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柏连制剂对小鼠抗炎镇痛作用及湿热型UC模型大鼠TNF-α、IL-6、IL-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媛媛 朱志坤 +4 位作者 王飘 王五兵 李思琪 陈凌云 余晓玲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04-1109,共6页
目的探讨复方柏连灌肠剂和凝胶剂的急性毒性、抗炎镇痛和药效学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思考方案。方法给小鼠以最大浓度24 h内重复2次灌肠,给大鼠以折算浓度灌肠7 d,分别观察其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建立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冰醋酸... 目的探讨复方柏连灌肠剂和凝胶剂的急性毒性、抗炎镇痛和药效学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思考方案。方法给小鼠以最大浓度24 h内重复2次灌肠,给大鼠以折算浓度灌肠7 d,分别观察其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建立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冰醋酸致扭体模型、环境因素加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分别观察复方柏连灌肠剂和凝胶剂药效学作用。结果复方柏连制剂灌肠最大给药量生药为161.6 g·kg^(-1),相当于人每日用量的96倍;复方柏连灌肠剂和凝胶剂大、中、小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耳肿胀率,减少扭体次数,改善湿热型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的病理损伤及降低TNF-α、IL-6、IL-1β含量(P<0.05)。结论复方柏连灌肠剂和凝胶剂临床拟用剂量安全且对直肠黏膜没有刺激性,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治疗U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柏连制剂 溃疡型结肠炎 急性毒性 黏膜刺激性 抗炎作用 镇痛作用
下载PDF
清热润燥口服液对BALB/c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徐静逍 程馨缘 +3 位作者 郭施余 顾力华 魏丹霞 杨仁华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1-14,共4页
目的研究清热润燥口服液对BALB/c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经不同剂量的清热润燥口服液干预后,测定各组试验小鼠血清中的碳颗粒消除的速度来评价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小鼠网状内皮质系统吞噬功能作用;通过血清对异源绵羊红细胞的破坏... 目的研究清热润燥口服液对BALB/c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经不同剂量的清热润燥口服液干预后,测定各组试验小鼠血清中的碳颗粒消除的速度来评价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小鼠网状内皮质系统吞噬功能作用;通过血清对异源绵羊红细胞的破坏作用(半数溶血,HC_(50))来检测药物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应用ANAE染色法计数各组小鼠的T淋巴细胞比率,观察药物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清热润燥口服液3.90,9.75和19.50 mL/kg 3个剂量组均能明显增强试验小鼠的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75和19.50 mL/kg的清热润肺口服液能明显升高HC_(5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75和19.50 mL/kg的清热润肺口服液组能明显增加试验小鼠的T淋巴细胞的比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润燥口服液对正常小鼠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均有明显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润燥口服液 小鼠 免疫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胃血止糊剂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湘宏 余晓玲 姜莉云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16-620,共5页
目的通过测定胃血止糊剂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为控制该制剂质量提供相关指标和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建立测定大黄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方法。结果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平均回收率为97.56%,98.81%,变异系数(RSD)分别为1.27%,1.... 目的通过测定胃血止糊剂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为控制该制剂质量提供相关指标和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建立测定大黄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方法。结果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平均回收率为97.56%,98.81%,变异系数(RSD)分别为1.27%,1.47%。大黄素的回归方程为y=2 842.3x-4.159 1(r=0.999 9),线性范围为0.009 2~0.184μg;大黄酚的回归方程为y=4 080x-5.985 3(r=0.999 8),线性范围为0.020 8~0.416μg。结论本文建立的HPLC法测定大黄素和大黄酚在胃血止糊剂中的含量,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可作为该药质量控制的指标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血止糊剂 高效液相色谱 大黄素 大黄酚
下载PDF
Box-Behnken设计优化甘葛护肝胶囊醇水双提工艺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江 付鹏 +3 位作者 彭霜 李娇 李雷 陈凌云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0年第2期54-60,共7页
目的优选甘葛护肝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依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Box-Behnken设计,以木香烃内酯(Costunolide,CLD)、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lactione,DYDL)的转移率和醇提浸膏得率为醇提综合指标(Y1),优选最佳醇提工艺。以葛根素的... 目的优选甘葛护肝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依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Box-Behnken设计,以木香烃内酯(Costunolide,CLD)、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lactione,DYDL)的转移率和醇提浸膏得率为醇提综合指标(Y1),优选最佳醇提工艺。以葛根素的转移率和水提浸膏得率为水提综合指标(Y2)优选最佳水提工艺,并对工艺进行验证。结果醇提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5.77%,提取时间107.56 min,提取次数2.61次,料液比1∶15.87(g:ml),验证试验中Y1均值为101.93分(RSD=2.89%,n=3),与预测值104.71分相比较,相对误差为2.65%。水提最佳条件为提取次数2.82次,料液比1∶10.97(g:ml),提取时间100.03 min,验证试验中Y2均值为96.42分(RSD=2.42%,n=3),与预测值98.01分相比较,相对误差为1.62%。结论所优选甘葛护肝胶囊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葛护肝胶囊 醇水双提 Box-Behnken 木香 葛根素
下载PDF
