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SO—模糊PID的拖拉机负载敏感电液提升系统设计
1
作者 冯桢 于小东 +2 位作者 徐继康 李艳超 徐学政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4,172,共6页
拖拉机电液提升系统将农机装备与机、电、液、智能控制技术相结合,实现农机装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为提升拖拉机耕作可靠性、降低拖拉机电液提升系统的能耗,对电液提升阀控系统原理进行分析,通过改变负载敏感变量泵的可变节流阀阀口大... 拖拉机电液提升系统将农机装备与机、电、液、智能控制技术相结合,实现农机装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为提升拖拉机耕作可靠性、降低拖拉机电液提升系统的能耗,对电液提升阀控系统原理进行分析,通过改变负载敏感变量泵的可变节流阀阀口大小模拟负载变化,进而模拟整个电液提升阀控系统。设计一种基于PSO—模糊PID的控制策略,利用AMESim软件对负载敏感变量泵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由分析仿真结果可知,当负载敏感变量泵的可变节流口最大开口信号为0.6、0.8、1时,泵的出口最大流量分别为79.6 L/min、106.4 L/min、133.4 L/min,说明负载敏感变量泵能够实现负载反馈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电液提升系统 负载敏感变量泵 PSO—模糊PID 可变节流口
下载PDF
RFID技术在集装箱自动化堆场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金键 胡继龙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4年第11期29-30,共2页
集装箱自动化堆场对入场作业车辆信息的准确识别是堆场作业顺利运行的前提。为此,引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组建自动化堆场车辆识别系统,车辆识别系统由箱区通道识别系统、轨道吊识别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通过读卡系统、触发系统以及... 集装箱自动化堆场对入场作业车辆信息的准确识别是堆场作业顺利运行的前提。为此,引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组建自动化堆场车辆识别系统,车辆识别系统由箱区通道识别系统、轨道吊识别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通过读卡系统、触发系统以及处理器等其他系统的配合,实现作业过程中车辆信息自动识别。实际运行测试显示,自动化集装箱堆场车辆信息整体识别准确率可达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堆场 RFID 车辆识别
下载PDF
基于FPGA/CPLD技术的数字频率计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苏青 张红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7-20,共4页
简述了基于FPGA/CPLD技术的数字频率计的总体设计。利用MUX+PLUSⅡ和protel99对系统原理图进行设计以及仿真;使用vhdl软件对硬件系统进行编程、仿真、测试;使用Protel99软件制作印刷电路板;运用单片机编程语言对AT89C51编程并通过仿真... 简述了基于FPGA/CPLD技术的数字频率计的总体设计。利用MUX+PLUSⅡ和protel99对系统原理图进行设计以及仿真;使用vhdl软件对硬件系统进行编程、仿真、测试;使用Protel99软件制作印刷电路板;运用单片机编程语言对AT89C51编程并通过仿真器将程序写入芯片,对系统进行调试,实现了测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频率计 电子设计自动化 FPGA/CPLD可编程逻辑器件 在系统编程技术
下载PDF
基于光电对射管的健身器心率测量系统设计
4
作者 张永花 牟盛勇 刘红艳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1Z期236-237,79,共3页
本文介绍了基于光电对射管的健身器心率测量的硬件及软件系统设计。通过获取位于光电对射管中间的人耳垂部分的血液浓度的变化信号,经过滤波放大等信号调理,使心率信号转化为单片机可直接计量的方波信号。本文介绍的心率测量系统已在作... 本文介绍了基于光电对射管的健身器心率测量的硬件及软件系统设计。通过获取位于光电对射管中间的人耳垂部分的血液浓度的变化信号,经过滤波放大等信号调理,使心率信号转化为单片机可直接计量的方波信号。本文介绍的心率测量系统已在作者研制的健身器系统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应用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对射管 心率测量系统 单片机 健身器
下载PDF
灰飞虱自动识别计数方法研究
5
作者 程麒文 邱白晶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6-171,共6页
