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 被引量:9
1
作者 陈瑞春 杜艳 +3 位作者 邵天波 陈正辉 陈睿 张丽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58-63,共6页
目的了解2010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用K-B法和仪器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临床分离菌2 644株进行药敏试验,WHONET5.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检出的2 644株菌株中,... 目的了解2010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用K-B法和仪器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临床分离菌2 644株进行药敏试验,WHONET5.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检出的2 644株菌株中,住院患者占96%,门诊患者占4%.细菌检出率分别为革兰阴性菌72%,革兰阳性菌28%.革兰阳性菌葡萄球菌62%,肠球菌27%,肺炎链球菌2%.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科细菌64%,非发酵菌35%.标本中分离的细菌最多见者(前10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阴沟肠杆菌、粪肠球菌.未发现VRSA菌株.检出VRE菌株1株.MRSA的检出率为61%,MRCNS的检出率为80%.检出肺炎链球菌18株,未发现PNSP菌株.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67%和63%.铜绿假单胞菌的泛耐药菌株检出率为12%,鲍曼不动杆菌的泛耐药菌株检出率为14%.结论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细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检测 抗药性 药敏试验
下载PDF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卯建 赵滢 +1 位作者 邵天波 张真铭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11-115,共5页
目的了解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3 a铜绿假单胞菌(PAE)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至2012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按照统一方案,采用统一材料进行药... 目的了解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3 a铜绿假单胞菌(PAE)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至2012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按照统一方案,采用统一材料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MIC法、KB法和判定标准(CLSI2012年版),进行耐药性监测,使用WHONET 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病区分布情况与耐药率及变化趋势,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2011年、2012年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为208株、260株和278株,3 a中共分离出746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自痰液(79.8%),其次为咽拭子(7.6%)和尿液(6.2%);科室分布以ICU为主(32.4%),其次为干疗科(27.7%)、呼吸内科(12.2%)和神经外科(6.8%);3 a来铜绿假单胞菌总体耐药率除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氨曲南外,其余均呈下降趋势,亚胺培南3 a耐药率分别为65.2%,74.2%和69.5%;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48.0%,48.7%和55.8%,氨曲南耐药率分别为72.2%,78.2%和72.4%;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感染源,ICU仍是监控重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临床医生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和本医院药监测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控制耐药菌株的流行及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医院感染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2013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监测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渝 邵天波 +1 位作者 许云敏 单斌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288-289,292,共3页
目的了解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预防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568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和... 目的了解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预防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568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2012年版标准判断结果,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结果 2013年该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到肺炎克雷伯菌568株,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96株检出率为16.9%,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6.9%、19.1%和16.8%;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有189株检出率为33.3%。结论 2013年度该院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及分析,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医院感染率和控制细菌耐药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抗菌药物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碳青霉烯类 细菌耐药性监测
下载PDF
医院科室内设非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监测与规范化管理 被引量:4
4
作者 经晓杰 曾勇 +3 位作者 韩广营 茆尤尤 陈正辉 韩雁冰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171-173,共3页
