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S-MWPCD少子寿命测量系统的信号处理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龙亮 陈长缨 +3 位作者 莫晨晓 干雄龙 魏其锋 王桂宾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5-898,共4页
基于微波移频方法的硅材料少子寿命测量系统,使用采样电路与脉冲计数器结合的方式测量反射微波衰减信号,避免了用示波器观测衰减曲线时易受背景噪声的影响,并使测量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与轻便。分析了各个状态下反射微波的波形,设计了对... 基于微波移频方法的硅材料少子寿命测量系统,使用采样电路与脉冲计数器结合的方式测量反射微波衰减信号,避免了用示波器观测衰减曲线时易受背景噪声的影响,并使测量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与轻便。分析了各个状态下反射微波的波形,设计了对反射微波进行信号采样比较及时钟计时的电路。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示波器观测衰减曲线的结果吻合,改进方法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移频法的微波光电导衰减法 少子寿命 半导体 电路设计
原文传递
光纤耦合三角形金柱阵列的等离子体共振 被引量:5
2
作者 罗云瀚 毛培玲 +8 位作者 陈超英 彭水华 王芳 方俊彬 张军 唐洁媛 卢惠辉 余健辉 陈哲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3-129,共7页
为了满足表面等离子体传感器高灵敏度、高线性以及较大测量范围的需求,提出侧边抛磨光纤耦合的三角形纳米金柱阵列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模型.用有限元法仿真得出侧边抛磨光纤倏逝场激发出三角形纳米金柱的三种等离子体共振模式,分别为传输... 为了满足表面等离子体传感器高灵敏度、高线性以及较大测量范围的需求,提出侧边抛磨光纤耦合的三角形纳米金柱阵列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模型.用有限元法仿真得出侧边抛磨光纤倏逝场激发出三角形纳米金柱的三种等离子体共振模式,分别为传输等离子体、三角形纳米金柱的本征等离子体和柱间等离子体,在传感器透射谱中呈现三个共振波谷.本征等离子体和柱间等离子体均属于局域等离子体,所对应的共振波谷对外界环境折射率的灵敏度较低但具有很高的线性度.传输等离子体对应的波谷随折射率变化灵敏度很高且呈非线性关系,优化后三角形金柱阵列设计中,当折射率为1.38~1.42RIU时,灵敏度高达12 882nm/RIU.该传感结构集成了侧边抛磨光纤的强倏逝场,具有传输等离子体的高灵敏度、局域等离子体的高线性度和大测量动态范围等优点,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侧边抛磨光纤 有限元法 三角形纳米金柱阵列 灵敏度 线性度 大测量动态范围
下载PDF
中红外无创血糖测量中光程变化对PLSR模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动民 卢启鹏 +1 位作者 丁海泉 黄富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30-933,共4页
在测量人体皮肤中红外光谱的过程中,皮肤与ATR晶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很难保持一致,导致倏逝波与人体皮肤的作用光程会产生差异。以光程变化信息与葡萄糖浓度信息之间的相关性为基础,建立了两个分析葡萄糖含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RM... 在测量人体皮肤中红外光谱的过程中,皮肤与ATR晶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很难保持一致,导致倏逝波与人体皮肤的作用光程会产生差异。以光程变化信息与葡萄糖浓度信息之间的相关性为基础,建立了两个分析葡萄糖含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RMSECV分别为31.3和4.52mg.dL-1;RMSEP分别为30.3和98.7mg.dL-1。结果表明,当光程变化信息与葡萄糖浓度信息之间偶然相关时,所建PLSR模型的预测精度与稳健性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二者之间相关性的增强,最优模型对葡萄糖信息的识别能力越来越弱。为提高中红外无创血糖测量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避免获得伪优定标模型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光谱 无创血糖测量 糖尿病 偏最小二乘回归
下载PDF
中红外无创血糖研究进展并论角质层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星旦 王动民 +1 位作者 卢启鹏 丁海泉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8-63,共6页
在介绍中红外无创血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实验探讨了组织液渗透到手指皮肤表面时,角质层对血糖测量的影响。加入角质层干扰信息前,用偏最小二乘法(PLSR)建立了模拟组织液中葡萄糖定标模型,其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为9.6 mg/dL;加入... 在介绍中红外无创血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实验探讨了组织液渗透到手指皮肤表面时,角质层对血糖测量的影响。加入角质层干扰信息前,用偏最小二乘法(PLSR)建立了模拟组织液中葡萄糖定标模型,其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为9.6 mg/dL;加入三个志愿者手指皮肤吸收的干扰信息后,所得三个模型的RMSECV分别为17.4,16.3和17.1 mg/dL。结果表明,当组织液渗透到手指皮肤表面时,不同志愿者的角质层对定标模型的影响程度大致相同;计入角质层的干扰,中红外光谱无创血糖的检测精度有望达到18 mg/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光谱 衰减全反射 无创血糖检测 糖尿病
原文传递
新型可调谐光学衰减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真 王丹 +3 位作者 萧桂森 陈哲 钟永春 唐洁媛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43-1247,共5页
研究一种具有光敏液晶(LC)深层的可调谐光学衰减器(TOA)。将光敏LC材料涂覆在侧边抛磨光纤(SPF)抛磨区表面。在环境温度为45℃时,器件衰减值可调谐范围达15dB。在周期性泵浦光照射下,器件调谐性能可逆并可重复,响应时间小于5s。泵浦光... 研究一种具有光敏液晶(LC)深层的可调谐光学衰减器(TOA)。将光敏LC材料涂覆在侧边抛磨光纤(SPF)抛磨区表面。在环境温度为45℃时,器件衰减值可调谐范围达15dB。在周期性泵浦光照射下,器件调谐性能可逆并可重复,响应时间小于5s。泵浦光照射时,光敏LC材料发生相变,其涂覆层折射率发生变化,器件衰减值随之改变。本文的TOA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同其它光纤器件连接和集成,在全光通信系统中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光学衰减器(TOA) 液晶(LC) 全光网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