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暨南大学488名医学生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泽武 吴赤蓬 +2 位作者 刘国宁 范存欣 王惠苏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9-650,共2页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抑郁发生状况,探讨有关影响因素,为进行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488名医学生进行抑郁状态、一般人口学状况和可能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资料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488名医学生的抑郁发...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抑郁发生状况,探讨有关影响因素,为进行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488名医学生进行抑郁状态、一般人口学状况和可能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资料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488名医学生的抑郁发生率为79.9%(390/488)。年级、生源地、失恋等因素与大学生抑郁情绪密切相关。高年级学生较低年级学生发生抑郁的危险性高,大学四年级以上学生发生抑郁的危险性产生比大学一年级学生高3.394倍(OR=3.394,P=0.000);大陆学生较港澳台学生产生抑郁情绪的危险性高(OR=0.622,P=0.069);失恋的学生比没有失恋过的学生发生抑郁的危险性高(OR=2.366,P=0.009)。结论应重视大学生的精神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医学生
下载PDF
暨南大学师生员工垃圾分类知信行现况调查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曼 郑周丽 +1 位作者 邓慧怡 吴赤蓬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调查暨南大学学生与教职员工等对垃圾分类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探讨知信行相互关系及施行垃圾分类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和方便抽样方法,对大学生与教职员工等1 515人进行问卷调查;用Epi Data3.02和SPSS 19.0软件... 目的:调查暨南大学学生与教职员工等对垃圾分类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探讨知信行相互关系及施行垃圾分类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和方便抽样方法,对大学生与教职员工等1 515人进行问卷调查;用Epi Data3.02和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学生中环境专业的认知较好,教职员工中本科以上学历的认知较好;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等认知得分最高,自由职业者认知得分最低,被调查者普遍对有害垃圾的认知较差;赞成垃圾分类的占97%,对周围垃圾分类与处理现状很满意和满意的占8.6%,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51%;一直分类的占20.5%,从未分类的占10.5%;在街上选择找到垃圾箱正确投放的占34.2%,只要找到垃圾箱就投放的占63.9%,随手丢弃的占1.9%.被调查人群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和态度、态度和行为之间均有统计学关联.结论:应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提供便利设施,管理规范行为,实现科学的垃圾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分类 知识 态度 行为 大学
下载PDF
广州市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6
3
作者 范存欣 马绍斌 +2 位作者 王惠苏 吴赤蓬 刘国宁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0-391,共2页
关键词 健康现状 相关因素分析 大学生 广州市 年龄阶段 健康问题 特殊群体 生活特点 科学依据 干预措施 抽样调查 亚健康 生命力 年龄段 本科生
下载PDF
广州市医科大学生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4
作者 张泽武 吴赤蓬 +2 位作者 刘国宁 范存欣 王惠苏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医科大学生抑郁发生状况,探讨有关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广州市4所医学院校学生944名进行一般人口学特征、抑郁状态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广州市医学院校学... 目的了解广州市医科大学生抑郁发生状况,探讨有关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广州市4所医学院校学生944名进行一般人口学特征、抑郁状态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广州市医学院校学生的抑郁检出率为80.6%(693/860)。就业压力大、学业负担重、失恋以及对新生活环境不满意等是产生抑郁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广州市医科大学生抑郁检出率较高,应重视和加强对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因素分析 统计学 精神卫生 学生 医科
下载PDF
广州市大学生健康饮水知识状况调查 被引量:7
5
作者 范存欣 马绍斌 +1 位作者 刘国宁 吴赤蓬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48-1049,共2页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 健康饮水 广州市 状况调查 KAP问卷调查 正常生理功能 健康饮用水 预防疾病
下载PDF
广州市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 被引量:19
6
