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姜中一种新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6
1
作者 何文珊 李琳 +2 位作者 李炎 郭祀远 郭宝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和方法 :采用溶血实验 ,小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物 (MDA)测定 ,采用受辐射质粒构象改变等方法测定从生姜中分离得到的一新的环状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 (化合物 1)的抗氧自由基损伤活性。结果 :化合物 1能显著抑制H2 O2 致人红细胞溶血作... 目的和方法 :采用溶血实验 ,小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物 (MDA)测定 ,采用受辐射质粒构象改变等方法测定从生姜中分离得到的一新的环状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 (化合物 1)的抗氧自由基损伤活性。结果 :化合物 1能显著抑制H2 O2 致人红细胞溶血作用 (P <0 0 1) ;明显抑制小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物 (MDA)的产生 (P <0 0 1) ;显著抑制受辐射质粒超螺旋构象百分率的下降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中药 环状二苯基庚烷类 溶血 过氧化脂质类 质粒 中药 MDA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自噬性死亡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威 陈景红 +3 位作者 王新宁 李强 陈庆 蒋建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1-187,共7页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改良MTT法(WST-8法)及克隆形成抑制实验观察原花青素对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碘化丙锭(PI)单染色检测细胞周期改变,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改良MTT法(WST-8法)及克隆形成抑制实验观察原花青素对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碘化丙锭(PI)单染色检测细胞周期改变,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自噬发生。结果:原花青素作用HepG2细胞后,不同质量浓度的原花青素对肝癌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P<0.01),原花青素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48 h的IC50为1.304×10-1g/L;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原花青素作用于HepG2细胞的浓度增加,细胞克隆逐渐减少;随着原花青素浓度的增加,人肝癌HepG2细胞出现明显G1期阻滞,且高浓度原花青素组出现明显的亚二倍体峰,当原花青质量素浓度达到1.6×10-1g/L时,亚二倍体百分率为81%;不同质量浓度原花青素作用后,出现明显的凋亡细胞及坏死细胞、自噬性死亡和非特异性死亡细胞群;经原花青素处理转染GFP-LC3质粒的HepG2细胞胞浆内,LC3呈现明显的点状聚集;细胞自噬标志蛋白LC3-II的蛋白表达水平随着原花青素浓度增加逐渐增多。结论:原花青素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及自噬性死亡的方式抑制人肝癌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人肝癌HEPG2细胞 凋亡 自噬
下载PDF
SR-AⅡ和CD36的表达水平与AGEs及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万群 骆婕 +5 位作者 彭锐锐 吴颜晖 莫宏波 冯烈 李菊香 刘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8-172,共5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白细胞中清道夫受体SR-AⅡ和CD36的表达水平与血浆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浓度以及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具有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抗凝血78例,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AGEs浓度。用Trizol法提取白细胞...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白细胞中清道夫受体SR-AⅡ和CD36的表达水平与血浆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浓度以及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具有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抗凝血78例,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AGEs浓度。用Trizol法提取白细胞RNA,再以RT-PCR法测定SR-AⅡ和CD36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在测定的糖尿病各合并症中,SR-AⅡ在糖尿病性肾病中表达水平最高,在脂肪肝患者中最低;CD36在脂肪肝患者中最高,在冠心病患者中最低。在高血压患者中这2种受体的表达水平均比较高,但在白内障患者中2种受体的表达相对较低。血浆AGEs浓度与白细胞中CD36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89,P<0.01),但与SR-AⅡ的表达为正相关(r=0.82,P<0.05)。结论:血浆高浓度AGEs刺激白细胞中SR-AⅡ表达增加,糖尿病性肾病和脂肪肝分别与SR-AⅡ、CD36的表达增加有密切关系,部分糖尿病患者CD36的表达较低可能是导致他们血浆AGEs水平过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6 糖尿病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受体 清道夫
