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比对方式下的洲际标准时间复现性能分析
1
作者 许龙霞 刘娅 +2 位作者 陈瑞琼 赵志雄 孟令达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7,共8页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研制的标准时间复现系统具备支持洲际用户对标准时间频率信号的需求。本文以位于欧洲白俄罗斯明斯克的复现终端为分析对象,分析了共视、全视不同比对方式对复现时频信号性能的影响。对于洲际范围的时间复现,复现...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研制的标准时间复现系统具备支持洲际用户对标准时间频率信号的需求。本文以位于欧洲白俄罗斯明斯克的复现终端为分析对象,分析了共视、全视不同比对方式对复现时频信号性能的影响。对于洲际范围的时间复现,复现终端与参考端共同可视卫星数变少。单一卫星导航系统可利用的共视卫星数明显减少,GPS/BDS共视可明显增加可视卫星数量,提高共视时间比对精度,全视比对对两地共同可视卫星数没有要求。分析结果表明,单GPS全视比对就可以达到优于GPS/BDS的共视比对复现效果。受BDS卫星星间偏差的影响,基于单BDS全视比对的复现效果比GPS稍差,GPS/BDS全视比对效果略有改善。复现终端运行在GPS/BDS共视比对融合GPS全视比对模式复现的时频信号的性能最优,可以满足洲际范围内5 ns的时间同步要求,为后续洲际大尺度范围的标准时间复现终端的运行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视时间比对 全视时间比对 标准时间复现 GPS BDS
原文传递
基于载波相位的视距内动态无线时间比对关键技术研究
2
作者 张颖博 刘音华 +2 位作者 刘娅 李孝辉 张吉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7-188,共12页
针对视距内动态时间比对用伪距观测量解算钟差噪声较大的问题,用载波相位观测量可以大幅度减小解算钟差的噪声,但载波相位存在求解整周模糊度和周跳等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双向伪距和载波相位测量原理以及配对解算钟差的方法,并提出了... 针对视距内动态时间比对用伪距观测量解算钟差噪声较大的问题,用载波相位观测量可以大幅度减小解算钟差的噪声,但载波相位存在求解整周模糊度和周跳等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双向伪距和载波相位测量原理以及配对解算钟差的方法,并提出了一种采样提取双向载波相位观测量的新方法,减小了双向载波相位因采样时刻不一致导致的链路非对称对钟差测量结果的影响。针对载波相位双向时间比对中整周模糊度的求解和周跳探测与修正2个技术难点,用改进的伪距法估算整周模糊度,并用卡尔曼滤波实时的探测修正周跳。最后搭建车载试验平台验证动态时间比对效果,载波相位相较于伪距双向时间比对的精度提升了71.3%,测量钟差的均方根误差达到了百皮秒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时间比对 伪距 载波相位 整周模糊度 卡尔曼滤波
原文传递
多基准终端星站钟差融合方法对比分析
3
作者 付欣 陈瑞琼 +3 位作者 刘娅 李孝辉 曾迎春 朱敏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104-109,共6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等行业对高精度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通过标准时间复现系统可以实现2 ns以内的授时精度,但是仍然不能满足一些高精度时间频率用户的需求。当前使用的单一基准站在实际观测中会产生随机误差从而影... 随着科技的发展,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等行业对高精度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通过标准时间复现系统可以实现2 ns以内的授时精度,但是仍然不能满足一些高精度时间频率用户的需求。当前使用的单一基准站在实际观测中会产生随机误差从而影响复现结果,为了将随机误差降到最小,提出了4种基于多基准终端的钟差数据融合方法,用于提高系统中标准时间的复现精度。通过对这4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通过将各个基准终端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和BDS(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星站钟差数据分开进行3σ剔除粗差后,再进行加权平均的方法,复现效果最优,可以有效解决只用单一基准终端数据所造成的复现精度低的问题,通过测试分析,相较使用单一基准终端,使用多基准终端的复现精度可由2 ns提升至0.35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频率 时间复现 星站钟差 数据融合
