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CMKLR1、FSTL1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吴苏敏 周欣 王丽波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89-193,213,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趋化因子样受体1(serum chemokine-like receptor 1,CMKLR1)、卵泡抑素样蛋白1(follistatin-like protein-1,FSTL1)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6例2型糖尿病(t... 目的探究血清趋化因子样受体1(serum chemokine-like receptor 1,CMKLR1)、卵泡抑素样蛋白1(follistatin-like protein-1,FSTL1)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6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糖尿病无DR组(67例)、背景期DR组(82例)及增殖期DR组(57例),另选择同一时间段在本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4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及血清CMKLR1、FSTL1水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DR发生的有关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血清CMKLR1、FSTL1对DR的诊断价值。结果背景期DR组和增殖期DR组糖尿病病程均长于糖尿病无DR组(P<0.05),增殖期DR组糖尿病病程又长于背景期DR组(P<0.05);4组研究对象组间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 1c)、CMKLR1及FSTL1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无DR组、背景期DR组及增殖期DR组FPG、2 hPG、HbA 1c、CMKLR1及FSTL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背景期DR组和增殖期DR组FPG、HbA 1c、CMKLR1及FSTL1水平均高于糖尿病无DR组(P<0.05),增殖期DR组FPG、HbA 1c、CMKLR1及FSTL1水平又均高于背景期DR组(P<0.05)。发生DR组糖尿病病程、合并糖尿病肾病占比、合并大血管病变占比、尿微量白蛋白、HbA 1c、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MKLR1及FSTL1均高于未发生DR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合并糖尿病肾病、血清CMKLR1及FSTL1水平均为影响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OR=3.330、2.746、2.762、2.724,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CMKLR1、FSTL1诊断糖尿病患者DR发生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49.39μg/L、11.64μg/L;血清CMKLR1、FSTL1两者联合的特异度、AUC分别为97.01%、0.903高于血清CMKLR1、FSTL1水平单独进行评估的特异度、AUC。结论血清CMKLR1、FSTL1水平与DR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血清CMKLR1、FSTL1水平对糖尿病患者DR发生的诊断效能较高,可作为临床评估DR发生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受体 趋化因子 卵泡抑素相关蛋白质类
下载PDF
羟苯磺酸钙联合芪明颗粒治疗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以及血清支链氨基酸、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0
2
作者 黄菁 王丽波 刘俐利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8期2202-2204,2208,共4页
目的:研究羟苯磺酸钙联合芪明颗粒治疗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以及血清支链氨基酸、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76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联合... 目的:研究羟苯磺酸钙联合芪明颗粒治疗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以及血清支链氨基酸、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76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羟苯磺酸钙联合芪明颗粒治疗)和西药治疗组(羟苯磺酸钙治疗)。治疗后3个月时,通过OCT扫描测定脉络膜厚度,采集血清并测定支链氨基酸及细胞因子含量。结果:(1)OCT扫描:联合治疗组新生血管数目较少、脉络膜厚度较厚,联合治疗组中心凹下以及鼻侧、颞侧、上方、下方且距离中心凹1 mm处的脉络膜厚度均显著高于西药治疗组;(2)血清指标:联合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时的血清VEGF、IGF-1、TF、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含量低于西药治疗组,PEDF含量高于西药治疗组。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芪明颗粒治疗能够改善脉络膜循环、抑制视网膜内多种细胞因子所介导的血管新生、调节支链氨基酸代谢,是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羟苯磺酸钙 血管新生 脉络膜 支链氨基酸
下载PDF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20
3
作者 蔡世佳 王丽波 +1 位作者 黄菁 陈舒怿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867-870,共4页
目的:通过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选择性地施行周边虹膜切除术与小梁切除术的对比研究,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更合理的手术选择方式。方法:54例54眼经最大剂量降眼压药物紧急处理后眼压仍(40mmHg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 目的:通过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选择性地施行周边虹膜切除术与小梁切除术的对比研究,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更合理的手术选择方式。方法:54例54眼经最大剂量降眼压药物紧急处理后眼压仍(40mmHg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根据高眼压持续时间分成两组:A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首次发作,高眼压持续时间≤48h,选择周边虹膜切除术20眼;B组:高眼压持续时间>48h,选择小梁切除术34眼。结果:术后随访6~18(平均12.3)mo。A组手术成功率85%,B组8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术后眼压17.98±4.25mmHg,B组17.12±4.65mmHg,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术后视力0.51±0.09,B组0.3±0.07,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A组术后房角恢复开放比率较B组高,P<0.05;A组术后18眼(90%)瞳孔可调节,B组13眼38%,P<0.01;A组术后并发症少,无伤口渗漏、脉络膜脱离及恶性青光眼,眼前节炎症反应轻微(10%),与B组比较P<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持续性高眼压合理的急诊手术方式,对于首次发作,高眼压持续时间≤48h的可选择周边虹膜切除术,该手术简便快捷、安全有效,手术并发症少,术后视力好,并可保持瞳孔调节性;对于多次发作,高眼压持续时间>48h的应选择小梁切除术联合术中应用MMC(丝裂霉素C)和巩膜瓣可拆缝线,可有效地控制眼压,挽救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闭角型 周边虹膜切除术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VEGF、CD34、Ki-67和p21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王丽波 李海 +2 位作者 巫宇舟 王懿 伍凯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1197-1202,共6页