为更精确地施药,提供可靠的虫量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灰飞虱数量计算方法。设定由拍摄距离和相机调节倍数组成三组拍摄条件,融合区域面积、区域圆度和边界直径三个参数组合构成识别计数模型,利用边缘检测和区域填充完成图像... 为更精确地施药,提供可靠的虫量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灰飞虱数量计算方法。设定由拍摄距离和相机调节倍数组成三组拍摄条件,融合区域面积、区域圆度和边界直径三个参数组合构成识别计数模型,利用边缘检测和区域填充完成图像中的个体提取,每组条件下分别计算5张单个长翅和短翅的参数值作为标准。拍摄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计算4张相互独立和4张有轻微连接的灰飞虱的计数图像,将每个区域的结果比对参数标准值范围,如果三个参数均在范围内,则输出1;至少有一个参数不符合,重新计算该区域面积和边界直径,当同时符合标准值的2倍时,输出2。试验结果表明:灰飞虱全为独立的图像中,有8张相对错误率为0%,3张小于10%,1张为13.3%;轻微连接的图像中,有2张相对错误率为0%,6张小于10%,4张为10%~25%,能满足灰飞虱数量的自动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自动识别计数 区域面积 区域圆度 边界直径
下载PDF
氮氢比对H13钢离子渗氮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高玉新 王均波 程虎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92-197,共6页
针对H13钢离子渗氮精密热锻模具出现早期疲劳裂纹或龟裂问题,开展温度520℃、气压250 Pa、不同氮氢比条件下的离子渗氮试验,以考察渗氮气氛中氮氢比对渗层组织及耐磨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X射线衍射仪、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 针对H13钢离子渗氮精密热锻模具出现早期疲劳裂纹或龟裂问题,开展温度520℃、气压250 Pa、不同氮氢比条件下的离子渗氮试验,以考察渗氮气氛中氮氢比对渗层组织及耐磨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X射线衍射仪、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不同氮氢比渗氮后渗层的相结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耐磨性能。结果表明:渗氮时间3 h、氮氢比为1∶3、1∶4、1∶5时,渗层物相主要由ε-Fe_(2-3)N、γ′-Fe_(4)N、α_(N)-Fe(N)相组成,氮氢比为1∶8时渗层物相主要为γ′和αN相;渗层深度及硬度随渗氮气氛中氮浓度降低而减小,氮氢比为1∶8时,延长渗氮时间可增加渗层厚度,在60μm渗层深度内硬度可达800~900 HV_(0.1)。氮氢比为1∶3、1∶4的渗层的磨损机理以疲劳磨损为主;氮氢比为1∶5、1∶8的渗层的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为主。采用氮氢比为1∶8对H13钢进行离子渗氮,渗层中无化合物层和脉状组织,渗层可获得适中的硬度和较佳的韧性,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钢 离子渗氮 氮氢比 微观组织 耐磨性能
下载PDF
汽车流水槽成形性分析及回弹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辛国升 张永波 郑旭 《模具工业》 2024年第1期30-35,共6页
根据客户要求并结合流水槽形状特点,确定冲压工艺方案,利用Autoform R8软件进行CAE成形分析,获得零件回弹方向及回弹量,确定最佳拉深造型。通过现场零件质量验证工艺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对零件进行白光扫描,运用GOM软件对比扫描数据与零... 根据客户要求并结合流水槽形状特点,确定冲压工艺方案,利用Autoform R8软件进行CAE成形分析,获得零件回弹方向及回弹量,确定最佳拉深造型。通过现场零件质量验证工艺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对零件进行白光扫描,运用GOM软件对比扫描数据与零件数据,验证前期CAE分析的可靠性,该方案对类似零件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工艺 回弹 拉深造型 白光扫描
下载PDF
双臂移乘护理机器人起抱位置与移乘姿态规划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梦倩 李顺达 +2 位作者 杨志强 陈力 郭士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首先,建立被护理人的4连杆模型,并结合机器人姿态信息建立人机系统力学模型,分析移乘中被护理人的受力(内力、外力);其次,通过问卷调查,确定各内力、外力对人体舒适性影响的权重,建立舒适性评价函数,并运用所建立的舒适性评价函数以优... 首先,建立被护理人的4连杆模型,并结合机器人姿态信息建立人机系统力学模型,分析移乘中被护理人的受力(内力、外力);其次,通过问卷调查,确定各内力、外力对人体舒适性影响的权重,建立舒适性评价函数,并运用所建立的舒适性评价函数以优化被护理人移乘舒适性为目的规划起抱位置与姿态。本文进行了接触力和表面肌电(sEMG)测试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法规划的起抱位置与姿态,能够有效降低被护理人与机器人之间的接触压力,并把移乘中的腰部内力负担减轻44.2%,提高了移乘的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臂护理机器人 移乘 人机力学模型 舒适性
