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导多能干细胞在眼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招志毅(综述) 陈建苏(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2-666,共5页
2006年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的建立被誉为是干细胞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使得进行患者体细胞来源的干细胞治疗成为可能。近年的研究表明,动物和人的成纤维细胞、B淋巴细胞、神经干细胞、头发角质细胞、胰腺细胞、脐带基质和羊膜的间... 2006年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的建立被誉为是干细胞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使得进行患者体细胞来源的干细胞治疗成为可能。近年的研究表明,动物和人的成纤维细胞、B淋巴细胞、神经干细胞、头发角质细胞、胰腺细胞、脐带基质和羊膜的间充质细胞均可重编程成为iPSCs并可通过一定的诱导分化为特定类型的细胞,为多种疾病的特异性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而iPSCs研究在眼科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在眼科,iPSCs诱导后可分化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感光细胞和其他视网膜细胞,从而为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病变奠定了基础。与传统的干细胞治疗不同,iPSCs移植治疗相应的疾病避免了传统干细胞治疗所存在的道德伦理及免疫排斥等限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就iPSCs的概念、诱导策略及方法、在眼科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 视网膜变性性疾病 眼科
下载PDF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9
2
作者 潘红卫 崔雨虹 傅婷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5期889-891,共3页
分析了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研究平台建设、招生和导师队伍建设、课程安排、科研指导以及质量考核与评价几个方面探讨了培养模式的可能改进途径和方式,并结合暨南大学的实际经验作了介绍。
关键词 临床医学 科学学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眼科学研究生培养及导师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建苏 《基础医学教育》 2011年第11期1019-1021,共3页
根据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要求,结合多年眼科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体会,提出了前沿性和生动性的眼科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合作开放式的考试方法;跨学科、科研能力与临床技能相结合的复合型眼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升研究生的英语能力... 根据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要求,结合多年眼科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体会,提出了前沿性和生动性的眼科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合作开放式的考试方法;跨学科、科研能力与临床技能相结合的复合型眼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升研究生的英语能力以及导师的示范引领的重要性,研究生导师的水平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学 教学方法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激光在眼科临床治疗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赖盛辉 《广州医药》 1989年第5期18-20,共3页
自60年代初红宝石激光问世以来,应用在眼科方面的激光越来越多,性能也越来越好。激光在治疗方面与传统方法相比有许多优越性,如激光手术是无菌的,无手术痛苦,不需住院,多数病人可在门诊治疗观察,操作也比较简单,疗效确切。本文仅介绍用... 自60年代初红宝石激光问世以来,应用在眼科方面的激光越来越多,性能也越来越好。激光在治疗方面与传统方法相比有许多优越性,如激光手术是无菌的,无手术痛苦,不需住院,多数病人可在门诊治疗观察,操作也比较简单,疗效确切。本文仅介绍用于眼科治疗的激光种类及其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眼科
下载PDF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技术在眼科免疫研究中的应用
5
作者 孙康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CAS 1997年第5期269-273,共5页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是研究两个遗传型不同的个体之淋巴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差异程度以及淋巴细胞对同种异体细胞的反应能力的技术,为研究细胞免疫的主要参数之一。MLC除为角膜移植前免疫监护的重要措施外,在角膜移植诸多免...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是研究两个遗传型不同的个体之淋巴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差异程度以及淋巴细胞对同种异体细胞的反应能力的技术,为研究细胞免疫的主要参数之一。MLC除为角膜移植前免疫监护的重要措施外,在角膜移植诸多免疫问题以及眼部各组织在免疫系统的特殊性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也日渐增多,本文综述MLC在角膜免疫、前房免疫赦免、前房相关性免疫偏离、脉络膜、视网膜以及眼肿瘤免疫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淋巴细胞 细胞培养 眼科 免疫 角膜移植
下载PDF
羊膜移植术治疗兔重度角结膜碱烧伤后遗血管性角膜白斑 被引量:38
6
