经阴道子宫全切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病人乐意接受等优点。我院自2003年10月以来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施行此项手术共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麻醉处理体会如下。
关键词 经阴道 子宫全切术 腰-硬联合阻滞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麻醉处理 创伤 病人 恢复 优点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腹部外伤的麻醉处理1例
10
作者 秦玉光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3年第2期133-133,共1页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 合并症 腹部外伤 麻醉处理 去极化肌松药 阿托品 胆碱酯酶活性药
下载PDF
不同麻醉镇痛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11
作者 王玉娟 张子英 +3 位作者 张发展 于洋 韩永彬 李瑜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1期470-476,共7页
目的:评价不同麻醉镇痛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并探讨对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为常规全麻组,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另一组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术后应... 目的:评价不同麻醉镇痛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并探讨对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为常规全麻组,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另一组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疼痛评分(VA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急性反应蛋白(CRP)。结果: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 PCEA组患者术后VAS明显低于PI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硬膜外镇痛泵的方式能明显减轻胃癌患者术后疼痛感,有效减轻全身炎症反应,降低术后胰岛素抵抗,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麻醉方式 硬膜外麻醉 镇痛 胃癌
下载PDF
盐酸萘福泮与芬太尼治疗椎管内麻醉期寒战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家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3期7-8,共2页
目的研究比较盐酸萘福泮与芬太尼治疗椎管内麻醉期寒战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48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采用麻醉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用芬太尼治疗,观察组24例,采用盐酸... 目的研究比较盐酸萘福泮与芬太尼治疗椎管内麻醉期寒战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48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采用麻醉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用芬太尼治疗,观察组24例,采用盐酸萘福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寒战发生情况和副作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寒战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萘福泮在椎管内麻醉期寒战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萘福泮 芬太尼 椎管内麻醉麻醉 寒战 副作用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椎旁阻滞技术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凯 李宝强 +3 位作者 葛磊 徐茂华 高岳 张念亮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3期310-315,共6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椎旁阻滞技术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10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全身麻醉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32~59岁,平均年龄46.67岁;身体...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椎旁阻滞技术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10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全身麻醉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32~59岁,平均年龄46.67岁;身体质量指数(BMI)21.3~27.2 kg/m2,平均BMI 24.08 kg/m2。依照随机信封法分为静脉自控镇痛组(Ⅰ组)、胸椎旁阻滞罗哌卡因镇痛组(Ⅱ组)和胸椎旁阻滞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镇痛组(Ⅲ组)。记录患者神经阻滞时、2 h各时间点基础指标,记录拔管后30 min、2 h、24 h、48 h、72 h静息和咳嗽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随访3 d,记录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泵按压次数,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和患者镇痛效果满意度。术前1 d及术后48 h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阻滞后2 hⅠ组、Ⅱ组血压[(79.94±1.12)mmHg、(80.83±1.43)mmHg]、心率[(80.95±1.32)次/分、(79.99±1.29)次/分]、血氧饱和度[(96.17±0.83)%、(96.39±0.41)%]低于神经阻滞时[(85.51±2.12)mmHg、(84.01±1.92)mmHg,(82.32±1.22)次/分、(81.98±1.29)次/分,(97.40±0.49)%、(96.84±0.51)%],而呼吸频率[(19.48±1.19)次/分、(18.99±1.73)次/分]高于神经阻滞时[(18.37±1.29)次/分、(18.19±1.43)次/分];其中Ⅲ组患者血压[(85.11±1.29)mmHg]、心率[(82.85±1.22)次/分]、血氧饱和度[(97.02±0.29)%]明显高于Ⅰ组、Ⅱ组,呼吸频率[(17.93±1.64)次/分]显著低于Ⅰ组、Ⅱ组(P<0.05)。拔管后2 h、24 h、48 h及72 h时3组静息时和咳嗽时VAS评分[2 h:静息时(4.85±0.84)分、(4.91±0.73)分、(3.83±0.43)分;咳嗽(5.45±0.65)分、(5.53±0.68)分、(4.12±0.47)分。24 h:静息时(4.48±0.32)分、(4.39±0.28)分、(3.11±0.32)分,咳嗽(5.12±0.65)分、(5.01±0.41)分、(3.59±0.32)分。48 h:静息时(4.12±0.51)分、(4.18±0.32)分、(2.74±0.22)分,咳嗽(4.58±0.43)分、(4.71±0.39)分、(3.12±0.27)分。72 h:静息时(3.23±0.23)分、(3.31±0.19)分、(2.49±0.22)分,咳嗽(3.45±0.31)分、(3.51±0.28)分、(2.77±0.18)分]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拔管后72 h低于拔管后2 h、24 h、48 h,拔管后48 h低于拔管后2 h、24 h,拔管后24 h低于拔管后2 h;同时拔管后2 h、24 h、48 h及72 h时Ⅲ组静息时和咳嗽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按压次数[(18.32±4.58)次]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36.43±6.93)次、(35.12±5.4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镇痛满意度(100%)明显高于Ⅰ组(85%)和Ⅱ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 3组患者者SAS评分[(54.59±5.43)分、(55.74±4.86)分、(47.39±4.93)分]及SDS评分[(53.83±5.13)分、(54.01±4.38)分、(47.57±4.30)分]均明显降低,且Ⅲ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椎旁阻滞技术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可有效增强镇痛、延长镇痛作用时间,减少并发症、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及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罗哌卡因 椎旁阻滞技术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原文传递
