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疗效与术前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大兴 解京明 +3 位作者 邓虹 刘路平 张颖 王迎松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探讨抑郁和焦虑与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对术后疗效的评估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3月在昆明医学院附属延安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前所有患者完成日本骨科学会(JOA)腰... 目的:探讨抑郁和焦虑与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对术后疗效的评估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3月在昆明医学院附属延安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前所有患者完成日本骨科学会(JOA)腰痛评分、视觉疼痛自我评定(V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评分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评分。按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7分为界)将患者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按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6分为界)将患者分为焦虑组与非焦虑组。术后3个月随访JOA及VAS评分。比较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焦虑组与非焦虑组的术后疼痛缓解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焦虑组与非焦虑组的患者术后JOA评分分别为3.2±0.3、9.1±1.8、3.3±0.3、9.2±1.9,VAS评分分别为1.25±0.53、2.53±0.40、1.23±0.55、2.48±0.38,抑郁组及焦虑组疼痛缓解率差(P<0.01)。结论:术前以抑郁和焦虑为主的负性情绪将加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疼痛,而术前进行心理因素评分有助于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 抑郁 焦虑 心理评估 术后疗效
原文传递
退变性慢性下腰痛与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大兴 解京明 +3 位作者 邓虹 刘路平 张颖 王迎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2-445,共4页
目的探讨以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与退变性慢性下腰痛患者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治疗的80例退变性下腰痛患者。所有患者一次性全部完成五项问卷,按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的划界分7分将所有患者分为抑... 目的探讨以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与退变性慢性下腰痛患者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治疗的80例退变性下腰痛患者。所有患者一次性全部完成五项问卷,按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的划界分7分将所有患者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按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的划界分6分将所有患者分为焦虑组与非焦虑组。80例患者全部进入统计学分析,中间无一例脱落。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以抑郁和焦虑为主的心理因素以及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社会因素与患者疼痛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退变性慢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程度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r=-0.340,P<0.05),与性别、年龄、职业等社会因素无明显相关性。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与抑郁评分(r=0.815,P<0.01)及焦虑评分(r=0.694,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退变性慢性下腰痛患者的痛量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退变性慢性下腰痛患者的痛量与抑郁及焦虑均呈显著正相关,应关注社会心理因素对下腰痛治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腰痛 社会心理因素 抑郁 焦虑
下载PDF
改进型逆行旋入钉治疗肱骨骨折
3
作者 王大兴 熊鹰 +4 位作者 邓虹 柳百炼 李群辉 张仲子 贾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11-815,共5页
目的根据肱骨的解剖特点及临床应用,改进原有的肱骨逆行旋入式自锁髓内钉(逆行旋入钉),探讨改进型逆行旋入钉对肱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6年3月-2010年3月,共收治146例肱骨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3例,分别采用原型及改... 目的根据肱骨的解剖特点及临床应用,改进原有的肱骨逆行旋入式自锁髓内钉(逆行旋入钉),探讨改进型逆行旋入钉对肱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6年3月-2010年3月,共收治146例肱骨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3例,分别采用原型及改进型逆行旋入钉治疗。原型组:男40例,女33例;平均年龄41岁;骨折类型为横形41例,斜形18例,螺旋形8例,粉碎形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 h~2个月,中位时间11 d。手术以闭合方式固定27例,切开复位固定46例。改进型组:男39例,女34例;平均年龄40岁;骨折类型为横形43例,斜形16例,螺旋形10例,粉碎形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 h~3个月,中位时间13 d。手术以闭合方式固定31例,切开复位固定4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术后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情况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改进型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原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型组术中出现3例医源性肱骨髁上骨折;改进型组无医源性肱骨髁上骨折发生。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未发生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和断裂等并发症。两组共116例获12个月以上随访,每组58例。骨折愈合时间:改进型组新鲜骨折(15±3)周,陈旧骨折和骨不连(30±12)周;原型组新鲜骨折(16±4)周,陈旧骨折(35±14)周;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患肢功能评价:原型组Neer肩关节评分优65例、良8例,Aitken和Rorabeck肘关节功能评分优61例、良12例,两种评分优良率均为100%;改进型组Neer肩关节评分优67例、良6例,Aitken和Rorabeck肘关节功能评分优63例、良10例,两种评分优良率均为100%。结论改进型逆行旋入钉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可靠的内固定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型逆行旋入式自锁髓内钉 肱骨骨折 内固定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