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多糖诱导年轻小鼠骨髓及脾脏造血干细胞衰老表型的作用研究
1
作者 白可 邹密 +3 位作者 詹蔷 黄颖欣 鞠振宇 陈陟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6,共9页
目的:探究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反应对年轻小鼠骨髓及脾脏中造血干/祖细胞衰老表型的影响。方法:(1)构建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急性炎症小鼠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LPS刺激后年轻小鼠骨髓和脾脏中造血干/祖细胞的百分率,... 目的:探究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反应对年轻小鼠骨髓及脾脏中造血干/祖细胞衰老表型的影响。方法:(1)构建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急性炎症小鼠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LPS刺激后年轻小鼠骨髓和脾脏中造血干/祖细胞的百分率,以及外周血和脾脏中各类成熟细胞百分率;通过增殖标记物Ki67检测小鼠骨髓和脾脏中造血干/祖细胞增殖的变化;检测炎症刺激后脾脏中造血干/祖细胞CD45蛋白的表达变化;(2)分析野生型年轻小鼠(2月龄)和年老小鼠(24月龄)骨髓和脾脏中造血干/祖细胞,外周血和脾脏中各类成熟细胞的百分率;(3)生物信息分析LPS刺激诱导造血干细胞转录组的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小鼠相比,体内LPS刺激导致小鼠骨髓中造血干/祖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和脾脏中髓系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小鼠相比,体内LPS刺激导致小鼠脾脏重量和细胞数目增多(P<0.05),脾脏中造血干/祖细胞百分率增多(P<0.05);(3)LPS刺激促进小鼠骨髓和脾脏中的造血干/祖细胞增殖(P<0.05);(4)LPS刺激导致小鼠脾脏中造血干/祖细胞CD45蛋白的表达降低(P<0.01);(5)与年轻小鼠相比,年老小鼠脾脏重量增加(P<0.05),脾脏中的造血干/祖细胞百分率增多(P<0.01);(6)与年轻小鼠相比,年老小鼠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外周血和脾脏出现髓系分化偏向(P<0.01);(7)LPS刺激促进造血干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信号通路激活。结论:LPS刺激诱导造血干/祖细胞出现增殖,偏向髓系分化,髓外造血以及氧化应激、凋亡信号通路激活等造血干/祖细胞衰老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造血干细胞 衰老 髓外造血 髓系分化
下载PDF
敲减SMARCA4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导致HT1080细胞铁死亡
2
作者 张戎金蕾 邱泽宇 +2 位作者 葛远龙 鞠振宇 伍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0-430,共11页
目的:探讨SMARCA4(SWI/SNF-related,matrix-associated,actin-dependent regulator of chromatin,subfamily A,member 4)在铁死亡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1)培养人纤维肉瘤细胞系HT1080,设置对照[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 目的:探讨SMARCA4(SWI/SNF-related,matrix-associated,actin-dependent regulator of chromatin,subfamily A,member 4)在铁死亡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1)培养人纤维肉瘤细胞系HT1080,设置对照[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组和不同浓度(31.25、62.5和125 nmol/L)Ras选择性致死小分子3(Ras-selec‐tive lethal small molecule 3,RSL3;铁死亡诱导剂)处理组,每组3个复孔;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MARCA4蛋白水平。(2)利用2条小干扰RNA敲减HT1080细胞的SMARCA4基因,并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和SMARCA4基因敲减(siSMARCA4-1和siSMARCA4-2)组,每组3个复孔;利用Western blot检测3组细胞中SMARCA4蛋白水平;利用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检测DMSO、坏死抑素2外消旋体(necrostatin 2 racemate,Nec-1s;坏死性凋亡抑制剂)、N-苯甲基氧化碳酰-缬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氯化丙酮[Z-VAD(OMe)-FMK,Z-VAD;广谱caspase抑制剂/凋亡阻断剂]和铁抑素1(ferrostatin-1,Fer-1;铁死亡抑制剂)处理后3组细胞的存活率;利用RT-q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细胞的铁死亡指标: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基因转录、脂质过氧化、总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不稳定铁池(labile iron pool,LIP)和谷胱甘肽;利用RT-qPCR检测3组细胞中铁代谢基因、调控铁死亡的ROS调节基因和胆固醇合成关键基因的转录水平;利用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检测胆固醇处理后3组细胞的存活率。(3)对已发表的在线数据进行共同差异基因分析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结果:(1)RSL3处理降低SMARCA4蛋白水平(P<0.05)。(2)敲减SMARCA4导致细胞铁死亡。(3)敲减SMARCA4不通过影响LIP或调控铁死亡的ROS调节基因的转录水平而导致铁死亡。(4)敲减SMARCA4影响细胞膜、脂筏相关通路和胆固醇合成;(5)补充胆固醇可以挽救敲减SMARCA4导致的铁死亡(P<0.01)。结论:铁死亡诱导剂RSL3处理降低人纤维肉瘤HT1080细胞中的SMARCA4蛋白水平,且敲减SMARCA4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导致HT1080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RCA4基因 纤维肉瘤 铁死亡 脂质过氧化 胆固醇
下载PDF
炎症在衰老与衰老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白可 张少童 +2 位作者 詹蔷 陈陟阳 鞠振宇 《生物医学转化》 2023年第2期13-21,共9页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延缓组织器官衰老,预防和治疗衰老相关的疾病,制定干预和延缓衰老的安全有效策略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慢性炎症累积促进细胞及机体衰老,是多组织器官衰老的共性特征之一。本文综述了炎症在衰老...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延缓组织器官衰老,预防和治疗衰老相关的疾病,制定干预和延缓衰老的安全有效策略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慢性炎症累积促进细胞及机体衰老,是多组织器官衰老的共性特征之一。本文综述了炎症在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以及靶向干预炎症信号延缓衰老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炎症 衰老相关疾病 炎症信号靶向干预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4