目的:研究VEGF、CD34、Ki-67和p21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胬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CD34、Ki-67和p21在62例翼状胬肉和对照组20例结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胬... 目的:研究VEGF、CD34、Ki-67和p21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胬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CD34、Ki-67和p21在62例翼状胬肉和对照组20例结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胬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62例翼状胬肉组织中,VEGF、CD34、Ki-67和p2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2%(46/62),77.4%(48/62),66.1%(41/62),40.3%(25/6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62例翼状胬肉组织中,VEGF、CD34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临床类型关系密切(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职业等无关(均为P>0.05);Ki-67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关系密切(P<0.05),与其它临床病理指标无关(均为P>0.05);p2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胬肉性质关系密切(P<0.05),与其它临床病理指标无关(均为P>0.05);(3)VEGF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0.279,P<0.05);VEGF与CD34的表达呈正相关(r=0.299,P<0.05);VEGF与p21表达呈负相关(r=-0.267,P<0.05);Ki-67与CD34的表达无相关性(r=0.021,P>0.05);Ki-67与p21的表达无相关性(r=-0.176,P>0.05);CD34与p21的表达无相关性(r=-0.185,P>0.05)。结论:(1)VEGF、CD34和Ki-67在翼状胬肉中高表达,p21在翼状胬肉中低表达,提示它们可能参与了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过程;(2)VEGF、CD34在翼状胬肉中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临床类型的提高而上升,Ki-67在翼状胬肉中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的提高而上升,p21在翼状胬肉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临床类型进展而降低,提示它们可能在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及复发过程中发生了作用;(3)VEGF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VEGF与CD34的表达呈正相关,VEGF与p21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两两之间在翼状胬肉发生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内皮生长因子 CD34 KI-67 P21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丽波 黄菁 陈舒怿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731-1733,共3页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光凝术(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on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01/2016-01我院确诊DR患者120例240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根...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光凝术(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on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01/2016-01我院确诊DR患者120例240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采用羟苯磺酸钙治疗分为:联合组60例120眼采用PRP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对照组60例120眼仅采取PR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fovea of macula thickness,CMT)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的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BCVA值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的CMT、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联合组的CMT、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面积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联合组显效65.0%、有效30.0%、无效5.0%,对照组显效50.8%、有效36.7%、无效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光凝术 羟苯磺酸钙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丽波 周欣 +1 位作者 吴苏敏 王懿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112-1115,共4页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03/2016-06在我院治疗的BRVO合并黄斑水肿患者67例67眼,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31眼)和对照组(36例36眼),观察组采用眼底激光治疗联合雷...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03/2016-06在我院治疗的BRVO合并黄斑水肿患者67例67眼,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31眼)和对照组(36例36眼),观察组采用眼底激光治疗联合雷珠单抗,对照组单纯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观察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及黄斑区渗漏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3mo BCVA分别为0.41±0.07、0.42±0.05、0.48±0.0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3mo CMT分别为203.11±59.13、201.41±56.22、204.22±60.13!m,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mo血管渗漏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无渗漏比例为71%;两组未观察到术后感染、无菌性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BRVO合并黄斑水肿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患者视力,消除黄斑水肿,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治疗疗效
下载PDF
环孢霉素A应用于青光眼滤过术 被引量:2
7
作者 蔡世佳 胡义珍 +1 位作者 胡燕华 魏厚仁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6期432-434,共3页