下载PDF
不同治法方药对脂肪肝大鼠肝组织NF-κBp65及Kupffer细胞p38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杨钦河 谢芳 +12 位作者 王凤珍 凌家生 王强 程少冰 唐海兰 胡巢凤 王彦平 孙升云 金玲 周羽竝 陈万群 杨环文 张玉佩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41-147,199,共8页
【目的】探讨中医不同治法方药对脂肪肝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p65)及Kupffer细胞p38MAPK蛋白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9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疏肝组(灌服3.2 g.kg-1.d-1剂量的柴胡疏肝散)、健脾组(灌服10.0 g.kg-1.... 【目的】探讨中医不同治法方药对脂肪肝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p65)及Kupffer细胞p38MAPK蛋白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9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疏肝组(灌服3.2 g.kg-1.d-1剂量的柴胡疏肝散)、健脾组(灌服10.0 g.kg-1.d-1剂量的参苓白术散)、祛湿组(灌服3.5 g.kg-1.d-1剂量的平胃散)、活血组(灌服7.1 g.kg-1.d-1剂量的膈下逐瘀汤)、综合组(灌服11.9 g.kg-1.d-1剂量的自拟方);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白酒灌胃法复制大鼠脂肪肝实验动物模型,给药12周后处死动物取肝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κBp65在各组中的活性及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每组取3只大鼠分离Kupffer细胞,应用W estern b lot法检测不同组别大鼠Kupffer细胞p38MAPK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NF-κBp65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疏肝组、健脾组NF-κBp65阳性表达最低、肝组织脂肪变最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脂肪肝大鼠肝组织NF-κBp65表达强度与其病理学的改变呈正相关(P<0.01)。模型组大鼠Kupffer细胞p38MAPK蛋白表达和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各给药组p38MAPK蛋白表达和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其中以健脾组、疏肝组下降最为明显。【结论】抑制NF-κBp65和p38MAPK蛋白及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可能是上述不同治法方药抗脂肪肝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中药疗法 肝组织/病理学 疏肝 健脾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槐耳清膏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志慧 蒋建伟 +3 位作者 曹明溶 陈涛 张小鹰 吴风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0-373,共4页
目的研究槐耳清膏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终浓度为0、0.5、1、2、4、6 mg/mL的槐耳清膏和10μg/mL的5-氟尿嘧啶(5-Fu)作用于SGC-7901细胞,分别于24 h和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 目的研究槐耳清膏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终浓度为0、0.5、1、2、4、6 mg/mL的槐耳清膏和10μg/mL的5-氟尿嘧啶(5-Fu)作用于SGC-7901细胞,分别于24 h和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48 h后收集各组胃癌SGC-7901细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survivin mRNA表达。结果MTT法检测显示,槐耳清膏对胃癌SGC-7901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并存在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P<0.05);槐耳清膏6 mg/mL组的抑制率48 h后达到(77.9±2.3)%,5-Fu组为(53.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槐耳清膏4 mg/mL组的细胞凋亡率最高,早期凋亡细胞达33.2%;6 mg/mL组早期凋亡细胞6.3%,而晚期凋亡细胞为19.9%。RT-PCR结果显示,槐耳清膏组胃癌SGC-7901细胞survivin mRNA表达下调。结论槐耳清膏在体外对胃癌SGC-7901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初步推断槐耳清膏诱发胃癌细胞凋亡与其对survivin基因表达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耳清膏 胃癌 凋亡 生存素
下载PDF
靶向Bcl-2、Bcl-xl、Mcl-1、Bcl-w、A1反义核酸抑制消化系肿瘤细胞增殖效果的差异 被引量:9
6
作者 蒋建伟 吴风云 +3 位作者 何金花 廖晓莉 王威 吴志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93-1098,共6页
