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定向凝固技术在冶金法多晶硅制备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
7
1
作者
魏奎先
郑达敏
+2 位作者
马文会
杨斌
戴永年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58-1365,共8页
近几年来,在发展较为迅速的冶金法低成本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新工艺中,定向凝固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定向凝固技术在冶金法多晶硅提纯过程中主要用于去除硅中的金属杂质,在铸造过程中用来进行大尺寸柱状晶的生长,以期获得较好的晶体质...
近几年来,在发展较为迅速的冶金法低成本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新工艺中,定向凝固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定向凝固技术在冶金法多晶硅提纯过程中主要用于去除硅中的金属杂质,在铸造过程中用来进行大尺寸柱状晶的生长,以期获得较好的晶体质量和电学性能。本文在详细介绍冶金法多晶硅制备过程中定向凝固提纯去除硅中金属杂质和多晶硅铸造过程中晶体生长与电学性能提升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将冶金法多晶硅定向凝固提纯过程和定向凝固铸造过程合并成一个新型的定向凝固工序,可以兼顾多晶硅的提纯和晶体生长两种功能,既与冶金法多晶硅定向凝固提纯过程不同,也与多晶硅铸造过程中的定向凝固有所区别。该新型定向凝固技术将减少容器材料的使用量,缩短冶金法工艺流程,降低了冶金法多晶硅生产成本,有利于冶金法多晶硅的技术进步和大规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凝固
冶金法多晶硅
铸造
提纯
原文传递
铁杂质对真空定向凝固多晶硅电阻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聪
魏奎先
+3 位作者
马文会
高隆重
杨玺
戴永年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24-829,共6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微波光电导衰减法和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等分析设备,结合Fe-Si二元相图,研究了真空定向凝固多晶硅中Fe杂质的赋存形态和硅锭从底部到顶部四个特征位置径向电阻率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Fe杂质在真空...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微波光电导衰减法和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等分析设备,结合Fe-Si二元相图,研究了真空定向凝固多晶硅中Fe杂质的赋存形态和硅锭从底部到顶部四个特征位置径向电阻率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Fe杂质在真空定向凝固多晶硅中的赋存形态主要为α-Fe(Si)和β-Fe(Si),过饱和固溶体α-Fe(Si)的分解是导致Fe杂质在硅锭中形成沉淀相且浓度分布不均匀的重要原因;Fe杂质在硅锭中不同位置形成的沉淀相与电阻率分布曲线波动相吻合。根据对Fe浓度与电阻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温度下Fe杂质的赋存形态,推导得出了真空定向凝固多晶硅中径向电阻率分布与Fe杂质浓度间的关系式,提出了提高硅锭电阻率均匀性的措施并通过实验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杂质
真空定向凝固
多晶硅
电阻率
赋存形态
原文传递
一水硬铝石型高硫铝土矿脱硫研究进展
被引量:
32
3
作者
郑立聪
谢克强
+1 位作者
刘战伟
马文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93,105,共11页
一水硬铝石型高硫铝土矿脱硫成为解决我国优质铝土矿资源短缺的热点问题。对前人研究的高硫矿成分、物相、形貌进行了总结,全面阐述了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硫、铁的行为和危害,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脱硫的机理、方法及其效果。提出&qu...
一水硬铝石型高硫铝土矿脱硫成为解决我国优质铝土矿资源短缺的热点问题。对前人研究的高硫矿成分、物相、形貌进行了总结,全面阐述了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硫、铁的行为和危害,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脱硫的机理、方法及其效果。提出"三步走战略",即先浮选,后氧化,再沉淀三道工序进行脱硫,且对高硫铝土矿中所含不同成分的硫应采用不同方法脱硫。对含黄铁矿最高的高硫铝土矿可以通过先进行浮选工艺,再对含黄铁矿较高的铝土矿精矿在溶出过程中氧化S2-和溶出后在铝酸钠溶液中添加钡盐沉淀SO_4^(2-)的方法协同达到脱硫的目的。最后展望了高硫铝土矿脱硫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铝土矿
黄铁矿
浮选
氧化
沉淀
脱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预脱硅及石灰配比对铝土矿溶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刘永轶
李其贵
刘战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0-36,共7页
针对在氧化铝溶出生产过程经常出现溶出效果和脱钠效果突然恶化的情况,对遵义地区几个主要矿点的铝土矿开展溶出试验。在参照生产上常规石灰配入量,溶出温度265℃、溶出时间60 min、分子配比1.4的条件下,铝土矿1和2未经预脱硅处理得到...