作者 李学东 孙秉基 +2 位作者 徐锦堂 贺 夏成青 《眼科研究》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术在重建眼表面、治疗重度角结膜碱烧伤后遗血管性角膜白斑的作用。方法采用甘油保存的人羊膜移植术治疗兔重度角结膜碱烧伤后遗血管性角膜白斑10例(10眼)。结果4例羊膜上皮面朝上者,术后15~20d角膜表面...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术在重建眼表面、治疗重度角结膜碱烧伤后遗血管性角膜白斑的作用。方法采用甘油保存的人羊膜移植术治疗兔重度角结膜碱烧伤后遗血管性角膜白斑10例(10眼)。结果4例羊膜上皮面朝上者,术后15~20d角膜表面上皮被覆完整,30d病理显示结膜上皮向角膜上皮转化;5例朝下和1例羊膜水肿者,术后羊膜被破坏,眼表面重建失败。结论羊膜移植术可用于重度角结膜碱烧伤晚期眼表面重建,支持羊膜无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化学烧伤 羊膜移植 角结膜碱烧伤 血管性角膜白斑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峰 苏颖 +4 位作者 刘平 王继群 山艳春 徐锦堂 陈剑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5-526,共2页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晶状体半脱位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 13 5例( 13 5眼 )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中应用连续环形撕囊技术 ,并使用灌注抽吸系统清除皮质 ,囊袋内植入人工...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晶状体半脱位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 13 5例( 13 5眼 )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中应用连续环形撕囊技术 ,并使用灌注抽吸系统清除皮质 ,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 0 4者 92眼 ,0 0 8以下者 11眼 ,0 1~ 0 3者 3 2眼。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对于晶状体半脱位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白内障摘出 联合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治疗 晶状体半脱位
下载PDF
角膜碱烧伤血清特异性抗体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春民 徐锦堂 +1 位作者 向军俭 杨红宇 《眼科研究》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动态检测角膜碱烧伤后血清抗角膜变性蛋白抗体的水平,了解其变化特征。方法新西兰白兔13只,制作单眼角膜中央部中度碱烧伤模型,制备正常及碱烧伤角膜蛋白提取液,以酶标法(ELISA)检测角膜碱烧伤前后不同时期血清抗角膜... 目的动态检测角膜碱烧伤后血清抗角膜变性蛋白抗体的水平,了解其变化特征。方法新西兰白兔13只,制作单眼角膜中央部中度碱烧伤模型,制备正常及碱烧伤角膜蛋白提取液,以酶标法(ELISA)检测角膜碱烧伤前后不同时期血清抗角膜变性蛋白抗体水平。结果角膜碱烧伤后机体产生特异性IgG抗体,2周升高明显,5~6周达高峰,之后下降,至8周时仍然明显高于烧伤前水平。再次烧伤角膜,抗体产生更为强烈。结论体液免疫参与了角膜碱烧伤后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碱烧伤 抗体 酶标法 血清特异抗体
下载PDF
山茱萸总甙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免疫抑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孟晶 唐仕波 +3 位作者 李辰 陈建苏 林少芬 赵松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27-930,共4页
目的观察山茱萸总甙对大鼠角膜移植模型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并通过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状态以期进一步阐明山茱萸总甙的免疫抑制机制。方法建立封闭群大鼠SD-Wistar组间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观察脾淋巴细胞对丝裂原刀豆蛋白A(Co... 目的观察山茱萸总甙对大鼠角膜移植模型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并通过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状态以期进一步阐明山茱萸总甙的免疫抑制机制。方法建立封闭群大鼠SD-Wistar组间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观察脾淋巴细胞对丝裂原刀豆蛋白A(ConA)刺激的增殖反应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采用双标法流式分析技术(PE标记CD4单抗及FITC标记的CD8、CD25单抗),观察角膜移植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变化,并计算CD4/CD8比值。结果①山茱萸总甙可以明显抑制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大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②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改变主要结果如下空白对照组大鼠外周血CD4、CD8的表达及CD4/CD8比值在术后各时点其差别无显著。但术后表达CD25的CD4阳性细胞明显升高。治疗组CD4/CD8比值则下降,术后表达CD25的CD4阳性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T淋巴细胞活化表达CD分子,IL-2受体的表达,可能是山茱萸总甙抑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属 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术 角膜移植
下载PDF