作者 甘露 张旭 +2 位作者 罗德秀 范存欣 马绍斌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42-843,共2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问卷方式调查广州市9所大学1600名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结果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学生占67.71%;人际交往能力有一定困扰的学生占26.10%;人际交往能力...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问卷方式调查广州市9所大学1600名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结果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学生占67.71%;人际交往能力有一定困扰的学生占26.10%;人际交往能力有较大困扰的学生占6.19%。男女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35,P=0.002),女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优于男生;不同来源学生的交际与交友能力、交谈能力、异性交往能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大中城市来源的学生交际与交友能力、交谈能力、异性交往能力均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结论广州市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一定困扰。应针对不同群体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差异特点,指导他们开展正确有效的人际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关系 信息交流 对比研究 学生
下载PDF
油炸食品及其煎炸油卫生质量检测与关系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叶蔚云 吴赤蓬 +1 位作者 刘冬英 王秀霞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848-850,共3页
目的调查油炸食品及其煎炸油卫生质量,探讨两者间卫生指标的关系。方法在广州市64个煎炸点采取油炸食品及其相应的煎炸油,按国家标准方法分别测定羰基价(CGV)、酸价(AV)、过氧化值(POV),并进行模拟实验,对不同煎炸时间的油炸食品及其煎... 目的调查油炸食品及其煎炸油卫生质量,探讨两者间卫生指标的关系。方法在广州市64个煎炸点采取油炸食品及其相应的煎炸油,按国家标准方法分别测定羰基价(CGV)、酸价(AV)、过氧化值(POV),并进行模拟实验,对不同煎炸时间的油炸食品及其煎炸油三个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油炸食品及其煎炸油的CGV及AV与油炸时间正相关(P<0.05),POV随油炸时间变化无规律(P>0.1);油炸米面制品及臭豆腐CGV显著高于与相应煎炸油CGV,且分别正相关(P<0.001)。油炸米面制品、臭豆腐及动物性食品AV显著高于与相应煎炸油AV(P<0.001),米面制品、臭豆腐的AV分别与相应煎炸油AV正相关(P<0.05)。三类油炸食品POV与相应煎炸油间POV关系无规律(P>0.1)。结论对油炸米面制品及臭豆腐等食品不仅进行AV及POV的检测,还应增加CGV的检测及限量探讨,加强对煎炸点的卫生监督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炸食品 煎炸油 羰基价 酸价 过氧化值
下载PDF
炊具、温度、时间、食物种类对煎炸植物油卫生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叶蔚云 吴赤蓬 +1 位作者 梁炼华 曾晓阳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2-144,共3页
以羰基价、酸价为指标 ,采用正交设计研究炊具、温度、时间、食物种类对煎炸过程中花生油及调和油卫生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时间、炊具对煎炸植物油的羰基价均有显著性影响 ,当温度达 2 5 0℃ ,时间达 5h时 ,温度与时间存在协同... 以羰基价、酸价为指标 ,采用正交设计研究炊具、温度、时间、食物种类对煎炸过程中花生油及调和油卫生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时间、炊具对煎炸植物油的羰基价均有显著性影响 ,当温度达 2 5 0℃ ,时间达 5h时 ,温度与时间存在协同作用。食物、温度、炊具对煎炸植物油酸价影响有显著性。并且 ,对广州市街头流动煎炸摊档的煎炸油共 5 0个样品进行了测定 ,结果有 18个样品超标 ,超标率达 3 6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煎炸 质量 羰基价 酸价
下载PDF
广州部分高校大学生烧伤认识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刘刚 吴赤蓬 +3 位作者 刘国宁 王声湧 范存欣 王惠苏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4-655,共2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烧伤的认识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以便为高校大学生开展预防伤害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4所大学的8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烧伤认知水平平均得分为(17.83±3.83)...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烧伤的认识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以便为高校大学生开展预防伤害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4所大学的8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烧伤认知水平平均得分为(17.83±3.83)分(总分30分),影响得分高低的因素有专业、来源地和是否接受过烧伤相关知识的教育。结论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大学生对烧伤认识的教育,重点是非医学专业和来自境外的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认知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学生
下载PDF
广东省梅县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的现状调查分析
10
作者 范存欣 崔蕴霞 +1 位作者 崔常安 高惠琦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1994年第4期12-15,共4页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中心环节,是我国农村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梅县乡(镇)一级卫生院卫生人力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该县乡镇卫生院的机构稳定,卫技人员占编比例合理,年...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中心环节,是我国农村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梅县乡(镇)一级卫生院卫生人力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该县乡镇卫生院的机构稳定,卫技人员占编比例合理,年龄较轻,成为今后农村卫生院发展的优势。但存在着卫生技术人员的总体数量不足,素质较差,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构成比例失调和层次分布不合理等问题,同时提出了如何加以改善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 卫生人力
下载PDF
