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loom目标教学法在天然药物化学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兰春 丁彩凤 +6 位作者 胡炜彦 邓世玉 李玉鹏 胡建林 沈报春 张荣平 于浩飞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22期210-211,共2页
目的:比较基于Bloom目标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在药学专业本科生实验课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2018级药学专业学生72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人,实验组为基于Bloom目标教学组,对照组为常规教学组,通过实践考核和问卷调查来评估教学效果。结... 目的:比较基于Bloom目标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在药学专业本科生实验课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2018级药学专业学生72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人,实验组为基于Bloom目标教学组,对照组为常规教学组,通过实践考核和问卷调查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实践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对实践教学中Bloom教学法满意度较高。结论:在天然药物化学实践教学中应用Bloom目标教学法能培养药学本科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自学能力,提升实践课堂参与度,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及团队协作沟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om目标教学法 天然药物化学 实践课程 传统教学 教学评价
下载PDF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天然药物化学翻转课堂设计探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于浩飞 张兰春 +3 位作者 谭邦银 丁彩凤 胡炜彦 张荣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18期115-118,共4页
目的: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对天然药物化学课程进行翻转课堂设计,提高药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方法:从翻转课堂的注意事项和设计因素两方面,设计适合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的方法。结果: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设计的天然药物化学翻... 目的: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对天然药物化学课程进行翻转课堂设计,提高药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方法:从翻转课堂的注意事项和设计因素两方面,设计适合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的方法。结果: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设计的天然药物化学翻转课堂有助于本科生深度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理论知识。结论: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专业课程设计建设,有助于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进行深度学习,实现高阶思维培养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 天然药物化学 翻转课堂
下载PDF
我国药物毒理学基础研究发展回顾:基于2001-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药物毒理”方向资助项目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宋京风 卢敏南 +1 位作者 郭文秀 王振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0-196,共7页
药物毒理学是研究药物毒性的作用机制,并对药物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性评价的一门学科,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及减少因药物毒性而导致的新药开发失败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2001-2015年... 药物毒理学是研究药物毒性的作用机制,并对药物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性评价的一门学科,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及减少因药物毒性而导致的新药开发失败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2001-2015年期间"药物毒理"方向资助项目的数量、经费、资助率、类别、依托单位分布和NSFC指南变化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总结,归纳"药物毒理"研究方向资助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项目研究思路和主题,以及分析总结NSFC资助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药物毒理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药物毒理学 资助项目 回顾分析
下载PDF
多波长HPLC法同时测定黄石感冒片中芦丁、阿魏酸、迷迭香酸和木犀草素的含量
4
作者 彭建彪 于浩飞 +1 位作者 张荣平 许春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5年第3期27-33,共7页
目的:建立多波长HPLC法同时测定黄石感冒片中芦丁、阿魏酸、迷迭香酸和木犀草素4种成分的含量。方法:以芦丁、阿魏酸、迷迭香酸和木犀草素为对照品,采用Apollo C 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多波长HPLC法同时测定黄石感冒片中芦丁、阿魏酸、迷迭香酸和木犀草素4种成分的含量。方法:以芦丁、阿魏酸、迷迭香酸和木犀草素为对照品,采用Apollo C 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在不同检测波长(芦丁256 nm、阿魏酸322 nm、迷迭香酸328 nm、木犀草素348 nm)下,对4个指标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芦丁在0.0910~0.9100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 2=0.9991;阿魏酸在0.0114~0.2276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 2=0.9996;迷迭香酸在0.0113~0.2266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 2=0.9992;木犀草素在0.0130~0.2606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 2=0.9996。芦丁平均回收率为100.72%(RSD=0.92%,n=6);阿魏酸平均回收率为94.71%(RSD=1.50%,n=6);迷迭香酸平均回收率为99.30%(RSD=1.16%,n=6);木犀草素平均回收率为99.20%(RSD=1.23%,n=6)。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及可行性好,可以用于黄石感冒片中芦丁、阿魏酸、迷迭香酸和木犀草素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石感冒片 芦丁 阿魏酸 迷迭香酸 木犀草素
下载PDF
免疫性食蟹猴肝纤维化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雪萍 李振明 杨继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4,70,共6页
