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IK细胞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霞 徐文漭 +3 位作者 崔静 杨丽琳 艾瑾 赵稳兴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50-953,共4页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对局限性肾癌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肾癌根治术后患者12例,分成两组:(1)CIK细胞治疗组8例,根治术后15天应用CIK细胞治疗,随访1~4年,研究CIK细胞对患者的免疫状态及生存情况的影响;(2)对照组4例,只行...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对局限性肾癌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肾癌根治术后患者12例,分成两组:(1)CIK细胞治疗组8例,根治术后15天应用CIK细胞治疗,随访1~4年,研究CIK细胞对患者的免疫状态及生存情况的影响;(2)对照组4例,只行肾癌根治术后出院。从治疗组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CD3McAb和细胞因子诱导培养成CIK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培养前后的细胞表型进行鉴定;术后7d和术后45d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活性。结果诱导培养后,作为CIK主要效应细胞的CD3+CD56+T细胞数量增多,从(0.75±0.89)增加到(30.25±3.06)(P<0.01);治疗组CIK细胞治疗后CD3+、CD4+、CD8+及CD56+细胞活性较治疗前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患者生存情况良好,其中6例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有效率为87.5%,均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术后2~15月发现远处转移,肺转移2例,肝转移1例,脑转移1例;术后生存期为5~34月,平均14.25月。结论 CIK治疗局限性肾癌安全有效,可以改善预后,为该类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术后辅助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性肾癌 CIK细胞 生物治疗
下载PDF
抗p21Ras单克隆抗体KGH-R1在大肠良恶性病变中的免疫反应性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昊宾 刘杜先 +5 位作者 王丽 陈玥 宋蜀伶 杨丽琳 郝岩 杨举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06-1209,共4页
目的:评价抗p21Ras单克隆抗体(mAb)KGH-R1在大肠良恶性病变及正常黏膜组织中的免疫反应性,为该抗体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用本实验室制备的广谱抗p21 ras mAb KGH-R1对正常大肠黏膜、大肠炎息肉、大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大肠高级别... 目的:评价抗p21Ras单克隆抗体(mAb)KGH-R1在大肠良恶性病变及正常黏膜组织中的免疫反应性,为该抗体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用本实验室制备的广谱抗p21 ras mAb KGH-R1对正常大肠黏膜、大肠炎息肉、大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大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浸润性大肠癌及癌旁病变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计算各样本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和组织学评分(HSCORE)分值,比较各组免疫反应性的差异。结果:mAb KGH-R1与64.89%(61/94)的浸润性大肠癌发生免疫反应,阳性样本的平均阳性细胞数为97.28%,平均HSCORE评分178.98分;与60.24%(50/83)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发生免疫反应,阳性样本的平均阳性细胞数为95.08%,平均HSCORE评分156.38分;与64.58%(31/48)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发生免疫反应,阳性样本的平均阳性细胞数为82.52%,平均HSCORE评分103.03分;与39.97%(29/73)的炎性息肉组织发生免疫反应,阳性样本的平均阳性细胞率17.78%,平均HSCORE评分18.66分。虽然mAb KGH-R1也与46.67%(21/45)的正常大肠黏膜上皮发生免疫反应,但阳性样本的平均阳性细胞数为2.64%,平均HSCORE评分为2.64分。大肠癌与癌旁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比较,mAb KGH-R1反应阳性细胞数和HSCORE评分无统计学意义,但高于癌旁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20/85例(23.53%)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与mAb KGH-R1呈微弱阳性反应。结论:mAb KGH-R1与大肠癌具有较强的免疫反应性,有开发为治疗性抗体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P21RAS MAB KGH-R1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反应性
原文传递
数字化导航模板在下颈椎椎弓根定位定向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国平 陆声 +2 位作者 徐永清 郭海 陈玉兵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596-598,698,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导航模板辅助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采集15例下颈椎脱位患者的术前CT资料,利用逆向工程原理和快速成型技术制造出数字化导航模板,术中通过导航模板辅助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术后根据X片和CT扫描... 目的探讨数字化导航模板辅助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采集15例下颈椎脱位患者的术前CT资料,利用逆向工程原理和快速成型技术制造出数字化导航模板,术中通过导航模板辅助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术后根据X片和CT扫描评价椎弓根螺钉位置。结果共设计制作54个导航模板,辅助置入108枚颈椎椎弓根螺钉,CT扫描发现所有螺钉均准确置入相应椎弓根内。结论数字化导航模板辅助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性高,操作简单,为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准确置入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导航模板 椎弓根 下颈椎
