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暨南大学809名新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石文娟 马绍斌 +2 位作者 范存欣 王声湧 徐岗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9-590,共2页
关键词 艾滋病 卫生教育 知识 态度 实践
下载PDF
临床医学专业的现场流行病学实践课程 被引量:2
2
作者 池桂波 范存欣 +2 位作者 林汉生 陈青山 刘国宁 《疾病控制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61-262,共2页
关键词 现场流行病学 临床医学专业 流行病学知识 专业设置 1987年 统计学方法 暨南大学 卫生问题 工作能力 实验课程 教学效果 医学院 医学生
下载PDF
吸毒者生存质量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池桂波 王声湧 +3 位作者 董晓梅 陈青山 刘国宁 荆春霞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01-1302,共2页
目的了解吸毒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制定戒毒方案和改善该群体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深圳市某戒毒所康复区372名戒毒者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利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 目的了解吸毒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制定戒毒方案和改善该群体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深圳市某戒毒所康复区372名戒毒者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利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康复期吸毒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较低,其中心理功能得分最低;女性吸毒者的生理和社会功能得分低于男性;初次吸毒年龄、每日吸毒次数及吸毒量、吸毒方式和吸毒年限等是影响吸毒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加强宣传教育,让人们远离毒品。对于吸毒者这一特殊人群,相关部门根据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者 生存质量 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多重PCR在肿瘤遗传标志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胡毅玲 王声湧 +2 位作者 池桂波 郭畅 廖倚萍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2-413,共2页
目的 为开展肿瘤易感性遗传标志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快捷经济的方法。方法 取研究对象的抗凝血 ,用低渗溶血法提取白细胞中的DNA进行GSTM1、GSTT1和CYP1A1基因型的PCR检测。通过PCR的优化策略建立多重PCR的方案。结果 发现引物的... 目的 为开展肿瘤易感性遗传标志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快捷经济的方法。方法 取研究对象的抗凝血 ,用低渗溶血法提取白细胞中的DNA进行GSTM1、GSTT1和CYP1A1基因型的PCR检测。通过PCR的优化策略建立多重PCR的方案。结果 发现引物的特异性、无同源性以及不同的引物复性温度要接近这 3个因素 ,是确保在同一复性温度下不同引物均能扩增成功的必要条件。在引物浓度相同的情况下 ,长扩增子比短扩增子扩增产量高。本实验的最佳的Mg2 +和dNTP浓度分别是 2 0mmol/L和 0 2 5mmol/L。延伸时间也是影响扩增产量的重要原因。在最佳的Mg2 +和dNTP浓度范围内可通过延长延伸时间来提高扩增产量。结论 多重PCR虽然较单一的PCR节省时间 ,降低成本 ,更易于开展大样本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但是必须特别注意优化反应体系中的主要成分和反应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基因多态性 肿瘤遗传标志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交通伤害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强 廖建坤 +2 位作者 李乐云 荆春霞 胡大林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204-205,共2页
目的 分析交通事件中伤害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 ,为交通伤害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研究方法 ,抽取某医院急诊科 2 17例交通伤害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分析 ,患者的诊断分类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 (ICD 9E)进行。 ... 目的 分析交通事件中伤害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 ,为交通伤害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研究方法 ,抽取某医院急诊科 2 17例交通伤害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分析 ,患者的诊断分类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 (ICD 9E)进行。 结果  2 0~ 45岁人群为交通伤害的高危人群 ;伤害高发部位以头部 (3 8 7% )和下肢(16 5 9% )为主 ,临床常表现为颅骨骨折、脑震荡、颅内损伤、头颈部挫伤、下肢骨折、下肢挫伤等。 结论 交通事件中患者头颈及肢体部位最易受伤 ,加强头颈部及肢体部的预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伤害 流行病学 预防 调查 疾病分类
下载PDF
肺癌易感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聂立红 王声湧 胡毅玲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91-792,共2页