目的 观察环孢霉素A(cyclosporinA ,CsA)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疗效 ,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 ,将 5 2例 6 4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32眼。 1组患者术中 1次性应用 2 0g·L-1CsA溶... 目的 观察环孢霉素A(cyclosporinA ,CsA)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疗效 ,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 ,将 5 2例 6 4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32眼。 1组患者术中 1次性应用 2 0g·L-1CsA溶液浸润巩膜瓣下及结膜瓣内表面 ;另 1组行单纯小梁切除术 ,术后随访 6~ 15个月。结果  (1)术后第 12个月末 ,CsA组功能性滤过泡累积维持 74 .8%± 16 .6 % ,高于对照组的 5 4 .9%± 18.9% (u =4 .4 6 4 ,P <0 .0 5 )。 2组术后滤过泡均以Ⅱ型滤过泡为主 ,但CsA组Ⅲ型滤过泡发生率16 .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38.7% (χ2 =6 .4 6 0 ,P <0 .0 5 ) ;(2 )CsA组术后完全和条件成功率分别为 76 .7% (2 3/30 )和96 .7% (2 9/30 ) ,高于对照组的 5 1.6 % (16 /31)和 71.0 % (2 3/31) (χ2 =4 .15 0 ,5 .5 91,P <0 .0 5 ,0 .0 5 ) ;术后第 1周 ,2组眼压无明显差异 (t =1.2 73,P >0 .0 5 ) ;而术后第 2周、1、3、6、12月CsA组眼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t =2 .0 2 9,2 .0 97,2 .2 85 ,2 .6 5 1,3.82 4 ,P <0 .0 5 ,0 .0 5 ,0 .0 5 ,0 .0 5 ,0 .0 1) ;第 1、3、6月 ,CsA组眼压 10~ 15mmHg(1kPa =7.5mmHg)的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 =4 .6 80 ,4 .15 0 ,7.878,P <0 .0 5 ,0 .0 5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滤过术 环孢霉素A
下载PDF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一家系三代4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胡乃民 张红雨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978-978,共1页
关键词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 三代 家系 角膜病变 临床比较 遗传性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可拆缝线治疗青光眼23例30眼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蔡世佳 胡乃民 +2 位作者 巫宇舟 周欣 王丽波 《苏州医学》 2005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巩膜瓣可拆缝线治疗青光眼的术后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将45例6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眼。一组采用巩膜可拆缝线联合小梁切除术;另一组行单纯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15月。结果①术后随访12个月,治疗... 目的观察巩膜瓣可拆缝线治疗青光眼的术后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将45例6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眼。一组采用巩膜可拆缝线联合小梁切除术;另一组行单纯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15月。结果①术后随访12个月,治疗组术后第1、7、14、30天滤过泡评分与对照组相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术后第3、6、12月,治疗组滤过泡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②治疗组术后完全成功率和条件成功率分别为86.7%和100%,而对照组为83.3%和97.0%,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比较术后眼压曲线发现:治疗组术后第1、7、14天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3、6、12月,两组眼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治疗组术后浅前房和平前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⑤治疗组术后视力下降者占16.7%(5/30),对照组占23.3%(7/3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巩膜瓣可拆缝线的小梁切除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控制滤过,促进滤过泡形成,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无需特殊设备,可广泛应用于青光眼手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巩膜瓣可拆缝线 显著性差异 眼观 术后随访 治疗组 对照组 青光眼患者 术后浅前房 术后并发症 滤过泡 术后疗效 0.05 眼压曲线 视力下降 特殊设备 开角型 原发性 发生率 手术中 评分 功率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角膜浅层病变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欣 刘俐利 +2 位作者 巫宇舟 王丽波 胡乃民 《交通医学》 2011年第6期630-631,共2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治疗角膜浅层病变的效果。方法:对角膜浅层病变52眼行PTK治疗,近、远视者作屈光性角膜切削术。胬肉术后均经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再行PTK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者共聚焦显微镜确诊后行...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治疗角膜浅层病变的效果。方法:对角膜浅层病变52眼行PTK治疗,近、远视者作屈光性角膜切削术。胬肉术后均经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再行PTK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者共聚焦显微镜确诊后行PTK治疗。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检查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并分析其疗效。结果:翼状胬肉29例PTK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提高,真菌性角膜溃疡2例PTK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提高且未见复发。角膜瘢痕患者PTK术后角膜中央6mm区域基本透明,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平均提高3行。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3眼,角膜带状变性3眼,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1眼,PTK后角膜中央6mm区域基本透明,原发病未再复发。结论: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角膜浅层病变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浅层病变 翼状胬肉 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 裸眼视力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521例术后低视力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菁 周欣 蔡世佳 《交通医学》 2015年第3期300-301,303,共3页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相关因素,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的满意度。方法:选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术521例(548眼),其中男219例(227眼),女302例(321眼),采用stop and chop方式乳化吸除晶体核及部分晶体皮质,注吸残...