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7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工程慕课建设探讨——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然 柳陈坚 +3 位作者 杨恩 罗义勇 冯阳 潘卉 《衡水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90-93,共4页
基因工程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具有内容多、理论性强、概念抽象、技术性强等特点。传统的教学对于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采用基于"互联网+"的慕课平台辅助日常教学极为必要。昆明理工... 基因工程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具有内容多、理论性强、概念抽象、技术性强等特点。传统的教学对于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采用基于"互联网+"的慕课平台辅助日常教学极为必要。昆明理工大学在基因工程慕课建设中组建起优秀的教学团队,重新编写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模块划分,用幻灯片突出重点和核心内容,并且拍摄和制作出高质量的慕课教学视频。这些宝贵的经验可以为其他相关课程的慕课制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慕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膨胀显微成像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2
作者 杨振宇 关淼 孙正龙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5-512,共8页
膨胀显微成像技术(expansion microscopy,ExM)是一种新型超分辨成像技术。该技术借助可膨胀水凝胶均匀地物理放大生物样本,在常规光学成像条件下实现超分辨成像。ExM适用于细胞、组织切片等多种类型生物样本。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 膨胀显微成像技术(expansion microscopy,ExM)是一种新型超分辨成像技术。该技术借助可膨胀水凝胶均匀地物理放大生物样本,在常规光学成像条件下实现超分辨成像。ExM适用于细胞、组织切片等多种类型生物样本。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大分子均可借助ExM进行超分辨成像。ExM可与共聚焦显微镜、光片显微镜、超高分辨显微镜联合使用,进一步提高成像分辨率。近年来,多种从基础ExM拓展而来的衍生技术进一步促进了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本文综述了ExM及其衍生技术的基本原理、ExM与不同成像技术联用的研究进展及ExM在不同类型生物样本中的应用进展,并对ExM技术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显微成像技术 水凝胶 超分辨成像 亚显微结构成像
原文传递
SSR标记技术在思茅松亲权鉴定中的可行性研究
3
作者 谢菁钰 陈少瑜 +4 位作者 陈伟 姜远标 罗婷 陈绍安 李江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6-144,共9页
为验证微卫星标记技术在思茅松亲权鉴定中的可行性,选取了1对思茅松亲本以及其31个子代作为实验组,5个半同胞子代和5个与亲本无亲缘关系的子代作为对照组,采用微卫星亲权鉴定的方法,通过亲缘关系Cervus 3.0分析软件对选择的16个微卫星... 为验证微卫星标记技术在思茅松亲权鉴定中的可行性,选取了1对思茅松亲本以及其31个子代作为实验组,5个半同胞子代和5个与亲本无亲缘关系的子代作为对照组,采用微卫星亲权鉴定的方法,通过亲缘关系Cervus 3.0分析软件对选择的16个微卫星位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期望杂合度为0.024~0.500,平均值为0.391;观测杂合度为0.023~1.000,平均值为0.472。微卫星位点的累积非亲权排除概率为0.987,子代基因型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模拟鉴定及实际鉴定结果表明:在80%≤置信度≤95%的情况下,亲权鉴定率为97%;在置信度>95%的情况下,亲权鉴定率为97%。研究结果证明微卫星标记在思茅松亲权鉴定中的可行性,该方法为思茅松育种过程中亲本的识别以及家系的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微卫星 亲权鉴定 人工授粉
下载PDF
益生菌在鸡养殖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
4
作者 何彩梅 龚福明 林连兵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3,共9页
益生菌是一种新型绿色的添加剂,能通过促生长调控、维持微生态平衡、维持肠道屏障结构和功能完整及增强免疫等机制改善鸡的健康并提高其生长性能与品质,同时也不会污染环境和发生药物残留。文章对益生菌在鸡养殖业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 益生菌是一种新型绿色的添加剂,能通过促生长调控、维持微生态平衡、维持肠道屏障结构和功能完整及增强免疫等机制改善鸡的健康并提高其生长性能与品质,同时也不会污染环境和发生药物残留。文章对益生菌在鸡养殖业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综述,以期为鸡用益生菌的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鸡养殖 作用机理
原文传递
木瓣树枝叶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Ⅱ)
5
作者 付云 江霞 +3 位作者 张敉 袁承 秦谊 戴伟锋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运用多种方法对木瓣树(Xylopia vielana Pierre)枝叶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共分离鉴定出12个化合物,分别为vielaninor N(1)、xylopidimer D(2)、(-)-4β,10β-香木兰烷二醇(3)、(-)-4α,10α-香木兰烷二醇(4)、... 运用多种方法对木瓣树(Xylopia vielana Pierre)枝叶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共分离鉴定出12个化合物,分别为vielaninor N(1)、xylopidimer D(2)、(-)-4β,10β-香木兰烷二醇(3)、(-)-4α,10α-香木兰烷二醇(4)、4β,10α-香木兰烷二醇(5)、(+)-松脂素(6)、原儿茶酸(7)、尿嘧啶(8)、(3 S,5 R,6 S,7 E,9 R)-3,6-二羟基-5,6-二氢-β-紫罗兰醇(9)、(1 R,4 S,10 R)-10,11-二甲基-二环己烷-5(6)-烯-1,4-二醇-7-酮(10)、3-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酮(11)、2,4-二羰基六氢-1,3-二氮杂(12)。其中,化合物10和11首次从番荔枝科(Annonaceae)分离获得,化合物6、9和12首次从木瓣树属(Xylopia Linn.)分离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瓣树 化学成分 甲醇提取物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两种黄茶的香气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廉明 吕世懂 +3 位作者 吴远双 周降生 王晨 孟庆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81-286,共6页
