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2017年东石中心卫生院肿瘤专科家庭病床建立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雅瑜 陈玉章 +5 位作者 林建光 张长茂 戴毅君 戴炀斌 赵爱月 许天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6-700,共5页
背景癌症发病率持续升高,三级甲等医院接收的患者数量有限,肿瘤专科家庭病床可为终末期肿瘤患者提供一个更加合适的治疗场所。目的分析东石中心卫生院肿瘤专科家庭病床的建立情况,分析患者住院费用及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为今后肿瘤专科... 背景癌症发病率持续升高,三级甲等医院接收的患者数量有限,肿瘤专科家庭病床可为终末期肿瘤患者提供一个更加合适的治疗场所。目的分析东石中心卫生院肿瘤专科家庭病床的建立情况,分析患者住院费用及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为今后肿瘤专科家庭病床项目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4月—2017年12月入住东石中心卫生院肿瘤专科家庭病床的225例患者,记录肿瘤专科家庭病床建立情况、患者的基本情况、参加医疗保险及付费方式、患者住院情况(总费用、自费费用、自费比例、报销比例、平均住院天数)、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采用电话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对肿瘤专科家庭病床项目的满意度。结果 2015年4—12月、2016年、2017年肿瘤专科家庭病床分别入住66、68、91例患者。2016、2017年肿瘤专科家庭病床入住患者数发展速度分别为103.03%、137.88%,增长速度分别为3.03%、37.88%。225例患者中男192例(85.3%),女33例(14.7%)。≤60岁患者86例(38.2%)。225例家庭病床患者中216例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按规定比例报销。3年内225例肿瘤专科家庭病床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3 824.24元,平均自费费用为1 195.34元,平均报销比例为65.37%。吗啡即释片、奥施康定使用量逐年增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三阶梯用药原则。89.1%(114/128)的患者或家属对肿瘤专科家庭病床项目的满意度为完全满意。结论东石中心卫生院肿瘤专科家庭病床患者报销比例较高,住院费用降低,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肿瘤专科家庭病床为终末期肿瘤患者提供更合适的临终场所,可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存质量,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 费用 医疗
下载PDF
对公立医院做好人员招聘工作的几点思考
2
作者 张亚娜 《活力》 2024年第6期31-33,共3页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公立医院需要更多不同专业背景的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人员需求的增加和多样化使得招聘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公立医院加强招聘管理有助于确保医院引进适合岗位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公立医院需要更多不同专业背景的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人员需求的增加和多样化使得招聘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公立医院加强招聘管理有助于确保医院引进适合岗位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人员招聘 人力资源管理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叶俏玮 郑金钿 李秀波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694-696,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TN)性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586例TN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检查。统计手术病理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诊断TN性质的敏...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TN)性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586例TN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检查。统计手术病理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诊断TN性质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586例TN病变患者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恶性结节8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88例),良性结节498例(甲状腺腺瘤85例、甲状腺胶质囊肿143例、甲状腺囊腺瘤7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97例);超声诊断TN恶性107例,良性479例,其中漏诊6例,误诊25例;超声诊断TN性质的敏感度为93.18%(82/88)、特异度为94.98%(473/498)、准确率为94.71%(555/586)及阳性预测值为76.64%(82/107)、阴性预测值为98.75%(473/479);超声诊断TN性质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0.810,P=0.000);恶性TN边界不清、形态不规整、低回声、薄厚不均、微钙化、纵横比≥1、血流分布2级+3级占比高于良性T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诊断TN性质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通过分析TN超声影像特征能够对TN良恶性进行判断,为临床诊治TN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性质 超声检查 一致性
下载PDF
指骨钻孔结合自体断层甲床移植治疗甲床缺损效果分析
4
作者 陈怀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59-0061,共3页
探究甲床缺损患者采用指骨钻孔+自体断层甲床移植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9-05-20至2022-12-20收治的29例甲床缺损患者为研究样本,计算机随机分组对照组(B)(n=15)与实验组(A)(n=14),对照组(B)-自体断层甲床移植修复,实验组(A)... 探究甲床缺损患者采用指骨钻孔+自体断层甲床移植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9-05-20至2022-12-20收治的29例甲床缺损患者为研究样本,计算机随机分组对照组(B)(n=15)与实验组(A)(n=14),对照组(B)-自体断层甲床移植修复,实验组(A)-指骨钻孔+自体断层甲床移植修复,对比对照组(B)/实验组(A)指功能情况、临床疗效、美观性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A)指力度、感觉、功能活动度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B)(t=3.929/2.919/5.195,P<0.05);实验组(A)治疗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B)60.00%(=4.269,P<0.05);实验组(A)美观性92.86%高于对照组(B)60.00%,并发症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B)26.67%(=4.269/4.331,P<0.05);实验组(A)治疗满意度92.86%高于对照组(B)66.67%(P>0.05)。结论 甲床缺损患者采用指骨钻孔+自体断层甲床移植修复治疗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修复效果患者更加满意,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床缺损 指骨钻孔 自体断层甲床移植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VEGF、Ang、apelin的变化及尤瑞克林对血管生成的作用研究
5
作者 陈渊洁 吴尊明 王杰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24期46-49,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脂肪细胞因子(apelin)的变化及尤瑞克林对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同期招募的63例健...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脂肪细胞因子(apelin)的变化及尤瑞克林对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同期招募的63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研究组与对照组。将研究组患者根据掷硬币法分为研究1组(常规治疗,30例)与研究2组(常规治疗+尤瑞克林治疗,33例)。126例研究对象均进行了血清VEGF、Ang、apelin检测。比较研究组入院时与对照组血清VEGF、Ang、apelin水平;比较研究1组与研究2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Ang、apelin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研究1组与研究2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受损情况。结果:研究组入院时的血清VEGF、Ang、apel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1组与研究2组在入院时的血清VEGF、Ang、apelin水平与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2组血清VEGF、Ang、apelin水平均高于研究1组,NIHSS评分低于研究1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相比健康人群会出现血清VEGF、Ang、apelin水平显著降低现象,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尤瑞克林可有效上调血清VEGF、Ang、apelin水平,促进微血管新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 脂肪细胞因子 尤瑞克林 血管生成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6
作者 王丽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158-0161,共4页
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2021.4.8~2023.4.8本院内我院接收的产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产妇240例为研究样本。结合受试者干预方式差异性... 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2021.4.8~2023.4.8本院内我院接收的产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产妇240例为研究样本。结合受试者干预方式差异性,分为新式组120例、传统组120例。患者入组后,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在此基础上,新式组接受盆底肌康复护理,分析结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受试者的盆底肌持续收缩60s肌电压和最大肌电压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相较于传统组,新式组的盆底肌持续收缩60s肌电压和最大肌电压值更高,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受试者各项盆底肌的肌力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干预后,新式组静息肌力更低,慢肌肌力、快肌肌力值更高,P<0.05;干预前,两组受试者的漏尿次数、漏尿量无明显差别,P>0.05;干预后,相较于传统组,新式组患者的漏尿次数更少,漏尿量更低,P<0.05。结论 对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为其实施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能减少漏尿次数更少,漏尿量,改善盆底肌的肌电压值,提升盆底肌的肌力水平。这一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 康复护理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应用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