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医源性胆道损伤优化分型方案52例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付必莽
唐继红
+3 位作者
唐波
董丽英
胡明道
张捷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类型及分型标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胆道损伤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基于医源性胆道损伤的程度和部位,将医源性胆道损伤分为Ⅰ、Ⅱ、Ⅲ和Ⅳ型,并回顾性分析以此分型指导治疗的52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效...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类型及分型标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胆道损伤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基于医源性胆道损伤的程度和部位,将医源性胆道损伤分为Ⅰ、Ⅱ、Ⅲ和Ⅳ型,并回顾性分析以此分型指导治疗的52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效果,总结此分型方案对处理胆道损的指导作用.结果医源性胆道损伤主要发生于肝总管和胆总管,分别占50%和30.8%.程度以损伤≤2 mm的锐器伤(Ⅰ型)和胆管壁缺损大于肝胆壁1/3(Ⅲ型)为主,分别占40.4%和42.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所致的胆道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OC所致的损伤以Ⅰ型为主,占54.2%;而LC所致的损伤以Ⅲ型为主,占59.1%.结论该分型方案对指导医源性胆道损伤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胆道损伤
优化分型
探讨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逆向解剖法游离股骨/胫骨快捷制备小鼠骨髓细胞
被引量:
12
2
作者
付必莽
苏莹珍
+3 位作者
何小文
胡安斌
何晓顺
黄洁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601-2604,共4页
背景:如何快速洁净地游离小鼠股骨和胫骨直接影响骨髓细胞缺血时间,虽文献报道可用手术刀片刮除、纱布和纸巾等器物协助去除肌肉组织。但对其具体操作技巧并无详细报道,也无统一简捷的方法。目的:寻找制备小鼠骨髓细胞快捷实用的方法,...
背景:如何快速洁净地游离小鼠股骨和胫骨直接影响骨髓细胞缺血时间,虽文献报道可用手术刀片刮除、纱布和纸巾等器物协助去除肌肉组织。但对其具体操作技巧并无详细报道,也无统一简捷的方法。目的:寻找制备小鼠骨髓细胞快捷实用的方法,最大限度减少骨髓细胞缺血时间。方法:采用逆向肌肉剥离法由踝关节向髋关节逆行解剖,以镊子配合剪刀行"剪合-滑动-折转"3个动作,彻底去除附着于小鼠后肢股骨的肌肉组织,快捷制备骨髓细胞悬液。记录解剖骨骼和制备骨髓细胞的时间,所得骨髓细胞培养72h后光学显微镜观察,评价该制备方法的效果。结果与结论:骨骼解剖时间为(1.9±0.4)min,骨髓细胞悬液制备时间为(14.7±1.8)min;游离过程骨折断或髓腔破损率为0%;制备的骨髓细胞培养72h,细胞数量[(8.1±2.0)×107个]较培养前[(4.7±0.7)×107]明显增加(P<0.01),而活细胞比率在培养前(97.5±1.1)%和培养后(95.4±1.0)%无明显差异(P>0.05);镜下微生物污染率为0%,未见肌肉细胞等污染。结果显示该方法快捷实用、不易污染、操作容易程序化,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解剖
胫骨/股骨
快捷
小鼠
骨髓细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56层智能CT肝门脉三维重建及分型对Glisson鞘横断肝切除的指导
被引量:
6
3
作者
付必莽
唐继红
+5 位作者
孙勇
张捷
胡明道
杨达宽
何晓顺
黄洁夫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8-393,共6页
目的采用256层智能CT(intelligent CT,ict)研究肝内门脉的解剖类型,为临床解剖性肝切除提供最佳的影像支持。资料与方法提取163例PhilipsⅡ256层iCT的肝三期图像,用Philips Brilliance Workspace Portal软件对肝门脉和体积行三维重建,...
目的采用256层智能CT(intelligent CT,ict)研究肝内门脉的解剖类型,为临床解剖性肝切除提供最佳的影像支持。资料与方法提取163例PhilipsⅡ256层iCT的肝三期图像,用Philips Brilliance Workspace Portal软件对肝门脉和体积行三维重建,并基于Glisson鞘横断法肝切除的需要进行分型。结果门脉可分为规则型(Ⅰ型)、左中右型(Ⅱ型)、左右型(Ⅲ型)和特殊型(Ⅳ型)。其中规则型和左中右型分别占41.7%和47.3%,适于行Glisson鞘横断肝切除;而左右型和特殊型分别占9.8%和1.2%,不适于该术式。各型间门脉主干管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中右型中各一级分支主干间管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规则型中右主干管径明显大于左支和右前叶支(P<0.05),但右前叶支与左主干管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间肝左、中、右叶体积均约占整肝体积的1/3。结论 89%的个体在三维影像支持下宜首选Glisson鞘横断肝切除,而11%的个体采用此法时容易误扎、损伤或漏扎临近属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像
三维
解剖学
局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医源性胆道损伤优化分型方案52例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付必莽
唐继红
唐波
董丽英
胡明道
张捷
机构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云南省肝胆胰外科研究所
出处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0-43,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类型及分型标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胆道损伤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基于医源性胆道损伤的程度和部位,将医源性胆道损伤分为Ⅰ、Ⅱ、Ⅲ和Ⅳ型,并回顾性分析以此分型指导治疗的52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效果,总结此分型方案对处理胆道损的指导作用.结果医源性胆道损伤主要发生于肝总管和胆总管,分别占50%和30.8%.程度以损伤≤2 mm的锐器伤(Ⅰ型)和胆管壁缺损大于肝胆壁1/3(Ⅲ型)为主,分别占40.4%和42.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所致的胆道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OC所致的损伤以Ⅰ型为主,占54.2%;而LC所致的损伤以Ⅲ型为主,占59.1%.结论该分型方案对指导医源性胆道损伤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医源性胆道损伤
优化分型
探讨
回顾性研究
Keywords
Iatrogenic bile duct injury
Optimal types
Investigation
Retrospective analysis.