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我国两种黄茶(君山银针和霍山黄芽)的香气成分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它们在香气化学成分及含... 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我国两种黄茶(君山银针和霍山黄芽)的香气成分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它们在香气化学成分及含量上的差异。结果在两种黄茶中共鉴定出香气成分75种,共有香气成分66种,它们的香气含量及组成较类似;两种黄茶香气成分均以碳氢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为主,其中碳氢化合物含量分别占提取物总量的50.95%和40.75%;君山银针的香气成分主要是十三烷、δ-杜松烯、芳樟醇、二氢猕猴桃内酯、香叶醇、2,6,10,14-四甲基十五烷、十二烷等;而霍山黄芽的香气成分主要是香叶醇、十三烷、芳樟醇、咖啡因、δ-杜松烯、十二烷、β-紫罗酮和二氢猕猴桃内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山银针 霍山黄芽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GC-MS)
原文传递
微核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龚婧婧 黄海涛 +3 位作者 米其利 倪红梅 季秀玲 夭建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56,共8页
微核试验作为检测染色体损伤最常用而有效的细胞遗传学检测方法之一,经济、简便、快速,在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方面,与经典的染色体畸变分析方法基本相当。主要综述国内外微核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尤其是微核的自动化检测技术。其... 微核试验作为检测染色体损伤最常用而有效的细胞遗传学检测方法之一,经济、简便、快速,在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方面,与经典的染色体畸变分析方法基本相当。主要综述国内外微核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尤其是微核的自动化检测技术。其中流式细胞仪自动化检测和激光扫描细胞仪自动化检测,以及微核试验高内涵筛选方法由于其特有的优势,应用和发展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核 自动化 流式细胞仪 激光扫描细胞仪 高内涵筛选
下载PDF
质膜H^(+)-ATPase基因对铝胁迫下水稻硝态氮吸收的 调控作用
8
作者 董雅群 周泽仪 +2 位作者 陶光喜 李昆志 周小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5-1211,共7页
为探讨细胞质膜ATP酶(PM H^(+)-ATPase)基因对铝胁迫下水稻(Oryza sativa L.)吸收硝态氮(NO_(3)^(-)-N)的调控,本试验以2个水稻品种峰1A和峰1A优5为研究对象,以无铝处理幼苗为对照,分析铝胁迫下水稻根尖PM H^(+)-ATPase活性、H^(+)-泵... 为探讨细胞质膜ATP酶(PM H^(+)-ATPase)基因对铝胁迫下水稻(Oryza sativa L.)吸收硝态氮(NO_(3)^(-)-N)的调控,本试验以2个水稻品种峰1A和峰1A优5为研究对象,以无铝处理幼苗为对照,分析铝胁迫下水稻根尖PM H^(+)-ATPase活性、H^(+)-泵活性、H^(+)通量、PM H^(+)-ATPase基因家族(OsA1~OsA10)表达水平、PM H^(+)-ATPase和14-3-3蛋白的互作水平以及NO_(3)^(-)-N吸收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铝胁迫下2个水稻品种根尖PM H^(+)-ATPase活性、H^(+)-泵活性和根尖H^(+)通量下降,PM H^(+)-ATPase和14-3-3蛋白的互作水平下降。铝胁迫抑制了OsA1、OsA5、OsA7和OsA8基因的表达,其中OsA7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铝胁迫下峰1A和峰1A优5的OsA7表达量仅为对照组的21%和39%。NO_(3)^(-)-N吸收量较对照下降,分别为对照的81%和85%。综上,PM H^(+)-ATPase基因的表达水平影响水稻对NO_(3)^(-)-N的吸收能力,OsA1、OsA5、OsA7和OsA8在铝胁迫下水稻吸收NO_(3)^(-)-N过程中起关键的调控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增强酸铝条件下水稻吸收NO_(3)^(-)-N的能力,促进水稻生长及增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铝胁迫 硝态氮 质膜H+-ATPase QRT-PCR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分子分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道群 夏雪山 +1 位作者 宋玉竹 张阿梅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2,共7页