下载PDF
最大时间间隔误差与Allan方差关系研究
4
作者 胡珍源 杨西光 +1 位作者 张攀 张首刚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24年第3期229-234,共6页
最大时间间隔误差和Allan方差都是常用于对时间频率信号生成与传递系统进行分析或评价的统计量。在有些应用中,测量最大时间间隔误差较测量Allan方差更为方便。为了确定一个信号的最大时间间隔误差和Allan方差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统计关... 最大时间间隔误差和Allan方差都是常用于对时间频率信号生成与传递系统进行分析或评价的统计量。在有些应用中,测量最大时间间隔误差较测量Allan方差更为方便。为了确定一个信号的最大时间间隔误差和Allan方差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统计关系以及是否可以通过最大时间间隔误差对Allan方差做出估计,介绍了最大时间间隔误差和Allan方差的数学定义,通过数学分析推导,得到了最大时间间隔误差与Allan方差之间不能直接换算,而最大时间间隔误差一定时Allan方差存在上限。该关系对不同取样时间都成立。对幂律谱模型中常见的5种噪声类型,使用计算机程序生成每种噪声条件下的数值数据,对这一关系做了验证。数学推导计算和数值数据验证都表明:根据数据的最大时间间隔误差可以确定其Allan方差的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AN方差 最大时间间隔误差 噪声
下载PDF
一种基于恒流源的低成本时间间隔计数器设计
5
作者 安思伟 刘军良 刘倩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24年第4期251-259,共9页
为了保证时间间隔计数器高测量精度,使用“粗计数”加“细计数”的测量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恒流源的低成本、高精度时间间隔计数器。文章详细论述了该时间间隔计数器的测量原理、量程扩展方法、硬件组成部分和软件流程,硬件电路中采用... 为了保证时间间隔计数器高测量精度,使用“粗计数”加“细计数”的测量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恒流源的低成本、高精度时间间隔计数器。文章详细论述了该时间间隔计数器的测量原理、量程扩展方法、硬件组成部分和软件流程,硬件电路中采用恒流源充电,减少设计难度的同时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采用小信号二极管代替传统模拟开关,降低了硬件成本。搭建测试平台对设备性能进行测试。通过与时间间隔测量设备SR620进行对比测试的结果表明:该设备测量精度约为35 ps,测量误差优于34 ps,时间间隔测量温度系数为2.814 ps/℃,与SR620性能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测量 计数器 时间电压转换法
下载PDF
GNSS星载原子钟性能评估分析
6
作者 彭思琦 白燕 +2 位作者 郭燕铭 陈晓锋 刘瑞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3,100,共7页
星载原子钟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关键部分,为系统提供平稳可靠的高精度时频信号,其性能的好坏决定了用户导航定位及授时精度的高低,因此对星载原子钟开展全面的性能评估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星载原子钟性能评估的主要方法原理和预处理过程,... 星载原子钟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关键部分,为系统提供平稳可靠的高精度时频信号,其性能的好坏决定了用户导航定位及授时精度的高低,因此对星载原子钟开展全面的性能评估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星载原子钟性能评估的主要方法原理和预处理过程,分别从星载原子钟钟差数据的频率特征、拟合精度、频率准确度、频率漂移率和频率稳定度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并结合德国地学中心GFZ提供的事后精密钟差产品对GNSS星载原子钟进行了全面的性能评估。结果表明,Galileo星载氢钟的拟合精度最佳,超过半数优于0.1 ns。Galileo和BDS-3星载氢钟在频率准确度分析和频率漂移率分析中表现良好,而在稳定度方面Galileo星载氢钟、BDS-3星载氢钟和GPSⅢ-A星载铷钟基本均处于10^(-15)/d量级。本文的研究在提高PNT可靠性和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星载原子钟 性能评估 频率准确度 频率漂移率
原文传递
基于“北斗”三号PPP-B2b的定位与时间传递
7
作者 杨金明 马红皎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51-1957,共7页