角膜体外重建异种生物载体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郝念 吴静 +2 位作者 李姝燕 徐锦堂 赵松滨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 研究异种 (猪 )角膜基质的生物相容性 ,评价其作为角膜体外重建载体的可行性。方法 将新鲜、脱水两种猪角膜基质分别植入新西兰白兔角膜层间 ,定期临床观察植片愈合情况 ,并于术后 2周、1、2、4、8个月取兔角膜进行组织学观察。... 目的 研究异种 (猪 )角膜基质的生物相容性 ,评价其作为角膜体外重建载体的可行性。方法 将新鲜、脱水两种猪角膜基质分别植入新西兰白兔角膜层间 ,定期临床观察植片愈合情况 ,并于术后 2周、1、2、4、8个月取兔角膜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临床观察 :全部植片存活 ,12只术眼未见角膜水肿混浊、角膜新生血管、排斥反应发生 ,新鲜植片在 2个月左右已透明 ,脱水植片在 6个月后透明。组织学观察 :新鲜植片 4个月时与兔角膜基质相融愈合 ,脱水植片经角膜细胞再分布、胶原纤维改建重塑 ,于 8个月后与兔角膜基质相融愈合 ,2组植片愈合过程中未见有淋巴细胞浸润及新生血管生成。结论 异种 (猪 )角膜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是一种理想的角膜体外重建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基质 生物相容性 角膜重建 生物载体 异种移植
下载PDF
TGF-β_1对Tenon’s囊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明海 郭海科 +2 位作者 吴静 陈建苏 赵松滨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Tenon’s囊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诱导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TGFβ1(0、0.1、1、10ng/mL)对Tenon’s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Tenon’s囊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诱导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TGFβ1(0、0.1、1、10ng/mL)对Tenon’s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TGFβ1(0、0.1、1、10ng/mL)对Tenon’s囊成纤维细胞诱导表达CTGF的影响。结果GFβ1能够剂量依赖性地促进Tenon’s囊成纤维细胞增殖(P<0.05);TGFβ1能够促进CTGF的表达,有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的趋势(P<0.05),但1ng/mL和10ng/mLTGFβ1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Fβ1能够促进Tenon’s囊成纤维细胞增殖,并促进其下游介质CTGF的表达,可能是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瘢痕形成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Tenon’s囊成纤维细胞 青光眼滤过术
下载PDF
层粘连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对兔角膜内皮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姝燕 吴静 +2 位作者 郝念 徐锦堂 赵松滨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观察层粘连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兔角膜内皮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角膜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层粘连蛋白组、表皮生长因子 (EGF)组和联合应用组 ,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及数目变化 ;计数 0、12、2 4、... 目的 观察层粘连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兔角膜内皮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角膜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层粘连蛋白组、表皮生长因子 (EGF)组和联合应用组 ,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及数目变化 ;计数 0、12、2 4、36h的各组细胞数目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结果 倒置显微镜观察及细胞生长曲线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层粘连蛋白组、EGF组和联合应用组细胞数目明显增多 ,其中联合应用组最为显著 ;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 ,层粘连蛋白组、EGF组和联合应用组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下降 (P <0 .0 5 ) ,G2~M期细胞比例显著提高 (P <0 .0 5 ) ;EGF组和联合应用组S期细胞比例显著提高 (P <0 .0 5 ) ;联合应用组与层粘连蛋白组相比 ,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下降 (P <0 .0 5 )。结论 层粘连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单独及联合应用都可明显促进角膜内皮细胞分裂增生 ,且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层粘连蛋白 角膜内皮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培养
下载PDF
人羊膜上皮细胞的干细胞特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金玲 陈剑 +3 位作者 吴静 徐锦堂 周清 刘小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555-3558,共4页