结核分枝杆菌是引发结核病的病原菌。近年,结核病发病有增加趋势,特别是结核杆菌耐药株增多,这些都提示其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发生了改变。对不同基因型的结核病患者选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是当今个性化医疗和结核病有效治疗的必然要求。目前... 结核分枝杆菌是引发结核病的病原菌。近年,结核病发病有增加趋势,特别是结核杆菌耐药株增多,这些都提示其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发生了改变。对不同基因型的结核病患者选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是当今个性化医疗和结核病有效治疗的必然要求。目前广泛使用的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方法主要有插入序列6110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法、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耐药相关基因突变谱分析、基因芯片分型技术等,这些方法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的应用各有利弊。本文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分型技术和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和基础研究人员选择适合的分型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分型技术 基因分型
下载PDF
用于通路(Gateway)克隆技术的植物表达载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肖素勤 孙振 +1 位作者 轩秀霞 陈丽梅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8-544,共17页
通路(Gateway)克隆技术是根据λ噬菌体基因组和大肠杆菌基因组之间的位点专一性重组分子机制开发的一套分子克隆新技术。利用该技术LR反应构建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时不需要经过酶切和连接等繁琐而又费时的过程,因此,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通路(Gateway)克隆技术是根据λ噬菌体基因组和大肠杆菌基因组之间的位点专一性重组分子机制开发的一套分子克隆新技术。利用该技术LR反应构建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时不需要经过酶切和连接等繁琐而又费时的过程,因此,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为了扩大Gateway技术在植物基因工程领域的应用,最近有很多研究机构和研究小组开发了能用于组成型或诱导型表达目的基因、基因沉默、启动子分析、蛋白质亚细胞定位、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多个DNA片段的模块化组装和DNA组片段功能验证等研究用的植物表达载体。该文对这些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路克隆技术 植物表达载体 载体结构 LR反应 重组位点
下载PDF
昆明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及病毒致病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蒋红君 樊茂 +3 位作者 刘凯 许小艳 杨婷 甸子芩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9期2323-2327,共5页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5岁以下腹泻婴幼儿轮状病毒(RV)、诺如病毒(NV)、腺病毒(ADV)和星状病毒(ASV)的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并对病毒的主要致病特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3...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5岁以下腹泻婴幼儿轮状病毒(RV)、诺如病毒(NV)、腺病毒(ADV)和星状病毒(ASV)的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并对病毒的主要致病特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3个时段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市儿童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2230例腹泻患儿(5岁以下)的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RV、NV、ADV和ASV抗原,同时收集患儿的性别,年龄,是否发热、呕吐,是否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等临床资料。结果收集到的2230例患儿标本中,RV阳性标本684例,阳性率30.7%;NV阳性标本325例,阳性率14.6%;ADV阳性标本176例,阳性率7.9%;ASV阳性标本149例,阳性率6.7%;此外,检测到混合感染12例。3个时段中,ADV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ASV阳性率呈下降趋势,RV、NV的阳性率变化不明显。4种腹泻病毒主要以轻症腹泻为主,RV感染患儿发热比例略低且多合并呼吸道感染症状,而NV感染患儿发生呕吐的比例较高,ADV和ASV感染患儿多以腹泻为主,合并呕吐和呼吸道症状的比例较少。结论昆明地区引起婴幼儿腹泻的病毒以RV为主,其次为NV、ADV和ASV,混合感染以RV合并NV为主。4种病毒引起的腹泻多为轻症且较难区分,但结合发热、呕吐及呼吸道感染等相关临床症状可表现出一定的致病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病毒性腹泻 流行病学特征 致病特性
下载PDF
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及其在法医个体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蔡海强 柳海涛 +3 位作者 史斌 李安 唐文如 罗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19-1125,共7页
全基因组扩增(Whole genome amplification,WGA)技术是一种对全部基因组序列进行非选择性扩增的技术。近几年来,对WGA技术扩增痕量DNA检材的研究日渐深入,这些研究可望用于刑案现场采集到的痕量DNA样品的扩增,为法医个体识别提供足量的... 全基因组扩增(Whole genome amplification,WGA)技术是一种对全部基因组序列进行非选择性扩增的技术。近几年来,对WGA技术扩增痕量DNA检材的研究日渐深入,这些研究可望用于刑案现场采集到的痕量DNA样品的扩增,为法医个体识别提供足量的DNA模板。然而,对实际案件中复杂检材的扩增偏差问题一直困扰着法医工作者,寻求一个低扩增偏差、高扩增产率的WGA技术是法医工作者的主要目标。文章综述了WGA技术在法医个体识别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为法医解决扩增偏差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扩增 STR 个体识别 法医
下载PDF
