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烯醇-胶原创伤敷料的研制 被引量:12
1
作者 叶春婷 陈鸿辉 +2 位作者 邹海燕 潘政军 彭燕豪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04-606,共3页
研制一种新型的聚乙烯醇-胶原复合材料,探讨其作为创伤敷料的可行性。聚乙烯醇(PVA)与I型胶原以3∶1比例混合,以聚乙二醇为制孔剂,风干成为膜状,并对其进行抗张强度、孔径与孔隙率、吸水率检测及细胞生物相容性评价试验。结果显示:PVA-... 研制一种新型的聚乙烯醇-胶原复合材料,探讨其作为创伤敷料的可行性。聚乙烯醇(PVA)与I型胶原以3∶1比例混合,以聚乙二醇为制孔剂,风干成为膜状,并对其进行抗张强度、孔径与孔隙率、吸水率检测及细胞生物相容性评价试验。结果显示:PVA-胶原膜的抗张强度为8·10±0·28MPa;平均孔径为100~150μm,孔隙率90%左右;吸水率为185·42%±6·93%;3T3细胞在PVA-胶原膜上生长形态正常,增殖迅速。因此,PVA-胶原膜具有较理想的力学强度、孔径与孔隙率以及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进一步探讨其作为创伤敷料的体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聚乙烯醇(PVA)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丹酚酸B促进人软骨细胞生长并上调β-连环蛋白和类细胞介素-1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少杰 杨小红 +5 位作者 崔树良 梁佩红 谭见容 张金丽 沈伟哉 徐敏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115,共6页
为探讨中药丹参的主要活性成份丹酚酸B对人软骨细胞系C28112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其调节作用机制中相关因子的初步辨识采用MTS法检测丹酚酸B的对软骨细胞作用的有效浓度;吖碇橙荧光标记软骨细胞的DNA及RNA,观察细胞分裂及形态学改变;Western... 为探讨中药丹参的主要活性成份丹酚酸B对人软骨细胞系C28112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其调节作用机制中相关因子的初步辨识采用MTS法检测丹酚酸B的对软骨细胞作用的有效浓度;吖碇橙荧光标记软骨细胞的DNA及RNA,观察细胞分裂及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WB)检测β-Catenin及新型软骨生长因子类细胞介素1的蛋白质表达。结果显示MTS法检测加入丹酚酸B后的所有剂量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吸光度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丹酚酸B实验组可见明显核分裂及较多的双核现象,细胞增生较活跃;半定量WB分析结果显示丹酚酸B实验组比对照组的类细胞介素1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β-Catenin蛋白质表达量亦显上调趋势。表明丹酚酸B能促进人软骨细胞的增殖并上调了相关因子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丹酚酸B作用于软骨细胞中Wnt信号调节通路,上调信号调节因子β-Catenin表达量,激活靶基因类细胞介素1的转录并促进其表达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软骨细胞 Β-连环蛋白 类细胞介素1
下载PDF
Caspase 3 siRNA抑制关节软骨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8
3
作者 叶春婷 黄耀熊 杨小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0期9832-9836,共5页
背景: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caspase 3抑制剂的研发大都集中在肽类或非肽类化合物的合成和发现上,而利用RNAi干扰技术直接沉默caspase 3基因,在基因水平抑制软骨细胞凋亡还未见报道。目的:利用慢病毒载体,把Caspase 3 siRNA转入软骨细胞,... 背景: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caspase 3抑制剂的研发大都集中在肽类或非肽类化合物的合成和发现上,而利用RNAi干扰技术直接沉默caspase 3基因,在基因水平抑制软骨细胞凋亡还未见报道。目的:利用慢病毒载体,把Caspase 3 siRNA转入软骨细胞,使其caspase 3基因沉默,相对阻断凋亡效应的联级反应,期望达到抵抗软骨细胞凋亡的目的。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8-06/2009-06在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完成。材料:软骨细胞从SPF级SD大鼠关节中提取,caspase 3 siRNA慢病毒载体为实验构建。方法:构建大鼠pSIH1-H1-copGFP-Caspase 3 siRNA表达质粒,使用慢病毒包装系统,在293TN细胞中进行包装生产含caspase 3 siRNA的慢病毒颗粒,然后转导(transduce)入大鼠软骨细胞。主要观察指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blot检测转导后软骨细胞caspase 3基因沉默情况,再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软骨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技术AnnexinV/PI检测软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Caspase 3 siRNA能顺利转入软骨细胞,转导率达90%;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软骨细胞中Caspase 3mRNA的表达量,实验组低于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细胞的Caspase 3蛋白表达量,实验组低于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使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软骨细胞凋亡时,caspase 3 siRNA转导组抑制细胞凋亡的能力是对照组的7倍。结论:利用慢病毒载体把caspase 3 siRNA转入软骨细胞,使软骨细胞的caspase 3基因沉默,可以达到相对拮抗软骨细胞凋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CASPASE 3 siRNA 基因沉默 慢病毒载体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胶原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秦胜男 陈鸿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998-1000,共3页