目的 分析GSTP1基因型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探讨肺癌的敏感基因型 ,为肺癌易感者的筛检和肺癌病人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好肺癌的二级预防措施。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与基因体外扩增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相结合的分子... 目的 分析GSTP1基因型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探讨肺癌的敏感基因型 ,为肺癌易感者的筛检和肺癌病人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好肺癌的二级预防措施。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与基因体外扩增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相结合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检测GSTP1基因型的分布频率 ,分析GSTP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评价GSTP1突变基因型对肺癌发病的影响。结果 分析 32 6例GSTP1基因多态性 ,其中病例组 15 8例 ,对照组16 8例。总体上病例组与对照组的AA、AG和GG基因型的分布频率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5 0岁以上不吸烟的男性、含有GSTP1突变基因型 (AG或GG)者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GSTP1突变基因型与吸烟对肺癌的发生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5 0岁以上的男性、含有GSTP1突变基因型的人患肺癌的危险性比不合GSTP1突变基因型者大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病例对照研究 谷胱苷肽硫转移酶P1 基因多态性 易感性
下载PDF
ERIC-PCR在肠道致病菌基因分型和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方伟 杨杏芬 柯昌文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50,共5页
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PCR研究是分子流行病学分子分型方法的一种,根据所得数目不等、大小不同的各自独特的电泳带型来达到菌株分型的目的,近年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现已用于纯菌、人工混合菌和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分析。本文对肠杆... 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PCR研究是分子流行病学分子分型方法的一种,根据所得数目不等、大小不同的各自独特的电泳带型来达到菌株分型的目的,近年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现已用于纯菌、人工混合菌和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分析。本文对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PCR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发展概况及其在肠道致病菌基因分型和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IC—PCR 肠道致病菌 基因分型 流行病学 应用
下载PDF
流行病学伤害即“伤且害”界定标准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青山 周亚敏 +3 位作者 韩璐 罗旭 杨剑 刘晓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9-272,共4页
目的构建流行病学"伤且害"的伤害界定标准,评价其合理性,为科学合理的研究流行病学伤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及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流行病学"伤且害"的伤害界定标准,应用Delphi法评价"伤且害"... 目的构建流行病学"伤且害"的伤害界定标准,评价其合理性,为科学合理的研究流行病学伤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及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流行病学"伤且害"的伤害界定标准,应用Delphi法评价"伤且害"伤害界定标准的合理性。结果流行病学伤害是指"有伤且有害",即"伤且害",其中"伤"是临床医学意义的损伤或受伤,"害"是公共卫生意义的损害或危害;Delphi法两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都为100%,权威程度分别为0.88和0.87,协调系数分别为0.39,0.55(P均<0.05);"伤"的界定、"害"的界定、"伤害"即伤且害、伤害需分级、伤害可根据时间划分等级的合理性得分均>3分,除"伤害应根据时间划分等级"外其余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均低于0.25。结论流行病学伤害中关于"伤"、"害"、"伤害即伤且害"的界定、"伤害需要分为轻、中、重等不同级别"以及"伤害可根据时间划分等级"是合理的,但"伤害可根据时间划分等级"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标准 DELPHI法
下载PDF
1994~2003年我国火灾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巧红 王声湧 马绍斌 《疾病控制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539-542,共4页
目的 分析 1994~ 2 0 0 3年我国火灾的流行病学特征 ,探讨火灾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为预防和控制火灾伤害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法对我国 1994~ 2 0 0 3年火灾资料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 近十年火灾发生呈现上升趋势 ;群... 目的 分析 1994~ 2 0 0 3年我国火灾的流行病学特征 ,探讨火灾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为预防和控制火灾伤害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法对我国 1994~ 2 0 0 3年火灾资料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 近十年火灾发生呈现上升趋势 ;群死群伤特大火灾明显增多 ,公众聚集场所是火灾高发场所 ;东部沿海地区火灾严重 ;火灾发生的直接原因 82 .1%为人为因素 ;春季和冬季火灾高发 ,夏季较少 ;白天火灾多于晚上 ;时间以 18:0 0~ 2 0 :0 0多发。结论 我国的火灾总体形势严峻 ,针对火灾危险因素进行积极防范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分析 多发 预防和控制 严重 流行病学特征 伤害 描述性研究 中国 结论 定理
下载PDF
流行病学教学与高素质的疾病控制人才培养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声湧 《疾病控制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89-290,共2页
