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丹参干预后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孙家平 刘流 +2 位作者 赵德萍 袁瑞红 李志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0-323,共4页
背景:研究证实丹参在创伤修复和愈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滇丹参所含化学成分与正品丹参基本一致,其中某些活性成分含量高于正品丹参。目的:观察滇丹参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揭示其对瘢痕的作用及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分... 背景:研究证实丹参在创伤修复和愈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滇丹参所含化学成分与正品丹参基本一致,其中某些活性成分含量高于正品丹参。目的:观察滇丹参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揭示其对瘢痕的作用及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组对照观察,于2005-03/2006-03在昆明医学院完成。对象:瘢痕标本取自8例患者颌面颈部遗留瘢痕,男5例,女3例;年龄7~38岁;瘢痕病程1~12年,患者对实验均知情同意。方法:对瘢痕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随机分组,分别加入0.05,0.1,0.2,0.4g/mL不同质量浓度的滇丹参液培养24h,阴性对照组加入不含滇丹参的DMEM培养液,阳性对照组加入含稀释成1000U/mLrhIFN-α2a的DMEM培养液。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光镜观察、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测定分析、流式细胞术对成纤维细胞DNA水平、细胞周期分析。结果:实验组加入滇丹参后,细胞生长密度降低,梭状突起回缩,细胞双极变得圆顿,细胞形态变得不规则。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加入滇丹参组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P<0.05),较高质量浓度(0.4,0.2g/mL)滇丹参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和抑制比低质量浓度(0.1,0.05g/mL)和rhIFN-α2a1000U/mL组明显(P<0.05)。增殖期(S-G2-M)细胞百分数明显降低,细胞凋亡水平明显提高。结论:滇丹参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及胶原合成有抑制作用,不同的质量浓度作用效果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滇丹参 成纤维细胞 创伤愈合
下载PDF
云南肺癌患者HLA-A,B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红明 刘铮 +2 位作者 李继梅 唐睿珠 郝萍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8-11,共4页
目的测定云南肺癌患者HLA-A,B等位基因出现频率,探讨我省肺癌发病与HLA-I类等位基因位点的相关性,为肺癌易感的相关机制研究提供有意义的群体遗传资料.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相关分析方法,采用PCR-SSP(序列特异性引物基因分型技术)选取籍贯... 目的测定云南肺癌患者HLA-A,B等位基因出现频率,探讨我省肺癌发病与HLA-I类等位基因位点的相关性,为肺癌易感的相关机制研究提供有意义的群体遗传资料.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相关分析方法,采用PCR-SSP(序列特异性引物基因分型技术)选取籍贯云南的30例云南肺癌患者和30例健康个体(均为随机抽样且无血缘关系),测定其HLA-A,B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将其结果与同地区正常组进行比对,计算相对危险因子(relativerisk,RR).对正、负相关值以内的等位基因遗传因素和临床性状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肺癌组HLA-A*02(90%)(以A*0201为主),B*46(40%)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HLA-A*02(43.3%),B*46(0%),Pc<0.05,RR>1;肺癌组A*31(3.3%),A*33(6.7%),B*27(3.3%),B*52(6.7%)的频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A*31(23.3%),A*33(26.7%),B*27(26.7%),B*52(26.7%),Pc<0.05,RR<1.结论云南肺癌患者HLA-A,B等位基因中以HLA-A*02出现频率尤高(90%),可能与云南肺癌易感相关;HLA-A*31,A*33,B*27,B*52的超低频出现提示在云南肺癌发病中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肺癌 人类白细胞抗原 等位基因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