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医院护理绩效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董梅德 吴玲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6年第8期3034-3036,共3页
[目的]探讨适合中医医院发展的护理绩效管理模式。[方法]将科室风险系数、护士能级及中医特色护士综合素质考核3部分内容纳入护理绩效管理模式中,并与传统护理绩效管理模式进行比较,观察护士辞职率、调岗率、护士对绩效改革满意度和病... [目的]探讨适合中医医院发展的护理绩效管理模式。[方法]将科室风险系数、护士能级及中医特色护士综合素质考核3部分内容纳入护理绩效管理模式中,并与传统护理绩效管理模式进行比较,观察护士辞职率、调岗率、护士对绩效改革满意度和病人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实施改进完善的护理绩效管理模式后,护士辞职率、调岗率降低,护士对绩效改革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断改进护理绩效管理模式,有助于降低护士辞职率及调岗率,提高护士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院 绩效管理 改进 辞职率 调岗率 满意度
下载PDF
新疆昌吉地区238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中医证型分布 被引量:6
2
作者 玛丽亚 孙学健 严兴海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12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昌吉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23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开展证候调查研究,按照现有哮喘证候诊断标准,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应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哮... 目的:探讨新疆昌吉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23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开展证候调查研究,按照现有哮喘证候诊断标准,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应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哮喘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二次录入核对,所有资料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哮喘发作期出现频次最高的证候是寒哮,其次是虚哮和热哮;随着年龄及病程的增加,哮喘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显著差异;哮喘患者合并过敏性疾病的状况因证型不同存在差异;哮喘发作的诱因以外因为主;哮喘发作期出现频次前三位的病性要素是痰、风和气虚;病位要素是肺、脾和肠。结论:在哮喘的急性发作期,寒热是辨证的关键。随着年龄及病程的增加,哮喘的中医证型表现出由实证向虚证及虚实夹杂证转化。气虚是哮喘的一种基本病理状态。外因是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哮喘发作期病位以肺、脾、肠为主,病性要素则以痰、风、气虚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中医证候 证候要素
下载PDF
校院合作目标教学法在中医院护理实习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董梅德 朱雅婷 美丽班 《新疆中医药》 2018年第3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校院合作目标教学法在中医院护理实习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外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100人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教学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校院合作目标教学法在中医院护理实习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外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100人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教学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校院合作目标教学法进行带教。观察所选护理实习生实习结束出科考试、实习质量评价以及对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综合素质考核优良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88%),实习质量评价优良率(100%)亦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教学的满意率为98%,对照组为88%,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校院合作目标教学法在中医院护理实习生临床实践教学中应用,能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自学能力,优于传统带教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院合作 目标教学法 护理实习生 临床教学
下载PDF
中医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旋 李汶阳 鲍毅梅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4548-4553,共6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而随着目前工作方式的改变,发病率逐年递增,此病症状以腰部慢性疼痛和下肢麻木抽搐疼痛为主,常伴有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等问题。针对此病在研究其发病机制时,学者提...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而随着目前工作方式的改变,发病率逐年递增,此病症状以腰部慢性疼痛和下肢麻木抽搐疼痛为主,常伴有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等问题。针对此病在研究其发病机制时,学者提出多方面原因导致此病。在治疗方面,由于目前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有多种治疗方式,针灸作为其中操作便捷,疗效肯定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篇文章旨在基于LDH的发病机制探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针刺 发病机制 信号通路 腰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孟熙童 马子涵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49-0152,共4页
探讨行为转变理论(TTM)护理模式在增强住院病人自我照顾能力、提高感染认知及引导护士执行感染控制措施方面的效果。方法 通过设立实验组(采用TTM护理策略)与对照组(传统护理方式),研究设计为前瞻性的对比研究,参与者随机分组。实验组... 探讨行为转变理论(TTM)护理模式在增强住院病人自我照顾能力、提高感染认知及引导护士执行感染控制措施方面的效果。方法 通过设立实验组(采用TTM护理策略)与对照组(传统护理方式),研究设计为前瞻性的对比研究,参与者随机分组。实验组经历的是一个TTM为基础的护理计划,涵盖全面的教育、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行为改变技巧。而对照组则接受标准护理程序。搜集并比对了两组在MDRO感染比例、自我照顾能力评分、感染认知水平、护理满意度评价,以及护士感染防控行为评分上的数据。结果 实验组的MDRO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证明TTM护理在控制MDRO感染上成效显著。此外,实验组在自我照顾能力的各个维度、感染认知、护理满意度上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提升。更值得注意的是,实验组护士在手卫生、个人防护、接触隔离、环境管理及教育培训方面的表现均超越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了TTM护理在规范护士行为方面的积极作用。结论 本研究表明TTM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增强住院病人的自我照顾能力、提高对感染的认识,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并成功降低了MDRO感染的风险。这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也强化了护士在感染控制方面的表现,有利于减少医院内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转变理论 护理 多重耐药菌 感染防控