随着“北斗”三号的建成以及通过GEO卫星进行播发的PPP-B2b信号的公布,“北斗”卫星的定位与定时精度再一次得到提升。为了研究PPP-B2b的定位精度以及时间传递性能,开展了对“北斗”三号的PPP-B2b相关实验。首先选取亚太地区的6个测站... 随着“北斗”三号的建成以及通过GEO卫星进行播发的PPP-B2b信号的公布,“北斗”卫星的定位与定时精度再一次得到提升。为了研究PPP-B2b的定位精度以及时间传递性能,开展了对“北斗”三号的PPP-B2b相关实验。首先选取亚太地区的6个测站静态与动态精密单点定位E(East)、N(North)、U(Up)方向上的误差分析,然后又选取了NTSC与USUD测站进行时间传递稳定度分析。定位结果表明,B1I/B3I组合与B1C/B2a组合的PPP-B2b静态定位E方向、N方向、U方向RMS值分别在4.58 cm,5.34 cm,2.2 cm与4.18 cm,4.97 cm,2.22 cm,B1I/B3I组合与B1C/B2a组合的PPP-B2b动态定位E方向、N方向、U方向RMS值分别在17.99 cm,19.41 cm,12.72 cm与22.47 cm,21.61 cm,15.11 cm,两种组合表现出定位精度的一致性。PPP-B2b零基线共钟的时间传递普遍在1 ns内波动,时间传递的STD为0.203,10^(5) s的稳定度达到了5.336×10^(-15);PPP-B2b长基线的时间传递普遍在5 ns内波动,时间传递的STD为1.585,10^(4) s稳达到了3.55×10^(-14)。因此,B2b产品能够满足亚太地区厘米级定位以及纳秒级授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 PPP-B2b 精密单点定位 时间传递
下载PDF
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国产光抽运小铯钟频率控制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宋会杰 董绍武 +4 位作者 王翔 姜萌 章宇 郭栋 张继海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8,共11页
原子钟频率控制是时间保持工作中的关键技术.当前守时工作中的频率控制主要针对国外微波钟采用开环控制算法,但由于国产光抽运小铯钟(下称国产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不同于国外同类型原子钟,因此该算法不能很好适应国产钟.为了提升我国标... 原子钟频率控制是时间保持工作中的关键技术.当前守时工作中的频率控制主要针对国外微波钟采用开环控制算法,但由于国产光抽运小铯钟(下称国产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不同于国外同类型原子钟,因此该算法不能很好适应国产钟.为了提升我国标准时间的自主性和安全性,本文基于国产钟的噪声特性,在最优控制理论的框架下研究了线性二次高斯控制算法,该算法属于闭环控制算法,从同步时间、频率控制准确度和频率控制稳定度方面研究国产钟性能,最后分析了不同控制间隔对国产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二次损失函数中约束矩阵W_(R)的增大,同步时间延长,控制准确度降低,控制短期稳定度提高.W_(R)相同情况下,随着控制间隔的增大,同步时间延长,控制准确度降低,控制短期稳定度提高,对于W_(R)=1时,控制间隔为1 h的同步时间为5小时,控制准确度为1.83 ns,1 h的Allan偏差为1.81×10^(-13);控制间隔为8 h的同步时间为28 h,控制准确度为4.48 ns,1 h的Allan偏差为1.48×10^(-13).控制国产光抽运小铯钟的中长期稳定度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钟状态模型 线性二次高斯控制 KALMAN滤波 原子钟噪声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光纤激光器稳频系统设计
9
作者 刘帆 郭文阁 +3 位作者 刘丹丹 阮军 高玉平 张首刚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81-1687,共7页
本文利用工控机、NI数据采集卡、外围光路搭建激光稳频硬件系统,以调制转移光谱技术为基础,使用LabVIEW FPGA开发了一套单频光纤激光器数字稳频控制软件。基于调制转移光谱产生的伺服控制信号,通过采集误差信号,经PI处理后控制压电陶瓷... 本文利用工控机、NI数据采集卡、外围光路搭建激光稳频硬件系统,以调制转移光谱技术为基础,使用LabVIEW FPGA开发了一套单频光纤激光器数字稳频控制软件。基于调制转移光谱产生的伺服控制信号,通过采集误差信号,经PI处理后控制压电陶瓷伸缩,将780nm的激光频率锁定在铷原子的超精细跃迁谱线上。Allan方差结果显示,短期稳定度为1.52×10^(-11)@10s;长期稳定度优于1.56×10^(-11)@100000s,可连续运行20天以上。该数字稳频软件利用图形化编程语言,大大节约开发周期,操作界面直观简洁,方便用户分析处理。已成功应用于铷87喷泉钟系统中,且该稳频系统具有通用性,可应用于原子干涉仪、激光陀螺仪等精密测量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频光纤激光器 调制转移光谱 LabVIEW FPGA 数据采集卡 数字稳频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综合脉冲星时驾驭原子时算法研究