背景:研究发现人羊膜上皮细胞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说明其可能是未来组织工程重建的一种新型种子细胞。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的干细胞特性。方法:取足月剖宫产的人羊膜组织,经酶消化法和差异黏... 背景:研究发现人羊膜上皮细胞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说明其可能是未来组织工程重建的一种新型种子细胞。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的干细胞特性。方法:取足月剖宫产的人羊膜组织,经酶消化法和差异黏附法获得纯度高的人羊膜上皮细胞,接种于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用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检测人羊膜上皮细胞表面胚胎干细胞的表面标记蛋白OCT-4和干细胞表面分子标记CD29、CD34、CD44、CD45、CD105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人羊膜上皮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呈上皮细胞特有的铺路石样外观,其胞浆中有OCT-4免疫荧光表达,其干细胞标记分子CD29、CD34的表达是阳性,但干细胞标记分子CD44、CD45、CD105的表达为阴性。结果表明人羊膜上皮细胞具有干细胞的某些特性,其可能是未来组织工程重建的一种新型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上皮细胞 细胞培养 胚胎干细胞 OCT-4 CD29 CD34
下载PDF
以异种后弹力膜基质为载体培养角膜内皮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罗小玲 徐锦堂 +3 位作者 黄菊天 赵松滨 陈建苏 吴静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 探讨以异种后弹力膜 (DM) /基质为载体培养角膜内皮细胞的可行性 ,为培养内皮细胞的临床移植提供新的方法和供体材料。方法 取厚 10 0 μm的猪角膜后层 ,冻存解冻后置中性蛋白酶 3 7℃孵育 5min ,去除内皮细胞 ,保留DM及薄层基... 目的 探讨以异种后弹力膜 (DM) /基质为载体培养角膜内皮细胞的可行性 ,为培养内皮细胞的临床移植提供新的方法和供体材料。方法 取厚 10 0 μm的猪角膜后层 ,冻存解冻后置中性蛋白酶 3 7℃孵育 5min ,去除内皮细胞 ,保留DM及薄层基质 ,置纯甘油中脱水保存 6个月 ;使用前复水 ,紫外线二面灭菌 ,制备成载体 ;接种兔角膜内皮细胞于载体的DM面并体外培养 ,行细胞形态、密度、组织学、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 兔内皮细胞在猪DM/基质载体上贴附生长 ,形成紧密连接的单层 ,形态近似六角形分布 ;细胞密度达 ( 3 62 0± 110 2 3 )个 /mm2 ,具有正常兔角膜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结论 角膜内皮细胞能够在异种DM/基质载体上良好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角膜 后弹力膜 角膜内皮细胞 体外培养
下载PDF
兔和牛角膜上皮、基质及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和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瑞 陈建苏 +3 位作者 徐锦堂 丁勇 赵松滨 李施娜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9-204,共6页
目的:研究兔和牛角膜上皮、基质及内皮细胞等3种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探索和改进这3种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为组织工程角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消化法分离培养兔和牛角膜上皮、内皮和基质细胞,观察细胞贴壁生长情况,同时对生长良好... 目的:研究兔和牛角膜上皮、基质及内皮细胞等3种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探索和改进这3种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为组织工程角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消化法分离培养兔和牛角膜上皮、内皮和基质细胞,观察细胞贴壁生长情况,同时对生长良好的原代细胞进行消化传代,进一步观察传代细胞的形态和生长情况。结果:角膜上皮、内皮和基质细胞均在培养4 8~72h贴壁生长,培养6~9d能形成良好单层,细胞形态典型,进行多次传代后细胞仍维持原有形态和功能,获得的细胞能进行长期培养。结论:为兔和牛角膜上皮、内皮和基质细胞体外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上皮细胞 基质细胞 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后视神经及视网膜形态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史剑波 狄静芳 +1 位作者 徐锦堂 沈伟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68-1270,T007,共4页
目的 :了解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后的病理变化、溃变特点与时相间的关系。方法 :参照Allen脊髓损伤法 ,造成视神经眶尖段间接 6 0 0gcm力冲击、挤压伤。伤后对视神经和视网膜行形态学动态观察。结果 :①伤后 4 8h ,视神经轻度肿胀和空泡反应... 目的 :了解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后的病理变化、溃变特点与时相间的关系。方法 :参照Allen脊髓损伤法 ,造成视神经眶尖段间接 6 0 0gcm力冲击、挤压伤。伤后对视神经和视网膜行形态学动态观察。结果 :①伤后 4 8h ,视神经轻度肿胀和空泡反应 ;1周时损伤处视神经出现溃变 ,神经胶质细胞增生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etinalganglioncells,RGCs)形态改变不明显 ;2周时神经纤维轴束间空泡样改变 ,局灶性坏死 ,RGCs核固缩和细胞数量减少。术后 3月 ,视神经损伤部位直径缩小 ,形成胶质疤痕 ,RGCs数量明显减少 ,核固缩细胞增多。②RGCs数量于术后 4 8h、1周、2周、1月和 3月分别比正常对照组低 3 35 %、13 2 3%、19 74 %、2 3 2 0 %、2 9 2 8%。③视网膜细胞在 4 8h内出现凋亡。结论 :本实验模型可造成明确的视神经和视网膜损伤 ,神经元的损伤程度从节细胞、中间神经元、感光细胞的次序依次递减。视网膜和视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时间呈相关性。RGCs数量在 4 8h至 1周时下降速率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创伤 损伤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病理学
下载PDF
儿童斜视术后应用典必舒和双氯芬酸钠眼药水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凤 刘春民 +2 位作者 韩冰 黄丽娜 成洪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212-214,共3页