原文传递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对患者康复产生的促进作用
6
作者 杨增娈 马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21-0124,共4页
研究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中医针灸治疗之后,它对患者康复的促进有何作用。方法 选取诊断为颈椎小关节错缝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时间在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参与研究的患者(60人),根据随机化方法对患者进行小组分配,分... 研究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中医针灸治疗之后,它对患者康复的促进有何作用。方法 选取诊断为颈椎小关节错缝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时间在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参与研究的患者(60人),根据随机化方法对患者进行小组分配,分为两组。一组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4名,其中最小和最大年龄分别是23岁和62岁,平均年龄在(42.08±2.53)岁,病程时间范围在10个月~5年,为对照组。平均范围在(3.71±0.62)年。一组其中男性和女性均为15名,其中最小和最大年龄分别是20岁和59岁,平均年龄在(40.61±1.95)岁,病程时间范围在8个月~6年,平均范围在(4.02±0.57)年,为研究组。结果 对照组的30例颈椎小关节患者的好转率为76.67%,研究组的30例颈椎小关节患者的好转率为93.33%,其P值小于0.05;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两组在治疗前的疼痛度和颈椎功能并无差别(P>0.05),而在治疗后产生了差异(P<0.05);中医针灸治疗的患者的疼痛时长要少于对照组,肌力恢复的时间亦是如此,两者差距存在(P<0.05);各项目以及总分均显示进行中医针灸的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不进行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医针灸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好转率,减少疼痛时间和肌力恢复时长,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中医针灸疗法结合其他疗法在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的康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针灸治疗 颈椎小关节错缝 西医牵引 促进作用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曾斌芳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用药规律
7
作者 孙婉卿 郭峰 +1 位作者 王晓忠 曾斌芳(指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曾斌芳教授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23年11月曾斌芳教授于门诊及病区诊治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例资料。应用Excel2021录入患者基本信息及诊疗内容,建立医案标准化诊...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曾斌芳教授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23年11月曾斌芳教授于门诊及病区诊治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例资料。应用Excel2021录入患者基本信息及诊疗内容,建立医案标准化诊疗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2.3.9统计药物频次、性味归经、药物功效,并进行关联规则、层次聚类、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555首,涉及中药303味,药物总频次为8276。筛选出高频药物38味。药性以平、温、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脾经、肝经居多,功效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关联规则、层次聚类分别得到15组药对和5组聚类方。复杂网络构建的中药核心组合为当归、醋鳖甲、炙甘草、柴胡、茯苓、猪苓、川芎、黄芩、白术。结论曾斌芳教授根据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湿热毒邪稽留血分,日久正虚瘀滞的病机特点,主张于邪实正虚阶段从肝脾同调、乙癸同源论治,并将消法、清法运用于补法中,以此攻补兼施,寒热平调,可为临证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 数据挖掘 中药 名医经验 曾斌芳
下载PDF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多属性临床综合评价
8
作者 马雅斌 陈丹霞 +2 位作者 鲍思蔚 范秀丛 赵月芬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5年第2期215-219,222,共6页
目的:对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进行多属性临床综合评价,为医疗机构遴选该药提供参考。方法:遵循《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2021年版试行)》相关规定,参考《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推荐的评价体系、检索策略以及药品... 目的:对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进行多属性临床综合评价,为医疗机构遴选该药提供参考。方法:遵循《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2021年版试行)》相关规定,参考《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推荐的评价体系、检索策略以及药品评价与遴选的维度、要素、权重等,评价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药学特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及其他属性。结果: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总得分为68.05分,其中药学特性得分为23分,有效性得分为23分,安全性得分为13分,经济性得分为3.55分,其他属性得分为5.5分。评价结果显示,司美格鲁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较好;在经济性方面,由于该药上市时间短,单价较高,经济性需要改善;其他属性方面,该药为医保乙类药品、有保销条件,且不是国家基本药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临床应用。结论:司美格鲁肽多属性评分为68.05分,在安全性、经济性及其他属性方面可以进行改善,使之成为临床强推荐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美格鲁肽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药品评价 药品遴选
下载PDF
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手术室实习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9
作者 胡红岩 王敬 丁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1期145-148,共4页
分析在手术室实习护士规范化培训当中实施问题导向法(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1月期间我院手术室规范化培训实习护士100例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50例,参照组接受常... 分析在手术室实习护士规范化培训当中实施问题导向法(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1月期间我院手术室规范化培训实习护士100例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5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接受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教学前后两组实习护士的学习得分、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评分、带教满意度。结果 教学前,实习护士的学习得分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教学后,实验组实习护士学习得分、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评分、带教满意度都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 在手术室实习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实施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实习护士的学习得分以及带教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导向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 手术室实习护士 规范化培训 教学效果