UPLC-MS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检测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昆 李宝才 +2 位作者 王文辉 张惠芳 龚加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5-109,共5页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在分离能力、灵敏度和专属性等方面有着很大优势,与质谱(MS)联用后可以展现出强大的定性、定量分析能力,并已开始在食品安全分析检测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并取得不少成果。文中介绍了近年来超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UP...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在分离能力、灵敏度和专属性等方面有着很大优势,与质谱(MS)联用后可以展现出强大的定性、定量分析能力,并已开始在食品安全分析检测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并取得不少成果。文中介绍了近年来超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UPLC-MS)在食品安全分析检测检测中的应用,特别是在食品添加剂、污染物残留、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检测方面取得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MS 食品安全分析检测 添加剂 污染物残留 农药残留 兽药残留
下载PDF
昆明理工大学生物学学科简介
14
作者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昆明理工大学生物学学科于2007年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之初正式创建,是学校重点创建的“双一流”学科之一。生物学学科于2008年获批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成立医学院,2014年成立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2018年获批生物学一级学... 昆明理工大学生物学学科于2007年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之初正式创建,是学校重点创建的“双一流”学科之一。生物学学科于2008年获批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成立医学院,2014年成立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2018年获批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9年获批国家级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21年省部共建非人灵长类生物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近年来,昆明理工大学生物学学科面向“人口健康”“社会经济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逐渐形成了四大核心特色方向:(1)灵长类生殖与发育调控;(2)干细胞与组织再生;(3)动物模型与疾病;(4)生物医药资源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理工大学 学科简介 双一流 国家重点实验室 社会经济发展 组织再生 非人灵长类 生物医药
原文传递
洋桔梗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龚明霞 陈小凤 +3 位作者 陈丽梅 罗坤 李昆志 方锋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582-12584,12586,共4页
[目的]建立洋桔梗高效的快速繁殖体系,为工厂化生产提供可行的操作程序。[方法]以国外进口的洋桔梗F1代种子(品种名称为Polestar yellow)无菌苗的叶片为外植体,对不定芽的诱导、单芽增殖、无菌苗生根等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6-BA... [目的]建立洋桔梗高效的快速繁殖体系,为工厂化生产提供可行的操作程序。[方法]以国外进口的洋桔梗F1代种子(品种名称为Polestar yellow)无菌苗的叶片为外植体,对不定芽的诱导、单芽增殖、无菌苗生根等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6-BA和IBA组合对洋桔梗叶片不定芽的诱导效果较6-BA和NAA组合好,叶片最佳的分化培养基为MS+6-BA0.6 mg/L+IBA0.04 mg/L,1个月内正常芽平均分化数为8.3;最佳的单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0.8 mg/L+NAA0.04 mg/L,1个月内正常芽的增殖倍数为7.4;无菌苗在含有IBA0.25 mg/L的1/2 MS培养基上,生根率、平均每苗的根数均最大。[结论]该结果为洋桔梗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桔梗 种子 叶片 离体培养
下载PDF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产氢技术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延川 魏云林 王华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4-920,共7页
氢气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和工业上的原料所使用。目前国际上氢气的获得主要有化学制取和电解水制取两种方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特别是化学制取法在耗能的同时还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相比之下,生物制氢有着极大的优势,它主... 氢气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和工业上的原料所使用。目前国际上氢气的获得主要有化学制取和电解水制取两种方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特别是化学制取法在耗能的同时还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相比之下,生物制氢有着极大的优势,它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或者光合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废弃物进行分解从而获得氢气。利用废弃物制氢即可以低廉的获得氢能源同时又能资源化利用废弃物。以下对固体废弃物的类型、产氢的方法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产氢 固体废弃物 废物生物处理