目的比较靶向Bcl-2、Bcl-xl、Mcl-1、Bcl-w、A1反义核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对消化系统肿瘤细胞(肝癌HepG2细胞、胃癌MGC-803细胞、结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致凋亡作用的差异。方法分别合成靶向Bcl-2、Bcl-xl... 目的比较靶向Bcl-2、Bcl-xl、Mcl-1、Bcl-w、A1反义核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对消化系统肿瘤细胞(肝癌HepG2细胞、胃癌MGC-803细胞、结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致凋亡作用的差异。方法分别合成靶向Bcl-2、Bcl-xl、Mcl-1、Bcl-w、A1的反义核酸和随机序列反义核酸(randomolig odeoxynucleotide,RODN),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细胞,WST法检测相同浓度的5种ASOs对肝癌HepG2细胞、胃癌MGC-803细胞、结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致凋亡作用。结果 Bcl-2、Bcl-xl、Mcl-1、Bcl-w、A1等5种ASOs中,不论是对细胞增殖抑制还是致凋亡作用,均以Bcl-xlASO、Mcl-1ASO的作用效果较好。结论在Bcl-2、Bcl-xl、Mcl-1、Bcl-w、A1等5种ASOs中,Bcl-xlASO、Mcl-1ASO可明显抑制消化系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核酸 BCL-2 BCL-XL MCL-1 增殖 凋亡 肿瘤细胞
下载PDF
茶多酚的离体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蒋建伟 何文珊 +1 位作者 严玉霞 岑颖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22-524,共3页
目的和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及电泳法,以离体RBC膜,肝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质粒DNA损伤程度为检测指标测定茶多酚对离体生物组织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茶多酚能显著抑制紫外线致人RBC溶血作用(P<0.01)... 目的和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及电泳法,以离体RBC膜,肝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质粒DNA损伤程度为检测指标测定茶多酚对离体生物组织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茶多酚能显著抑制紫外线致人RBC溶血作用(P<0.01);能显著抑制60Coγ射线致质粒PUC19DNA单链断裂作用(P<0.05或P<0.01);对VitC/Fe2+激发的肝匀浆GSH耗竭,茶多酚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结论:茶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离体RBC,组织GSH,DNA免受氧自由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茶多酚 抗氧化作用 氧自由基
下载PDF
重度苯中毒患者胸腺输出近期功能明显低下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扬秋 韩素芳 +4 位作者 杨力建 陈少华 周羽竝 陈嘉愉 刘薇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14-117,共4页
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重度苯中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细胞受体删除DNA环 (T cellreceptorexci sionDNAcircle ,TREC)的含量 ,从而了解其初始 (naive)T细胞的含量和胸腺近期输出功能。利用实时定量PCR和TaqMan方法检测 8例重度苯中毒... 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重度苯中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细胞受体删除DNA环 (T cellreceptorexci sionDNAcircle ,TREC)的含量 ,从而了解其初始 (naive)T细胞的含量和胸腺近期输出功能。利用实时定量PCR和TaqMan方法检测 8例重度苯中毒患者和 16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中TREC的水平。结果显示正常人中TREC含量为 :6 .6 9± 4 .79 10 0 0PBMNC ;而重度苯中毒患者则为 1.0 3± 0 .4 4 10 0 0PBMNC ,显著低于正常人TREC水平 (P <0 .0 1) ,并持续苯中毒的全过程 ,即使在外周血血象基本恢复正常时 ,TREC水平仍处于较低状态。结论 :重度苯中毒患者胸腺近期输出功能明显低下 ,苯中毒明显损伤T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中毒 T细胞受体删除DNA环 胸腺输出功能
下载PDF
活血温阳益气中药复方对大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马民 张桂娟 +2 位作者 莫宏波 马义 李德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26-2130,共5页
