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SK-SD纳豆激酶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应用疗效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钱申贤 李佩璋 +7 位作者 陈宁 朱平 安奇 赵晓燕 张瑞芳 胡卫红 刘小明 吴炳南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5期8-12,共5页
目的评估纳豆激酶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应用疗效。方法纳豆激酶临床研究课题组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心血管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在90 d的研究期间服用8000 FU/d纳豆激酶(NSK-SD),... 目的评估纳豆激酶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应用疗效。方法纳豆激酶临床研究课题组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心血管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在90 d的研究期间服用8000 FU/d纳豆激酶(NSK-SD),分别在基线、第30天和第90天进行采血,检测血脂、凝血四项、血小板聚集率和D-二聚体水平,在基线和第90天进行TCD检测和颈动脉彩超。结果97例患者全部完成了这项研究,依从性良好。服用纳豆激酶30 d后血浆黏度显著下降(P<0.05);服用纳豆激酶90 d,ADP血小板聚集率300 s、ADP血小板最大聚集率、D-二聚体、全血低切黏度(5/s)、全血黏度(50/s)和全血高切黏度(200/s)显著下降(P<0.05);此外,全血低切黏度1/s在服用30 d和90 d后均显著下降(P<0.05)。影像学检查显示,大脑血流速度和流速差异常患者改善率分别为71.4%和87.5%;颈动脉内斑块和中膜增厚的改善比例分别为46.7%和42.1%。结论纳豆激酶可以显著改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ADP血小板聚集率300 s、ADP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全血黏度,且疗效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服用纳豆激酶90 d后的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的大脑供血得到明显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也得到了明显的抑制。这表明纳豆激酶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激酶 心脑血管疾病 疗效 临床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