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信息系统体系模型构建及其若干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小康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5-78,共4页
本文介绍了企业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提出的背景、概念、特点、企业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思想演变及国内外关于企业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研究的方向及动态。概括了企业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任务 ,同时提出了构建企业信息系统体系结... 本文介绍了企业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提出的背景、概念、特点、企业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思想演变及国内外关于企业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研究的方向及动态。概括了企业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任务 ,同时提出了构建企业信息系统体系结构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信息系统体系结构 模型 构建
下载PDF
基于Windows200x的WDM体系的IP过滤实现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廖永红 李洛 黄战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5425-5427,共3页
基于内容的IP包过滤技术涉及到操作系统的内核态技术。通过对比用户态及内核态的特征,分析了Windows内核态的网络编程接口,采用了WDM的驱动程序模式体系及NDIS的层次架构。遵循IRP(I/O request packet)规范,实现了具有Miniport和Protoco... 基于内容的IP包过滤技术涉及到操作系统的内核态技术。通过对比用户态及内核态的特征,分析了Windows内核态的网络编程接口,采用了WDM的驱动程序模式体系及NDIS的层次架构。遵循IRP(I/O request packet)规范,实现了具有Miniport和Protocol层的中间驱动程序,并透明钩挂,截取、分析IP包。具体给出了Windows 200X系统中实现IP包过滤的编程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过滤 驱动模式 网络驱动接口规范 过滤钩挂 内核态
下载PDF
前馈神经网络BP算法在环保神经网络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宋苑 《电脑与信息技术》 2000年第3期10-13,27,共5页
文章探讨应用反向传播算法建立一个能预测、推理、诊断、分析并确定污染源的生态系统环保神经网络 ,这种网络是一个具有自适应学习能力的模式识别系统 ,能从经验中学习适合不同需要的判别函数 ,是一种有指导的训练。
关键词 前馈神经网络 自适应学习 BP算法 反向传播算法 模式识别 神经网络系统 推理 中学 训练 指导
下载PDF
一种网络编码分布式存储系统中的数据更新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冰星 邓玉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5-650,共6页
网络编码作为一种具有高可靠性和低冗余等优点的存储方案而被引入到分布式存储系统中,但是其数据更新过程的开销却很大.一些更新方案为了减少I/O开销而引入Log-based存储机制,而没有考虑优化网络带宽使用量.本文中,通过分析多个数据集,... 网络编码作为一种具有高可靠性和低冗余等优点的存储方案而被引入到分布式存储系统中,但是其数据更新过程的开销却很大.一些更新方案为了减少I/O开销而引入Log-based存储机制,而没有考虑优化网络带宽使用量.本文中,通过分析多个数据集,发现了大部分更新数据块存在着多次更新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提出一种更新方案CUM,利用网络编码的线性特性和更新节点的缓存区域,将更新块和校验块的信息缓存起来,当数据块多次更新时则可以直接在缓存中读取信息来计算新的校验块,从而减少了到存储节点上读取数据的带宽使用量.本文在NCFS的基础上建立缓存更新模型,并在真实的数据集上对CUM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CUM相比当前广泛使用的Differential Update Model(DUM)在更新性能上有很大改进,带宽使用量减少最多达总量的30%,更新时间最多减少24.57%,更新速度最多提高1.3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编码 分布式存储系统 再生码 缓存 数据更新
下载PDF
MFTL:一种基于固态盘系统非对齐更新数据的合并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耀钦 邓玉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59-1365,共7页
基于NAND的闪存中由于其特殊的物理读写特性,使得固态盘内部广泛存在非对齐的数据存储,而这部分非对齐数据会导致系统产生额外的性能损耗和造成物理可用存储空间的浪费.基于固态盘中存在非对齐写更新操作提出一种MFTL缓存架构,其核心的... 基于NAND的闪存中由于其特殊的物理读写特性,使得固态盘内部广泛存在非对齐的数据存储,而这部分非对齐数据会导致系统产生额外的性能损耗和造成物理可用存储空间的浪费.基于固态盘中存在非对齐写更新操作提出一种MFTL缓存架构,其核心的思想是利用写更新数据存储不对齐的特性,通过重新设计页级映射的FTL将缓存中不同逻辑数据页存在的非对齐更新数据合并为闪存页规格的大小后写回至闪存阵列中,可以节省由于写更新操作导致的额外读取操作的同时也充分减少实际的闪存写入次数,因而降低了底层处理请求队列的负载压力和相应增加了闪存的物理可用容量.通过SSDsim实现并测试相关负载后实验结果表明,与原FTL系统相比,提出的MFTL结构能够省略100%的非对齐写更新导致的额外读操作开销,并且充分减少了固态盘写入次数,从而扩大了可用存储容量和提高固态盘的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盘 数据更新 闪存 缓存 闪存转换层
下载PDF
网络编码集群存储系统基于锁机制的热数据重建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昱帆 邓玉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07-1712,共6页