目的对医院科室内设非洁净手术室实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和监测,分析规范化管理前后手术部位感染率及微生物学监测结果,从而提高科室内设非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 目的对医院科室内设非洁净手术室实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和监测,分析规范化管理前后手术部位感染率及微生物学监测结果,从而提高科室内设非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非洁净手术室内接受手术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非洁净手术室的微生物监测.自2012年6月起对非洁净手术室实施标准化管理.比较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非洁净手术室微生物学监测合格率及接受手术患者的感染发生率.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在非洁净手术室有3 633例患者接受手术,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在非洁净手术室接受手术的患者为4 434例,实施管理前后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78%和3.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管理前后各项微生物学监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的医院感染管理和监测可降低医院感染率,是医疗机构非洁净手术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洁净手术室 监测 规范化管理 手术部位感染
下载PDF
基于医学检验大数据建立与验证昆明地区人群胆红素的生物参考区间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昕 贾正仙 《云南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生物参考区间是解释、分析检验结果的依据,可直接采用国家权威机构或权威刊物发表的适合实验室的生物参考区间,也可自行建立或直接引用试剂供应商提供的生物参考区间,但需对引用的生物参考区间进行验证确认[1,2]。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 生物参考区间是解释、分析检验结果的依据,可直接采用国家权威机构或权威刊物发表的适合实验室的生物参考区间,也可自行建立或直接引用试剂供应商提供的生物参考区间,但需对引用的生物参考区间进行验证确认[1,2]。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众多学者提出利用实验室储存的大量数据,建立以数学统计模式为基础的生物参考区间(间接法)[3],并被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和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共同颁布的导则EP28-A3c所认可。2018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国家行业标准WS/T 404.4-2018《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4部分: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该行业标准的参考样本选择了东北(沈阳)、华北(北京)、西北(西安)、华东(上海)、华南(广州)和西南(成都)6地区城乡居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大数据 血清总胆红素 血清直接胆红素 生物参考区间 间接法
下载PDF
Seminar联合案例教学法在血液科带教中的应用
6
作者 武坤 杨金荣 +4 位作者 聂波 李云涛 程沈菊 李艳红 史明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1期84-87,共4页
目的分析Seminar联合案例教学法对血液科硕士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实习的50名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均采用传... 目的分析Seminar联合案例教学法对血液科硕士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实习的50名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均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观察组采用Seminar联合案例教学法实施教学。对比两组入科前、后理论知识与病例分析成绩考核结果差异,对比两组对教学模式满意程度差异。结果观察组入科后理论知识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成绩优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科后病例分析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成绩优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教学方案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minar联合案例教学法在血液科硕士研究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稳固学科研究生基础理论知识,并能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改善其对病例资料的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NAR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血液科 学术型研究生 理论考核 临床思维能力
下载PDF
肿瘤专科医院CRE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耐药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晓芳 杨伟 +2 位作者 张永瑞 李文聪 杜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6期768-771,776,共5页
目的分析肿瘤专科医院患者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基因型,为临床治疗和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云南省肿瘤医院临床科室送检标本中检出的31株CRE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碳青霉烯灭... 目的分析肿瘤专科医院患者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基因型,为临床治疗和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云南省肿瘤医院临床科室送检标本中检出的31株CRE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乙二胺四乙酸协同碳青霉烯灭活试验(eCIM)进行耐药表型检测。采用PCR检测blaKPC-2、blaSME、blaNDM-1、blaIMP、blaVIM、blaOXA-486种耐药基因型。结果31株CRE中,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要类型,占48.4%;以尿液标本和体液标本为主要标本来源,分别为12株(38.7%)、9株(29.0%);7株(22.6%)来源于重症医学科,7株(22.6%)来源于泌尿外科。31株CRE分离自30例患者,其中40~<60岁的有15例(50.0%),60~<80岁的有13例(43.3%)。从直肠癌、膀胱癌和颅内肿瘤患者中分离出的CRE菌株所占比例最高,均为12.9%。mCIM阳性的有27株,eCIM阳性的有20株。单独blaKPC-2阳性11株,阳性率为35.5%;单独blaNDM-1阳性12株,阳性率为38.7%;单独blaIMP阳性2株,阳性率为6.5%;1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出现blaKPC-2和blaNDM-1阳性。结论肿瘤专科医院分离的CRE菌株主要来源于直肠癌、膀胱癌、颅内肿瘤患者,感染人群主要为中老年人群,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要类型,主要耐药基因型为blaKPC-2和blaND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临床特征 耐药基因型 肿瘤专科医院
下载PDF