10
作者 杨廷高 高玉平 +3 位作者 童明雷 李变 赵成仕 朱幸芝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24年第3期192-201,共10页
利用综合脉冲星时(PT)具有较好长期频率稳定度的优点,将原子时驾驭到综合脉冲星时,可以改进其长期频率稳定度水平。文章描述了综合脉冲星时驾驭原子时的卡尔曼滤波方法。以美国海军天文台地方原子时TA(USNO)为例,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将... 利用综合脉冲星时(PT)具有较好长期频率稳定度的优点,将原子时驾驭到综合脉冲星时,可以改进其长期频率稳定度水平。文章描述了综合脉冲星时驾驭原子时的卡尔曼滤波方法。以美国海军天文台地方原子时TA(USNO)为例,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将地方原子时驾驭到国际原子时TAI,进而利用综合脉冲星时PT数据将其再驾驭到综合脉冲星时系统,最后得到经过2次频率驾驭后的PT-TA(USNO)钟差序列。考虑到综合脉冲星时PT包含有较大白频噪声,利用滤除其高频噪声后的PT驾驭原子时,能够获得更佳频率驾驭效果,驾驭后的钟差序列长期频率稳定度有明显提高。采用同样算法,将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地方原子时TA(NIST)驾驭到TAI,再驾驭到PT,也得到相似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 时间尺度 频率驾驭 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大型光纤陀螺光源噪声抑制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思宇 云恩学 +3 位作者 王弼松 董永康 高玉平 张首刚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5-1131,共7页
大型高精度光纤陀螺(G-FOG)是世界时(UT1)精密测量的一种新工具。传统高精度光纤陀螺使用的自发辐射(ASE)光源具有较大的相对强度噪声,限制了光纤陀螺性能的进一步提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大型光纤陀螺光源噪声抑制方法。基于声光调制器(... 大型高精度光纤陀螺(G-FOG)是世界时(UT1)精密测量的一种新工具。传统高精度光纤陀螺使用的自发辐射(ASE)光源具有较大的相对强度噪声,限制了光纤陀螺性能的进一步提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大型光纤陀螺光源噪声抑制方法。基于声光调制器(AOM)作为反馈器件设计并搭建了宽谱光源的功率锁定实验装置,通过比例积分(PI)参数优化实现了关键噪声源的抑制和输出光功率的锁定。实验结果表明,在1 Hz~10 kHz频段内,光源的相对强度噪声(RIN)得到有效抑制。在采用10 km光纤环的光纤陀螺的本征调制频率10 kHz处,RIN抑制达到15 dB,角度随机游走(ARW)有望改善6倍。同时,光源输出光功率的中期(10000 s)相对起伏较自由状态下减小80%。所提方法可提高光纤陀螺的中短期零偏稳定性,有助于高精度G-FOG的UT1精密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仪 ASE宽谱光源 相对强度噪声 功率稳定 声光调制器
下载PDF
VLBI观测对转发式测距GEO卫星定轨精度的贡献分析
12
作者 南凯 曹芬 +4 位作者 雷辉 李西顺 刘佳 马浪明 杨旭海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127-138,共12页
联合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时延数据与转发式(orbit determination by transfer tracking,ODTT)测距数据能够有效提高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定轨精度。参照位置精度衰减... 联合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时延数据与转发式(orbit determination by transfer tracking,ODTT)测距数据能够有效提高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定轨精度。参照位置精度衰减因子(position dilution of precision,PDOP)的改变,研究不同VLBI基线时延数据与转发式测距数据的联合对GEO卫星定轨精度的改善,可为特定条件下联合观测时VLBI基线的最优选择提供参考。