针对在氧化铝溶出生产过程经常出现溶出效果和脱钠效果突然恶化的情况,对遵义地区几个主要矿点的铝土矿开展溶出试验。在参照生产上常规石灰配入量,溶出温度265℃、溶出时间60 min、分子配比1.4的条件下,铝土矿1和2未经预脱硅处理得到的溶出效果和脱钠效果都非常差,大幅增加石灰配入量或通过14 h预脱硅处理后情况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原因是长时间预脱硅提高了碱液对铝土矿细小缝隙的浸润以及铝土矿与石灰的接触程度,还消除了部分石灰活性不足的问题,起到了与增加石灰添加量一样的作用,消除了铝土矿中钛杂质对溶出性能的严重影响。建议工厂在设计、生产中增加或强化预脱硅生产工序,可以有效解决混入的难溶铝土矿问题,减少生产中苛性碱、铝土矿和石灰的消耗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预脱硅
赤泥
溶出效果
脱钠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业硅炉外精炼提纯与湿法浸出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5
作者
魏奎先
陆海飞
+3 位作者
马文会
谢克强
伍继君
戴永年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11,共11页
综述了工业硅熔体炉外精炼、湿法浸出、炉外精炼-湿法浸出等去除工业硅中杂质研究进展.认为炉外精炼和湿法浸出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工业硅中杂质去除效率,是工业硅精炼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了充分发挥炉外精炼和湿法浸出联合除杂效果,开...
综述了工业硅熔体炉外精炼、湿法浸出、炉外精炼-湿法浸出等去除工业硅中杂质研究进展.认为炉外精炼和湿法浸出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工业硅中杂质去除效率,是工业硅精炼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了充分发挥炉外精炼和湿法浸出联合除杂效果,开展硅熔体凝固过程中杂质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及其与湿法浸出过程的相互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硅
炉外精炼
湿法浸出
除杂
提纯
赋存状态
协同作用
原文传递
题名
定向凝固技术在冶金法多晶硅制备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
7
1
作者
魏奎先
郑达敏
马文会
杨斌
戴永年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
有色金属
真空
冶金
重点
实验室
/云南省高校硅
冶金
与硅材料
工程
研究中心
出处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58-136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137601
61404063)
+2 种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E03B01)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FB125)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1250)
文摘
近几年来,在发展较为迅速的冶金法低成本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新工艺中,定向凝固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定向凝固技术在冶金法多晶硅提纯过程中主要用于去除硅中的金属杂质,在铸造过程中用来进行大尺寸柱状晶的生长,以期获得较好的晶体质量和电学性能。本文在详细介绍冶金法多晶硅制备过程中定向凝固提纯去除硅中金属杂质和多晶硅铸造过程中晶体生长与电学性能提升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将冶金法多晶硅定向凝固提纯过程和定向凝固铸造过程合并成一个新型的定向凝固工序,可以兼顾多晶硅的提纯和晶体生长两种功能,既与冶金法多晶硅定向凝固提纯过程不同,也与多晶硅铸造过程中的定向凝固有所区别。该新型定向凝固技术将减少容器材料的使用量,缩短冶金法工艺流程,降低了冶金法多晶硅生产成本,有利于冶金法多晶硅的技术进步和大规模应用。
关键词
定向凝固
冶金法多晶硅
铸造
提纯
Keywords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Solar grade silicon by metallurgical mute, Ingot casting, Purification
分类号
TG146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原文传递
题名
铁杂质对真空定向凝固多晶硅电阻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聪
魏奎先
马文会
高隆重
杨玺
戴永年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
有色金属
真空
冶金
重点
实验室
/云南省高校硅
冶金
与硅材料
工程
研究中心
出处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24-82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1137601
61404063)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FB125)资助
文摘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微波光电导衰减法和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等分析设备,结合Fe-Si二元相图,研究了真空定向凝固多晶硅中Fe杂质的赋存形态和硅锭从底部到顶部四个特征位置径向电阻率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Fe杂质在真空定向凝固多晶硅中的赋存形态主要为α-Fe(Si)和β-Fe(Si),过饱和固溶体α-Fe(Si)的分解是导致Fe杂质在硅锭中形成沉淀相且浓度分布不均匀的重要原因;Fe杂质在硅锭中不同位置形成的沉淀相与电阻率分布曲线波动相吻合。根据对Fe浓度与电阻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温度下Fe杂质的赋存形态,推导得出了真空定向凝固多晶硅中径向电阻率分布与Fe杂质浓度间的关系式,提出了提高硅锭电阻率均匀性的措施并通过实验得到验证。
