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羟基磷灰石在骨科中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再清 雷云坤 孟增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1期9629-9634,共6页
背景:纳米羟基磷灰石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活性材料,是现在组织工程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目的:综述纳米羟基磷灰石在骨科领域的临床应用进展,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查阅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有关纳米羟基... 背景:纳米羟基磷灰石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活性材料,是现在组织工程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目的:综述纳米羟基磷灰石在骨科领域的临床应用进展,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查阅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有关纳米羟基磷灰石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影响及再血管化的研究,并总结其在骨科的临床应用进展。结果与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能够提高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及功能代谢,诱发新骨形成;而破骨细胞能够吸收、降解羟基磷灰石,同时,纳米羟基磷灰石调节破骨细胞的代谢过程,共同参与了骨代谢。另外,纳米羟基磷灰石植入体内后能够再血管化,进而有利于骨修复和重建。基于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材料的优越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已初步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骨科植入物 骨缺损 再血管化 组织工程骨材料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9诱导成骨分化及其在骨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再清 孟增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7期6987-6992,共6页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9是一种强有力的诱导成骨分化的骨形态蛋白,但对它的研究却偏少。目的: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骨形态发生蛋白9诱导成骨分化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在骨科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9是一种强有力的诱导成骨分化的骨形态蛋白,但对它的研究却偏少。目的: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骨形态发生蛋白9诱导成骨分化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在骨科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1-01/2011-06关于骨形态发生蛋白9的文章,以"骨形态蛋白-9;成骨分化;骨缺损;脊柱融合;肿瘤"或"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bone fracture,spinal fusions,tumor"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选择近5年内关于骨形态发生蛋白9的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的文章。初检得到91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得到34篇文献并进行系统回顾与综述。结果与结论:迄今为止,已发现多种生长因子能够促进骨形成,其中,骨形成蛋白是骨组织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调节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9属于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不仅能强有力的诱导间充质细胞、前成骨细胞和肌肉细胞等成骨分化,而且在软骨形成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其诱导骨形成机制不完全同于传统的骨形态发生蛋白。动物实验证明其还能促进骨折愈合、诱导脊柱融合,调控肿瘤的迁徙。因此,骨形态发生蛋白9在骨科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9 成骨分化 骨缺损 脊柱融合 肿瘤
下载PDF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体外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以及MRI成像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孟增东 邱伟 +3 位作者 胡彪 刘伟 戴敏芳 雷云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6期951-957,共7页
背景:传统的干细胞标记方法常需要病理组织学等侵袭性手段检测,无法动态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也不适合临床研究。目的:观察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体外标记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及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MRI成像... 背景:传统的干细胞标记方法常需要病理组织学等侵袭性手段检测,无法动态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也不适合临床研究。目的:观察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体外标记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及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MRI成像特征。方法:采用红细胞裂解贴壁法培养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不同浓度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100,50,25,12.5mg/L)联合多聚赖氨酸(0.75mg/L)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MRI检测,观察其成像特征。结果与结论:25mg/L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联合0.75mg/L多聚赖氨酸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浓度对细胞的生长活性没有影响,不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成脂分化能力。MRI扫描在T2*WI序列上能明显有效地显像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标记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标记 磁共振 安全性
下载PDF
不同地区光照量与人体维生素D水平及骨密度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38
4
作者 连星烨 孟增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3-187,165,共6页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受损,骨折危险性增加为主要表现的骨骼疾病。是体内体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维生素D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日光中的紫外线能够预防维生素D的缺乏和不足,其强度及量与机体内骨代谢、骨密度以及骨质疏松症的发...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受损,骨折危险性增加为主要表现的骨骼疾病。是体内体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维生素D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日光中的紫外线能够预防维生素D的缺乏和不足,其强度及量与机体内骨代谢、骨密度以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国不同海拔、不同日照量、不同地方,相同条件人群的骨密度有一定差异。适当的日照,不仅能改善骨代谢、骨密度情况,而且能够有效缓解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日照量 骨代谢 骨密度 维生素D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5
作者 邱伟 孟增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3-316,共4页