基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宽带VLBI系统和转发式测轨系统的实测数据,开展中星12号GEO卫星的定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定轨精度的提高与PDOP的降低成正相关。相比于转发式单独定轨,联合VLBI系统中的喀什—三亚基线,PDOP降低了3.00,定轨精度提高了11.48%;联合VLBI系统中的吉林—喀什基线,PDOP降低了3.38,定轨精度提高了14.73%;联合VLBI系统中的吉林—三亚基线,PDOP降低了6.90,定轨精度提高了19.75%;联合VLBI系统中的吉林—三亚和吉林—喀什两条基线,PDOP降低了9.94,定轨精度提高了27.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转发式 地球静止轨道 测定轨 位置精度衰减因子
下载PDF
温度对GNSS卫星共视设备时延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樊多盛 刘娅 +3 位作者 李孝辉 许龙霞 朱峰 孟令达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24年第3期153-158,共6页
在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中,新建的增强型罗兰授时系统与现有长波授时系统相结合,将实现长波授时信号全国土覆盖,通过差分技术,实现国家标准时间在重点区域授时精度优于100 ns。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卫星共视设... 在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中,新建的增强型罗兰授时系统与现有长波授时系统相结合,将实现长波授时信号全国土覆盖,通过差分技术,实现国家标准时间在重点区域授时精度优于100 ns。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卫星共视设备为差分技术提供时间频率信号,对GNSS卫星共视设备的环境适用性提出了要求,作为高精度授时设备,设备时延的准确度关系到授时精确度,是影响系统时间统一的核心要素。本文研究了在不同环境温度下GNSS卫星共视设备的时延变化,通过实验验证了GNSS卫星共视设备的设备时延与温度变化呈正相关关系,当温度从-20℃升高至60℃时,设备时延变化了近3 ns,同时说明了设备在-20℃~60℃环境温度范围内是可以正常工作的。此研究结果对增强型罗兰授时系统差分增强系统的用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监测环境温度变化实时修正GNSS卫星共视设备时延提高其授时精度,扩展了GNSS卫星共视设备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卫星共视设备 设备时延 国家标准时间
下载PDF
基于低通滤波器的原子钟时差测量数据降噪处理及其性能分析
14
作者 李宗源 袁海波 +3 位作者 张虹 张继海 刘素芳 王一桁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24年第3期171-179,共9页
时间间隔计数器是守时中获取原子钟比对数据最常见的比对设备,但其获取的比对数据会受硬件性能、被测信号质量和测量方法的影响,在测量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差时,引入一定的不确定度。直接使用原始数据对原子钟中短期稳定度评估可能会带... 时间间隔计数器是守时中获取原子钟比对数据最常见的比对设备,但其获取的比对数据会受硬件性能、被测信号质量和测量方法的影响,在测量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差时,引入一定的不确定度。直接使用原始数据对原子钟中短期稳定度评估可能会带来不可忽略的影响,简要分析了经Savitzky-Golay滤波器降噪后的计数器测量噪声与频率稳定度之间的关系,并结合K折交叉验证方法确定了滤波器各项参数,以避免滤波失真。实验表明在滤波器多项式阶数为2,窗口宽度为141时,所获得的时差数据滤波后能够准确反应被测原子钟平均时间为100 s及以上的频率稳定度,为准确评估原子钟的短期稳定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稳定度 时差测量 噪声处理 Savitzky-Golay滤波器
下载PDF
基于IERS1972—2023年间日长变化数据的中短周期分析
15
作者 肖伟 韩保民 +1 位作者 杨旭海 雷辉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24年第3期210-218,共9页
