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PV/T太阳能利用复合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光明 刘祖明 +3 位作者 李景天 廖华 朱勋梦 张卫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83-89,16,共7页
为提高PV/T系统太阳能利用率,同时获得可利用的热水和电力,将铝合金背板型单晶硅光伏组件和自行设计制作的不锈钢扁盒式集热板相结合,用导热硅胶加以粘接制成新型光伏光热一体化(PV/T)复合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光伏组件与集热板之间良好的... 为提高PV/T系统太阳能利用率,同时获得可利用的热水和电力,将铝合金背板型单晶硅光伏组件和自行设计制作的不锈钢扁盒式集热板相结合,用导热硅胶加以粘接制成新型光伏光热一体化(PV/T)复合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光伏组件与集热板之间良好的粘接性、绝缘性和热传导,并在昆明地区对系统进行测试,分析了系统在不同水箱水容量及不同天气工况下运行的光电光热性能。结果表明,系统在75kg水箱水容量(m)晴天工况下运行效率更高,系统的平均电效率、热效率、综合效率及综合性能效率分别在14%、37%、51%、70.72%左右,与系统在50kg水箱水容量晴天或75kg水箱水容量多云工况下运行相比,综合性能效率约提高了11.86%或2.09%。与独立的光热或光伏系统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太阳能利用率高、更经济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光热一体化(PV T) 金属背板光伏组件 不锈钢扁盒式集热板 自然循环 综合性能效率
原文传递
新型光电光热系统的封装工艺及经济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文仪 李光明 +2 位作者 刘祖明 朱勋梦 廖华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94,共5页
用一种热阻小、散热快的5052型铝合金代替常规光伏组件背板材料,将这种背板材料的光伏组件与不锈钢扁合流道用导热硅胶粘接成新型光伏光热一体化(PV/T)系统,并对该系统封装工艺及环境效益进行了探讨。此外,比较分析了新型PV/T系统、独... 用一种热阻小、散热快的5052型铝合金代替常规光伏组件背板材料,将这种背板材料的光伏组件与不锈钢扁合流道用导热硅胶粘接成新型光伏光热一体化(PV/T)系统,并对该系统封装工艺及环境效益进行了探讨。此外,比较分析了新型PV/T系统、独立光伏系统及独立平板集热器的经济性,得出新型PV/T系统在投资上较其它两个系统具有费用少、占地面积减半、回收年限介于二者之间等优势,能为今后PV/T系统规模化生产及市场推广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52型铝合金 光伏光热一体化 封装工艺 经济性 环境效益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PV/T复合系统电、热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光明 刘祖明 +3 位作者 李景天 廖华 朱勋梦 张卫东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38,共6页
为提高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PV/T)能量输出,将新型铝合金背板型光伏组件和自行设计制作的不锈钢扁盒流道集热板相结合,用导热硅胶加以粘接构成新型PV/T复合系统。将新型PV/T复合系统、常规TPT背板光伏组件、常规平板集热器至于同于工况... 为提高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PV/T)能量输出,将新型铝合金背板型光伏组件和自行设计制作的不锈钢扁盒流道集热板相结合,用导热硅胶加以粘接构成新型PV/T复合系统。将新型PV/T复合系统、常规TPT背板光伏组件、常规平板集热器至于同于工况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与TPT光伏组件相比,新型PV/T系统的电压约提升了0.5~1.5V,电转换效率、填充因子、输出功率及发电量平均提高了9.76%、1.49%、3.75%、4.02%。而复合系统热效率比常规平板集热器约低22%左右。相对于常规TPT光伏系统或自然循环平板集热器热水系统,新型PV/T系统有发电量高、占地面积小、综合性能效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背板光伏组件 不锈钢扁盒流道 新型PV T复合系统 热效率 输出功率及发电量增加比
原文传递
高强高导弥散强化铜材料可锻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彭茂公 亢若谷 +2 位作者 王云坤 张家敏 刘珂呈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3-28,共6页
对高强高导弥散强化铜材料的可锻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针对预成形坯材料在锻造过程中出现裂纹的问题 ,制定了预成形坯材料相对密度对可锻性的影响 ,打击能量对预成形坯材料可锻性的影响 ,应力状态对预成形坯材料可锻性的影响 ,预成形坯材... 对高强高导弥散强化铜材料的可锻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针对预成形坯材料在锻造过程中出现裂纹的问题 ,制定了预成形坯材料相对密度对可锻性的影响 ,打击能量对预成形坯材料可锻性的影响 ,应力状态对预成形坯材料可锻性的影响 ,预成形坯材料的高径比对可锻性的影响四种实验方案进行研究 ,研究表明 :使用合理的工艺参数能够对低塑性的弥散强化铜材料进行锻造加工 ,可以大大改善材料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预成形坯材料 相对密度 打击能量 应力状态 弥散强化铜 可锻性