背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在高承重区的髋关节,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无菌性骨坏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能对坏死的股骨头具有很好的修复作用。目的: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方... 背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在高承重区的髋关节,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无菌性骨坏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能对坏死的股骨头具有很好的修复作用。目的: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方法:以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ur head,Femur head necrosis,Osteonecrosis,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esenchymal stem cells,Multipotent stem cell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01/2009-04);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1989-01/2009-04)。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纳入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特性和功能、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和病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研究;排除重复文献。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800余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其中38篇文献进行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可以分化为软骨细胞、骨细胞和脂肪细胞。随着干细胞工程的发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能是一种修复骨坏死有效的治疗方法。文章叙述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病理,分析了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理论依据,通过比较国内外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实验研究,来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希望以此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缺血性坏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骨组织工程 综述文献
下载PDF
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绞锁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曦 孙先润 +2 位作者 赵毅 孟增东 胡建华 《创伤外科杂志》 2011年第2期163-163,共1页
采用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绞锁14例,脱位颈椎均解剖复位,植骨于术后3~4个月均融合。该治疗能使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小关节突绞锁患者完全恢复颈椎序列,解除压迫,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关键词 颈椎骨折 脱位 关节突绞锁 内固定
下载PDF
载万古霉素硫酸钙人工骨在非急性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晓芳 邹天南 杨丕斌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2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载万古霉素硫酸钙人工骨对治疗非急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5月~2011年2月收治的42例,病程为1~360个月,平均11个月的非急性骨髓炎患者,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配合下,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内的炎性物质后填入载有万古... 目的探讨载万古霉素硫酸钙人工骨对治疗非急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5月~2011年2月收治的42例,病程为1~360个月,平均11个月的非急性骨髓炎患者,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配合下,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内的炎性物质后填入载有万古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观察局部伤口情况。结果 41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获得随访38例,随访6~36个月,平均8.6个月,人工骨吸收,无复发病例。结论载万古霉素硫酸钙人工骨是治疗非急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硫酸钙 骨替代物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体会 被引量:5
8
作者 孙先润 赵晓芳 +3 位作者 胡建华 邹天南 孟增东 扬丕斌 《创伤外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76-177,共2页
回顾性分析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6例和用髓内钉治疗92例临床资料。发现二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认为股骨近端髓内重建钉和解剖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在稳定骨折、抗旋转、避免滑动钉切出股骨头等方面优于带侧方钢板的加压滑... 回顾性分析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6例和用髓内钉治疗92例临床资料。发现二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认为股骨近端髓内重建钉和解剖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在稳定骨折、抗旋转、避免滑动钉切出股骨头等方面优于带侧方钢板的加压滑动髋螺钉,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治疗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革 李宏键 +1 位作者 赵毅 张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0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1例超过75岁的高龄老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21例经平均24个月随访,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14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0.4%。结论采用人工股... 目的探讨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1例超过75岁的高龄老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21例经平均24个月随访,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14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0.4%。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高龄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个性化术式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召 李宏健 +2 位作者 姚绍平 廖永兴 张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4期12-13,共2页
目的选择个性化术式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从而进一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率。方法采用Pemberton骨盆旋转截骨,Dega骨盆旋转截骨,Chiari骨盆内移截骨,股骨转子下旋转截骨及股骨转子下短缩截骨不同个性化术式及其组合,治疗大龄先天... 目的选择个性化术式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从而进一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率。方法采用Pemberton骨盆旋转截骨,Dega骨盆旋转截骨,Chiari骨盆内移截骨,股骨转子下旋转截骨及股骨转子下短缩截骨不同个性化术式及其组合,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26例34髋,根据Mck-ay临床康复评定标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随访2~6年,平均3年4个月。3髋股骨再骨折(8.3%),2髋术后股骨头再脱位(5.8%),6髋股骨头缺血坏死(17.6%)。治疗效果34髋中优10髋、良17髋、可6髋、差1髋,优良率为79.4%。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个性化的手术方式,注重手术细节,并配合术后有效的功能康复,是降低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并发症和病残率,进一步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术式 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 大龄儿童
