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导化疗后造血功能恢复情况和MRD状态对初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预后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马瑞娟 张峰 +1 位作者 张瑞婷 姚锦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88-94,共7页
目的 探讨诱导化疗后造血功能的恢复情况和MRD状态在对AML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初诊的10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了形态学完全缓解时外周血血细胞计数... 目的 探讨诱导化疗后造血功能的恢复情况和MRD状态在对AML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初诊的10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了形态学完全缓解时外周血血细胞计数完全恢复组(CR)与未完全恢复组(CRi or CRp)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性及2组患者OS和EFS的差异;及其对比分析了诱导治疗后第28天血小板完全恢复组(PLT≥300×10^(9)/L)与未完全恢复组(PLT <300×10^(9)/L)2组患者OS和EFS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卡方检验或Mann-Whitney检验评估各种参数的差异性,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1.6(0.9,2.6)a,CR组与CRp or CRi组组间比较显示:2组患者在形态学缓解时MRD状态、预后基因(NPM1、FLT3-ITD、C-KIT、CEBPA)、预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形态学缓解时外周血细胞计数恢复不完全的AML患者预示着更差的结局,其中未完全恢复组(CRi or CRp)组与完全恢复组(CR)比较,总体生存时间(OS)明显缩短(3.2 a VS 1.8 a,P=0.016);和无进展生存期(EFS)也明显缩短(未达到VS 1.2 a,P=0.041)。诱导治疗第28天血小板未完全恢复组(PLT <300×10^(9)/L)与血小板计数完全恢复组(PLT≥300×10^(9)/L)相比,总体生存时间(OS)明显缩短(5.2 a VS 2.5 a,P=0.001);EFS也缩短(3.2 a VS 2.7 a,P=0.237)。Cox回归分析显示:第28天血小板恢复情况、形态学缓解时MRD状态是影响AM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初诊的AML患者,诱导化疗后的造血功能再生,特别是血小板的恢复,是AML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尽管造血功能恢复情况与MRD状态是相关的,但2者都是AML患者复发、OS和EFS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造血功能恢复情况 第28天血小板 MRD状态 预后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环 胡灯明 +2 位作者 张峰 李何 王红方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735-737,共3页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PCNS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接受R2化疗方案,对照组接受R-MA...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PCNS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接受R2化疗方案,对照组接受R-MAD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及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PCNSL的疗效明显,安全性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药物疗法 药物疗法 联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