目的:研究补气温阳、活血化瘀中药复方(组成:人参、黄芪、车前子、苏木、川芎、丹参、制附子、枳壳、桂枝)对大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影响机制。方法:以大鼠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ADR)制造充血性心衰动物模型,分为对照组、ADR心力衰竭模型组... 目的:研究补气温阳、活血化瘀中药复方(组成:人参、黄芪、车前子、苏木、川芎、丹参、制附子、枳壳、桂枝)对大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影响机制。方法:以大鼠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ADR)制造充血性心衰动物模型,分为对照组、ADR心力衰竭模型组、心宝治疗组、活血温阳益气复方治疗组,并分别以生理盐水、心宝药液、活血温阳益气复方药液灌胃干预治疗,使用放免法、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及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心衰大鼠治疗前后血浆心钠素(ANP)、肾髓质精氨酸血管加压素依赖性水通道蛋白-2(AQP2)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活血温阳益气复方可显著提高心衰大鼠的心输出量、左室收缩内压,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改善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心衰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同时,该方能够显著降低心衰大鼠血浆ANP的水平和纠正心衰大鼠肾髓质AQP2蛋白的异常表达,并可提高白细胞中HSP70的转录和翻译水平。结论:该活血温阳益气复方能有效减轻大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血浆ANP水平、矫正肾脏AQP2异常表达和增强HSP70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温阳益气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水通道蛋白2 热休克蛋白质70
下载PDF
长期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活性及其限制性 被引量:11
10
作者 许超 廖继东 +2 位作者 柳菁 毛文哲 李扬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50-1754,共5页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免疫调节能力,并可在体外进行长期培养扩增,但其体外长期培养的生物学活性变化特点及其限制性仍不十分清晰。目的:观察体外长期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活性变化特点及其限制性。方法:无菌收...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免疫调节能力,并可在体外进行长期培养扩增,但其体外长期培养的生物学活性变化特点及其限制性仍不十分清晰。目的:观察体外长期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活性变化特点及其限制性。方法:无菌收集剖宫产新生儿脐带,经胶原酶Ⅱ消化后,用黏附生长选择法获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胰酶消化传代;取第3代细胞进行流式分析,脂肪和成骨诱导鉴定;收集不同代的细胞分别用MTT法、流式细胞仪和爬片分析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凋亡率及黏附能力。结果与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表型CD105+/CD29+/CD44+/CD31-/CD34-/CD45-/HLADR-,可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传代培养第3~23代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生长曲线基本一致,第28代后细胞增长缓慢;流式分析发现第33代细胞较第3代G0/G1减少17.9%、S+G2/M增加103.4%、细胞凋亡率增加316.7%,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第3~18代细胞间G0/G1、S+G2/M、细胞凋亡率和黏附细胞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在体外长期培养环境中,随着传代次数的递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及黏附能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总的生物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其最佳生物活性期出现在培养第3~18代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培养 生物活性 限制性 脐带
下载PDF
生姜不同有机溶剂提取物的GC-MS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何文珊 李琳 +2 位作者 李炎 郭祀远 郭宝江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用GC-MS方法从生姜的甲醇、乙酸乙酯和正己烷提取物中分别鉴定了35、36和44个成分。显示三种有机溶剂提取物主要成分均为萜类化合物,但萜类含量各不相同:总萜类及倍半萜类成分的含量随提取溶剂极性增大而增多,单萜类成分... 用GC-MS方法从生姜的甲醇、乙酸乙酯和正己烷提取物中分别鉴定了35、36和44个成分。显示三种有机溶剂提取物主要成分均为萜类化合物,但萜类含量各不相同:总萜类及倍半萜类成分的含量随提取溶剂极性增大而增多,单萜类成分则随提取溶剂极性增大而减少;具抗氧化活性的不饱和倍半萜成分随提取溶剂极性增大而增多,说明了生姜有机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随提取溶剂极性增大而增强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化学成分 气质联用分析 有机溶剂 提取
下载PDF
实时定量PCR分析CML患者胸腺近期输出功能 被引量:10
12
作者 耿素霞 李扬秋 +4 位作者 杨力建 陈少华 韩素芳 周羽竝 陈青山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17-319,共3页