下载PDF
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革 李宏键 张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9期137-137,共1页
目的探讨对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Ⅲ型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98例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Ⅲ型经过内、外侧两个切口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结果98例经1~3年随访,全部患儿骨折愈合佳,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目的探讨对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Ⅲ型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98例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Ⅲ型经过内、外侧两个切口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结果98例经1~3年随访,全部患儿骨折愈合佳,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93.8%。结论对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Ⅲ型采用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可以使骨折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固定,从而达到减少并发症的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伸直型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12
作者 胡彪 邱伟 孟增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0-134,共5页
背景:目前,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心、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应用。目的:对国内外应用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现状及新进展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 背景:目前,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心、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应用。目的:对国内外应用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现状及新进展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1-12/2009-12关于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超顺磁性氧化铁,干细胞,标记,磁共振成像"或"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tem cells,labe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近5年内文章内容与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43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关于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40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以往通过光镜识别干细胞标记物的研究中,必须用传统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从体内取得组织才能进行细胞探测,这显然不适合进行动态观察,更不适用于临床研究。超顺磁性氧化铁可以有效地进行活细胞标记,而这种标记方法不会影响细胞的活力、生长、分裂、迁移、分化等生物学功能,对细胞没有毒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以用MRI进行活体示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氧化铁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标记 干细胞移植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急诊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临床观察
13
作者 王革 李宏键 张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9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在C臂X光机透视下急诊行闭合复位后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结果随访10~24个月,全部患者骨折骨性愈合,股骨头发生囊性变1例。结... 目的探讨急诊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在C臂X光机透视下急诊行闭合复位后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结果随访10~24个月,全部患者骨折骨性愈合,股骨头发生囊性变1例。结论急诊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积极有效、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青壮年 急诊 闭合复位 加压空心螺钉 骨折内固定
下载PDF
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14
作者 王革 李宏键 张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2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42足跟骨关节内骨折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经过7-18个月随访,全部患者骨折骨性愈合,按Maryland foot score评分标准:优:23足,良:14足,...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42足跟骨关节内骨折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经过7-18个月随访,全部患者骨折骨性愈合,按Maryland foot score评分标准:优:23足,良:14足,中5足,优良率为88.1%。结论手术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主要方法,同时要重视术后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关节内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术
下载PDF
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丰 张超 +2 位作者 姚振强 杨召 孟增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6期4886-4891,共6页
背景:近年来,对炎症界膜形成、破骨细胞活化机制认识的逐渐深入,应用药物逆转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病理过程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目的:综述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方法:以"Artificialjoints,Asepticloosen... 背景:近年来,对炎症界膜形成、破骨细胞活化机制认识的逐渐深入,应用药物逆转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病理过程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目的:综述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方法:以"Artificialjoints,Asepticloosening,Osteoclast,Tumornecrosis factor-a,Interleukin-1,Drugtreatment,Gene Therapy,Bonelos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以"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破骨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药物治疗,基因治疗,骨丢失"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纳入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发病机制及预防假体无菌性松动药物的相关研究,排除重复文献。结果与结论:纳入29篇文献进行分析。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治疗所涉及的药物大都已被临床使用,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降低长期使用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如何提高假体周围局部的有效药物浓度。用转基因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是近年来研究的最新进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因为基因治疗的人体安全性尚未解决,所以这些研究还停留在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无菌性松动 人工关节 破骨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 药物治疗 基因治疗 骨丢失