中药治疗肺结核的用药规律及其核心药物作用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媛 陈洁 +5 位作者 孙辉 刘幸 刘梦醒 李池川 杨柏荣 杨敏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肺结核的用药规律,挖掘出其常用药对,并借助网络药理学探讨其核心药物对肺结核的作用机制。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复方建立数据库,运用Apriori算法建立起关联模型,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数据库筛...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肺结核的用药规律,挖掘出其常用药对,并借助网络药理学探讨其核心药物对肺结核的作用机制。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复方建立数据库,运用Apriori算法建立起关联模型,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数据库筛选核心药对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应用Gene Cards数据库检索肺结核疾病靶点,分析得到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将靶点输入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利用Cytoscape软件对成分-靶点-信号通路进行可视化。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156篇,涉及272味中药,频次排名前5位的中药为百部(113次)、麦冬(104次)、黄芪(89次)、白及(86次)、地黄(83次)。关联分析后显示,白及、百部关联性最高(支持度:71.81%,置信度:80.99%,提升比:1.28)。对白及-百部药对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白及-百部发挥的主要作用可能与癌症、乙型肝炎、结核病、凋亡、MAPK、TNF等相关信号通路有关(P值均<0.01)。结论:通过数据挖掘,白及-百部为治疗肺结核的核心药对。网络药理学初步阐明核心药对白及-百部治疗肺结核的作用机制,可为临床新方组合和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中草药 数据挖掘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山楂治疗冠心病潜在分子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敏 孟凡颖 +5 位作者 孙辉 杨柏荣 刘梦醒 陈洁 范奥 刘媛 《粮油食品科技》 CAS 2022年第6期114-123,共10页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山楂治疗冠心病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借助TCMSP、Gene Cards、OMIM等数据库搜集靶点信息,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图,对共同靶点进行GO、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将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山楂治疗冠心病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借助TCMSP、Gene Cards、OMIM等数据库搜集靶点信息,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图,对共同靶点进行GO、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将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初步验证网络药理学结果。共筛选出6个山楂活性成分(谷甾醇、山萘酚、豆甾醇、槲皮素、表儿茶素、异鼠李素),10个山楂治疗冠心病核心靶点(JUN、AKT1、TNF、MAPK1、TP53、RELA、IL6、MAPK8、MAPK14、EGFR)。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山楂防治冠心病通路涉及癌症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乙肝、MAPK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异鼠李素和山萘酚均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性较好,推测这些成分可能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活性成分。山楂可能通过多成分(异鼠李素、山萘酚、槲皮素)作用于MAPK8、MAPK1、RELA等关键靶点,调节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来治疗冠心病,初步揭示山楂治疗冠心病的潜在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冠心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机制
下载PDF
盘消IV号片对大鼠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疗效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陆宇惠 俞志成 杨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2年第3期32-33,共2页
目的 探讨盘消IV号片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神经电生理测试法 :用肌电图仪测定盘消IV号片治疗具有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大鼠用药前、后神经传导速度 ,潜伏期的变化 ,由此反映药物疗效。结果 给药后50d、70d周围神经... 目的 探讨盘消IV号片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神经电生理测试法 :用肌电图仪测定盘消IV号片治疗具有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大鼠用药前、后神经传导速度 ,潜伏期的变化 ,由此反映药物疗效。结果 给药后50d、70d周围神经损伤的大鼠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由 1 9.8± 2 .5m/s恢复到 2 7.1± 4 .2m/s和 2 6.6± 4 .1m/s;运动神经潜伏期70d后由 1 .74± 0 .2 2m/s恢复到 1 .54± 0 .0 3m/s与对照组比较P <0 .0 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证明盘消IV号片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有显著疗效 ,具有提高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消Ⅳ号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神经电生理学 神经传导速度 潜伏期 药效学
下载PDF
复方龙血竭口腔溃疡双层膜的研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韶湘 余晓玲 邹昱蕾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2-324,共3页
目的:研制剂型更适合治疗口腔溃疡的双层膜药物制剂。方法:通过预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筛选出适宜的口腔溃疡双层膜处方,用匀浆流延成膜法制成双层膜剂并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以2.5%乙基纤维素无水乙醇液作为空白隔离层,1.5%的壳... 目的:研制剂型更适合治疗口腔溃疡的双层膜药物制剂。方法:通过预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筛选出适宜的口腔溃疡双层膜处方,用匀浆流延成膜法制成双层膜剂并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以2.5%乙基纤维素无水乙醇液作为空白隔离层,1.5%的壳聚糖和2.0%的明胶以1∶1配比作为药膜层得到的双层膜剂,外观性状及性能良好。结论:该制备工艺简便、易行,可用作复方龙血竭口腔溃疡双层膜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龙血竭 口腔溃疡 双层膜 壳聚糖 明胶
原文传递
七龙天胶囊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5
9
作者 付鹏 李江 +3 位作者 李娇 彭霜 陈凌云 余晓玲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94-1597,共4页
目的:建立七龙天胶囊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同时测定红景天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方法:Diamonsil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nm;流速:1mL/min;进样量:10μL;温度... 目的:建立七龙天胶囊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同时测定红景天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方法:Diamonsil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nm;流速:1mL/min;进样量:10μL;温度:25℃。结果:15批七龙天胶囊的HPLC图谱有11个共有峰,相似度均>0.9,通过与混合对照品比对,指认出4种化学成分:红景天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4种成分分别在46.2~595.3、55.7~717.1、46.9~604.0、76.7~845.7μ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在99.53%~100.38%。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七龙天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龙天胶囊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红景天苷 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B1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