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相关因素,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的满意度。方法:选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术521例(548眼),其中男219例(227眼),女302例(321眼),采用stop and chop方式乳化吸除晶体核及部分晶体皮质,注吸残留晶体皮质。后囊膜抛光,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于囊袋内。结果:(1)548眼中术前低视力537眼(97.99%),术后1天低视力284眼(51.82%)中,低视力因素首位为角膜水肿97眼(17.70%),其次为糖尿病性视网膜变性15眼(2.74%)、高眼压12眼(2.19%)。而术后3个月低视力64眼(11.68%),术后1天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786,P<0.01)。(2)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后1天低视力的危险因素为患者年龄、晶体核硬度、手术并发症、原发病,而术后3个月为患者年龄和原发病。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不同时间引起患者低视力的因素不同,主要因素为术前原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视力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早期白内障超声乳化与虹膜周边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对比研究
12
作者 蔡世佳 王丽波 黄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和虹膜周边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轻度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8例48眼临床前期、先兆期或缓解期,以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组(24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和虹膜周边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轻度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8例48眼临床前期、先兆期或缓解期,以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组(24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B组(24眼):虹膜周边切除术。观察手术前后眼压、前房深度、周边前房深度、前房角及视力情况,术后平均随访时间5.5mo。结果:A组术后1d眼压明显高于B组(P<0.05),但3d以后恢复正常,两组间无明显差异;A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3.21±0.11mm,较术前明显加深(P<0.05),而B组为1.89±0.05mm,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两组术前周边前房深度相似,但术后A组术后周边前房明显加深(P<0.05);A组术后视力比术前视力明显提高(P<0.05),而B组术后视力相比变化不大。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先兆期和缓解期,以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伴有白内障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不仅能提高视力,亦能避免青光眼的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虹膜周边切除术 原发性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下载PDF
PCCC处理超声乳化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
13
作者 周欣 张济明 刘俐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2219-2220,共2页
目的:探讨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PCCC)在白内障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03-01/2010-12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中后囊膜破裂非计划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的病例,定期观察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内皮计数、眼压、角膜水肿情... 目的:探讨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PCCC)在白内障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03-01/2010-12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中后囊膜破裂非计划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的病例,定期观察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内皮计数、眼压、角膜水肿情况、前房Tyndall's征、瞳孔及人工晶状体位置情况。结果:术后1mo,PCCC组与未行PCCC组的最佳矫正视力0.8以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mo,PCCC组与未行PCCC组的角膜内皮计数、眼压、角膜水肿情况、前房Tyndall's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囊膜破裂后在可行PCCC的病例中可以更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得到更稳定舒适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后囊膜
下载PDF
眼睑肿物52例临床病理分析
14
作者 王丽波 巫宇舟 黄菁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4X期432-433,共2页
目的:探讨眼睑肿物的临床、病理学分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眼科从2000年~2009年间收治的52例眼睑肿物患者病理学资料。结果:在52例眼睑肿物中,炎性病变16例,占30.77%;肿瘤性病变36例,占69.23%,其中,良性肿瘤24例,占样本总量46.15%;... 目的:探讨眼睑肿物的临床、病理学分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眼科从2000年~2009年间收治的52例眼睑肿物患者病理学资料。结果:在52例眼睑肿物中,炎性病变16例,占30.77%;肿瘤性病变36例,占69.23%,其中,良性肿瘤24例,占样本总量46.15%;恶性肿瘤12例,占23.08%。良性肿瘤前2位是色素痣、皮样囊肿。恶性肿瘤前2位是基底细胞癌、皮脂腺腺癌。结论:对眼睑肿物行病理学资料分析,有助于眼睑肿物的临床诊断,并为疾病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肿瘤 病理学
下载PDF
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1例
15
作者 王丽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年第5期391-391,共1页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儿童 治疗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急性视神经乳头炎疗效评价的作用
16
作者 刘俐利 周欣 《交通医学》 2016年第4期366-367,共2页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视神经乳头炎效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急性视神经乳头炎患者28例(34眼),完善各项相关检查,予甲基强的松龙500mg冲击治疗3天后改为甲基强的松龙250mg,静滴3天,然后改为口服泼尼松1mg/(kg&#...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视神经乳头炎效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急性视神经乳头炎患者28例(34眼),完善各项相关检查,予甲基强的松龙500mg冲击治疗3天后改为甲基强的松龙250mg,静滴3天,然后改为口服泼尼松1mg/(kg·d)3天,泼尼松逐渐减量至停药,总疗程大概1月。分别于激素冲击治疗后3天、1周、1月予复查视神经OCT,并记录视神经纤维层(RNFL)平均厚度。结果:治疗前RNFL平均厚度228.4±60.1μm,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3天后RNFL平均厚度164.7±32.0μm,治疗1周时RNFL平均厚度131.2±22.8μm,治疗1月时RNFL平均厚度104.5±15.4μm。治疗后3天、1周、1月OCT检查RNFL平均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CT检查可以用于评价急性视神经乳头炎患者的视神经损伤程度,并能客观的反映治疗过程中视乳头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乳头炎 糖皮质激素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神经纤维层厚度 视神经损伤