目的 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患者CD3+ 、CD4 + 和CD8+ 细胞中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DNA环 (TRECs)的含量 ,从而推测CML患者的胸腺近期输出功能。方法 利用实时定量PCR(Taq Man)方法检测 8例C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3例CML患者CD4 +... 目的 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患者CD3+ 、CD4 + 和CD8+ 细胞中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DNA环 (TRECs)的含量 ,从而推测CML患者的胸腺近期输出功能。方法 利用实时定量PCR(Taq Man)方法检测 8例C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3例CML患者CD4 + 和CD8+ 细胞中TRECs的水平。并根据外周血中CD3阳性率计算CD3+ 细胞中TRECs水平。 9例正常人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 CML患者中TRECs含量为 0 .1± 0 .2 2 / 10 0 0T细胞 ,明显低于正常人TRECs水平 (6 .84± 4 .71/ 10 0 0T细胞 ,P <0 .0 1)。其中 5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未能检测到TRECs ,经分选CD4 + 和CD8+ 细胞后 ,2例可以检测到低水平的TRECs。结论 本研究首先报道了CML患者TRECs水平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CS 胸腺近期输出功能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水飞蓟宾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并提高对5-FU、顺铂的敏感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景红 张鹏 +3 位作者 陈庆 刘萍莉 王莉 蒋建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并提高5-FU、顺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抑制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水飞蓟宾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水飞蓟宾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后其细胞核形态...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并提高5-FU、顺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抑制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水飞蓟宾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水飞蓟宾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后其细胞核形态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采用水飞蓟宾联合5-氟尿嘧啶(5-FU)、顺铂(DDP),观察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果:MTT法检测显示,水飞蓟宾对肝癌HepG2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随着水飞蓟宾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48 h的IC50为195.38μmol/L;克隆形成抑制实验表明随着水飞蓟宾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克隆形成逐渐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其细胞核固缩、边聚、裂解等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存在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活化和降解;150μmol/L的水飞蓟宾与不同质量浓度的化疗药物(5-FU,DDP)联合作用于HepG2细胞48h,可提高HepG2细胞对这些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增敏倍数分别为39.63和21.54倍。结论:水飞蓟宾通过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并提高HepG2细胞对5-FU,DDP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HEPG2细胞 细胞凋亡 敏感性
下载PDF
两种培养体系条件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柳菁 许超 +6 位作者 宇丽 罗二梅 郑银丽 邬颖华 陈健业 周子鹏 唐明乔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1期7625-7630,共6页
背景:无支架体外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方法主要包括高密度微团培养、单层细胞培养、与软骨细胞体外共培养等,其中高密度微团培养和体外单层细胞培养因操作简便易行,诱导成功率高受到广泛关注。目的:寻求一种更佳的无支架体... 背景:无支架体外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方法主要包括高密度微团培养、单层细胞培养、与软骨细胞体外共培养等,其中高密度微团培养和体外单层细胞培养因操作简便易行,诱导成功率高受到广泛关注。目的:寻求一种更佳的无支架体外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方法。方法:组织块法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其表面标志。收集第3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别采用平面诱导培养和离心管聚集成团培养,使其向软骨细胞分化。结果与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表型CD105+/CD29+/CD44+/CD31-/CD34-/CD40-CD45-/HLA-DR-。未诱导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达微弱的软骨细胞标志物,经诱导后葡萄糖胺聚糖和Ⅱ型胶原表达量显著增加,其中聚集成团培养的表达量高于平面培养。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诱导后细胞较诱导前均高表达葡萄糖胺聚糖、Ⅱ型胶原和SOX-9mRNA,其中聚集成团培养的表达量高于平面培养。说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聚集成团培养体系中诱导更有利于其分化成软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 支架 培养体系 组织工程 干细胞