下载PDF
柚皮苷抑制钛颗粒诱导糖尿病小鼠颅骨骨溶解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招波 周小小 +1 位作者 张鹏 张超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柚皮苷抑制钛颗粒诱导糖尿病小鼠颅骨骨溶解的疗效。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各30只)。糖尿病组以链脲佐菌素诱导方案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组小鼠再随机分为3个亚组(各10只),分别为... 目的观察柚皮苷抑制钛颗粒诱导糖尿病小鼠颅骨骨溶解的疗效。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各30只)。糖尿病组以链脲佐菌素诱导方案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组小鼠再随机分为3个亚组(各10只),分别为对照组、纯钛颗粒注射组、纯钛颗粒加柚皮苷注射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血清骨钙素(OCN)及I型末端胶联肽(NTx)水平。μCT检测骨容积/组织容积比率及骨表面积/骨容积比率,组织形态学观测颅骨新骨形成面积、颅骨厚度、颅骨中缝面积改变。结果应用柚皮苷的糖尿病小鼠在新骨形成面积、颅骨厚度、骨容积、中缝面积、OCN水平方面与非糖尿病小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柚皮苷可抑制糖尿病小鼠骨溶解,促进骨愈合,对临床治疗有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 柚皮苷 骨溶解 骨碎补 糖尿病
下载PDF
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19
17
作者 孙先润 唐涛 +2 位作者 赵晓芳 邹天南 高国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后路、前路、后前联合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后路、前路、前后联合手术复位固定、椎管减压治疗116例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观察手术前、后骨折高度、Frankel分...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后路、前路、后前联合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后路、前路、前后联合手术复位固定、椎管减压治疗116例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观察手术前、后骨折高度、Frankel分级比对、脊柱Cobb角,利用重复测量检验和方差分析,判断治疗效果。[结果]116例患者获6个月~4年(平均1.5年)随访。3组骨折高度恢复对比无显著性差异、Frankel分级比对和脊柱Cobb角手术前后对比值,后路与前路有显著性差异,后路与前后联合有显著性差异,前路与前后联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稳定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脊髓损伤,采用前路、后路、前后联合手术方法均能很好复位固定病椎,前路减压较后路减压彻底,前后联合手术方法优于单纯前路、后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 治疗 体会
原文传递
Ⅰ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并后凸畸形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曦 赵毅 +2 位作者 孙先润 高国玺 王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656-1658,共3页
[目的]探讨I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科自2003年1月~2009年3月对79例胸腰椎结核合并后凸畸形患者行I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植骨融合、畸形矫正、截瘫恢复程度及结核病灶愈合情... [目的]探讨I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科自2003年1月~2009年3月对79例胸腰椎结核合并后凸畸形患者行I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植骨融合、畸形矫正、截瘫恢复程度及结核病灶愈合情况。随访时间2~6年,平均31个月。[结果]未发现结核复发病例;植骨融合,内固定无松动、移位;术后经X线片、CT或MRI检查,无残留病灶;术前Cobb角10°~60°,平均34.4°,术后0°~31.2°,平均矫正角度为24.2°,矫正度平均达70%,随访矫正度丢失<3°,后突畸形矫正满意;未发现术后椎管狭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级恢复至B级1例,B级恢复至C、D级各1例,C级恢复至D、E级10例,D级完全恢复。[结论]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胸腰椎发病节段及后凸畸形和截瘫程度,选择不同入路的手术方式彻底的清除病灶,植骨融合,矫正畸形后使用内固定重建脊柱前后方的稳定性,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使脊柱结核获得有效的根治,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后凸畸形 内固定
原文传递
选择性椎弓根置钉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晓芳 孙先润 +4 位作者 刘伟 邹天南 杨丕斌 高国玺 王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972-1975,共4页
[目的]回顾性观察分析后路选择性椎弓根置钉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9年6月采用后路选择性椎弓根置钉矫形手术治疗AIS,测量术前和术后胸侧凸冠状面Cobb角、矢状面Cobb角,腰侧凸冠状面Cobb角... [目的]回顾性观察分析后路选择性椎弓根置钉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9年6月采用后路选择性椎弓根置钉矫形手术治疗AIS,测量术前和术后胸侧凸冠状面Cobb角、矢状面Cobb角,腰侧凸冠状面Cobb角,顶椎椎体旋转和身高变化。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86min;术中失血量平均800 ml。术中无脊髓、神经及血管损伤,术后无胸腔积液及切口感染。随访2.1~6.4年,平均3.6年。胸侧凸冠状面Cobb角、胸侧凸矢状面Cobb角和冠状腰弯Cobb角分别由术前57.38°±10.93°、29.3°±7.8°、33.03°±7.75°矫正为12.88°±8.79°、17.9°±10.3°和8.85°±3.65°,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末次随访分别为:13.89°±9.36°、19.3°±5.4°和9.06°±3.78°,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顶椎椎体旋转由术前2.83°±1.25°矫正为1.37°±1.13°(P<0.01),末次随访(1.32°±1.04°)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身高平均增长4.45 cm。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失败征象。[结论]后路选择性椎弓根置钉能很好地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但需观察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椎弓根置钉 矫形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原文传递
体外震波仪治疗肌腱末端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晓芳 王刚 +2 位作者 孙先润 邹天南 杨丕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806-1808,共3页
[目的]评价体外震波疗法对肌腱末端病的临床作用。[方法]使用HK.ESWL-VI碎石机对共24例网球肘、跟腱炎、手屈肌腱鞘炎和肩周炎的病人进行了治疗,工作电压10~14 Hz/s,每次冲击800~1 000次,治疗次数1~3次,间隔3~4 d,治疗时间跨度为2... [目的]评价体外震波疗法对肌腱末端病的临床作用。[方法]使用HK.ESWL-VI碎石机对共24例网球肘、跟腱炎、手屈肌腱鞘炎和肩周炎的病人进行了治疗,工作电压10~14 Hz/s,每次冲击800~1 000次,治疗次数1~3次,间隔3~4 d,治疗时间跨度为2周内。使用疼痛评定方法 (VAS)和临床疗效判断标准评定震波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12个月,利用VAS(visual analog scale)疼痛评分法进行评估疼痛,治疗前后VAS评分经x2检验,P<0.05。临床疗效判定,18例病人达到临床治愈;5例病人达到临床显效;1例病人为临床无效。[结论]体外震波治疗具有无创、无副作用等优点,可以用于治疗肌腱末端病,近期效果较好,其远期疗效尚需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震波 肌腱末端病 疗效明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