下载PDF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术后角膜后表面的高度变化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俐利 陈辉 程新梁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6期531-534,共4页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角膜后表面的高度变化,并与常规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前弹力层下屈光性角膜成形磨镶术(SBK)比较。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同期行近视及近视散光矫正手术的患者100例(200只眼),其中S...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角膜后表面的高度变化,并与常规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前弹力层下屈光性角膜成形磨镶术(SBK)比较。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同期行近视及近视散光矫正手术的患者100例(200只眼),其中SMILE患者50例(100只眼),SBK50例(100只眼)。每组再按术前的等值球镜(SE)分为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采用Pentacam眼前节测量和分析系统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对患者进行测量,统计分析角膜后表面顶点高度变化及角膜后表面中央4 mm范围内的平均高度变化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对同一组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屈光度行SMILE和SBK术后角膜后表面的顶点高度变化及角膜中央4 mm范围内的平均高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不同时间SMILE组低度、中度、高度近视3组之间的角膜后表面的顶点高度变化及角膜中央4 mm范围内的平均高度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不同时间SBK组低度、中度、高度近视三组之间的角膜后表面的顶点高度变化及角膜中央4 mm范围内的平均高度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不同时间SMILE和SBK两组角膜后表面的顶点高度变化及角膜中央4 mm范围内的平均高度变化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尽管矫正相同屈光度SMILE去除的角膜组织要多,但与SBK比具有同样的角膜后表面稳定性,因而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 前弹力层下屈光性角膜磨镶术 角膜后表面高度 圆锥角膜
下载PDF
电击性眼部损伤3例报告
18
作者 胡乃民 《苏州医学杂志》 1997年第1期F002-F002,共1页
电击引起眼部损伤的病例国内报道不多,笔者1994年以来曾遇3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电击性眼部损伤 诊断 药物治疗 电光性眼炎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功能变化:基于多焦视网膜电图的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涛涛 徐国旭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62-1165,共4页
目的利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接受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重度非增生型... 目的利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接受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6例36眼。糖尿病病程(10.3±2.9)a;术前视力0.10±0.06。所有患者术眼术前1周及术后6个月采用mf-ERG进行检查。检测项目包括术前和术后视网膜后极部各环和四个象限P1波和N1波潜伏期和振幅密度。结果术后6个月,患者在0、1、2环的P1波潜伏期均较术前延长(均为P<0.05);3、4环P1波潜伏期均较术前变化不大(均为P>0.05);0、1环N1波潜伏期较术前延长(均为P<0.05);2、3、4环N1波潜伏期变化不大(均为P>0.05)。术后6个月,患者在0、1环的P1波、N1波振幅密度均较术前减小(均为P<0.05);2、3、4环P1波、N1波振幅密度变化不大(均为P>0.05)。术后6个月,患者鼻上象限P1波潜伏期较术前延长(P<0.05);鼻下、颞上、颞下象限P1波潜伏期变化不大(均为P>0.05);四个象限N1波潜伏期均较术前变化不大(均为P>0.05)。术后6个月,患者四个象限P1波和N1波振幅密度较术前均变化不大(均为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病变会进一步加重,mf-ERG能客观定量地评定视网膜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白内障 多焦视网膜电图 糖尿病
下载PDF
无能量劈核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于东毅 王丽波 +1 位作者 伍凯强 周欣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1584-1587,1592,共5页
目的:探讨无能量劈核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3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30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中使用乳化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眼。观察组采用无... 目的:探讨无能量劈核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3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30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中使用乳化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眼。观察组采用无能量劈核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超声乳化劈核法。比较两组术中有效超声乳化时间;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角膜中央厚度(CCT)及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术后1 d远、中、近视力(包括裸眼和矫正)及离焦曲线范围。结果:观察组术中有效超声乳化时间短于超乳劈核组(P<0.05)。术前,两组EC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CD在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逐渐逐渐降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C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两组C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均获得较好的视力,但观察组远、中、近视力(包括裸眼和矫正)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离焦曲线+2D~-4D范围位于对照组之下(P<0.05)。结论:在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时,使用无能量劈核技术能更好保护角膜内皮,减轻角膜水肿,术后短期的视力优于超声乳化劈核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能量劈核 白内障超声乳化 三焦点人工晶体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