下载PDF
CBL与PBL+模拟培训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10
作者 杨晨曦 梅静 马海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3期064-067,共4页
研究CBL与PBL+模拟培训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期间在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40例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习时间划分为参照组(n=20)和实验组(n=20)。参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教学模式,... 研究CBL与PBL+模拟培训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期间在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40例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习时间划分为参照组(n=20)和实验组(n=20)。参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教学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教学基础上采取CBL与PBL+模拟培训教学模式,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护理临床决策能力、教学满意度三项指标。结果 实验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实习护生护理临床决策能力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实习护生教学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CBL与PBL+模拟培训教学模式效果显著,技能有效提高实习护生专业护理能力和临床决策能力,又能优化其对护理教学的满意评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PBL 模拟培训教学模式 神经内科 临床护理教学
下载PDF
基于PBL教学法的中西医结合儿科规培教学改革探讨
11
作者 张惠娟 冯焕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3期173-176,共4页
传统中西医结合儿科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界限,限制了儿科医生技术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为了打破这一局面,引入问题导向学习(PBL)教学法成为了一个可行的改革方向。PBL教学法通过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 传统中西医结合儿科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界限,限制了儿科医生技术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为了打破这一局面,引入问题导向学习(PBL)教学法成为了一个可行的改革方向。PBL教学法通过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PBL教学法在提升儿科医生的诊疗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在实际应用中,PBL训练的医者在解析病例、操作技术以及临床决策等多个方面均表现出色,超越了传统教学的效果。这一教学策略不仅改变了中西医结合儿科的教学方式,还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因此,PBL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儿科教学中应发挥更大的效能,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推动儿科医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儿科规培 中西医结合 教学改革 诊疗技能
下载PDF
芍药甘草附子汤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阿依古丽·若曼 王霞 +3 位作者 杨静 郭兴龙 赵泽 杨旭 《大医生》 2025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附子汤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治疗的6...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附子汤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治疗的60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PRP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芍药甘草附子汤联合PRP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比较两组患者TNF-α、IL-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整体疗效更优(P<0.05)。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WOMAC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7 d、1个月、3个月的VAS疼痛评分、WOMAC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治疗组均更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均更低(均P<0.05)。结论芍药甘草附子汤联合PRP能够有效改善肝肾亏虚型KOA患者疼痛症状及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芍药甘草附子汤 富血小板血浆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评价早期高血压心脏病的分析
13
作者 孙慧玲 刘洋 +1 位作者 王蕊 王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研究在早期高血压心脏病(HHD)的评价中,心脏磁共振(CMR)特征追踪(FT)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2月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收治的15例HHD伴左心室肥厚(LVH)患者为HHD-LVH组,25例未发生LVH的HHD患者为HHD-非LVH组... 目的:研究在早期高血压心脏病(HHD)的评价中,心脏磁共振(CMR)特征追踪(FT)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2月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收治的15例HHD伴左心室肥厚(LVH)患者为HHD-LVH组,25例未发生LVH的HHD患者为HHD-非LVH组,同时选取本院同期就诊的血压正常的40例受试者为对照组,均接受CMR检查,观察CMR-FT对HHD-LVH的诊断效果,并比较三组的心功能指标。结果:40例HHD患者,经CMR-FT检查LVH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100.00%、96.00%、97.50%,诊断价值较高。HHD-LVH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心输出量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比率、左心室壁最大厚度、左心室肌肉质量与身体表面积的比值、左心室的重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与HHD-非LVH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和HHD-非L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R-FT应用于HHD患者左心室心肌弥漫性纤维化及亚临床心肌受损的早期评价当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定量 成像技术 早期 高血压心脏病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肌少症预测不良预后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蕾 刘钊瑕 +5 位作者 敬进华 余虹 古再努尔·依力亚尔 李玉玉 王晓忠 郭峰 《肝脏》 2025年第2期265-268,共4页