100例昆明地区社区和医院获得性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和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梁媛 李小凤 +4 位作者 李洁 吴春燕 姜波 单斌 宋贵波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22年第4期263-266,271,共5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社区和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BSI)血培养分离得到革兰阴性杆菌者临床特征及病原菌分布,比较社区和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之间的差异,为临床综合诊疗和病原学诊断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和分析2020年5月—2021年7月昆明... 目的 回顾性分析社区和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BSI)血培养分离得到革兰阴性杆菌者临床特征及病原菌分布,比较社区和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之间的差异,为临床综合诊疗和病原学诊断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和分析2020年5月—2021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院收治的100例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50例)和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培养分离得到的革兰阴性杆菌病原学资料。结果 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组男3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0.65±21.25)岁。基础疾病以心脏疾病、肾脏泌尿疾病和糖尿病最为常见。原发感染部位以泌尿系统(20例)为主,其次为呼吸道感染(15例)。血流感染时,31例患者均出现发热情况。患者病原菌检出主要为大肠埃希菌(68%)和肺炎克雷伯菌(18%)。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53.82±20.81)岁。基础疾病以心脏疾病和肿瘤性疾病最为常见。原发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29例),其次为腹腔感染和肠道感染等。43例患者在血流感染期间均出现发热情况。患者病原菌检出主要为大肠埃希菌(50%)和肺炎克雷伯菌(24%)。所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株分别占45.8%和47.6%。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组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高于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和医院获得性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常见病原菌均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但原发感染部位有显著性差异。应重视原发感染部位、近3月内是否有医疗机构入住史等因素对医院获得性BSI的影响,及时了解血流感染病原菌及临床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和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社区感染 医院感染 临床特征 病原菌分布
下载PDF
昆明地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特征分析
9
作者 周飞 李小凤 +4 位作者 梁媛 李洁 姜波 单斌 宋贵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20-825,共6页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规律及耐药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多中心收集的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s-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开展...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规律及耐药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多中心收集的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s-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开展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和遗传信息研究,并对碳青霉烯酶基因与外膜孔蛋白OprD编码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将81株CRPA分为36个ST型,总体以ST3390(41.98%,34/81)为主,其中有5种为新发现的ST型别;CRPA菌株中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检出率较高(65.43%,53/81),尿液标本检出率最高(80.00%,28/35),其中IMP、VIM和ND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检出率分别为37.04%、27.16%和1.23%,未检测到KPC、GES、SPM和OXA-40型碳青霉烯酶基因;oprD基因的序列比对分析发现,高达96.29%(78/81)CRPA临床分离株发生了各种类型的突变,以单个或者多个碱基的插入或缺失为主(76.54%,62/81)。结论81株CRPA主要的耐药机制为膜孔蛋白基因突变和产碳青霉烯酶;存在ST3390克隆株的局部流行,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防止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分子流行病学 多位点序列分型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耐药机制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构建敲除小鼠模型研究PPP2R3A基因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李洁 崔晓花 +2 位作者 梁媛 李小凤 宋贵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57-1661,共5页
目的 应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蛋白磷酸2调节亚基B″家族α亚型(PPP2R3A)基因敲除小鼠,从分子水平及组织水平上研究PPP2R3A缺失对心脏的影响。方法 将Cas9 mRNA和两个靶向PPP2R3A第3外显子翻译起始密码子附近区域的单导向RNA微注射到C57... 目的 应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蛋白磷酸2调节亚基B″家族α亚型(PPP2R3A)基因敲除小鼠,从分子水平及组织水平上研究PPP2R3A缺失对心脏的影响。方法 将Cas9 mRNA和两个靶向PPP2R3A第3外显子翻译起始密码子附近区域的单导向RNA微注射到C57BL/6小鼠受精卵中。小鼠出生后取其基因组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测序以鉴定基因型,鉴定后,基因PPP2R3A缺失型小鼠为KO组,野生型C57BL/6小鼠为WT组(雄性3只,雌性2只)。小鼠心脏组织经甲醛固定并制成切片后分别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取小鼠心脏组织总RNA和蛋白,应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验证基因敲除小鼠的有效性和检测互作蛋白表达。结果 获得F1代PPP2R3A杂合小鼠,PCR和测序结果表明突变小鼠的基因型存在113 bp的缺失突变。与WT组相比,KO组心脏组织中PPP2R3A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均P<0.05),参与心脏发育的G蛋白信号转导调控因子(RGS)19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PPP2R3A蛋白表达受损引起了心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 PPP2R3A在体内可能通过与RGS19蛋白互作来参与心脏的发育并对心脏功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蛋白磷酸2调节亚基B″家族α亚型(PPP2R3A) G蛋白信号转导调控因子(RGS)19 基因敲除小鼠
下载PDF
2013—2015年云南省三级医院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云娟 宋贵波 +3 位作者 苏艳丹 许云敏 郭霞 单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48-560,共13页