下载PDF
肺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抗p21^(ras)单克隆抗体KGH-R1、KGH-R2、KGH-R3的免疫反应性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高静 张代军 +4 位作者 宋蜀伶 甄时建 陈玥 王丽 杨举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7-630,共4页
目的比较抗p21ras的单克隆抗体KGH-R1、KGH-R2、KGH-R3在肺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的免疫反应性,为该抗体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用本实验室制备的广谱抗p21ras单克隆抗体KGH-R1、KGH-R2、KGH-R3对30例肺腺癌和30例正常肺组织进行免疫组... 目的比较抗p21ras的单克隆抗体KGH-R1、KGH-R2、KGH-R3在肺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的免疫反应性,为该抗体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用本实验室制备的广谱抗p21ras单克隆抗体KGH-R1、KGH-R2、KGH-R3对30例肺腺癌和30例正常肺组织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计算各样本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和HSCORE分值,比较两组间的免疫反应性差异。结果单克隆抗体KGH-R1、KGH-R2、KGH-R3与肺腺癌发生免疫反应的百分率分别为83.33%(25/30)、93.33%(28/30)、63.33%(19/30);阳性样本的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数均为100%;平均HSCORE评分分别为127.50分、280.25分、158.50分。与正常肺组织发生免疫反应的百分率分别为26.67%(8/30)、16.67%(5/30)、33.33%(10/30);阳性样本的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数分别为7.75%、7.50%、8.05%;平均HSCORE评分分别为7.75分、7.50分、8.05分。单克隆抗体KGH-R1、KGH-R2、KGH-R3与肺腺癌免疫反应阳性样本的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数比较,3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者阳性样本的平均HSCORE分值比较:KGH-R2比KGH-R1、KGH-R3有更强的免疫反应性(P<0.05)。结论 KGH-R1、KGH-R2、KGH-R3单克隆抗体与肺腺癌组织的免疫反应性强于正常肺组织,其中KGH-R2免疫反应性最强,可进一步开发为肺腺癌的治疗性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P21RAS 单克隆抗体 KGH-R1 KGH-R2 KGH-R3 免疫反应性
下载PDF
诱导性自体干细胞移植后间质纤维化肾的结构与功能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徐繁 潘兴华 +6 位作者 李潇 蔡学敏 庞荣清 朱向情 李自安 何洁 赵晶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0年第1期7-9,F0004,共4页
目的观察诱导性自体干细胞经肾动脉移植对肾脏间质纤维化(UUO)模型兔肾功能及结构的影响。方法诱导兔成纤维细胞逆向分化为自体多能干细胞,经肾动脉移植到体内,分别于UUO损伤前和UUO损伤后第1、4、8w和移植后第1、4、8w于兔耳缘静脉采血... 目的观察诱导性自体干细胞经肾动脉移植对肾脏间质纤维化(UUO)模型兔肾功能及结构的影响。方法诱导兔成纤维细胞逆向分化为自体多能干细胞,经肾动脉移植到体内,分别于UUO损伤前和UUO损伤后第1、4、8w和移植后第1、4、8w于兔耳缘静脉采血,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观察肾功能情况,并于UUO损伤后第16w和移植后第8w随机于模型组和移植组各取1只兔肾做病理切片,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UUO损伤后第4w,两组动物Scr、BUN开始逐渐升高(P<0.05或0.01);从诱导性自体干细胞移植后第4w起,移植组Scr、BUN水平逐渐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可见肾小管数目减少、重度萎缩,萎缩的肾小管基底膜增厚、结构紊乱,肾小球囊腔扩张、囊腔内毛细血管球明显闭塞、呈缺血改变,肾间质弥漫性炎细胞浸润、重度纤维化,呈慢性病改变镜像;移植组可见肾小管中度萎缩,基底膜偏厚,小管多灶性扩张,肾小球囊腔扩张,肾间质散在炎细胞浸润、轻-中度纤维化改变。结论诱导性自体干细胞移植能降低肾脏UUO损伤后血清Scr和BUN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UUO损伤后的肾结构与功能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成纤维细胞 多能干细胞 细胞移植
下载PDF
TNF-α与COPD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余苏云 刘翱 《临床肺科杂志》 2009年第12期1655-1656,共2页
关键词 TNF-Α COPD 肿瘤坏死因子 免疫调节活性 组织细胞损害 呼吸系统疾病 抗肿瘤活性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肿瘤靶向治疗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杜先 王丽 +2 位作者 陈玥 胡奇婵 杨举伦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0年第7期805-808,共4页
关键词 癌症 靶向治疗 抗体 分子诊断学
下载PDF
西藏高原部队睡眠质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摘要)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鹏翔 刘诗翔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216-216,共1页
目的了解西藏高原部队睡眠质量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提高西藏高原部队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战斗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驻西藏某部队官兵163名,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症状自评... 目的了解西藏高原部队睡眠质量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提高西藏高原部队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战斗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驻西藏某部队官兵163名,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1)高原军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为7.06±3.04,以PSQI〉7作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则睡眠质量差者占36.8%,共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质量 心理健康 西藏高原 部队