在数据规模与日俱增的背景下,网络编码成为了替代传统三副本机制的一种数据冗余机制.网络编码优势在于减少了存储成本,劣势在于节点失效时增加了系统重建带宽和响应延迟.基于热数据优先的网络编码分布式存储系统重建策略(HDFR)根据用户... 在数据规模与日俱增的背景下,网络编码成为了替代传统三副本机制的一种数据冗余机制.网络编码优势在于减少了存储成本,劣势在于节点失效时增加了系统重建带宽和响应延迟.基于热数据优先的网络编码分布式存储系统重建策略(HDFR)根据用户I/O负载优先重建热数据,使用户可以提前访问替换节点中已重建的失效热数据,这一定程度地使数据重建性能和系统响应性能得到了优化.该策略中,替换节点同时服务于重建数据流的同步写操作和用户访问数据流的读操作,这两种操作在替换节点中交替进行.相对于传统的重建策略(TR)中替换节点只服务于重建数据流的写操作,这种策略使替换节点中的I/O等待时间变长,使重建性能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系统发生节点失效时,缩小重建窗口对于保障系统数据可靠性和可用性很有必要.本文基于上述热数据重建策略,提出了网络编码集群存储系统中基于锁机制的热数据重建策略(LHDFR),利用锁机制将写操作和读操作分割开来,使重建数据流的写操作具有更高优先级,而由此阻塞的读操作则由解码操作来代替.实验表明,相较于HDFR,LHDFR将重建性能优化了59.4%,用户访问性能优化了3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编码 分布式存储系统 AOE网络通信协议 热数据重建 数据流争用
下载PDF
可能量感知的虚拟Web集群系统设计
7
作者 方名 邓玉辉 熊劲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56-960,共5页
传统的静态资源配置方式在动态、突发性负载环境下导致了集群系统、数据中心等大规模系统中极低的资源利用率和极高的能量消耗.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应对突发性负载的可能量感知的自适应Web集群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资源监测方式,本文提出... 传统的静态资源配置方式在动态、突发性负载环境下导致了集群系统、数据中心等大规模系统中极低的资源利用率和极高的能量消耗.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应对突发性负载的可能量感知的自适应Web集群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资源监测方式,本文提出了轻量级的基于Web访问连接数的敏感因子以实现对系统负载的实时捕捉,并以虚拟机为粒度实现系统的自适应配置,同时将系统中闲置的节点转入低能耗状态以降低整个系统的能耗.另外,本文还提出并实现了利用滞回控制来处理负载在短时间内出现的乒乓波动效应.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灵敏度高,稳定,而且在突发性负载情况下的节能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量感知 突发性负载 WEB集群 虚拟机 敏感因子
下载PDF
蜜罐对于网络安全方面的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培国 杨天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983-2985,共3页
Honeypot技术的出现,为网络安全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分析并给出了Honeypot的定义,以及Honeypot技术的真正含义。通过不同的分类方法对Honeypot进行分类,解释每一类的特性。通过与传统的网络安全工具相比较,从数据流量、虚假警报、... Honeypot技术的出现,为网络安全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分析并给出了Honeypot的定义,以及Honeypot技术的真正含义。通过不同的分类方法对Honeypot进行分类,解释每一类的特性。通过与传统的网络安全工具相比较,从数据流量、虚假警报、资源占用率和环境适应性等几个方面讨论了Honeypot对于网络安全方面所具有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罐 蜜网 交互 入侵检测系统 虚假警报 网络安全
下载PDF
高离散P2P会议模型带权基因衍生算法 被引量:4
9
作者 廖永红 李洛 +1 位作者 黄战 蔡朝曦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24-127,共4页
根据P2P嵌入式可视电话应用环境,分析基于高离散地址P2P可视电话的会议模型,针对分布式会议模型要解决的应用层组播问题,给出综合了带宽约束、路径时延、处理代价的适应性评价函数,提出以FMPH算法、SPH算法为起点,带度约束的优秀基因多... 根据P2P嵌入式可视电话应用环境,分析基于高离散地址P2P可视电话的会议模型,针对分布式会议模型要解决的应用层组播问题,给出综合了带宽约束、路径时延、处理代价的适应性评价函数,提出以FMPH算法、SPH算法为起点,带度约束的优秀基因多衍生策略的组播算法,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结果性能稳定,收敛性较好,为基于P2P的分布式可视会议模型提供了一种优化组播路由方案,但会议节点的接入带宽及路径时延动态变化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议模型 高离散地址多播 基因衍生算法 组播生成树
下载PDF
一种概率模型的Docker镜像删减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毅 邓玉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08-1913,共6页
如今容器技术在服务部署和DevOps应用越来越广泛,镜像作为运行环境的数据承载主体,为服务容器化提供了基础保证.但镜像往往占用很大存储空间,并且磁盘及网络I/O开销也很巨大.传统的解决方法主要是直接删除镜像中部分内容,缺点是可能会... 如今容器技术在服务部署和DevOps应用越来越广泛,镜像作为运行环境的数据承载主体,为服务容器化提供了基础保证.但镜像往往占用很大存储空间,并且磁盘及网络I/O开销也很巨大.传统的解决方法主要是直接删除镜像中部分内容,缺点是可能会破坏镜像本身的功能.另外,传统方法都没有考虑镜像在本地存储时,通过共享镜像层来减少存储开销.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镜像数据的删减策略,使得镜像在本地存储时,通过增大本地基础镜像复用率,减少镜像存储时的磁盘存储开销;对于要导出的镜像,我们先动态收集容器运行过程中访问到的文件,同时建立导出概率模型,预测可能需要的其他文件,实现对导出镜像按需构建,从而在减小导出镜像大小的同时,保证导出镜像的功能完整性.实验结果显示,在本地存储时,最多可以使存储空间开销节约8%;导出的镜像减小了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器技术 DOCKER 概率模型 镜像删减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的高维空间离群点发现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龙飞 熊君丽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8-60,77,共4页