下载PDF
多晶硅材料制备中施主杂质磷的模拟计算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宋东明 谢刚 +3 位作者 马卓煌 陈丽娟 张艺 侯彦青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5-108,共4页
多晶硅是主要功能半导体材料。磷作为主要施主杂质,其含量直接影响多晶硅的半导体性能。多晶硅制备普遍采用改良西门子工艺,在密闭、复杂的动态工艺系统中,磷存在的化合物、含量及转化,无法实际有效掌握、但又非常重要;利用Aspen plus... 多晶硅是主要功能半导体材料。磷作为主要施主杂质,其含量直接影响多晶硅的半导体性能。多晶硅制备普遍采用改良西门子工艺,在密闭、复杂的动态工艺系统中,磷存在的化合物、含量及转化,无法实际有效掌握、但又非常重要;利用Aspen plus等软件对流程中主要的工艺系统模拟计算,并结合热力学反应分析,研究磷的分布规律、存在形式和量化含量;研究发现磷的主要化合物类型除PCl3,在还原或氢化炉这种高温、富氢条件下,PCl3会转化成PH3。在还原过程中磷存在富集效应。尾气回收解析塔解析效果的好坏影响着磷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若要使还原多晶硅产品符合国标太阳能三级磷≤7.74ppba的要求,则对本文建立的模拟工艺流程,需要精馏前、后的SiHCl3中P应分别≤2557 ppbw和1.79ppb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主杂质 模拟计算 改良西门子法 多晶硅 尾气回收 氢化炉 精馏 解析塔
原文传递
新型起泡剂730E在金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郑伟 张杰 +4 位作者 李晓阳 余云柏 寇廷宝 李文明 于苏华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32,共3页
介绍了 73 0E起泡剂在镇沅金矿的应用研究情况 ,结果表明 ,73 0E起泡剂不仅可完全代替松醇油 。
关键词 730E起泡剂 金矿 浮选 应用研究
下载PDF
产业化制备弥散强化铜材料的性能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家敏 亢若谷 +3 位作者 彭茂公 田卫平 刘辉 单玉友 《云南冶金》 2004年第6期25-30,共6页
研究了产业化制备弥散强化铜材料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微观结构,对产业化制备弥散强化铜材料工艺因素及现有工艺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 弥散强化铜 产业化 性能 微观结构 工艺因素
下载PDF
机械电子行业的创新研讨 被引量:7
8
作者 阮红坤 芶大斌 曲宴良 《电子世界》 2012年第8期83-84,共2页
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是一部不断创新、追求发展的历程。科技创新是提高我国机械电子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上先进国家的机械制造行业已进入了以数字化制造... 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是一部不断创新、追求发展的历程。科技创新是提高我国机械电子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上先进国家的机械制造行业已进入了以数字化制造技术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时代,虽然我国的机械电子系统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已经在很多的领域得到了应用。本文讨论了机械电子技术对于改变整个机械制造业面貌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对机械电子行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机械电子 信息技术 途径
下载PDF
新型铜萃取剂KM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郑伟 王红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2002年第6期18-19,27,共3页
采用国产化原料合成了新型铜萃取剂KM ,并与进口产品M 5 6 40进行了萃取性能的测试对比。结果显示 :KM具有较高的铜负载能力 ;较好的铜铁选择性 ;萃取与反萃分相时间都小于 6 0s;反萃率在 88%以上。
关键词 铜萃取剂 合成 萃取性能测试
下载PDF
掺锑氧化锡材料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述忠 《有色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52,共6页