目的分析云南地区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按统一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细菌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判定标准按CLSI 2016年版,统计分析使用WHONET 5.... 目的分析云南地区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按统一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细菌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判定标准按CLSI 2016年版,统计分析使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结果 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云南省35家三级医院临床尿标本分离出病原菌42232株,女性患者尿标本占55.4%,其中65.0%为大肠埃希菌,男性患者尿标本占44.6%,其中39.6%为大肠埃希菌。42232株菌中革兰阴性菌32786株,占77.6%,革兰阳性菌9446株,占22.4%;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53.8%),其余依次为肠球菌属细菌(13.9%)、克雷伯菌属细菌(8.3%)和变形菌属细菌(3.5%)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分别为52.3%和44.4%。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前9位依次为:厄他培南(99.7%)、美罗培南(99.7%)、亚胺培南(99.6%)、头孢替坦(97.6%)、阿米卡星(96.7%)、磷霉素(94.3%)、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7.4%)、呋喃妥因(83.3%)和头孢哌酮/舒巴坦(64.9%);耐药率最高的抗菌药物为氨苄西林(89.9%)。肺炎克雷伯菌对厄他培南(6.5%)和美罗培南(9.9%)耐药率低于10.0%。除阿米卡星和呋喃妥因外,住院患者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门诊患者。除利奈唑胺和四环素外,屎肠球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不同抗菌药物3年耐药率变化趋势有所不同。结论云南地区尿培养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科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不同标本中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各不相同。临床应依据药敏结果或参照当地细菌耐药性资料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尿标本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流行特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淑敏 许云敏 +2 位作者 牛敏 陈瑞春 杜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了解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子流行特征,为临床抗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4年10月入住EICU患者送检标本且经VITEK2鉴定为CRE,进行改良Hodge试验、金属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 目的了解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子流行特征,为临床抗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4年10月入住EICU患者送检标本且经VITEK2鉴定为CRE,进行改良Hodge试验、金属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表型确证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RE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通过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PCR(ERIC-PCR)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明确EICU是否存在克隆株的流行。结果 1EICU分离的CRE菌株高产碳青霉烯酶和ESBL,改良Hodge试验、金属酶和ESBL表型确证试验阳性率分别为96%、13%和52%,其中以KPC-2、TEM和SHV为主,各自携带率分别为86%、86%和96%。2从2株耐碳青霉烯类的大肠埃希菌和1株阴沟肠杆菌中分离出较少见的B类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NDM-1。3ERIC-PCR分析表明EICU分离的CRE菌株中48株肺炎克雷伯菌的电泳图谱相同,3株大肠埃希菌和1株阴沟肠杆菌的电泳条带各不相同。结论 EICU中分离的CRE高产碳青霉烯酶和ESBL,且为同一克隆菌株播散,表明该院耐药形势严峻,积极的预防和抗感染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同源性
下载PDF
内科胸腔镜下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粘连程度分级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舒敬奎 刘凌 +3 位作者 张剑青 方利洲 杜昆钰 李娅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通过内科胸腔镜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粘连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探讨影响胸膜粘连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99例局麻下内科胸腔镜确诊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在内科胸腔镜下将患者胸膜粘连严重程度分为6级。以胸膜粘连程度作为因变量,以... 目的通过内科胸腔镜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粘连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探讨影响胸膜粘连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99例局麻下内科胸腔镜确诊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在内科胸腔镜下将患者胸膜粘连严重程度分为6级。以胸膜粘连程度作为因变量,以患者相关因素及一般情况作为自变量,包括患者胸水p H值、总蛋白、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葡萄糖(Glu)、单核细胞百分比,及患者年龄、患病时间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胸膜粘连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99例患者中胸膜粘连程度分级分别为0级12例(12.12%),1级33例(33.34%),2级21例(21.21%),3级21例(21.21%),4级12例(12.12%),5级0例(0.00%)。患者胸膜粘连程度与胸水p H值和患者患病时间两个因素有相关性(P<0.05)。结论对内科胸腔镜下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粘连程度可以进行分级判断,胸水中p H值对胸膜粘连程度是保护因素,而患者患病时间是胸膜粘连程度增加的危险因素,故胸水p H值和患者患病时间有助于胸膜粘连程度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胸腔积液 胸膜粘连 结核
下载PDF