下载PDF
重力对汽车侧围上部内板回弹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永波 辛国升 姜辉 《模具工业》 2023年第8期36-40,共5页
针对梁类件形状简单但刚性较差的特点,在前期CAE分析阶段参考几何公差中零件基准点位置,设置支撑进行回弹计算,以验证零件自身重力对回弹影响的大小,这样在前期能准确预判回弹及补偿,并通过对典型零件的开发,对零件回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 针对梁类件形状简单但刚性较差的特点,在前期CAE分析阶段参考几何公差中零件基准点位置,设置支撑进行回弹计算,以验证零件自身重力对回弹影响的大小,这样在前期能准确预判回弹及补偿,并通过对典型零件的开发,对零件回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CAE分析解决零件回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侧围 高强度钢板 冲压工艺 回弹 检测
下载PDF
不同表面形貌模数γ的粗糙度对气膜机械密封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姚奉娣 宋鹏云 +1 位作者 李伟 李栋 《机械制造》 2008年第8期26-28,共3页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雷诺方程和平均流模型,编写计算出不同γ下的粗糙度对螺旋槽气体润滑低速运转机械密封性能影响的有限元程序,并根据程序对不同γ的粗糙度对气膜密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出了相应的规律。
关键词 气膜密封 平均流模型粗 糙度密 封性能
下载PDF
低频非均匀电磁波在导电界面的反射相角
11
作者 张永花 王安玲 刘福平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22-25,共4页
基于非均匀电磁波在导电媒质中传播时其相移常数和振幅衰减方向的不一致性,根据电磁场边值关系建立了导电介质中电磁波的相移常数向量和振幅衰减向量方向的定量关系,实现了将相移常数向量和振幅衰减向量的两个方向统一用一个角度表示.... 基于非均匀电磁波在导电媒质中传播时其相移常数和振幅衰减方向的不一致性,根据电磁场边值关系建立了导电介质中电磁波的相移常数向量和振幅衰减向量方向的定量关系,实现了将相移常数向量和振幅衰减向量的两个方向统一用一个角度表示.对于低频非均匀平面电磁波,给出了满足低频条件的低频非均匀电磁波在导电界面反射时的反射系数,利用低频非均匀电磁波在导电界面的反射系数导出了电场偏振化方向在入射面内和垂直于入射面的电磁波在导电界面的反射相角,确立了低频非均匀电磁波反射附加相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由此发现:入射角在0°到90°范围内非均匀电磁波的反射波都存在附加相角,这与反射光的反射附加相角存在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电磁波 相移角 反射系数
下载PDF
基于VB6.0的欧姆龙PLC与计算机的通信 被引量:1
12
作者 鞠阳军 高玉新 《上海电器技术》 2006年第2期38-40,共3页
文章介绍了欧姆龙C200H系列PLC串行接口的通信协议,并以VB6.O作为开发工具实现了PLC与计算机的串行通信。
关键词 PLC 串行通信 VB6.0
下载PDF
串行A/D在测斜仪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传朋 杨翡 宋婷婷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6-27,共2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测斜仪,该测斜仪选用串行A/DMAX111作为模/数转换器,介绍了AT89C51与MAX111的硬件与软件设计。
关键词 测斜仪 单片机 串行A/D
下载PDF
基于地理集中指数的毕业生生源地与就业地空间分布探究
14
作者 李路 阮添舜 辛世杰 《科技经济市场》 2023年第4期134-136,共3页
文章以西安石油大学计算机学院2019、2020、2021届毕业生生源与就业地数据为原始基础数据,将其以省份为单元进行汇总,利用地理集中指数模型和吸引半径模型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通过ArcGIS将处理过的数据与我国行政区划图进行属性绑定,制... 文章以西安石油大学计算机学院2019、2020、2021届毕业生生源与就业地数据为原始基础数据,将其以省份为单元进行汇总,利用地理集中指数模型和吸引半径模型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通过ArcGIS将处理过的数据与我国行政区划图进行属性绑定,制作全国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图。通过可视化分析探究近3年生源和就业数据的动态变化情况,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3年的生源地相对聚集,并呈现“邻里效应”的特征;就业地较分散,人才流动多趋向于东南沿海地区,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这使得地区之间的发展更加不平衡。为加强西部建设,在今后的招生和就业工作中,应该考虑人才回流问题,并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析 生源地 就业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