综述掺锑氧化锡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溶胶-凝胶法、喷雾热分解法、水热法、化学沉淀法都是良好的制备方法,但工业应用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粉体分散性好、纯度高但工艺控制困难。喷雾热分解法简单方便但不能排除Cl-。水... 综述掺锑氧化锡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溶胶-凝胶法、喷雾热分解法、水热法、化学沉淀法都是良好的制备方法,但工业应用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粉体分散性好、纯度高但工艺控制困难。喷雾热分解法简单方便但不能排除Cl-。水热法团聚低,纯度高但设备昂贵。化学沉淀法成本低但容易产生团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掺锑氧化锡 综述 溶胶-凝胶法 喷雾热分解法 水热法 化学沉淀法
下载PDF
过共晶Cu-4.2Cr合金材料的微观组织及其生长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家涛 樊刚 张玉林 《云南冶金》 2002年第5期46-49,共4页
对Cu- 4 2wt.%Cr合金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并对铸态下枝晶状和等轴状组织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分析与讨论结果对过共晶Cu-Cr合金的微观组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控制凝固过程和浇注速度可调整材料的微观组织 ,从而... 对Cu- 4 2wt.%Cr合金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并对铸态下枝晶状和等轴状组织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分析与讨论结果对过共晶Cu-Cr合金的微观组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控制凝固过程和浇注速度可调整材料的微观组织 ,从而实现对材料性能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4.2Cr合金 生长机理 微观组织 铜合金 过共晶
下载PDF
晶体硅材料中杂质元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毛智慧 周文韬 +2 位作者 田琦 赵建为 金波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综述了晶体硅材料中杂质元素含量测定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晶体硅材料中杂质元素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红外吸收法、二次离子质谱法、中子活化分析法、辉光放电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X射线光谱分析及其它分析方法,引用文献41篇。
关键词 晶体硅 杂质 分析方法 综述
下载PDF
磨机载荷新型自动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芮桂芳 凌永发 黄云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36,共3页
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磨机载荷自动检测的现状。在调研和初步试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检测磨机载荷的方法———压电式应变传感器自动检测技术。
关键词 磨机载荷 压电式应变传感器 自动检测技术 磨机介质 充填率
下载PDF
氧化铜矿浮选的新起泡剂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述忠 李晓阳 +1 位作者 杨新华 任致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43,共3页
采用 730E新起泡剂对汤丹铜矿的一般氧化铜矿、高结合率氧化铜矿和碳质板岩铜矿 3种矿样进行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 ,730E与汤丹铜矿生产所用起泡剂 2 # 油相比 ,在精矿品位相近或略有提高的情况下 ,可使汤丹铜矿 3种矿石的回收率分别提... 采用 730E新起泡剂对汤丹铜矿的一般氧化铜矿、高结合率氧化铜矿和碳质板岩铜矿 3种矿样进行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 ,730E与汤丹铜矿生产所用起泡剂 2 # 油相比 ,在精矿品位相近或略有提高的情况下 ,可使汤丹铜矿 3种矿石的回收率分别提高 3 2 6、1 4 5和 2 84个百分点。通过试验 ,认为选择优良的起泡剂是提高氧化铜矿回收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指出在浮选新药剂的研究方面应对起泡剂给予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矿 浮选 起泡剂 品位
下载PDF
新起泡剂730A浮选铜矿的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晓阳 刘述忠 杨新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87-591,共5页