软骨组织工程的出现,为解决软骨修复这个临床难题提供了新的方法。然而寻找一种合适的生物载体材料是目前软骨组织工程的热点。胶原是一种天然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生物活性,可作为细胞三维生长支架,并且有维持种... 软骨组织工程的出现,为解决软骨修复这个临床难题提供了新的方法。然而寻找一种合适的生物载体材料是目前软骨组织工程的热点。胶原是一种天然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生物活性,可作为细胞三维生长支架,并且有维持种子细胞增殖、黏附和分化的能力。本文就胶原及其复合材料在软骨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状况与前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软骨修复 组织工程
下载PDF
聚乙烯醇-胶原凝胶研制及作为组织替代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叶春婷 黄耀熊 +2 位作者 邹海燕 陈鸿辉 彭燕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3-156,共4页
背景:聚乙烯醇对细胞黏附能力有限,在聚乙烯醇中加入胶原蛋白能否改善其细胞的黏附性?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聚乙烯醇-胶原复合材料,并探讨其作为软组织替代材料的可行性。设计:单一样本观察。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 背景:聚乙烯醇对细胞黏附能力有限,在聚乙烯醇中加入胶原蛋白能否改善其细胞的黏附性?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聚乙烯醇-胶原复合材料,并探讨其作为软组织替代材料的可行性。设计:单一样本观察。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材料:选用15只新西兰大白兔,体质量2.0~3.0kg,雌雄不拘,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市级实验室完成。牛I型胶原购自广州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聚乙烯醇-124购自广州南方化玻仪器公司。方法:实验于2003-07/2006-12在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完成。①聚乙烯醇-胶原材料制备:配制5g/L的牛Ⅰ型胶原与5%的聚乙烯醇-124以1∶1混合,真空冷冻干燥成为凝胶状,扫描电镜观察其内部结构。②细胞毒性试验:聚乙烯醇-胶原材料剪成10mm×5mm×1mm小片,γ射线消毒后,分别放入48孔平板中,每孔加入1×104个3T3细胞培养,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③体内埋植试验:将实验兔背部脊柱两侧各作2个纵切口,形成皮下腔隙。分别于手术形成的皮下腔隙植入4块聚乙烯醇-胶原材料,分别于术后1,4,8周各取3只实验共9块标本及其周围组织作病理观察。主要观察指标:扫描电镜观察凝胶膜内部结构、细胞毒性试验及体内埋植试验结果。结果:①聚乙烯醇-胶原材料内部结构:真空冷冻干燥的聚乙烯醇-胶原为白色的凝胶,扫描电镜见其表面和切面内部有贯通的三维孔隙。②细胞毒性试验结果:3T3细胞在PVA-胶原材料上能三维生长、形态正常。③体内埋植试验结果:聚乙烯醇-胶原植入1周后,产生了正常的异物反应,材料与组织界限分明。4周后,只见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大量的纤维母细胞增生形成胶原纤维和假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包裹材料。8周未见淋巴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和异物巨细胞,囊壁致密,大量的纤维母细胞增生形成包膜包裹材料。16周可见囊壁致密,胶原纤维变长,排列规则,核变小,呈长卵圆形或长梭形,无新生小血管,无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异物巨细胞浸润,囊壁稳定、变薄。结论:聚乙烯醇-胶原材料无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与组织相容性,可安全地应用于体内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聚乙烯醇 生物材料
下载PDF
关节镜诊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附70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同仁 陈鸿辉 +3 位作者 王文 李日荣 梁伟国 陈瑞光 《广州医药》 2006年第4期34-35,共2页