下载PDF
乳腺良恶性病变GSTP1基因的突变和多态性分析
9
作者 耿源源 陈玥 +3 位作者 赵稳兴 王丽 王力 杨举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028-1031,1035,共5页
目的:检测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基因各外显子的突变和多态性,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乳腺癌及其相应癌旁增生组织标本各50例,良性增生组织标本50例,正常乳腺组织50例和正常人(志愿者)... 目的:检测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基因各外显子的突变和多态性,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乳腺癌及其相应癌旁增生组织标本各50例,良性增生组织标本50例,正常乳腺组织50例和正常人(志愿者)血液淋巴细胞15例为研究对象,运用PCR-SSCP技术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GSTP1基因外显子突变和多态性。结果:1)在3/50例(6%)乳腺癌组织中检测到GSTP1基因外显子3的11个位点发生突变,其中8个突变位点是错义突变(MS),均可导致氨基酸的改变;2个突变位点是同义突变(SS),氨基酸未发生改变;1个突变位点发生移码突变(FS),造成氨基酸读码框顺序的改变,并产生新的终止密码子,使蛋白发生截短,造成功能缺失。在5/50例(10%)乳腺癌组织中检测到外显子4的12个位点发生突变,其中6个为错义突变(MS),均可导致氨基酸的改变;6个移码突变(FS),突变热点在221位碱基,发生率最高(33%)。外显子6、7和剪接点未见突变。在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正常乳腺组织、癌旁和非癌旁乳腺增生组织中均未检测到该基因突变。2)在12/50例(24%)乳腺癌,5/50例(10%)乳腺癌旁增生,3/50例(6%)乳腺良性增生,3/50例(6%)正常乳腺组织和1/15例(6.7%)正常人淋巴细胞检测到GSTP1基因外显子5第313核苷酸多态性(A→G,导致Ile105Val)。结论:研究结果提示:1)GSTP1基因外显子突变可能与部分乳腺癌的发生有关;2)GSTP1第5外显子的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增生 GSTP1 突变 多态性
下载PDF
硼酸铝晶须-SiO_2颗粒复合体增强牙科复合树脂的研究(摘要)
10
作者 李星星 张文云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214-214,共1页
目的探讨正硅酸乙酯(TEOS)溶胶-凝胶法对硼酸铝晶须(ABw)的改性作用,合成具有固位形ABw—SiO2复合填料;研究ABw—SiO2复合体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影响.方法采用TEOS的溶胶-凝胶法对ABw和纳米SiO2混合物进行表面改性,然后烧结形成... 目的探讨正硅酸乙酯(TEOS)溶胶-凝胶法对硼酸铝晶须(ABw)的改性作用,合成具有固位形ABw—SiO2复合填料;研究ABw—SiO2复合体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影响.方法采用TEOS的溶胶-凝胶法对ABw和纳米SiO2混合物进行表面改性,然后烧结形成ABw—SiO2填料复合体.填料复合体加入牙科树脂基质制作标准试件(25mm×2mm×2mm).检测试件的弯曲强度及弹性模量.FTIR及能谱仪分析填料改性后化学成分及键合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复合树脂 硼酸铝晶须 正硅酸乙酯 溶胶-凝胶法 硼酸铝晶须-二氧化硅颗粒复合体
下载PDF
抗p21ras单克隆抗体KGH-R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免疫反应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丽英 甄时建 +4 位作者 王丽 陈玥 宋蜀伶 杨丽琳 杨举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研究p21ras的单克隆抗体KGH-R1对乳腺癌组织的特异性,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选取56例正常乳腺组织、55例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33例乳腺不典型增生、35例乳腺导管原位癌和6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用本实验室制备的广谱抗p21ras单克... 目的研究p21ras的单克隆抗体KGH-R1对乳腺癌组织的特异性,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选取56例正常乳腺组织、55例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33例乳腺不典型增生、35例乳腺导管原位癌和6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用本实验室制备的广谱抗p21ras单克隆抗体KGH-R1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计算各样本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和HSCORE分值,比较各组免疫反应性的差异。结果 KGH-R1单克隆抗体与71.67%(43/60)乳腺浸润癌发生免疫反应,阳性样本的平均阳性细胞率66.29%,平均HSCORE评分131.64分,KGH-R1抗体和HSCORE分值与浸润癌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ER、PR状态无关(P>0.05)。与62.86%(22/35)的原位癌发生免疫反应,阳性样本的平均阳性细胞率59.18%,平均HSCORE评分86.75分。与57.58%(19/33)的不典型增生导管上皮发生免疫反应,阳性样本的平均阳性细胞率46.83%,平均HSCORE评分54.86分。与49.09%(27/55)的普通型导管增生组织发生免疫反应,阳性样本的平均阳性细胞率23.15%,平均HSCORE评分21.95分。但KGH-R1单克隆抗体仅与少数(12/56)的正常乳腺组织发生微弱免疫反应(HSCORE<30分)。结论 KGH-R1单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乳腺癌特异性,可以进一步开发为治疗性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增生 P21RAS 单克隆抗体KGH-R1 免疫组化 特异性
下载PDF
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组织中TIMP-3基因突变谱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魏维 王丽 +3 位作者 陈玥 尚孔顺 王力 杨举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3-527,共5页