介绍了新型起泡剂 730A的组成和性质 ,及它在某些铜矿山的应用结果。730A由α ,α ,4 三甲基 3 环已烯 1 甲醇、1,3,3 三甲基双环 [2 .2 .1]庚 2 醇、樟脑、以及C6~ 8醇、醚、酮按合适的比例组成。一个工业应用试验在个旧某重选浮选... 介绍了新型起泡剂 730A的组成和性质 ,及它在某些铜矿山的应用结果。730A由α ,α ,4 三甲基 3 环已烯 1 甲醇、1,3,3 三甲基双环 [2 .2 .1]庚 2 醇、樟脑、以及C6~ 8醇、醚、酮按合适的比例组成。一个工业应用试验在个旧某重选浮选厂进行 ,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用量下 ,730A所得浮选指标优于松醇油。与松醇油相比 ,730A所得精矿的品位提高 0 .5 1% ,而铜的回收率提高 3.98%。另一工业应用试验在易门某浮选厂进行 ,试验结果表明 ,使用 730A不仅提高了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 ,而且起泡剂用量也由 5 3.49g/t降为35 .2 8g/t。研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泡剂 浮选 铜矿石
下载PDF
金属背板型单晶硅光伏组件的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光明 刘祖明 +3 位作者 廖华 李景天 王文仪 朱勋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41-1148,共8页
为提高太阳电池组件的电输出,选择热阻小、散热快的5052型铝合金作为光伏组件的背板材料。通过试制小面积金属光伏组件,其绝缘性和粘接性能达到使用要求。分析光伏组件中电池的温度来源,建立组件一维传热模型,并模拟计算了金属和TPT背... 为提高太阳电池组件的电输出,选择热阻小、散热快的5052型铝合金作为光伏组件的背板材料。通过试制小面积金属光伏组件,其绝缘性和粘接性能达到使用要求。分析光伏组件中电池的温度来源,建立组件一维传热模型,并模拟计算了金属和TPT背板材料光伏组件在不同工况下,电池的工作温度及输出功率。1200mm×800mm金属背板组件与TPT背板组件对比试验表明,金属背板组件电池温度较TPT背板组件有明显降低,平均降低了6.48℃,而输出功率和发电量增量均提高了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铝合金背板 绝缘性 电池温度 功率增加比
原文传递
大姚某难选氧化铜矿工艺矿物学特征与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松春 杨新华 +2 位作者 陈福亮 鲍海林 任致伟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云南大姚某难选氧化铜矿,氧化率高、结合率高、钙镁含量高,含泥量大,且含有大量的纤硅铜矿,嵌布粒度极细。无论采用浮选法或湿法选铜都存在一定的难度。本试验研究从矿物学特征入手,查明该类矿石难选的原因,并选用具有针对性的氧化铜矿... 云南大姚某难选氧化铜矿,氧化率高、结合率高、钙镁含量高,含泥量大,且含有大量的纤硅铜矿,嵌布粒度极细。无论采用浮选法或湿法选铜都存在一定的难度。本试验研究从矿物学特征入手,查明该类矿石难选的原因,并选用具有针对性的氧化铜矿活化剂D2,制定较为合理的浮选流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浮选指标,精矿铜品位达21.12%,回收率61.29%,伴生银也得到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选氧化铜矿 纤硅铜矿 活化剂D2 中矿再磨
下载PDF
KM-109捕收剂在铜锡多金属硫化矿中的试验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伟 李松春 +1 位作者 任致伟 陈福亮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3-35,共3页
介绍了新型捕收剂KM -10 9在铜锡多金属硫化矿浮选中的试验研究及应用情况。结果表明 ,在不改变现有生产工艺流程的前提下 ,仅用KM -10 9药剂代替原用常规药剂 ,可使铜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分别提高 1.12个百分点和 3 .
关键词 铜锡多金属硫化矿 浮选 捕收剂 铜精矿 回收率
下载PDF
铜萃取剂KM的萃取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红鹰 郑伟 +5 位作者 任致伟 李箐 潘喜 董兴国 李灿益 钱磊 《湿法冶金》 CAS 2003年第1期45-48,共4页
简述了铜萃取剂KM的研究开发状况。连续试验表明,KM萃取剂性能优良,技术指标和萃取性能与进口的萃取剂Lix984基本一致或略好,并与Lix984有良好的兼容性。应用KM萃取剂可生产出合格的标准阴极铜产品,可以在湿法炼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KM铜萃取剂 合成 萃取性能 炼铜
下载PDF
小型太阳能直流水泵的性能测试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勋梦 刘祖明 +4 位作者 王文仪 李杰慧 李光明 廖华 侯立宏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4-25,28,共3页
自行配置了一套小型太阳能直流水泵,该设备具有装置简单、经济成本低、稳定性好及实用等优点,并在昆明地区进行了性能测试研究。其测试结果表明:辐照度大于450W/m2时该设备运行良好,并且提水高度在0~30m时较适用。可用于阳光充足无电... 自行配置了一套小型太阳能直流水泵,该设备具有装置简单、经济成本低、稳定性好及实用等优点,并在昆明地区进行了性能测试研究。其测试结果表明:辐照度大于450W/m2时该设备运行良好,并且提水高度在0~30m时较适用。可用于阳光充足无电力地区的深井取水、农作物灌溉、及河流、水库、水渠等提水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水泵 提水高度 流量 辐照度 经济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