目的 评价关节镜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和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0例(78膝),常规行关节镜检查和镜下清理术,骨关节炎的关节镜下表现为:不同程度和范围的关节面软骨退变、滑膜炎性增生... 目的 评价关节镜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和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0例(78膝),常规行关节镜检查和镜下清理术,骨关节炎的关节镜下表现为:不同程度和范围的关节面软骨退变、滑膜炎性增生、半月板退变、交叉韧带磨损、游离体及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关节积液。依镜检情况行有限化镜下清理术。结果 随访1~3年,优良率达78.16%。结论 关节镜检查可以在X线片无改变前,早期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镜下清理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是诊治骨性关节炎有效方法。术后锻炼股四头肌,减少患肢负重有助于巩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检查 清理术
下载PDF
高纯度猪软骨II型胶原的制备与检测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斯明 叶春婷 +2 位作者 邹海燕 彭燕豪 杨小红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92-594,共3页
探讨以猪透明软骨为原材料制备高纯度 II型胶原的方法 ,为批量化生产提供依据。以猪透明软骨为原料 ,采用盐酸胍抽提蛋白多糖 ,酸性条件下酶解 ,中间过程经多步纯化去除杂胶原、降解及变性产物 ,最后经Sepharose H.P.阴离子柱层析纯化... 探讨以猪透明软骨为原材料制备高纯度 II型胶原的方法 ,为批量化生产提供依据。以猪透明软骨为原料 ,采用盐酸胍抽提蛋白多糖 ,酸性条件下酶解 ,中间过程经多步纯化去除杂胶原、降解及变性产物 ,最后经Sepharose H.P.阴离子柱层析纯化制备出产品并以 Sigma公司产品作对照。 SDS- PAGE电泳、氨基酸成份分析和紫外最大吸收光谱的结果表明 ,所提取的 II型胶原性质符合文献报导 ,纯度比 Sigm a公司的产品高。所提取的 II型胶原为高纯度的 II型胶原 ,由于采用肉用猪作原料 ,来源丰富 ,成本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胶原 制备 检测 抗体 高纯度 猪软骨
下载PDF
健康人IgM激活C1q类双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黄雪芳 李斯明 +1 位作者 傅文红 彭宣宪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3-354,共2页
目的 确定健康人IgM激活C1q类双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水平 (IgM/C1q TCIC)并探讨其免疫生物学意义。方法 以羊IgG抗人C1q为包被抗体 ,HRP 羊IgG抗人IgM为指示抗体 ,建立了捕捉法ELISA检测 4 31例健康人血清和 6 1例脐带血清中IgM/C1... 目的 确定健康人IgM激活C1q类双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水平 (IgM/C1q TCIC)并探讨其免疫生物学意义。方法 以羊IgG抗人C1q为包被抗体 ,HRP 羊IgG抗人IgM为指示抗体 ,建立了捕捉法ELISA检测 4 31例健康人血清和 6 1例脐带血清中IgM/C1q TCIC。 结果 健康人IgM/C1q TCIC的水平与年龄和性别有关 ,女性高于男性 ,其阳性率在脐血中仅为 4 9%。结论 确定IgM/C1q TCIC正常值应考虑年龄、性别因素的影响。健康人IgM/C1q TCIC检测可以反映正常机体免疫状态的有关特点。脐血中检出IgM /C1q TCIC可作为胎儿先天性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人 循环免疫复合物 C1Q IGM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免疫生物学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及复合因子对兔ACL、MCL体外增殖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沈雁 陈鸿辉 +5 位作者 李贤让 唐毅 钟灿灿 梁佩红 任国梅 梁伟国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 观察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cid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a 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 FGF)和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以及复合因子对兔前交叉韧带 (anterior cruc... 目的 观察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cid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a 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 FGF)和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以及复合因子对兔前交叉韧带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和内侧副韧带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的促增殖作用。 方法 分离传代培养 10周龄新西兰大白兔骨关节韧带的 ACL 和 MCL 的成纤维细胞 ,接种 96孔板 ,并加入浓度为 0 (对照组 )、1、5、10、5 0、10 0 ng/ ml的 a FGF或 b FGF,浓度为 0 (对照组 )、1.5 6、3.13、6 .2 5、12 .5 0、2 5、5 0 ng/ ml的 EGF,单独或 a FGF+EGF两种因子联用与细胞 (n=4 )共同培养 4 8h,以 XTT方法测定其促细胞增殖作用。 结果  3种生长因子单独应用对ACL和 MCL都有促进作用 ,a FGF对两种细胞均存在量效关系 ;b FGF 1ng/ ml,EGF 5 ng/ ml对 ACL作用最好 ,而对MCL 则是 b FGF和 EGF均存在量效关系。浓度为 5 ng/ ml的 a FGF与 5 0 ng/ ml的 EGF联合 1ng/ ml a FGF与3.13ng/ ml EGF作用于 ACL 或 MCL均有协同作用。 结论  3种生长因子对 ACL 和 MCL 均有促进作用 ,单独应用a FGF或联用 EGF优于单一因子促进兔 ACL 和 MCL 细胞的增殖 ,并且提示低浓度的 a FGF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内侧副韧带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复合因子 软组织损伤