目的获得乳腺癌发生中TIMP-3基因的突变谱,探讨该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以50例乳腺癌及相应癌旁增生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50例乳腺良性增生病变及15例正常人血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技术和DNA直接测序技术检测TIM... 目的获得乳腺癌发生中TIMP-3基因的突变谱,探讨该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以50例乳腺癌及相应癌旁增生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50例乳腺良性增生病变及15例正常人血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技术和DNA直接测序技术检测TIMP-3基因全部5个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结果在40/50例(80%)乳腺癌、36/50例(72%)相应的癌旁增生、40/50例(80%)乳腺良性增生病变,37/50(74%)例正常乳腺组织及13/15(86.67%)例正常人血液淋巴细胞中检测到TIMP-3基因外显子3突变,外显子1、2、4、5均未检测到突变,1~5号外显子的相应剪接点也未检测到基因序列改变。DNA测序证实上述外显子3的突变全部集中在249和261两个位点处,均为同义突变(249T>C和261C>T,对编码的氨基酸无影响),表明这两处位点的改变可能均为单核苷酸多态性。结论突变不是TIMP-3在乳腺癌中作用失活的主要原因,TIMP-3可能是以基因突变以外的其它方式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TIMP-3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影响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天然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佟晓娜 蔡学敏 +2 位作者 杨仁华 马丽花 赵晶 《医学综述》 2009年第12期1845-1848,共4页
树突状细胞是已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在诱导免疫应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嘲。对树突状细胞的研究为天然药物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即天然药物调节免疫的作用是否通过影响机体树突状细胞的发育状态来达... 树突状细胞是已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在诱导免疫应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嘲。对树突状细胞的研究为天然药物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即天然药物调节免疫的作用是否通过影响机体树突状细胞的发育状态来达到目的的。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得出结论:许多天然药物及其有效成分对树突状细胞发育成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作用,是通过促进或抑制村突状细胞的成熟状态而发挥调节免疫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天然药物 免疫调节
下载PDF
改进第一跖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母]趾缺损创面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玉兵 徐永清 陆声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报道应用改进的第1跖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母]趾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第1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切取方法进行了改进,皮瓣位于第1跖骨间隙的部分及蒂部在第1骨间背侧肌肌膜下切取.蒂部留宽2cm.对第1跖背动脉不... 目的报道应用改进的第1跖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母]趾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第1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切取方法进行了改进,皮瓣位于第1跖骨间隙的部分及蒂部在第1骨间背侧肌肌膜下切取.蒂部留宽2cm.对第1跖背动脉不做刻意解剖并根据第1跖背动脉3种不同的类型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共应用改进的第1跖背岛状皮瓣修复[足母]趾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10例;皮瓣面积为2.5cm×3.0cm-4.0×6.0cm。结果8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远端出现浅表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2年,皮瓣外形美观,患足功能满意。结论第1跖背动脉无论是何种类型,改进的第1跖背岛状皮瓣都可用于[足母]趾缺损创面的修复,并能取得比较理想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母]趾 外科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常用抗生素/天然产物体外联合抗菌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青青 左国营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7期3530-3533,共4页
目的: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文献,综述常用抗生素之间以及天然产物与抗生素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结果:抗生素之间的联合用药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联合... 目的: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文献,综述常用抗生素之间以及天然产物与抗生素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结果:抗生素之间的联合用药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联合应用以及磷霉素、克林霉素与其他抗生素的联合应用为主;天然产物与抗生素的联合用药以天然产物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菌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联合应用为主,其体外联合抗菌活性研究表明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结论:联合用药是治疗严重感染的有效方法,天然产物与抗生素的体外联合抗菌效果显著,现已成为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天然产物 体外 联合用药 抗菌活性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