格隆溴铵联合布地奈德吸入剂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心肺保护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14
作者 王凯 徐茂华 +4 位作者 张念亮 褚翔鹏 张家华 崔荣生 李宝强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2期2394-2399,共6页
目的探究格隆溴铵联合布地奈德吸入剂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心肺保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全身麻醉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诱导前处理方式分... 目的探究格隆溴铵联合布地奈德吸入剂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心肺保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全身麻醉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诱导前处理方式分为正常全身麻醉组(C组)、全身麻醉格隆溴铵组(G组)、全身麻醉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B组)、全身麻醉格隆溴铵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G+B组),每组各20例。比较各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1))、插管时即刻(T_(2))以及气管拔管时(T_(3))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分别于术前和术后7 d收集各组患者肺功能指标[1 s用力呼气量(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并测定术前、用药后3 h、术后6 h和术后24 h的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G组T_(1)时的心率显著高于C组,T_(2)时的B组与G+B组心率显著低于C组,B组与G+B组T_(2)时的心率显著低于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4组FEV1与FVC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增加,且G组、B组、G+B组的FEV1水平显著高于C组,同时B组FEV1水平显著高于G组,G+B组FEV1水平显著高于G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B组的FVC水平显著高于C组、G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6、24 h的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G组、B组、G+B组的术后6、24 h的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G+B组血清IL-6和IL-10水平显著低于G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与G+B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0%、30.00%,显著低于C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C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格隆溴铵与布地奈德吸入剂联合应用于胸科手术围术期心肺功能的稳定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同时减少了术后引起的不良反应与肺部并发症,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隆溴铵 布地奈德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安全性
下载PDF
瑞马唑仑复合艾司氯胺酮在超声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李刚 赵涛 +2 位作者 曹乐 王玉娟 翟艳艳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2期19923-19928,共6页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复合艾司氯胺酮对超声胃镜患者血流动力学,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3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无痛超声胃镜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S组)。...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复合艾司氯胺酮对超声胃镜患者血流动力学,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3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无痛超声胃镜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S组)。两组患者均静脉推注艾司氯胺酮0.5 mg/kg,对照组采用给予丙泊酚1 mg/kg静推;试验组给予瑞马唑仑0.4 mg/kg静推。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ASA分级、胃镜检查时长。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1)、进胃镜后(T2)平均血压(MAP)、心率(HR)变化,记录患者麻醉开始至操作开始时间。记录术中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注射痛、心律失常等。记录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ASA分级、胃镜检查时长、麻醉至操作开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在T1时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T2时间点,与C组患者MAP、HR比较,S组患者MAP、HR均降低(P < 0.05)。与C组患者比较,S组患者术中低血压、注射痛发生率均降低(P < 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瘙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瑞马唑仑复合艾司氯胺酮可以为无痛超声胃镜患者提供良好的血流动力学保证,同时降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艾司氯胺酮 超声胃镜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血浆外泌体Circular RNA的转录及功能分析
16
作者 张琦 吴钦超 +1 位作者 翟艳艳 褚现明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0期16339-16348,共10页
目的:评估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C)患者外泌体circular RNA (circRNA)的表达差异并揭示其潜在功能。方法:于2021年7月至2023年3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采集9例临床确诊为AVMC的患者和9例健康对照(HC)的外周血。采用RNA高通量测序检测外泌体... 目的:评估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C)患者外泌体circular RNA (circRNA)的表达差异并揭示其潜在功能。方法:于2021年7月至2023年3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采集9例临床确诊为AVMC的患者和9例健康对照(HC)的外周血。采用RNA高通量测序检测外泌体circRNA表达。我们进行了GO及KEGG富集分析预测circRNA在外泌体中的潜在分子、生物学功能和相关信号通路。我们选取了3个外泌体中差异性表达的circRNA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对测序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以P 2为截断值筛选具有差异性表达的circRNA。本研究共发现了外泌体中有84个差异性表达的circRNA,其中83个下调及1个上调。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的circRNA可能与ATP酶活动、GTP酶结合、溶酶体膜、微管、内质网蛋白质加工等有关。PCR结果表明hsa_circ_0001546在AVMC患者中下调,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差异性表达的hsa_circ_0001546可能是AVMC的潜在诊断标志物;差异性表达的circRNA在AVMC中具有一定生物功能,可能参与AVMC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环状RNA 外泌体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对剖宫产患者疼痛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17
作者 董克军 赵涛 +4 位作者 王立磊 徐晓涵 张念亮 张华 董河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2期2729-2735,共7页