“新世纪流行病学教学的新机遇、新挑战”是 2 0 0 4年 4月在河南郑州召开的第四届全国流行病学教学会议的主题。全国主要医学高等院校流行病学专家会聚一堂 ,总结了第三届流行病学教学会议以来流行病学教学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热烈研讨... “新世纪流行病学教学的新机遇、新挑战”是 2 0 0 4年 4月在河南郑州召开的第四届全国流行病学教学会议的主题。全国主要医学高等院校流行病学专家会聚一堂 ,总结了第三届流行病学教学会议以来流行病学教学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热烈研讨了流行病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实习内容 ,共商本学科教改之大计。大家一致认为 :人类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 ,流行病学起着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作用 ,她是预防医学的主干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 ,影响人类健康的问题层出不穷 ,尤其是SARS的出现 ,暴露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使流行病学教学更好地为今后的疾病防制工作服务 ?如何培养出合格的预防医学医生 ?……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受到流行病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实践证明 ,经过近 5 0年流行病学教学的探索 ,尤其是近 2 0年来流行病学教学发生的巨大变化 ,使流行病学教学无论在教学内容 ,还是在多媒体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社会需要一支能适应新形势、高素质、跨学科的能胜任保卫人民健康大业之重任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 ,作为培养这支队伍的主干课程 ,流行病学的教学改革更应该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为此 ,本刊特辟出专栏邀请有关专家就当前的流行病学教学陈述自己的经验和意见 ,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教学 高素质人才 疾病控制 人才培养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中国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声涌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6期23-25,共3页
1987年以来我国AIDS和性传播疾病(STD)的发病人数持续增长,90年代以来发病率曲线明显呈上升趋势,到1996年全国累计发病报告人数达二百余人,1996年STD发病率为3460/105,比1987年增长7倍。... 1987年以来我国AIDS和性传播疾病(STD)的发病人数持续增长,90年代以来发病率曲线明显呈上升趋势,到1996年全国累计发病报告人数达二百余人,1996年STD发病率为3460/105,比1987年增长7倍。截止至1998年3月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9970人,AIDS病人为290人,死亡173人,估计实际感染人数在10万人左右。淋病、梅毒、尖锐湿疣和非淋菌性尿道炎一直是我国STD的优势流行病种,各种AIDS和STD发病率与年俱增,除了AIDS,增幅最大的是非淋菌性尿道炎(12倍)、梅毒(10倍)、尖锐湿疣(4倍),女性病人增长明显大于男性,使男女性别比的差距逐年缩小(1987年24∶1,1996年13∶1),80%的病人是20~39岁年龄组。自1985年首例艾滋病被确诊以来,艾滋病的流行过程分为3个阶段:侵入期(1985~1988年):15例HIV感染者和3例AIDS患者中,除了4例中国血友病患者因注射美国制造的“第八因子”外,其余均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西南边境局部流行期(1989~1994年):该期中,1774例HIV感染者和65例AIDS患者大多数是静脉药瘾者。全国流行期(1995年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艾滋病 流行病学 控制对策 性传播疾病
下载PDF
深圳市1994~2003年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奕生 蔡于茂 +4 位作者 罗斌 文立章 洪福昌 周华 陈青山 《华南预防医学》 2005年第3期11-14,共4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1994~2003年性病艾滋病流行动态特征,为政府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1994~2003年性病年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深圳市1994~2003年共报告性病104 963例,性病报告年发病率为19... 目的了解深圳市1994~2003年性病艾滋病流行动态特征,为政府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1994~2003年性病年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深圳市1994~2003年共报告性病104 963例,性病报告年发病率为196.74/10万~327.76/10万.发病构成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淋病(占30.71%)、尖锐湿疣(占29.11%)、非淋菌性尿道炎(占20.86%).1994~2001年性病报告发病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但自2002年起,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年龄别发病率以20~39岁性活跃年龄段最高,其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80.74%;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占56.18%);文化程度以中学文化程度居多(占72.81%);职业构成以工人、无业、干部职工、饮食服务业、个体列前五位;传播方式以非婚性接触占大多数(占67.21%).2001年起,HIV/AIDS报告病例数大幅上升;梅毒发病率从1996年开始呈上升趋势,1999年达到高峰,然后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淋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病例绝对数依然很高;尖锐湿疣发病率1998年以前呈逐年上升趋势,1999年起呈下降趋势;非淋菌性尿道炎和生殖器疱疹发病率呈波动式上升趋势.结论深圳市性病总的上升势头得到控制,但梅毒、艾滋病流行仍呈上升趋势,预防和控制工作力度仍应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深圳市1984年~2003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奕生 罗斌 +4 位作者 蔡于茂 文立章 洪福昌 周华 陈青山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5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2 0年梅毒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该市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大幅增长的因素,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该地区系统的梅毒疫情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 0年来深圳市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2 0年梅毒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该市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大幅增长的因素,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该地区系统的梅毒疫情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 0年来深圳市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早期梅毒为主,二期梅毒报病数高于一期梅毒;职业构成以工人、饮服人员、无业、干职及个体从业者为主;梅毒患者中已婚者占大多数;传染来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结论:根据深圳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地控制梅毒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伤害的流行病学界定标准(修改意见) 被引量:96