关键词
Fe杂质
真空定向凝固
多晶硅
电阻率
赋存形态
Keywords
Vacuum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Multicrystalline silicon
Electrical resistivity
Fe impurity
Occurrence mode
分类号
TF136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一水硬铝石型高硫铝土矿脱硫研究进展
被引量:
32
3
作者
郑立聪
谢克强
刘战伟
马文会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
有色金属
真空
冶金
重点
实验室
/云南省高校硅
冶金
与硅材料
工程
研究中心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93,105,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4121)
人才基金培育项目(KKSY201452041)
文摘
一水硬铝石型高硫铝土矿脱硫成为解决我国优质铝土矿资源短缺的热点问题。对前人研究的高硫矿成分、物相、形貌进行了总结,全面阐述了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硫、铁的行为和危害,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脱硫的机理、方法及其效果。提出"三步走战略",即先浮选,后氧化,再沉淀三道工序进行脱硫,且对高硫铝土矿中所含不同成分的硫应采用不同方法脱硫。对含黄铁矿最高的高硫铝土矿可以通过先进行浮选工艺,再对含黄铁矿较高的铝土矿精矿在溶出过程中氧化S2-和溶出后在铝酸钠溶液中添加钡盐沉淀SO_4^(2-)的方法协同达到脱硫的目的。最后展望了高硫铝土矿脱硫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高硫铝土矿
黄铁矿
浮选
氧化
沉淀
脱硫
Keywords
high-sulfur bauxite, pyrite, flotation, oxidation, precipitation, desulfurization
分类号
TF821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预脱硅及石灰配比对铝土矿溶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刘永轶
李其贵
刘战伟
机构
遵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理工大学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0-3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1404121)。
文摘
针对在氧化铝溶出生产过程经常出现溶出效果和脱钠效果突然恶化的情况,对遵义地区几个主要矿点的铝土矿开展溶出试验。在参照生产上常规石灰配入量,溶出温度265℃、溶出时间60 min、分子配比1.4的条件下,铝土矿1和2未经预脱硅处理得到的溶出效果和脱钠效果都非常差,大幅增加石灰配入量或通过14 h预脱硅处理后情况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原因是长时间预脱硅提高了碱液对铝土矿细小缝隙的浸润以及铝土矿与石灰的接触程度,还消除了部分石灰活性不足的问题,起到了与增加石灰添加量一样的作用,消除了铝土矿中钛杂质对溶出性能的严重影响。建议工厂在设计、生产中增加或强化预脱硅生产工序,可以有效解决混入的难溶铝土矿问题,减少生产中苛性碱、铝土矿和石灰的消耗损失。
关键词
铝土矿
预脱硅
赤泥
溶出效果
脱钠效果
Keywords
bauxite
pre-desilication
red mud
digestion effect
dealkalization effect
分类号
TF821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业硅炉外精炼提纯与湿法浸出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5
作者
魏奎先
陆海飞
马文会
谢克强
伍继君
戴永年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
有色金属
真空
冶金
重点
实验室
/云南省高校硅
冶金
与硅材料
工程
研究中心
出处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1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61027)
人培基金项目(KKSY201252078)
文摘
综述了工业硅熔体炉外精炼、湿法浸出、炉外精炼-湿法浸出等去除工业硅中杂质研究进展.认为炉外精炼和湿法浸出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工业硅中杂质去除效率,是工业硅精炼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了充分发挥炉外精炼和湿法浸出联合除杂效果,开展硅熔体凝固过程中杂质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及其与湿法浸出过程的相互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
工业硅
炉外精炼
湿法浸出
除杂
提纯
赋存状态
协同作用
Keywords
metallurgical grade silicon
secondary refining
acid leaching
impurity removal
purification
occurrence state
synergistic effect
分类号
TG146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定向凝固技术在冶金法多晶硅制备过程中的应用
魏奎先
郑达敏
马文会
杨斌
戴永年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7
原文传递
2
铁杂质对真空定向凝固多晶硅电阻率的影响研究
张聪
魏奎先
马文会
高隆重
杨玺
戴永年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原文传递
3
一水硬铝石型高硫铝土矿脱硫研究进展
郑立聪
谢克强
刘战伟
马文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预脱硅及石灰配比对铝土矿溶出性能的影响
刘永轶
李其贵
刘战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工业硅炉外精炼提纯与湿法浸出研究进展
魏奎先
陆海飞
马文会
谢克强
伍继君
戴永年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