近年来地球自转加速现象引起时间保持领域的特别关注。利用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服务(IERS)提供的1972—2023年地球定向参数序列EOP C04数据,定位到最近的一次日长变化ΔLOD的拐点发生时间在2015—2016年间。本文针对地球自转加速是否会... 近年来地球自转加速现象引起时间保持领域的特别关注。利用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服务(IERS)提供的1972—2023年地球定向参数序列EOP C04数据,定位到最近的一次日长变化ΔLOD的拐点发生时间在2015—2016年间。本文针对地球自转加速是否会导致ΔLOD序列的中短周期项发生改变这一问题开展研究,采用了经验模态分解和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对拐点前后ΔLOD序列的中短周期项及其误差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数据分析表明,在目前数据和周期分析工具的精度水平上,未探测到由于地球自转加速导致的ΔLOD数据9.131,13.666,27.566,182.625和365.250 d周期成分的周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长变化 周期分析 世界时 闰秒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光频传递系统建模及增益优化
16
作者 刘昱廷 张翔 +1 位作者 董瑞芳 刘涛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24年第4期235-244,共10页
在长距离光纤光频传递系统中,环内锁相控制信号的信噪比对链路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针对国家“十三五”规划中高精度地基授时项目中光纤光频传递项目中的光信号补偿需求问题,对传统双向光纤放大器的长距离光纤频率传递系统进行了物理模型... 在长距离光纤光频传递系统中,环内锁相控制信号的信噪比对链路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针对国家“十三五”规划中高精度地基授时项目中光纤光频传递项目中的光信号补偿需求问题,对传统双向光纤放大器的长距离光纤频率传递系统进行了物理模型的完善,构建了光纤光频传递系统的环内锁相控制信号信噪比公式。以信噪比作为优化评判标准,提出了一种利用改进式自适应遗传算法来优化光纤光频传递链路中EDFA(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增益系数的方法,以确保实现环内锁相控制信号信噪比最大化。该模型在150 km和200 km的实验室链路下进行了验证,测量结果和计算的信噪比误差不超过1.5 dB,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与改进式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有效性。所提出的改进式自适应遗传算法耗时相较于传统穷举法在相同精度下,耗时大幅缩减,适合于项目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光频传递 信噪比 掺铒光纤放大器 建模优化
下载PDF
国家授时中心西安卫星激光测距系统进展
17
作者 王霄 肖伟 +2 位作者 李伟超 杨旭海 李志刚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24年第4期268-276,共9页
卫星激光测距技术是目前精度最高的测距手段之一,其观测数据可用于卫星精密定轨、地球参考框架的建立与维持以及地球自转参数的解算等研究。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专项项目的支持下,在西安市长安区国家授时中心航天... 卫星激光测距技术是目前精度最高的测距手段之一,其观测数据可用于卫星精密定轨、地球参考框架的建立与维持以及地球自转参数的解算等研究。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专项项目的支持下,在西安市长安区国家授时中心航天基地园区建成了一套卫星激光测距系统,且已成功实现了对中国空间站以及其他激光卫星的激光测距。详细介绍了该套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的设备参数情况以及当前观测情况,并对部分观测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为之后开展长期观测以及稳定运行提供参考,也为利用卫星激光测距数据开展激光时间比对和其他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激光测距系统 重复频率 空间站 均方根值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低轨卫星实时运动学定轨及预报分析
18
作者 邹敏 刘嘉伟 +3 位作者 谢威 王侃 武美芳 杨旭海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24年第4期277-285,共9页