该文提出在高维空间下离群点发现技术的新方法,即利用粗糙集的属性约简技术减少高维空间的维数,并在各个关联规则子空间下对数据集进行基于密度的离群点挖掘,使高维空间下的离群点挖掘更具有实用性。数据分析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发现高... 该文提出在高维空间下离群点发现技术的新方法,即利用粗糙集的属性约简技术减少高维空间的维数,并在各个关联规则子空间下对数据集进行基于密度的离群点挖掘,使高维空间下的离群点挖掘更具有实用性。数据分析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发现高维空间数据集中的离群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属性约简 基于密度 离群点发现
下载PDF
事务间数值型关联规则的挖掘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景毅 张小康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41,共4页
关联规则的发现是整个数据挖掘课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归纳现有关联规则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事务间数值型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问题,并对该问题进行了定义。应用模糊理论和相关的数据挖掘技术,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E QA算法,并以实例对算... 关联规则的发现是整个数据挖掘课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归纳现有关联规则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事务间数值型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问题,并对该问题进行了定义。应用模糊理论和相关的数据挖掘技术,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E QA算法,并以实例对算法可行性进行验证,指出了算法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今后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务间关联规则 数据挖掘 模糊集 数值型数据
下载PDF
聚类算法在基因表达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朱婵 许龙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71-175,178,共6页
针对传统聚类算法在基因表达数据处理中的不足之处,讨论了与计算智能技术相关的两种算法:模糊C均值算法(FCM)和遗传K均值算法(GKA),对FCM算法中类别数c和模糊指数m的选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最后用实验数据对各算法性能进行了分析和... 针对传统聚类算法在基因表达数据处理中的不足之处,讨论了与计算智能技术相关的两种算法:模糊C均值算法(FCM)和遗传K均值算法(GKA),对FCM算法中类别数c和模糊指数m的选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最后用实验数据对各算法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微阵列 基因表达数据 计算智能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分类重用距离来捕捉热数据的缓存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艾亮 邓玉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10-2015,共6页
缓存算法在构建一个大的存储系统的存储器层次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的缓存算法都集中在利用块的新进度(Recency)和访问频率(Frequency)来确定该块是否为热数据块.然而这里存在两个问题,首先热数据块的热度是有时间限制的,其次算法并... 缓存算法在构建一个大的存储系统的存储器层次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的缓存算法都集中在利用块的新进度(Recency)和访问频率(Frequency)来确定该块是否为热数据块.然而这里存在两个问题,首先热数据块的热度是有时间限制的,其次算法并没有考虑数据块还具有重用距离等其它特征.因此如果仅仅考虑将相同访问频率的数据块放在一起,那么热数据块之间必然会产生缓存污染问题.因为算法无法保证短的重用距离的热数据块的缓存驻留时间小于长的重用距离的数据块.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名为自适应分类重用距离的缓存算法(ACRD).算法利用数据的重用距离特征和缓存替换的元数据历史信息来深度挖掘数据访问模式的特征,并以一种自适应的方式实现这种热数据识别和缓存时间分配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的性能明显优于LRU算法,并且在许多场合优于目前比较优秀的LIRS和ARC算法.同时,算法在不同的缓存规模下的命中率具有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存 缓存替换算法 热点数据识别 重用距离 自适应性
下载PDF
FHMIPv6网络中快速的乒乓切换方案
15
作者 宋诗阳 姚国祥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67-1171,共5页
针对现有移动网络中乒乓切换问题导致的高切换延迟的情况,提出一种在FHMIPv6网络基础上的快速的切换方案。该方案提出了切换的门限阈值以及隧道状态,门限阈值决定切换发生的起点,隧道间的状态则根据需要快速激活或终止通信链路。方案优... 针对现有移动网络中乒乓切换问题导致的高切换延迟的情况,提出一种在FHMIPv6网络基础上的快速的切换方案。该方案提出了切换的门限阈值以及隧道状态,门限阈值决定切换发生的起点,隧道间的状态则根据需要快速激活或终止通信链路。方案优点是当移动节点在边界区域来回切换时,提供快速切换机制,减少了切换时延,合理地处理新旧AR通信隧道激活,睡眠以及终止,合理地利用带宽资源,在降低时延上保证了一定的服务质量(QoS)。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该切换方案对减少时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HMIPv6 乒乓切换 服务质量 隧道 门限阈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