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狼疮性肾炎外周血IL-6、血沉、CD4^(+)/CD8^(+)水平变化及其预测价值
1
作者 杨米凤 廖亚彬 +3 位作者 蒋雪梅 崔晶晶 毕欣 赵波 《西部医学》 2024年第3期433-437,共5页
目的 探讨儿童狼疮性肾炎(LN)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血沉(ESR)、CD4^(+)/CD8^(+)水平变化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LN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I... 目的 探讨儿童狼疮性肾炎(LN)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血沉(ESR)、CD4^(+)/CD8^(+)水平变化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LN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IL-6、ESR、CD4^(+)/CD8^(+),分析外周血IL-6、ESR、CD4^(+)/CD8^(+)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SLEDAI)的相关性,比较不同预后患儿外周血IL-6、ESR、CD4^(+)/CD8^(+),分析LN患儿预后影响因素,评价外周血IL-6、ESR、CD4^(+)/CD8^(+)对LN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IL-6、ESR高于对照组,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LN患儿外周血IL-6、ESR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CD4^(+)/CD8^(+)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P<0.05);预后不良外周血IL-6、ESR高于预后良好,CD4^(+)/CD8^(+)低于预后良好(P<0.05);SLEDAI评分、IL-6、ESR、CD4^(+)/CD8^(+)均为LN患儿预后影响因素(P<0.05);外周血IL-6、ESR、CD4^(+)/CD8^(+)预测LN患儿预后的AUC分别为0.777、0.751、0.788,联合预测AUC为0.921(均P<0.001);进一步对各预测方案预测价值比较显示,外周血IL-6、ESR、CD4^(+)/CD8^(+)联合预测的AUC明显高于单一指标(均P<0.05)。结论 LN患儿外周血IL-6、ESR水平较高,CD4^(+)/CD8^(+)水平下降,且与SLEDAI评分及预后有关,临床检测其水平,可作为LN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的血液生化指标,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儿童 SLEDAI评分 IL-6 血沉 CD4^(+)/CD8^(+) 预后
下载PDF
血液净化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及预防研究
2
作者 方艺桦 周竹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作为预防护理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医院接收的血液净化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单因素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对具有显著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作为预防护理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医院接收的血液净化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单因素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对具有显著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年龄≥11岁、体质量>20kg、卧床时间>5d、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5d、心血管疾病、下肢水肿、深静脉血栓史为血液净化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患儿容易受到年龄、体质量、卧床时间、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心血管疾病、下肢水肿、深静脉血栓史等多种因素影响发生儿童下肢深静脉血栓,需落实可靠的针对性防范对策,提高治疗安全性,研究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因素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