广州市大学生乙型肝炎KAP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钟欣 范存欣 +1 位作者 何文平 林学冰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200-201,共2页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对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的知识及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对大学生的心理行为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乙型肝炎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 非医学专业对乙型肝炎的知识较缺乏,主要是通过报...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对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的知识及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对大学生的心理行为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乙型肝炎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 非医学专业对乙型肝炎的知识较缺乏,主要是通过报刊杂志和电视、电台获得;农村来源大学生HBsAg 的携带率高于非农村大学生;HBV 感染对其心理、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均有不良影响;毕业班和非毕业班的大学生关于感染HBV 对就业影响的看法,两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 0.01);对HBV 携带状态属隐私与否的态度,携带者与健康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 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乙型肝炎 KAP调查
下载PDF
暨南大学学生核辐射知识态度和行为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春花 马绍斌 +1 位作者 范存欣 黎永锋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6-337,共2页
目的了解暨南大学学生核辐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况,为开展大学生核辐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便利抽样抽取的866名暨南大学学生进行核辐射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大学生关于核辐射知识得分较低,为(12.36... 目的了解暨南大学学生核辐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况,为开展大学生核辐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便利抽样抽取的866名暨南大学学生进行核辐射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大学生关于核辐射知识得分较低,为(12.36±3.77)分,且不同生源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招生得分高于外招生;不同专业学生对核相关职业及核项目态度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仅6.4%的学生愿意从事核辐射相关工作,仅29.0%关注生活中的核辐射;76.9%的大学生愿意获得更多的核辐射知识,大学生核辐射知识来源于网络的占88.8%,大学生认为多种途径获得的核辐射知识可信。结论大学生对核辐射的认知水平亟待提高,有关部门应加强大学生核辐射安全意识及相关知识的教育,健康教育途径应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学生
原文传递
高校学生性与生殖健康KAP调查 被引量:10
13
作者 范存欣 马绍斌 +3 位作者 吴赤蓬 陈静 王惠苏 刘国宁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5-276,共2页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生殖健康 性健康 性行为 生活方式
下载PDF
眼外伤553例调查分析 被引量:36
14
作者 荆春霞 王声湧 +4 位作者 陈青山 吴赤蓬 刘国宁 董晓梅 池桂波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5-196,共2页
关键词 眼外伤 调查分析 统计分析 治疗 致伤原因
下载PDF
广东省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范存欣 王声湧 +2 位作者 马绍斌 陈静 吴赤蓬 《疾病控制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522-524,共3页
目的 了解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现状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 ,为高校教师的心理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广东省 19所高等院校 86 6 2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 4 3.90 % (95 %CI为 4 2 .86 %... 目的 了解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现状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 ,为高校教师的心理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广东省 19所高等院校 86 6 2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 4 3.90 % (95 %CI为 4 2 .86 %~ 4 4 .94 % ) ;女教师心理亚健康发生率 (47.87% )明显高于男教师 (39.79% ) (χ2 =5 5 .781,P <0 .0 1) ;随教师年龄增加 ,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呈逐渐下降趋势 (χ2trend=12 0 .86 ,P <0 .0 1) ;心理亚健康以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多梦 ,休息不好、记忆力减退、焦虑及注意力难以集中等为主 ,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工作不开心、工作吃力、缺乏朋友可以谈心、对生活现状不满意等 7项。结论 目前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现状不容乐观 ,建立完善的教师社会支持网络 ,开展针对教师 ,特别是中青年和女教师的心理保健和心理咨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心理亚健康 女教师 男教师 心理保健工作 中等 心理咨询工作 发生率 多梦 记忆力减退
下载PDF