昆明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和血清分型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胡莹 夏晓玲 +4 位作者 黄海林 单斌 李丰良 黄云昆 刘晓莉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体外耐药模式和血清分型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4家三甲医院的儿科和儿童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或深部吸痰标本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用头孢硝噻...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体外耐药模式和血清分型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4家三甲医院的儿科和儿童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或深部吸痰标本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用头孢硝噻酚法检测β-内酰胺酶,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用玻片凝集法对流感嗜血杆菌进行血清分型。结果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敏感率为52%,耐药率为42.7%;32株β-内酰胺酶阳性,产酶率为17.6%;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的敏感率为93.4%-100.0%,对复方磺胺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最高,达78%;产β-内酰胺酶流感嗜血杆菌多重耐药率达65.6%;血清分型以不定型株为主,Hib仅占1.57%。结论昆明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和产酶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血清分型以不定型株为主,流感嗜血杆菌b分离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嗜血杆菌 耐药性 Β-内酰胺酶 血清型 儿童
下载PDF
携带不同耐药基因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适应性及毒力的影响
15
作者 瞿巧莉 李霄 +4 位作者 王鹏飞 胡莹 单斌 毛俊 陈如才 《西部医学》 2024年第3期325-332,共8页
目的 探讨携带不同耐药基因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生长适应性及毒力作用的影响。方法 通过PCR方法扩增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_(KPC)、bla_(NDM)、bla_(VIM)、bla_(OXA)、bla_(IMP))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_(TEM)、bla_... 目的 探讨携带不同耐药基因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生长适应性及毒力作用的影响。方法 通过PCR方法扩增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_(KPC)、bla_(NDM)、bla_(VIM)、bla_(OXA)、bla_(IMP))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_(TEM)、bla_(SHV)、bla_(CTX)、bla_(LAP)),测序确定基因型。扩增7个管家基因rpoB、gapA、mdh、pgi、phoE、infB和tonB,测序确定基因型并获得菌株ST类型。根据所携带的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不同,将菌株进行分组,在不同亚胺培南抗生素浓度(0、2、8 mg/mL)下培养细菌,绘制生长曲线,比较各组细菌的生长适应性变化;通过线虫侵染模型用CRKP感染线虫,绘制线虫生存曲线,比较各组细菌对线虫的毒力作用。结果 无抗生素压力下各组菌株生长适应性相似;在2 mg/mL亚胺培南培养基中,双抗性基因组中bla_(KPC)+bla_(NDM)组、bla_(IMP)+bla_(OXA)组生长适应性最强,单抗性基因组中bla_(IMP)组生长适应性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 mg/mL亚胺培南培养基中,双抗性基因组中bla_(KPC)+bla_(NDM)组和bla_(NDM)+bla_(OXA)组生长适应性最强,且分别强于单抗性基因组bla_(KPC)组和bla_(OXA)组;单抗性基因组中bla_(OXA)组生长适应性最弱,bla_(KPC)和bla_(NDM)生长最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抗生素压力下,各组菌株对线虫毒力作用有所不同,bla_(KPC)组、bla_(KPC)+bla_(NDM)组和bla_(IMP)+bla_(OXA)组生存曲线右移,线虫中位生存时间延长,菌株毒力减弱;bla_(IMP)+bla_(NDM)组生存曲线左移,线虫中位生存时间缩短,菌株毒力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携带不同的耐药基因以及携带单个或多个耐药基因均会对菌株的生长适应性和毒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质粒 适应性 毒力 耐药性
下载PDF
昆明地区家族性2型糖尿病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韩睿 朱钊 +4 位作者 刘华 茶雪平 宋滇平 杨薇 董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06-1011,共6页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家族性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T2DM)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中血清25(OH)D3的检测意义。方法:183例有T2DM家族史的T2DM伴DR(DR1组)、有T2DM家族史的T2DM不伴DR(DR0组)79例、156例健康...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家族性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T2DM)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中血清25(OH)D3的检测意义。方法:183例有T2DM家族史的T2DM伴DR(DR1组)、有T2DM家族史的T2DM不伴DR(DR0组)79例、156例健康人群(NC组),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其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C肽等指标,用ELISA法测定3组人群25(OH)D3水平,将25(OH)D3水平按通用参考标准和可供参考标准分组,比较各组人群中不同水平25(OH)D3所占的比例以及将2种标准进行比较,同时在DR1组中行25(OH)D3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3组人群中维生素D不足/缺乏的比例较高,占90%以上,且与NC组相比,DR1组维生素D不足/缺乏的比例更高[NC组25(OH)D3浓度为(23.03±1.77)ng/ml,DR1组为(22.90±1.51)ng/ml,DR0组为(23.01±1.75)ng/ml];通过比较参考标准和通用标准中3组人群的比例发现并无统计学意义(χ2=5.052、0.904,P=0.282、0.342)。DR1组25(OH)D3相关分析显示其与T2DM病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正相关(r=0.162、0.164、0.189、0.175;P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进入模型的变量仅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回归系数为0.887,P=0.010)。结论:昆明地区人群中维生素D水平普遍较低,3组人群采用参考标准和通用标准划分25(OH)D3水平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5羟维生素D3 家族性2型糖尿病
下载PDF
携带bla_(NDM-1)基因的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正辉 刘淑敏 杜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281-1285,共5页
