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医临床鉴定出庭质证之——情景再现
1
作者 胡云波 赵丽萍 +1 位作者 杜琦 官莉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8年第11期00225-00226,共2页
鉴定人法庭质证,最主要的是要清楚,鉴定结论中的所涉及的每一个要素,就本案而言是个手术过程,其中的切口失误导致了被鉴定人的损伤。在构成此损伤的过程中、被鉴定人本身的身体情况不理想、主刀医师的切口失误、主刀医师的力量与助手的... 鉴定人法庭质证,最主要的是要清楚,鉴定结论中的所涉及的每一个要素,就本案而言是个手术过程,其中的切口失误导致了被鉴定人的损伤。在构成此损伤的过程中、被鉴定人本身的身体情况不理想、主刀医师的切口失误、主刀医师的力量与助手的助推力量形成的合力,三方因素构成了脾脏破裂。就本案过错而言单从文字上的描述难以让没有学过医的法官理解鉴定结论。在法庭质证过程中通过鉴定人员的语言、动作情景再现了手术过程,及医方的失误所在,使当时所有在场人员都听明白了,从而采信了我中心的鉴定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临床学 法医学鉴定 出庭质证
原文传递
人体血液中丙酮对乙醇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任雁明 熊积斌 +6 位作者 赵臣飞 李晨曦 管安琪 徐子晴 张开博 张瑞林 李树华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146-149,共4页
目的研究血液样品中丙酮对乙醇定性定量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双柱双检测器)测定600例涉嫌酒后或醉酒驾车驾驶员血液样品中的乙醇及丙酮。结果色谱柱1(DB-ALC1)可将内标叔丁醇和丙酮有效分离,而色谱柱2(DB-ALC2)不能将丙... 目的研究血液样品中丙酮对乙醇定性定量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双柱双检测器)测定600例涉嫌酒后或醉酒驾车驾驶员血液样品中的乙醇及丙酮。结果色谱柱1(DB-ALC1)可将内标叔丁醇和丙酮有效分离,而色谱柱2(DB-ALC2)不能将丙酮与内标叔丁醇分离,干扰乙醇定量结果的准确性。采用GC-MS法对疑似含有丙酮的部分血样进行确证,均检出丙酮成分,顶空气相色谱法对113例血样中丙酮进行定量分析,血样中丙酮含量最高为6.55 mg/100mL。结论法医学鉴定中应关注丙酮对乙醇检测结果的影响,为准确判定酒驾、醉驾案(事)件性质,应采用双柱双检测器进行乙醇定性判定,在血液样品中存在丙酮干扰时,采用DB-ALC1色谱柱测定的平均值作为定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法 血液 乙醇 丙酮
下载PDF
法医临床鉴定人出庭质证之——与专家证人的庭审对抗
3
作者 胡云波 赵丽萍 +1 位作者 杜琦 官莉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8年第12期00219-00220,共2页
与专家证人的庭审对抗,辩论式最好,理性、公开、透明对于法官及在场人员理解高危妊娠之一的妊娠期糖尿病,其在进行了规范合理的血糖控制并监测的情况下,不应该认为此妊娠就是正常妊娠,并按照正妊娠进行监测和处理。其仍然存在高危妊娠... 与专家证人的庭审对抗,辩论式最好,理性、公开、透明对于法官及在场人员理解高危妊娠之一的妊娠期糖尿病,其在进行了规范合理的血糖控制并监测的情况下,不应该认为此妊娠就是正常妊娠,并按照正妊娠进行监测和处理。其仍然存在高危妊娠的风险,应该按照妊娠期糖尿病规范的处理原则进行。即其一,对胎儿进行无负荷胎心率宫缩图观察(NST)监测,32周起,可作为常规产前监测,一周一次,必要时一周二次或每日一次,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其二,不应该等待产妇自然分娩,而应在产妇妊娠37-39周期内,经促胎肺发育治疗后,终止妊娠,最大限度的保证母婴安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证人 庭审对抗 妊娠期糖尿病 胎儿宫内窘迫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