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居民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关系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姜昕 董少红 +2 位作者 罗林杰 孙奕 廖玉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综合评价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关键词途径搜索了Medline光盘数据库(1995-2005.2)和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中文期刊全文库 (1994-2005.5),将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关系的所有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综合评价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关键词途径搜索了Medline光盘数据库(1995-2005.2)和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中文期刊全文库 (1994-2005.5),将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关系的所有病例对照研究数据作统计学荟萃(Meta)分析。结果:共有18篇符合条件的文献纳入分析,Meta分析表明,同E3/3基因型相比,E4等位基因携带者冠心病的发病风险高出44%[OR:1.44(95%可信限:1.01-2.06)],E2等位基因携带者同冠心病的发病风险没有显著性关联[OR: 1.01(95%可信限:0.71-1.44)]。结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我国人群冠心病的易感性密切相关,E4等位基因携带者冠心病的发病风险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载脂蛋白E META分析
下载PDF
黏附分子及CD40配体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林杰 董少红 +1 位作者 姜昕 高虹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8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淋巴细胞的血管间黏附分子、淋巴细胞黏附分子(VCAM-1及ICAM-1)及CD40配体(CD40L)的表达,探讨其急性心肌梗死炎症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将年龄≤45岁,与年龄>45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上述指标比较,体检正常... 目的观察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淋巴细胞的血管间黏附分子、淋巴细胞黏附分子(VCAM-1及ICAM-1)及CD40配体(CD40L)的表达,探讨其急性心肌梗死炎症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将年龄≤45岁,与年龄>45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上述指标比较,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VCAM-1、ICAM-1及CD40L阳性表达率。结果≥45岁组VCAM-1、ICAM-1及CD40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与老年心肌梗死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45岁心肌梗死组中VCAM-1、ICAM-1与CD40L显著相关。结论VCAM-1、ICAM-1及CD40L的高表达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炎症免疫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附分子 青年 CD40配体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的关系 被引量:138
3
作者 郭毅 周志斌 +4 位作者 姜昕 赵宏文 陈实 古坤毅 马可夫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66-268,共3页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 (HDI 5 0 0 0型 )检查 12 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 ,用散射浊度计法检测血清CRP。根据颈动脉超声...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 (HDI 5 0 0 0型 )检查 12 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 ,用散射浊度计法检测血清CRP。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斑块组 (IMT≥ 1 2mm)与非斑块组 (IMT <1 2mm)。结果 颈动脉斑块组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0 1) ,伴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的例数也明显高于非斑块组 (P <0 0 1,P <0 0 5 )。两组血白细胞计数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颈动脉斑块组患者血CRP水平增高例数多于非斑块组 (P <0 0 5 )。结论 血CRP水平增高对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显著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血清学检查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彩色超声多普勒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与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8
4
作者 郭毅 姜昕 +2 位作者 陈实 赵宏文 古坤毅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4期753-755,共3页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与脑梗死大小,颈动脉斑块及脑卒中预后的临床关系。方法:对纳入研究的所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72h内抽取血清测定CRP水平,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linalneurolog...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与脑梗死大小,颈动脉斑块及脑卒中预后的临床关系。方法:对纳入研究的所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72h内抽取血清测定CRP水平,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linalneurologicfunctionaldefaultscoring,CNFDS)进行评分,所有患者进行CT/MRI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在CRP异常组中,患者入院时的血糖水平及白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42例61.76%:23例43.40%,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也较正常组高(32例65.30%:17例34.69%)。异常的CRP组中有较高的CNFDS评分CNFDS:中位数18(6~35):11(6~28),P=0.0001,曼-惠特尼U检验及严重的预后。结论:CRP水平是反映颈动脉斑块及脑卒中预后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C反应蛋白 CRP 脑梗死 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C反应蛋白——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重要标志物 被引量:105
5
作者 郭毅 姜昕 +2 位作者 陈实 赵宏文 古坤毅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 研究C反应蛋白 (CRP)水平与脑梗死灶体积、颈动脉斑块及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纳入研究的 12 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 72h内抽取血清测定CRP水平 ,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CNFDS)进行评分 ,所有患... 目的 研究C反应蛋白 (CRP)水平与脑梗死灶体积、颈动脉斑块及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纳入研究的 12 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 72h内抽取血清测定CRP水平 ,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CNFDS)进行评分 ,所有患者进行CT/MRI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CRP异常组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为 ( 8 0 6± 5 47)mg/L ,白细胞数为 ( 10± 4)× 10 9/L ,明显高于CRP正常组的 ( 6 43± 2 78)mg/L和 ( 9± 3)× 10 9/L ;脑梗死发生率 ( 42例 )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 ( 2 3例 ) ;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也较CRP正常组高 ( 32例 ,17例 )。CRP的异常组患者CNFDS评分较高 ,中位数为 18( 6~ 35 ) ,且预后不良。结论 CRP水平是反映颈动脉斑块及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预后 C反应蛋白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急性主动脉夹层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熊玮 董少红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4-586,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统计1999-2010年深圳市人民医院经超声心动图、CT、磁共振成像确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收集病程≤14d的住院患者进行分析。统计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分析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并... 目的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统计1999-2010年深圳市人民医院经超声心动图、CT、磁共振成像确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收集病程≤14d的住院患者进行分析。统计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分析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方式与病死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82例患者中,共有11例死亡,病死率为13·4%,其中StanfordA型死亡10例,病死率为28·6%,StanfordB型死亡1例,病死率为2·1%。行人工血管置换术13例,其中4例发生死亡。5例患者接受主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无1例死亡。在对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中,主动脉反流、急性心包积液、低血压/休克、昏迷、心肌梗死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低血压/休克、昏迷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 主动脉反流、急性心包积液、心肌梗死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低血压/休克、昏迷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院内病死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