下载PDF
下一代半导体测序技术在遗传性心肌病分子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跃 张宏 夏雪山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35-644,共10页
遗传性心肌病(Inherited cardiomyopathy,ICM)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疾病,主要由基因突变所致,是青少年和年轻运动员猝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约100个基因和其致病有关,这些基因相关的变异位点具有不同的致病机制。... 遗传性心肌病(Inherited cardiomyopathy,ICM)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疾病,主要由基因突变所致,是青少年和年轻运动员猝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约100个基因和其致病有关,这些基因相关的变异位点具有不同的致病机制。随着临床遗传检测在遗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对遗传性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特性及其致病机制进行深入了解,是对该病遗传诊断的关键。下一代半导体测序仪在2010年底由美国Life Technologies公司发布,其以布满微孔的高密度半导体芯片为测序基础,具有快速、经济、灵敏性好、准确率高等特点,已经应用于遗传疾病的突变筛查。文章主要对遗传性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特性和下一代半导体测序技术在遗传性心肌病遗传检测中的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概括总结,有助于遗传性心肌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心肌病 分子诊断 下一代测序技术 半导体
下载PDF
新形势下医学院校产学研合作思考 被引量:5
18
作者 宋园亮 阮绪芝 +1 位作者 李蓓 柳陈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2期152-155,159,共5页
随着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新形势下的医学院校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以适应国家要求及社会需要。本研究探讨了医学院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要模式及制约产学研发展的因素,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经验... 随着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新形势下的医学院校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以适应国家要求及社会需要。本研究探讨了医学院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要模式及制约产学研发展的因素,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经验,思考新时代背景下的医学院校产学研合作。医学院校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在社会的推动下,在自身的主动下,创新思路,搞好校企联合、产学结合,走好产学研合作的道路,实现新形势下的华丽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产学研 合作思考
下载PDF
低温微生物环境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季秀玲 魏云林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11,共6页
生物修复技术由于成本低、效果好、对环境负面影响小,且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受到普遍的关注,已成为环境治理的重要方法和技术。目前微生物修复技术多以常温微生物为主,而在自然环境中,占地表绝大部分的极地、海洋、湖泊以及高山和高纬地... 生物修复技术由于成本低、效果好、对环境负面影响小,且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受到普遍的关注,已成为环境治理的重要方法和技术。目前微生物修复技术多以常温微生物为主,而在自然环境中,占地表绝大部分的极地、海洋、湖泊以及高山和高纬地区的土壤等,其全年平均温度大多在15℃或以下,恰恰是低温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因此,以低温微生物为主的生物修复技术,在常年低温的极地、海洋、高山或高纬区域以及若干地区冬季进行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方面有独到的优势。目前,以低温微生物为主体的低温生物修复技术已成了生物修复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从4个方面讨论目前利用低温微生物所开展的低温生物修复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生物修复技术 环境治理 低温微生物 生物降解
下载PDF
生物技术在紫花苜蓿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俞金蓉 玉永雄 陈丽梅 《草原与草坪》 CAS 2007年第5期65-69,74,共6页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重要的豆科牧草,具有品质优良、易于栽培等特点,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在分子水平上对紫花苜蓿进行遗传改良的研究已取得了部分成果。介绍了紫花苜蓿组织培养的种...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重要的豆科牧草,具有品质优良、易于栽培等特点,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在分子水平上对紫花苜蓿进行遗传改良的研究已取得了部分成果。介绍了紫花苜蓿组织培养的种类及影响因素,综述了近年来遗传转化和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在紫花苜蓿研究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紫花苜蓿基因工程在今后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物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