目的了解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携带bla_(NDM-1)基因的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2月—2014年10月临床送检的非重复标本,通过VITEK-2系统鉴定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EDTA协同纸... 目的了解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携带bla_(NDM-1)基因的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2月—2014年10月临床送检的非重复标本,通过VITEK-2系统鉴定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EDTA协同纸片法进行金属酶表型确证,PCR技术检测bla_(NDM-1)基因的携带情况,最后采用ERIC-PCR技术分析菌株的同源性,明确待测菌株的耐药流行特征;结果 (1)共收集到206株CRE菌株,产bla_(NDM-1)的有42株(20.0%),其中以弗氏柠檬酸杆菌(43.0%)为主,主要分离自移植中心的尿液标本中;(2)药敏结果显示实验菌株均为多重耐药株,但磷霉素(5.4%)、阿米卡星(12.0%)和呋喃妥因(18.7%)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对较低;(3)金属酶表型确证的阳性率为95.0%;(4)ERIC-PCR结果显示弗氏柠檬酸杆菌、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在本院移植中心存在局部克隆播散;另外有4株分离自儿科的肺炎克雷伯菌电泳图谱相同。结论本院携带bla_(NDM-1)基因的肠杆菌科细菌高度流行,尤其是移植中心存在不同菌种的克隆播散型,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NDM-1基因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同源性
下载PDF
云南省级综合医院449例HIV/AIDS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霞 游晶 +6 位作者 段勇 单斌 李娅 何增品 徐从琼 卯键 陈端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期17-19,共3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省级综合医院HIV/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综合性医院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1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449例HIV/AIDS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 目的了解云南省省级综合医院HIV/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综合性医院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1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449例HIV/AIDS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该院HIV/AIDS住院患者主要集中在18~50岁年龄组,占74.39%;职业分布广泛,主要以无业/待业人员、农民为主,占46.33%;入院时临床症状不典型;首诊科室遍布各个临床专业,以内科系统临床科室为主;平均住院天数(10.12±7.53)d;住院期间,163例(36.3%)自动出院,84例(18.9%)建议转院而出院。结论该院HIV/AIDS患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具有老年患者比例较高、各临床科室均有收治、住院周期短以及患者大量流失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流行病学 综合医院
下载PDF
2012年3家教学医院无菌体液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燕春 陈知行 +5 位作者 谢轶 刘宝 费樱 杜艳 单斌 康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56-461,共6页
目的了解2012年中国西南地区三家教学医院临床分离自无菌体液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WHONET5.5和SPSS16软件对3所西南地区三级甲等教学医院2012年无菌体液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脊液中共... 目的了解2012年中国西南地区三家教学医院临床分离自无菌体液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WHONET5.5和SPSS16软件对3所西南地区三级甲等教学医院2012年无菌体液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脊液中共分离病原菌266株,包括革兰阳性菌161株、革兰阴性菌90株和真菌15株。分离最多的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其他无菌体液标本(除脑脊液)中共分离病原菌720株,包括革兰阳性菌297株、革兰阴性菌411株和真菌12株。分离最多的为CN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脑脊液标本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9.1%和75.9%。其他无菌体液标本中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45.8%和78.9%。分离自无菌体液的肠球菌出现了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现象,其中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高达11.5%。在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属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而肠杆菌属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则较高(为23.5%)。非发酵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已大于60%。结论我国西南地区无菌体液病原菌构成与全国监测数据基本一致。无菌体液中MRSA检出率均低于全国监测水平,MRCNS检出率则较高。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分离率较高。非发酵菌特别是不动杆菌的耐药形势严峻。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应成为减少细菌耐药发生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体液 病原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下载PDF
昆明地区2563例人群维生素D营养的状况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滢 苏艳丹 +2 位作者 唐睿珠 段勇 邵文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19-25,共7页
目的通过测定健康体检人群血液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以昆明地区为例分析目前云南高原地区维生素D水平状况并探讨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血清样本,分别按性别、季节和年龄进行... 目的通过测定健康体检人群血液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以昆明地区为例分析目前云南高原地区维生素D水平状况并探讨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血清样本,分别按性别、季节和年龄进行分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结果2563例体检者的25(OH)D的平均水平为(62.79±23.33)nmol/mL,维生素D正常、不足、缺乏率分别为26.06%、42.84%和31.10%。性别、季节和年龄对血清25(OH)D均有影响。女性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男性(P<0.05),女性维生素D缺乏者也显著多于男性。秋季维生素D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季(P<0.05)。各年龄组间25(OH)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高原地区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与性别、季节和年龄相关。开展25(OH)D检查可以为临床评估、诊断、治疗维生素D缺乏所致相关代谢疾病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昆明 性别 季节 年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