14
作者 王声湧 《疾病控制杂志》 2005年第1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伤害流行病学 伤害预防 学术会议 防控 干预措施 发生率 控制 修改意见 中国 修订意见
下载PDF
国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吉凯 王声湧 +1 位作者 胡毅玲 胡巢凤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1年第3期305-306,308,共3页
关键词 NIDDM 糖尿病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武警新战士的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16
作者 池桂波 曹福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2期49-53,共5页
对1990年入伍的337名武警战士进行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入伍前后心理状态和对部队生活的适应情况等,同时采用艾森克个人问卷分析新战士的性格和气质,结果显示新战士的性格大多偏向外倾(59.03%),并以多血质居... 对1990年入伍的337名武警战士进行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入伍前后心理状态和对部队生活的适应情况等,同时采用艾森克个人问卷分析新战士的性格和气质,结果显示新战士的性格大多偏向外倾(59.03%),并以多血质居多(46.39%);EPQ各量表分与我国男性个性常模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如何使新战士入伍后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很好适应部队生活与训练,应泣意根据他们的个性和气质,因人施教,扬长避短,针对近半数新战士的体重指数低于正常的情况,可见体重指数能更全面、更合理地反映体格状况,如果把体重指数列为体格标准之一,将有助于提高整个部队的身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体重指数 性格 气质 调查
下载PDF
深圳市1984~2001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7
17
作者 曾序春 洪福昌 +5 位作者 罗斌 黎佩琳 蔡于茂 周华 董时富 陈青山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 :通过对深圳市十余年梅毒流行特征的分析 ,探讨导致该市近六年来梅毒发病率大幅增长的因素 ,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该地区系统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十余年来深圳市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早期梅毒... 目的 :通过对深圳市十余年梅毒流行特征的分析 ,探讨导致该市近六年来梅毒发病率大幅增长的因素 ,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该地区系统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十余年来深圳市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早期梅毒为主 ,二期梅毒报病数高于一期梅毒 ;职业构成以工人、无业、干职、供销、饮服人员及个体从业者为主 ;梅毒患者中已婚者占大多数 ;传染来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结论 :根据深圳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 ,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从而有效控制梅毒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流行病学 深圳市
下载PDF
1990~2000年全国铁路交通伤害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进 王声湧 吴赤蓬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7-178,共2页
目的 分析全国铁路交通伤害的流行特征 ,探讨事故原因。方法 收集 1990~ 2 0 0 0年全路客、货运输重大、大事故记录资料 ,应用圆形分布等统计分析方法。结果  1990~ 2 0 0 0年全路重大、大事故数呈下降趋势 ;月份分布呈集中于 7月... 目的 分析全国铁路交通伤害的流行特征 ,探讨事故原因。方法 收集 1990~ 2 0 0 0年全路客、货运输重大、大事故记录资料 ,应用圆形分布等统计分析方法。结果  1990~ 2 0 0 0年全路重大、大事故数呈下降趋势 ;月份分布呈集中于 7月的趋势 ( α =2 0 2 63 ) ;发生地点以沿线区间 (5 9 62 % )、车站 (3 1 86% )为多 ;主要责任者是机车乘务员 (3 7 72 % )、工务段工人 (2 3 68% )、路外人员 (15 79% )等 ;事故主要成因是失职 (19 87% )、违章 (18 61% )、设备故障 (17 67% )和自然灾害 (9 78% )。结论 全国铁路交通伤害发生数时有波动 ,主要因素是人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0-2000年 铁路 交通伤害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铁路交通伤害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进 《疾病控制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68-70,共3页
铁路交通伤害是交通伤害的一大分支 ,本文描述了与铁路有关的各种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事故成因、伤情分析与相关的测量指标 。
关键词 交通事故 铁路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大学生对突发灾害的认知及应变能力调查 被引量:29
20
作者 董晓梅 陈雄飞 +7 位作者 王声湧 李峰 涂智峰 李宏 林嘉明 林宓莹 杨慧 毕玉琴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0-661,共2页
关键词 突发灾害 应变能力 大学生 能力调查 认知 突发事件 自然灾害 安全意识 食物中毒 相关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