目的:比较典必舒眼药水及双氯芬酸钠眼药水术后抗炎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经患儿父母同意,56例(112眼)4~10岁儿童经双眼斜视术后,随机一眼用双氯芬酸钠眼药水,另一眼用典必舒眼药水,自术后第1d开始,每天4次,共用4wk,分别比较每周两种眼... 目的:比较典必舒眼药水及双氯芬酸钠眼药水术后抗炎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经患儿父母同意,56例(112眼)4~10岁儿童经双眼斜视术后,随机一眼用双氯芬酸钠眼药水,另一眼用典必舒眼药水,自术后第1d开始,每天4次,共用4wk,分别比较每周两种眼药水抗炎作用及对眼内压的影响。结果:两种眼药水对术后炎症反应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抗炎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典必舒组有明显的升高眼内压作用,双氯芬酸钠组没有明显的升高眼内压作用,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双氯芬酸钠眼药水较典必舒眼药水对术后炎症反应同样有效,且无升高眼内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典必舒 双氯芬酸钠 眼压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和FK506滴眼防治大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比较 被引量:11
18
作者 邓宏伟 陈建苏 +3 位作者 李辰 姚晓明 赵松滨 狄静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440-443,共4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tripterygiitotorum,TⅡ)及FK506滴眼液局部应用对大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角膜移植模型,随机按局部滴用药物分组成A,B,C组,用裂隙灯记录及比较各组移植排斥指数,并比较角膜排斥发生时间。...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tripterygiitotorum,TⅡ)及FK506滴眼液局部应用对大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角膜移植模型,随机按局部滴用药物分组成A,B,C组,用裂隙灯记录及比较各组移植排斥指数,并比较角膜排斥发生时间。分别于术后15d及30d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查CD25,CD5+4在角膜植片基质中的表达。结果:0.3g/LTⅡ及0.5g/LFK506抑制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效应均有效,两者相比效果无显著性差异。HE染色及免疫组化分析可见15d时各有效组角膜植片厚度基本正常,基质中仅有少量CD25,CD5+4阳性细胞表达、淋巴细胞浸润,新生血管少见。结论:TⅡ与FK506疗效近似。具有抑制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甙(TII) 角膜移植 移植物排斥
下载PDF
人羊膜上皮细胞的分离、纯化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金玲 陈剑 +4 位作者 吴静 徐锦堂 周清 刘小勇 赵松滨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055-2057,共3页
目的体外分离人羊膜上皮细胞并纯化,对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相关研究。方法取足月剖宫产的人羊膜组织,经胰蛋白酶、胶原酶和Dnase酶消化后,采用差异黏附法获得纯度高的羊膜上皮细胞,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 目的体外分离人羊膜上皮细胞并纯化,对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相关研究。方法取足月剖宫产的人羊膜组织,经胰蛋白酶、胶原酶和Dnase酶消化后,采用差异黏附法获得纯度高的羊膜上皮细胞,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用HE染色法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角蛋白CK7、CK8、CK18在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经不同的消化酶消化和差异黏附法筛选后能获得纯度较高的人羊膜上皮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人羊膜上皮细胞呈上皮细胞特有的铺路石样外观,并能连续传代8~10次,细胞角蛋白CK7、CK8、CK18在其胞浆中呈阳性表达。结论人羊膜上皮细胞能在体外成功分离、纯化、培养并增殖,为人羊膜上皮细胞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在细胞移植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上皮细胞 细胞培养 CK7 CK8 CK18
下载PDF
快速高效分离纯化牛视网膜S抗原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建苏 李志杰 李辰 《眼科研究》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寻找分离纯化牛视网膜S抗原的快速高效方法。方法选用DEAESepharoseFastFlow(DEAESepharoseFF)凝胶及自动层析系统一步层析快速提纯S抗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确定分子量;等电聚焦(i... 目的寻找分离纯化牛视网膜S抗原的快速高效方法。方法选用DEAESepharoseFastFlow(DEAESepharoseFF)凝胶及自动层析系统一步层析快速提纯S抗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确定分子量;等电聚焦(isoelectricfocusing,IEF)电泳确定等电点;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确定纯度。结果S抗原波峰在NaCl浓度为0.14~0.2mol/L时被洗脱,每个视网膜能提纯300~400μgS抗原。纯化S抗原的分子量为55kDa,等电点为6.55,HPLC分析显示单一波峰,保留时间为11.56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抗原 牛视网膜 纯化 层析 分离 离子交换填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