亚硝酸钠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赤蓬 张晓蓉 +1 位作者 韩辉 宿宝贵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88-1690,共3页
[目的]观察亚硝酸钠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采用冷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睾丸支持细胞,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亚硝酸钠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DNA的损伤作用。试验共设6个剂量组,亚硝酸钠终浓度分别为1.5μg/ml、15μg... [目的]观察亚硝酸钠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采用冷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睾丸支持细胞,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亚硝酸钠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DNA的损伤作用。试验共设6个剂量组,亚硝酸钠终浓度分别为1.5μg/ml、15μg/ml、150μg/ml和1500μg/ml,同时设PBS阴性对照组和丝裂霉素C阳性对照组(20μg/ml)。[结果]当亚硝酸钠剂量为15μg/ml时,可引起支持细胞拖尾率的增加,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20,P=0.000),但其尾长、尾/头(长)、尾距等较为客观的距离指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则在亚硝酸钠剂量达150μg/ml时,差异才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DNA损伤程度明显加重,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亚硝酸钠具有损伤睾丸支持细胞DNA的作用,并且在染毒剂量为150μg/ml时,能观察到明显的损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钠 睾丸支持细抱 彗星试验 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损伤
下载PDF
自杀行为及其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7
作者 石文娟 马绍斌 +1 位作者 范存欣 王声湧 《疾病控制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573-576,共4页
自杀已经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的自杀特征具有独特性。自杀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与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生物学、精神病学等各方面密切相关。自杀原因虽然错综复杂 ,但我们... 自杀已经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的自杀特征具有独特性。自杀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与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生物学、精神病学等各方面密切相关。自杀原因虽然错综复杂 ,但我们要提高意识 ,认识到自杀是一种可以预防的公共卫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问题 自杀行为 干预 研究进展 预防 自杀原因 精神病学 世界范围 重大 生物学
下载PDF
广州某中学学生常见伤害类型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林汉生 郭畅 +1 位作者 王声湧 范存欣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3-514,共2页
目的 了解中学生常见的伤害种类和发生的详细情况 ,制定中学生伤害预防措施。方法 问卷调查广州某中学 71 4名学生1年中的伤害发生情况。结果  71 4名学生的伤害发生率为 46 .5 % ,男、女生分别为 45 .2 %和 48.0 % ;伤害次数发生率... 目的 了解中学生常见的伤害种类和发生的详细情况 ,制定中学生伤害预防措施。方法 问卷调查广州某中学 71 4名学生1年中的伤害发生情况。结果  71 4名学生的伤害发生率为 46 .5 % ,男、女生分别为 45 .2 %和 48.0 % ;伤害次数发生率为 72 .7% ,男、女生分别为 74.6 %和 70 .8%。按伤害次数发生率 ,常见的伤害种类依次是跌伤 (2 6 .2 % )、车辆伤 (1 2 .7% )、碰伤 (7.6 % )、扭伤 (6 .6 % )、刀割伤(6 .6 % )和烧烫伤 (2 .8% )。跌伤和扭伤主要由打球和跑步所致 ,车辆伤由骑自行车跌下所致 ,碰伤由碰撞到建筑物和家具所致 ,刀割伤和烧烫伤由做家务事所致。结论 中学生伤害的发生频率高 ,种类多 ,但有其分布特点和规律 ,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学生 流行病学 广州
下载PDF
影响阴道炎预后的行为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李汉金 黄永红 +4 位作者 郭爱华 耿可手 吴赤蓬 陈美莲 方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阴道炎预后的相关行为因素,为进一步改进阴道炎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妇科普查和门诊就诊收集阴道炎患者359例,采用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每一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相关卫生行为信息,通过实验室检... 目的:探讨影响阴道炎预后的相关行为因素,为进一步改进阴道炎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妇科普查和门诊就诊收集阴道炎患者359例,采用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每一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相关卫生行为信息,通过实验室检查判定治疗效果,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借穿他人内裤、将内裤与其他衣物混洗以及有盆腔炎史是值得重视的影响阴道炎预后的行为因素,其OR值分别为11.537(P=0.021)、7.734(P=0.004)和2.798(P=0.021)。结论:阴道炎的治疗不能仅依赖药物,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治疗的结果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炎 预后 行为科学
下载PDF
家庭关系及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荆春霞 王声湧 +3 位作者 刘国宁 吴赤蓬 陈青山 池桂波 《疾病控制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青少年健康 心理影响 现况调查 行为 家庭关系 家庭成员 父母教育 教育方式 成长 子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