下载PDF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表皮生长因子对兔韧带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贤让 陈鸿辉 +4 位作者 沈雁 唐毅 钟灿灿 叶惠贞 梁佩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89-691,共3页
目的 :观察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FGF)和表皮生长因子 (EGF)对内侧副韧带 (MCL)和前十字韧带 (ACL)细胞增殖行为的影响。方法 :培养 1 0周龄新西兰白兔内侧副韧带和前十字韧带细胞 ,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aFGF和EGF ,以XTT方法测定细... 目的 :观察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FGF)和表皮生长因子 (EGF)对内侧副韧带 (MCL)和前十字韧带 (ACL)细胞增殖行为的影响。方法 :培养 1 0周龄新西兰白兔内侧副韧带和前十字韧带细胞 ,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aFGF和EGF ,以XTT方法测定细胞的增殖行为。结果 :aFGF在 1ng/ml时即对两种细胞具有显著的促进增殖作用 ,其浓度达 50ng/ml时 ,对MCL细胞的促进作用最大 ,达1 0 0ng/ml时对ACL细胞的促进作用最大。EGF在 0 .78ng/ml时即对MCL细胞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 ,在 1 .56ng/ml时始对ACL细胞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 ,其浓度达 3 .1 2 5ng/ml时对 2种细胞的促进作用最大。aFGF和EGF在超过其最佳浓度后 ,随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均下降。结论 :aFGF和EGF可以促进韧带成纤维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韧带 细胞增殖
下载PDF
三种麻醉方法在骨科动物实验中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梁佩红 江斌 +2 位作者 陈居铕 谭见容 杨小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59-62,共4页
目的比较3种麻醉方法在骨科动物实验中的效果,从而得出最佳方法。方法将80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A组(速眠新II肌肉注射组),B组(0.6%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组),C组(速眠新II肌肉注射+0.6%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联合用药组),在骨科动物实验中... 目的比较3种麻醉方法在骨科动物实验中的效果,从而得出最佳方法。方法将80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A组(速眠新II肌肉注射组),B组(0.6%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组),C组(速眠新II肌肉注射+0.6%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联合用药组),在骨科动物实验中分别进行麻醉、手术,比较3组的麻醉效果,观察其诱导期、麻醉期(麻醉维持时间)、苏醒期、麻醉效果、死亡率等。结果 A组麻醉的诱导期长,效果不好;B组麻醉的诱导期短,但麻醉效果不理想,死亡率高;C组麻醉的诱导期短,麻醉效果好,安全。结论 C组诱导期短,麻醉效果好,安全。无论在实验动物的伦理道德方面,还是在保证动物实验质量方面都是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眠新Ⅱ 戊巴比妥钠 实验动物 麻醉
下载PDF
蛇床子有效成份的提取与检测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小红 刘少杰 叶惠贞 《广州医药》 2003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 :寻找理想的蛇床子有效成份的提取方法。方法 :改进经典的提取方法 ,并采用荧光薄层析谱检测提取物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 :蛇床子总香豆素得率为 6 72 % ,蛇床子总香豆素中主要成份蛇床子素含量达到15 2 6 %。结论 :采用本文方... 目的 :寻找理想的蛇床子有效成份的提取方法。方法 :改进经典的提取方法 ,并采用荧光薄层析谱检测提取物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 :蛇床子总香豆素得率为 6 72 % ,蛇床子总香豆素中主要成份蛇床子素含量达到15 2 6 %。结论 :采用本文方法提取的蛇床子有效成份得率较高 ,提取方法可靠 ,能有效地利用蛇床子药材资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 蛇床子 香豆素 提取 荧光薄层析谱 中药
下载PDF
骨-腱结点动物模型的建立及MRI动态观察
13
作者 梁佩红 李爱国 +5 位作者 何敏聪 钟敏之 陈松 梁治平 杨小红 王文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489-492,共4页
目的建立骨-肌腱结点愈合过程的动物模型并进行MRI观察。方法用12只新西兰大白兔分别行兔髌骨部分切除后,再行髌腱结合术,于术后2周、4周、8周、12周进行大体和MRI检查。结果大体和MRI检查动态显示术后2、4、8、12周骨-肌腱结合部组... 目的建立骨-肌腱结点愈合过程的动物模型并进行MRI观察。方法用12只新西兰大白兔分别行兔髌骨部分切除后,再行髌腱结合术,于术后2周、4周、8周、12周进行大体和MRI检查。结果大体和MRI检查动态显示术后2、4、8、12周骨-肌腱结合部组织愈合过程,该过程以松质骨再生和骨-肌腱愈合接点纤维软骨带的再生为特征,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恢复。结论经改良的动物模型不影响骨-肌腱结点愈合,有利于MRI的正确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肌腱结合部 愈合 动物模型 MRI