为满足对低轨卫星实时轨道产品的需求,在保证低轨卫星高精度定轨的前提下,需提升定轨及轨道预报的时效性。以能接收多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观测的Sentinel-6A卫星为例,进行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低轨卫星运动学精... 为满足对低轨卫星实时轨道产品的需求,在保证低轨卫星高精度定轨的前提下,需提升定轨及轨道预报的时效性。以能接收多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观测的Sentinel-6A卫星为例,进行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低轨卫星运动学精密定轨及轨道预报研究。基于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提供的GNSS实时精密轨道与钟差产品,首先基于卡尔曼滤波方法对低轨卫星进行运动学精密定轨,后基于动力学模型拟合轨道动力学参数,并通过轨道积分对轨道进行外推,得到短期预报轨道。本研究测试了不同的定轨弧段时长、单向及双向滤波对定轨及短期预报精度的影响,同时分析了轨道预报产品产出的时效性。结果表明,相较于使用24 h数据定轨,将弧长缩短为12 h可在不严重影响定轨及轨道预报精度的情况下,缩短处理时间;而相比单向滤波,双向滤波则对定轨和预报精度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在使用12 h弧长定轨并进行双向滤波时,其对应的轨道预报精度3D RMSE(root mean square errors)在5 min和10 min预报时长下约为8.78 cm和9.66 cm,轨道用户测距误差(orbital user range error,OURE)可达4.95 cm和5.4 c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Sentinel-6A 运动学定轨 卡尔曼滤波 轨道预报
下载PDF
基于BDSBAS增强信息的定位性能评估
19
作者 刘雨琪 张向波 +3 位作者 赵当丽 施敏琳 李帅辰 杨金明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24年第4期286-292,共7页
北斗星基增强系统(BDSBAS)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北斗GEO(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卫星向用户播发卫星星历、卫星钟差、电离层延迟等修正参数,可提高基础定位精度,更好地满足像民航、海事等领域动态定位的需求。... 北斗星基增强系统(BDSBAS)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北斗GEO(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卫星向用户播发卫星星历、卫星钟差、电离层延迟等修正参数,可提高基础定位精度,更好地满足像民航、海事等领域动态定位的需求。通过北斗B1C频点获取BDSBAS增强信息中的快变改正数和慢变改正数等信息,对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广播轨道和钟差进行修正,选取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测站JFNG的观测数据,对GPS L1单频星基增强开展了单点定位试验,与普通单点定位及精密单点定位结果进行对比;并对BDSBAS电文对伪距及钟差的修正量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GPS卫星钟误差经修正后明显得到改善,BDSBAS单频增强后伪距定位精度在E、N、U方向分别提升了39.87%、63.53%和63.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星基增强系统 普通单点定位 快变改正数 慢变改正数
下载PDF
数字预失真系统整数时延估计方法研究
20
作者 王静妍 吴华兵 马红皎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24年第3期180-191,共12页
在数字预失真系统中,相关检测法是常用的时延估计算法。为了降低相关函数对噪声的敏感度,减少数字预失真系统时间延迟估计误差,将希尔伯特差值法和不同加权函数的广义相关时延估计算法相结合,并通过仿真比较,选取时延估计性能较好的基于... 在数字预失真系统中,相关检测法是常用的时延估计算法。为了降低相关函数对噪声的敏感度,减少数字预失真系统时间延迟估计误差,将希尔伯特差值法和不同加权函数的广义相关时延估计算法相结合,并通过仿真比较,选取时延估计性能较好的基于CC(cross correlation)加权的广义相关希尔伯特差值算法用于数字预失真系统的整数时延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基于CC加权的广义相关希尔伯特差值算法用时较少,受噪声影响较小,时延估计性能较好,能有效降低时间延迟估计误差,提高系统性能,有利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延估计 广义互相关 希尔伯特差值 数字预失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