分类号
R657.4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逆向解剖法游离股骨/胫骨快捷制备小鼠骨髓细胞
被引量:
12
2
作者
付必莽
苏莹珍
何小文
胡安斌
何晓顺
黄洁夫
机构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云南省肝胆胰外科研究所
南方医科大学热带公共卫生
学院
流行病学系
中山大学
附属
第六
医院
结直肠
外科
中山大学
附属
第一
医院
出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601-2604,共4页
基金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类)(20105317120002)
云南省联合专项面上项目基金(2010ZC127)~~
文摘
背景:如何快速洁净地游离小鼠股骨和胫骨直接影响骨髓细胞缺血时间,虽文献报道可用手术刀片刮除、纱布和纸巾等器物协助去除肌肉组织。但对其具体操作技巧并无详细报道,也无统一简捷的方法。目的:寻找制备小鼠骨髓细胞快捷实用的方法,最大限度减少骨髓细胞缺血时间。方法:采用逆向肌肉剥离法由踝关节向髋关节逆行解剖,以镊子配合剪刀行"剪合-滑动-折转"3个动作,彻底去除附着于小鼠后肢股骨的肌肉组织,快捷制备骨髓细胞悬液。记录解剖骨骼和制备骨髓细胞的时间,所得骨髓细胞培养72h后光学显微镜观察,评价该制备方法的效果。结果与结论:骨骼解剖时间为(1.9±0.4)min,骨髓细胞悬液制备时间为(14.7±1.8)min;游离过程骨折断或髓腔破损率为0%;制备的骨髓细胞培养72h,细胞数量[(8.1±2.0)×107个]较培养前[(4.7±0.7)×107]明显增加(P<0.01),而活细胞比率在培养前(97.5±1.1)%和培养后(95.4±1.0)%无明显差异(P>0.05);镜下微生物污染率为0%,未见肌肉细胞等污染。结果显示该方法快捷实用、不易污染、操作容易程序化,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逆向解剖
胫骨/股骨
快捷
小鼠
骨髓细胞
分类号
R394.2 [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56层智能CT肝门脉三维重建及分型对Glisson鞘横断肝切除的指导
被引量:
6
3
作者
付必莽
唐继红
孙勇
张捷
胡明道
杨达宽
何晓顺
黄洁夫
机构
昆明
医学院
第二
附属
医院
肝胆胰
外科
昆明
医学院
第二
附属
医院
放射
医学
科
中山大学
附属
第一
医院
器官移植中心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8-393,共6页
文摘
目的采用256层智能CT(intelligent CT,ict)研究肝内门脉的解剖类型,为临床解剖性肝切除提供最佳的影像支持。资料与方法提取163例PhilipsⅡ256层iCT的肝三期图像,用Philips Brilliance Workspace Portal软件对肝门脉和体积行三维重建,并基于Glisson鞘横断法肝切除的需要进行分型。结果门脉可分为规则型(Ⅰ型)、左中右型(Ⅱ型)、左右型(Ⅲ型)和特殊型(Ⅳ型)。其中规则型和左中右型分别占41.7%和47.3%,适于行Glisson鞘横断肝切除;而左右型和特殊型分别占9.8%和1.2%,不适于该术式。各型间门脉主干管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中右型中各一级分支主干间管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规则型中右主干管径明显大于左支和右前叶支(P<0.05),但右前叶支与左主干管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间肝左、中、右叶体积均约占整肝体积的1/3。结论 89%的个体在三维影像支持下宜首选Glisson鞘横断肝切除,而11%的个体采用此法时容易误扎、损伤或漏扎临近属支。
关键词
肝切除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像
三维
解剖学
局部
Keywords
Hepatectomy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Imaging, three-dimensional
Anatomy, regional
分类号
R322.46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医源性胆道损伤优化分型方案52例回顾性研究
付必莽
唐继红
唐波
董丽英
胡明道
张捷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逆向解剖法游离股骨/胫骨快捷制备小鼠骨髓细胞
付必莽
苏莹珍
何小文
胡安斌
何晓顺
黄洁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56层智能CT肝门脉三维重建及分型对Glisson鞘横断肝切除的指导
付必莽
唐继红
孙勇
张捷
胡明道
杨达宽
何晓顺
黄洁夫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