下载PDF
炎性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闫军伟 李爱国 陈鸿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268-2271,共4页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以及对细胞因子研究的深入,炎性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的研究表明,退变的椎间盘组织能产生炎症介质,这就提示椎间盘的退变与其局部的炎症反应及炎性细胞因子...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以及对细胞因子研究的深入,炎性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的研究表明,退变的椎间盘组织能产生炎症介质,这就提示椎间盘的退变与其局部的炎症反应及炎性细胞因子有关。在椎间盘退变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存在是疾病的原因还是结果,目前还不清楚。最有可能的解释是炎性细胞因子可能是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作用于椎间盘细胞,通过改变其生物学行为和(或)产生病理效应,从而参与椎间盘的退变。而退变的椎间盘细胞生物学行为改变后,可产生各种炎性细胞因子诱导并引起椎间盘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细胞因子 椎间盘退变
原文传递
EZH2与β-catenin在骨肉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熊喜峰 刘志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4-437,共4页
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是多梳抑制复合物(polycomb repressor complex 2,PRC2)的催化核心蛋白,能够催化组蛋白3的27位赖氨酸的三甲基化(H3K27me3),然后沉默与细胞分化、抑制增殖相关基因的... 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是多梳抑制复合物(polycomb repressor complex 2,PRC2)的催化核心蛋白,能够催化组蛋白3的27位赖氨酸的三甲基化(H3K27me3),然后沉默与细胞分化、抑制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导致肿瘤的发生。β-连环蛋白(β-catenin)作为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上关键的效应分子,在细胞的生长及分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肿瘤的形成。骨肉瘤是青少年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以往的研究证实EZH2和β-catenin都参与其中,但是二者在它的发生发展中是否存在关联,尚无研究报道。本文就EZH2及β-catenin在骨肉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EZH2 Β-CATENIN
原文传递
Ⅱ型胶原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过程中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斯明 黄雪芳 +3 位作者 叶惠贞 梁佩红 叶春婷 杨小红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32-334,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Ⅱ型胶原抗体水平的间接法ELISA,研究猪Ⅱ型胶原移植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过程中Ⅱ型胶原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取2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所有动物均在股骨外髁钻直径5mm、深3mm的软骨缺损区,深达软骨下骨,其中实... 目的建立检测Ⅱ型胶原抗体水平的间接法ELISA,研究猪Ⅱ型胶原移植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过程中Ⅱ型胶原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取2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所有动物均在股骨外髁钻直径5mm、深3mm的软骨缺损区,深达软骨下骨,其中实验组在缺损区植入Ⅱ型胶原;另一组不植入Ⅱ型胶原作为对照。术前及术后每隔2周收集血清直至第12周,采用间接法ELISA检测血清中Ⅱ型胶原抗体。结果实验组Ⅱ型胶原抗体水平术后与术前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术后第8周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两者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关节软骨缺损可引起机体自身免疫反应,产生一定水平的Ⅱ型胶原抗体。Ⅱ型胶原移植不但可以促进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还可以降低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减少抗体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胶原 移植 修复 关节软骨缺损 抗体 免疫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