下载PDF
小柴胡汤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左连东 郑辉 +3 位作者 宇丽 曹佐武 何斯纯 王自能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采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动物模型,探讨中药制剂小柴胡汤(XCHT)对EMS异位内膜的作用。方法:通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XCHT对异位内膜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中、高剂量XCHT10、15g/kg·d-1组对异位内膜有明显抑制作用,异...  目的:采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动物模型,探讨中药制剂小柴胡汤(XCHT)对EMS异位内膜的作用。方法:通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XCHT对异位内膜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中、高剂量XCHT10、15g/kg·d-1组对异位内膜有明显抑制作用,异位内膜体积明显减小(P<0 01),低剂量XCHT5g/kg·d-1组体积也有减小(P<0 05),而对照组体积无明显减小(P>0 05)。透射电镜下可见中、高剂量XCHT组治疗后较多腺上皮细胞出现凋亡的特征,表现为细胞体积变小、核固缩、胞浆和核染色质凝集、密度增高,细胞见凋亡小体,同时间质细胞中也可见一些坏死细胞。结论:XCHT对EMS大鼠异位内膜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整宿主局部环境中的免疫状态和功能,而诱导细胞的凋亡和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内异症 大鼠 凋亡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mRNA在内异症子宫内膜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9
16
作者 郑辉 李洪义 +7 位作者 王自能 赵迎社 宇丽 何斯纯 柏志全 周卓妍 姚平 王跃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3-555,共3页
目的 :探讨IL - 6mRNA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方法 :利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动物模型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检测子宫内膜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mRNA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对照组 ,各时点间 (2、4... 目的 :探讨IL - 6mRNA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方法 :利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动物模型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检测子宫内膜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mRNA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对照组 ,各时点间 (2、4、6和 8周 )IL - 6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内异症模型组 ,在成模后 (2、4、6和 8周 )其在位、异位子宫内膜IL - 6mRNA的表达呈增高趋势 (P <0 .0 1)。在各时点 ,内异症异位子宫内膜 >内异症在位子宫内膜 >正常子宫内膜IL - 6mRNA的表达 (P <0 .0 1)。结论 :IL - 6mRNA可能与内异症的进展有关。I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MRNA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大鼠
下载PDF
改进酶消化法培养SD大鼠成骨细胞及其鉴定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双利 查振刚 +4 位作者 刘宁 杨淑野 吴昊 姚平 张嘉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915-918,共4页
目的:改进SD大鼠成骨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并进行功能鉴定。方法:将新生SD大鼠处死,无菌条件下取出颅骨,剔净骨膜后剪成1mm×1mm×1mm大小组织块。组织块经0.25%胰蛋白酶消化20min,继以0.1%Ⅱ型胶原酶消化60min,收集上清离... 目的:改进SD大鼠成骨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并进行功能鉴定。方法:将新生SD大鼠处死,无菌条件下取出颅骨,剔净骨膜后剪成1mm×1mm×1mm大小组织块。组织块经0.25%胰蛋白酶消化20min,继以0.1%Ⅱ型胶原酶消化60min,收集上清离心,所得成骨细胞接种于培养瓶中并行"多次贴壁法"纯化。观察细胞形态学,选用碱性磷酸酶Gomori钙钴法染色,钙结节茜素红法染色及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特征,在体外培养时可维持其在体内的功能,即合成碱性磷酸酶、形成矿化结节,Ⅰ型胶原染色阳性。结论:用改进后的酶消化法分离、培养SD大鼠成骨细胞,更能减少胰蛋白酶在消化过程中对细胞造成的损伤,所获成骨细胞量多、纯度高,操作简易可行,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常规的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大鼠 改进酶消化法