目的:艾司氯胺酮对剖宫产术患者疼痛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60例择期初次行剖宫产的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艾司氯胺酮组(K组)。于手术结束后6 h、手术结束后12 h,手术结束后24 h,手术结束后48 ... 目的:艾司氯胺酮对剖宫产术患者疼痛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60例择期初次行剖宫产的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艾司氯胺酮组(K组)。于手术结束后6 h、手术结束后12 h,手术结束后24 h,手术结束后48 h四个时间点评价两组患者静息和咳嗽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于入手术室麻醉前,手术结束时、手术结束后24 h,手术结束后48 h四个时间点检测皮质醇(Cor)、白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结果:在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三个时间点中,与C组患者比较,K组患者静息、咳嗽VAS均降低(P < 0.05);在手术结束时、术后24 h、术后48 h三个时间点中,与C组患者比较,K组患者的皮质醇的血浆浓度均明显降低(P < 0.05);在手术结束时、术后24 h、术后48 h三个时间点中,与C组患者比较,K组患者的IL-6、TNF-α的血浆浓度均明显降低(P < 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可减轻剖宫产患者围术期疼痛和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剖宫产 炎性反应 镇痛
下载PDF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中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翟艳艳 张琦 +3 位作者 张子英 赵涛 李刚 李瑜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4期6708-6714,共7页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胃镜老年患者对其血流动力学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6月至10月行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R组),每组40例。C组患者采用丙泊酚镇静,R组患者...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胃镜老年患者对其血流动力学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6月至10月行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R组),每组40例。C组患者采用丙泊酚镇静,R组患者采用瑞马唑仑镇静。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T0)、镇静药给药结束后(T1)、进镜时(T2)、进镜后2 min (T3)、出镜时(T4)、出镜后30 min (T5)六个时间点心率(Heart Rate, HR)、血压(Blood Pressure, BP)、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 RR)、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O2)、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dified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Sedation, MOAA/S);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出镜后至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注射痛、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术后躁动、头晕、术中知晓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R组患者的BP、HR、RR、SpO2、BIS在T1、T2、T3、T4四个时间点均高于C组患者(P < 0.05);与C组比较,R组患者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缩短(P < 0.05);与C组比较,R组患者术中注射痛、低血压、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发生率均降低(P < 0.05);与C组比较,R组患者术后烦躁、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均降低,满意度升高(P < 0.05)。结论:瑞马唑仑在老年患者胃镜中应用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且安全性较高,苏醒快,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胃镜 老年患者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芬太尼复合瑞马唑仑在超声胃镜患者检查中的应用
19
作者 曹乐 赵涛 +2 位作者 王玉娟 翟艳艳 李刚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2期18903-1890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芬太尼复合瑞马唑仑对超声胃镜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3月至2023年9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无痛超声胃镜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A1组、A2组、A3组。A1组患...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芬太尼复合瑞马唑仑对超声胃镜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3月至2023年9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无痛超声胃镜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A1组、A2组、A3组。A1组患者阿芬太尼静脉注射3 μg/kg,A2组患者阿芬太尼静脉注射5 μg/kg,A3组患者阿芬太尼静脉注射7 μg/kg。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ASA分级、胃镜检查时长。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1)、进胃镜后(T2)平均血压(MAP)、心率(HR)变化,记录患者麻醉开始至操作开始时间。记录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结果:三组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ASA分级、胃镜检查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患者在T1时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A1组患者麻醉至操作开始时间比较,A2组、A3组患者麻醉至操作开始时间均降低(P < 0.05)。在T2时间点,与A1组患者MAP、HR比较,A2组、A3组患者MAP、HR均降低(P < 0.05);与A2组患者MAP、HR比较,A3组患者MAP、HR均降低(P < 0.05)。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瘙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7 μg/kg阿芬太尼复合瑞马唑仑对超声胃镜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芬太尼 瑞马唑仑 超声胃镜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细胞连接在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古海云 赵涛 李刚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7期12052-12055,共4页
机械通气是临床全身麻醉和危重症患者维持有效氧合的重要手段。由于机械通气患者增加,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Ventilation-induced lung injury, VILI)的发生率也持续增加,严重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细胞连接在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起... 机械通气是临床全身麻醉和危重症患者维持有效氧合的重要手段。由于机械通气患者增加,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Ventilation-induced lung injury, VILI)的发生率也持续增加,严重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细胞连接在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起到关键作用,本文拟从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中细胞连接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连接 紧密连接 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