目的:在食蟹猴上,通过皮下注射异种血清的方法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阐明该模型的特点。方法:选择雄性食蟹猴12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皮下注射小牛血清,剂量为0.4 ml/kg;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每周均注射两次。... 目的:在食蟹猴上,通过皮下注射异种血清的方法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阐明该模型的特点。方法:选择雄性食蟹猴12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皮下注射小牛血清,剂量为0.4 ml/kg;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每周均注射两次。结果:造模第8周开始,模型组血清HA、PCⅢ、ⅣC、TGF-β1和α-SMA均较造模前显著升高(P<0.05,P<0.01),模型组HA和PCⅢ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造模第12周后,模型组血清ⅣC、TGF-β1和α-SMA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血清LN和TCH水平较造模前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血清AST和ALT水平比对照组以及造模前均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ALB比造模前显著下降(P<0.05)。造模16周,模型组血清LN、TCH和TG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AL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超显示模型组肝脏光点较对照组粗糙,显示强光回声团;HE染色下显示,模型组肝细胞坏死和单核细胞浸润;Van-Gieson胶原染色下显示,模型组肝脏汇管区胶原纤维增生。结论:给予皮下注射小牛血清16周,成功建立食蟹猴肝纤维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蟹猴 免疫性 肝纤维化 肝功能
下载PDF
长梗瑞香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6
作者 李琳 唐丽萍 +3 位作者 宋付强 余平静 谢惠定 李鲜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目的研究采自云南省元阳县长梗瑞香Daphne pedunculata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 目的研究采自云南省元阳县长梗瑞香Daphne pedunculata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长梗瑞香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1个黄酮化合物,其中双黄酮化合物12个。分别鉴定为异狼毒素(1)、新狼毒素A(2)、新狼毒素B(3)、荛花醇B(4)、毛瑞香素D2(5)、荛花醇A(6)、genikwanol A(7)、瑞香黄烷B(8)、wikstaiwanone B(9)、wikstaiwanone A(10)、瑞香黄烷G(11)、芹菜素(12)、木犀草素(13)、芫花素(14)、紫云英苷(15)、芹菜素-7-O-葡萄糖苷(16)、山柰酚(17)、木犀草苷(18)、刺槐素(19)、瑞香黄烷F(20)、5-甲氧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21)。结论从长梗瑞香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1个黄酮化合物中,除化合物12~14外,其余均为首次从长梗瑞香中分离得到。该研究结果丰富了长梗瑞香植物黄酮的化学多样性,并为其深入研究及利用提供重要的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属 长梗瑞香 黄酮 双黄酮
下载PDF
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7
作者 金旭 杨为民 杨之斌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3期2163-2166,共4页
在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肿瘤信号研究中发现,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c G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PKG)介导的抗肿瘤信号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异常激活的cGMP/PKG信号可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分化、凋亡,抑制其增殖、伪足形成以... 在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肿瘤信号研究中发现,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c G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PKG)介导的抗肿瘤信号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异常激活的cGMP/PKG信号可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分化、凋亡,抑制其增殖、伪足形成以及肿瘤血管生成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因此,PKG具有成为治疗肿瘤的信号靶点潜能。本文就cGMP/PKG信号抗结直肠癌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为靶向cGMP/PKG信号治疗结直肠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 抗肿瘤
下载PDF
食蟹猴自发性高血压及患病危险性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徐湘婷 韦祝梅 +5 位作者 李振明 罗绍忠 向黎 张常弘 杨继红 杨淬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共5页
目的建立各年龄段食蟹猴血压参考值。方法采用美国Beckman-CX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北京松下电工有限公司的腕式电子血压计,检测521只食蟹猴血压及血脂指标,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检验。结果经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段的食蟹猴血压值差异显著,老... 目的建立各年龄段食蟹猴血压参考值。方法采用美国Beckman-CX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北京松下电工有限公司的腕式电子血压计,检测521只食蟹猴血压及血脂指标,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检验。结果经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段的食蟹猴血压值差异显著,老年组食蟹猴血压值高于其它年龄组;老年组食蟹猴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高血压组食蟹猴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于同年龄组血压正常的食蟹猴;老年组高脂血症食蟹猴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及高脂血症在预测高血压组的患病危险性的预测能力分别为血压正常组的1.435、1.218、2.337倍。结论初步建立不同年龄段食蟹猴的血压参考值。年龄、BMI、高脂血症为食蟹猴自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基础血压值测量为食蟹猴自发性高血压模型筛选及其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蟹猴 高血压 BMI
下载PDF
10株人癌细胞基因组的微卫星不稳定性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石中正 刘燕 +2 位作者 罗敏 陈英杰 周轶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52-1056,共5页