肌少症是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常见并发症。肝硬化患者普遍存在肌少症,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住院率并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增加死亡率。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肌少症会增加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是肝移植不良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肌少症是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常见并发症。肝硬化患者普遍存在肌少症,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住院率并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增加死亡率。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肌少症会增加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是肝移植不良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亦可以作为预测肝硬化相关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通过对肌少症预测肝硬化相关不良预后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肝硬化肌少症早期的筛查、诊断及干预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肌少症 预后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综合性儿科内科医学课程对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的影响
15
作者 范新庆 冯焕琴 周丽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5年第3期057-060,共4页
分析综合性儿科内科医学课程对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定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之间,均为儿科内科学生,随机分组后,对照组按照常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性儿科内科医学课程进行教学。以学生的考核优良率... 分析综合性儿科内科医学课程对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定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之间,均为儿科内科学生,随机分组后,对照组按照常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性儿科内科医学课程进行教学。以学生的考核优良率和临床技能指标评价结果,明确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考核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临床技能评价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性儿科内科医学课程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保证学生考核优良率,为临床输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儿科内科医学课程 学生 临床技能培养
下载PDF
何复东老中医运用“补肾通阳法”治疗慢性心衰临床经验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冠峰 王冠英 +7 位作者 桂亮 何茁 李涛 戴海安 李军 杜樱洁 袁香梅 吴斌 《新疆中医药》 2015年第4期53-55,共3页
探讨并总结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何复东主任医师运用"补肾通阳法"治疗慢性心衰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以促中医临床学术交流与发展。
关键词 何复东 名老中医 临证经验 慢性心衰 补肾通阳
下载PDF
冠心病伴抑郁状态的中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伟豪 吴斌 赵明芬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第4期381-384,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冠心病伴抑郁状态的患病率逐年提升。导致冠心病伴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例如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抽烟、喝酒、不规律作息均是导致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及时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干预...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冠心病伴抑郁状态的患病率逐年提升。导致冠心病伴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例如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抽烟、喝酒、不规律作息均是导致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及时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认为冠心病伴抑郁状态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人体多个组织器官和循环系统有关,目前对于冠心病伴抑郁状态的治疗尚无特效药。冠心病可归于中医“胸痹”“真心痛”的范畴,中医学认为疾病的病情是错综复杂的,要善于在纷纭复杂的表现中抓住疾病的本质,以整体审查、诊法合参、病证结合的诊断原则,对冠心病伴抑郁状态的诊疗过程中有着独到的见解。本文旨在通过中医对冠心病伴抑郁状态的防治进行综述,以期为冠心病伴抑郁状态应用中医辨证干预和防治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抑郁 中医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治疗方法概述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慧慧 杨小娟 +1 位作者 鲍毅梅 李汶阳 《新疆中医药》 2023年第6期F0003-F0004,共2页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面神经类疾病,多数情况下表现为患者眼睑闭合不全,抬眉、闭眼、皱眉较为困难,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鼓腮漏气,还可能伴舌体麻木、味觉减退等症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周围性面瘫发病人数明显上升,男性居多,且...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面神经类疾病,多数情况下表现为患者眼睑闭合不全,抬眉、闭眼、皱眉较为困难,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鼓腮漏气,还可能伴舌体麻木、味觉减退等症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周围性面瘫发病人数明显上升,男性居多,且极易复发,甚至可能发展为“顽固性面瘫”,因其症状会改变患者容貌,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身心健康。本文将对近些年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梳理,为临床提高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中医治疗 综述
下载PDF
《回回药方》的特色及回族医药文化浅识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永疆 樊茂松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1995年第2期7-7,17,共2页
《回回药方》约成书于元代中后期,是一本涉及内、外、妇、儿、骨伤、皮肤、神经等临床医学治疗全书,其中仅方剂就有五、六千条,并吸收了中世纪以来阿拉伯穆斯林世界先进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回族医药是继承消化古代... 《回回药方》约成书于元代中后期,是一本涉及内、外、妇、儿、骨伤、皮肤、神经等临床医学治疗全书,其中仅方剂就有五、六千条,并吸收了中世纪以来阿拉伯穆斯林世界先进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回族医药是继承消化古代阿拉伯医学丰富的知识并与中华传统医学完美结合的民族医药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回药方》 医药文化 浅识 治疗 民族医药学 骨伤 医学基础理论 中后期 消化 吸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