下载PDF
苯中毒患者胸腺近期输出功能和T细胞亚群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韩素芳 李扬秋 +4 位作者 周羽竝 杨力建 陈少华 刘薇薇 陈嘉榆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4,共3页
目的 分析职业性慢性轻度苯中毒工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信号结合T细胞受体删除DNA环 (sjTRECs)的含量和CD4+/CD8+比值 ,从而了解其初始 (naive)T细胞含量和胸腺近期输功能 ,以及外周T细胞亚群分布情况。方法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1... 目的 分析职业性慢性轻度苯中毒工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信号结合T细胞受体删除DNA环 (sjTRECs)的含量和CD4+/CD8+比值 ,从而了解其初始 (naive)T细胞含量和胸腺近期输功能 ,以及外周T细胞亚群分布情况。方法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11例健康人和 5例轻度苯中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D8+比值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eal timePCR)和TaqMan方法检测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jTRECs的含量。结果 每 10 0 0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jTRECs含量在正常人中为 9 10± 4 5 5 ,轻度苯中毒为 2 80± 3 79,P <0 0 5 ;轻度苯中毒者CD4+/CD8+的比值 (0 92± 0 3 5 )明显低于正常人 (1 49± 0 2 1) ,P <0 0 1。结论 轻度苯中毒患者胸腺近期输出功能低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功能 实时定量PCR T淋巴细胞亚群 信号结合T细胞受体删除DNA环
下载PDF
B-ALL病人TCR Vβ基因谱系和克隆性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梅娟 李扬秋 +3 位作者 陈少华 杨力建 周羽竝 张涛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20-322,共3页
目的 了解B ALL病人外周血T细胞的TCRVβ基因谱系及其克隆性增殖情况。 方法 利用RT PCR方法扩增 13例初发未治B ALL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 2 4个TCRVβ基因的互补决定区 3(CDR3) ,PCR产物进一步经荧光标记和基因扫描分析CDR3长度而... 目的 了解B ALL病人外周血T细胞的TCRVβ基因谱系及其克隆性增殖情况。 方法 利用RT PCR方法扩增 13例初发未治B ALL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 2 4个TCRVβ基因的互补决定区 3(CDR3) ,PCR产物进一步经荧光标记和基因扫描分析CDR3长度而确定T细胞的克隆性。结果  13例B ALL病人分别表达 2~ 18个Vβ亚家族。 13例病人均存在 1个或多个Vβ亚家族的克隆增殖T细胞 ,增殖形式包括寡克隆及寡克隆增殖趋势、双克隆和单克隆。Vβ2 1和Vβ2 3亚家族出现克隆增殖性T细胞的频率较高。结论 B ALL病人外周血T细胞的TCRVβ谱系呈现优势利用的特点 ,并存在克隆性增殖的T细胞 ,这可能是机体对白血病相关抗原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Vβ2 1和Vβ2 3亚家族T细胞发生克隆增殖改变的趋向性比较明显 ,可能与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T细胞受体VΒ基因 T细胞克隆性
下载PDF
暴力犯罪嫌疑人与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中5-羟色胺水平的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黎雪松 黄炜 +2 位作者 黎勇航 李永生 刘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研究暴力犯罪嫌疑人和有攻击行为的男性住院精神病患者血浆中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的水平变化.方法:研究对象为男性暴力犯罪嫌疑人48例、具有攻击行为的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37例、正常成年男性45例,年龄16~5... 目的:研究暴力犯罪嫌疑人和有攻击行为的男性住院精神病患者血浆中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的水平变化.方法:研究对象为男性暴力犯罪嫌疑人48例、具有攻击行为的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37例、正常成年男性45例,年龄16~58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定量测定血浆中5-HT水平,统计分析各组血浆5-HT水平的差异.结果:暴力犯罪嫌疑人和有攻击行为的男性住院精神病患者血浆中5-HT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而暴力犯罪嫌疑人血浆5-HT水平又显著低于有攻击行为的男性住院精神病患者(P〈0.01).结论:暴力犯罪嫌疑人和有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病患者血浆中5-HT水平显著降低,监测有暴力倾向的罪犯和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病患者血浆5-HT水平变化,可能有助于预防和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5-HT) 精神分裂症 暴力犯罪嫌疑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