背景:为了解实验室常用人癌细胞的微卫星不稳定性情况。目的:从基因组微卫星水平分析各组织来源人癌细胞株的遗传背景差异。方法:取10株指数生长期的人白血病、结肠癌、胃癌、肝癌、肺癌、宫颈癌、膀胱癌细胞及2株人正常细胞(人脐静脉... 背景:为了解实验室常用人癌细胞的微卫星不稳定性情况。目的:从基因组微卫星水平分析各组织来源人癌细胞株的遗传背景差异。方法:取10株指数生长期的人白血病、结肠癌、胃癌、肝癌、肺癌、宫颈癌、膀胱癌细胞及2株人正常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提取细胞DNA,对BAT-25,BAT-26,CAT-25,NR-24,SEC-63五个几近单态性的微卫星位点进行PCR扩增,1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对产物进行检测,同时用ABI3720XL自动测序仪测序。结果与结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5个微卫星位点扩增片段长度具有一致性及稳定性,可作为正常对照。人结肠癌细胞、人膀胱癌细胞在BAT-25、BAT-26、CAT-25或NR-24位点扩增片段长度均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及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缩短,缩短产度为7-13 bp,属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细胞。其他细胞在5个位点扩增片段的长度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一致,属于微卫星稳定细胞。实验结果揭示了受试人癌细胞基因组微卫星不稳定性水平,为未来选择合适的细胞株进行药物活性筛选等试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人癌组织细胞 微卫星不稳定性 几近单态性位点 银染
下载PDF
中药正性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机制的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昕 李玛琳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91-94,98,共5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具有多能分化能力,并具有易于获得、低免疫排斥性等特点,现今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其已在中药研究中有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促其成骨相关研究中,中药可有效促进BMSCs成骨,提高...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具有多能分化能力,并具有易于获得、低免疫排斥性等特点,现今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其已在中药研究中有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促其成骨相关研究中,中药可有效促进BMSCs成骨,提高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等成骨标志因子的表达,同时研究者对中药促成骨机制也有深入研究。本文就中药正性影响BMSCs成骨分化的研究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正性影响 机制 进展
下载PDF
促骨修复的重组生长因子的研究开发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阳 李玛琳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96-100,共5页
骨修复是一个复杂过程,需要细胞与各种生长因子的协同作用。生长因子是一类通过与特异的、高亲和的细胞膜受体结合,调节细胞生长与其他细胞功能等多效应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重组生长因子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生长因子产品。由于生... 骨修复是一个复杂过程,需要细胞与各种生长因子的协同作用。生长因子是一类通过与特异的、高亲和的细胞膜受体结合,调节细胞生长与其他细胞功能等多效应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重组生长因子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生长因子产品。由于生长因子在骨修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传统骨移植方法暴露出的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问题,用重组生长因子治疗骨缺损、骨不连以及重组生长因子在各种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对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rhPDGF)、重组人骨形成蛋白(rhBMPs)促骨修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以及其它重组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生长因子 骨修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排钱草对食蟹猴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雪萍 韦啟球 +1 位作者 李振明 杨继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33-140,共8页
目的:探讨排钱草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食蟹猴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食蟹猴30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排钱草高、低剂量组(4.0,2.4 g·kg^(-1))和秋水仙碱组(0.08 mg·kg^(-1)),每组6例。除正常组外,其... 目的:探讨排钱草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食蟹猴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食蟹猴30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排钱草高、低剂量组(4.0,2.4 g·kg^(-1))和秋水仙碱组(0.08 mg·kg^(-1)),每组6例。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灌胃40%CCl_4橄榄油混合液1.6 m L·kg^(-1),每周2次,建立CCl_4肝纤维化模型。第四周开始,给药组分别灌胃给药12周。每4周称1次体重,采血检测肝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含量。第8,16周进行肝脏B超检查,在B超下进行肝脏穿刺活检,活检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Van-Gieson胶原纤维染色病理检查,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表达水平。结果:造模8周,与正常组和造模前比较,模型组、秋水仙碱组、排钱草高剂量组和排钱草低剂量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HA和LN水平显著升高,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造模12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秋水仙碱组、排钱草高剂量组和排钱草低剂量血清TIMP-1水平显著升高(P<0.05);造模16周,B超显示,模型组肝脏光点增粗,回声增强,HE染色显示肝细胞坏死、成纤维细胞增生,Van-Gieson染色显示胶原纤维含量增加,肝脏α-SMA和TGF-β_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给药8周后,排钱草高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均显著降低血清ALT,AST,TBIL,ALP和HA水平,升高TP水平(P<0.05,P<0.01);给药12周后,排钱草高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能显著降低血清LN和TIMP-1水平显著(P<0.05),升高血清ALB水平(P<0.05);B超和病理结果均显示排钱草高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肝细胞坏死减少、肝脏纤维化程度降低;Western blot显示排钱草高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肝脏α-SMA和TGF-β_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排钱草(4.0 g·kg^(-1))对CCl_4诱导的食蟹猴肝纤维化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纤维化程度,治疗作用与其降低肝细胞损伤和抑制纤维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钱草 药效学 食蟹猴肝纤维化 四氯化碳 肝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