作者 刘思阳 曾康辉 +1 位作者 揭光灵 吴一龙 《循证医学》 2023年第2期119-124,共6页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的临床应用是肺癌治疗手段和药物发展的一个重大突破,提高了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虽然可供选择药物和治疗模式越来越多,临床治疗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中国胸部肿瘤研...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的临床应用是肺癌治疗手段和药物发展的一个重大突破,提高了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虽然可供选择药物和治疗模式越来越多,临床治疗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评分(Chinese Thoracic Oncology Group,CTONG评分)系统,结合ICI药物的特性,从有效性、安全性、生存质量和补偿方面,考量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初始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使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选择更适合免疫治疗的患者,实现最大化的生存获益。同时也为制药公司未来新药物和适应证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治疗方案 中国胸部肿瘤与研究协作组评分(CTONG评分)
下载PDF
少见驱动变异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与挑战
5
作者 魏雪武 刘思阳 +2 位作者 涂海燕 吴一龙 周清 《循证医学》 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约有40%携带常见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19外显子缺失突变或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1-2],另约有20%~30%左右的患者携带明确可靶向治...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约有40%携带常见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19外显子缺失突变或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1-2],另约有20%~30%左右的患者携带明确可靶向治疗的少见或罕见驱动变异[3-14]。如何定义为“少见”、“罕见”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文献通常将检出率<5%的变异定义为“少见”,对“罕见”的标准尚无明确定义[15-16]。NSCLC中少见驱动变异虽然单独检出率低,但总体比例并不低,加之庞大的NSCLC患者基数,提高检出率、提升研发效率、规范诊疗策略对少见驱动变异的精准、规范全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见驱动变异 非小细胞肺癌 研发策略
下载PDF
PPP2R5C基因结构特点和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扬秋 周羽竝 杨力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127-1129,共3页
PPP2R5C是蛋白磷酸酶2A的调节性亚单位中一个家族成员,它在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通过对P53蛋白某些位点氨基酸的去磷酸化而实现。近期研究提示,PPP2R5C基因表达模式的改变与细胞恶性转化相关;此外,有... PPP2R5C是蛋白磷酸酶2A的调节性亚单位中一个家族成员,它在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通过对P53蛋白某些位点氨基酸的去磷酸化而实现。近期研究提示,PPP2R5C基因表达模式的改变与细胞恶性转化相关;此外,有研究发现PPP2R5C可以作为B-CLL病情进展的相关标记。本文就PPP2R5C基因结构、生物学功能及PPP2R5C基因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2R5C基因 蛋白磷酸酶2A 细胞转化
下载PDF
2021年非小细胞肺癌重要临床研究纵观与解读 被引量:2
7
作者 甘彬 刘思阳 吴一龙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95-302,共8页
尽管2021年新冠病毒仍在肆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研究并未止步。得益于肺癌治疗模式的进步,NSCLC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目前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改变了术后辅助治疗... 尽管2021年新冠病毒仍在肆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研究并未止步。得益于肺癌治疗模式的进步,NSCLC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目前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改变了术后辅助治疗的现状,建立了可手术NSCLC治疗新标准。局部晚期和晚期NSCLC同样有重要的研究进展,包括新的治疗模式、新的治疗药物等,均为临床治疗带来更多选择。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疗法都将为NSCLC的治疗带来改变,并逐步走向肺癌“慢病化”的道路。因此,本文简要综述了2021年改变肺癌治疗临床实践的重要研究以及值得关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辅助治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A20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扬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851-856,共6页
A20最初是作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蛋白3(TNFA IP3)而鉴定的,它是炎症信号传导的中心调节因子———NF-κB抑制因子,在天然免疫和过继性免疫调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研究提示,A20是一个肿瘤抑制因子。A20缺失与炎症介导的自身... A20最初是作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蛋白3(TNFA IP3)而鉴定的,它是炎症信号传导的中心调节因子———NF-κB抑制因子,在天然免疫和过继性免疫调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研究提示,A20是一个肿瘤抑制因子。A20缺失与炎症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淋巴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近期有关A20在免疫细胞中的表达特点和生物学功能,在天然免疫、体液和细胞免疫中的调节作用,在淋巴细胞肿瘤中缺失情况以及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异常表达等等的研究进展提示:有必要深入认识A20的临床意义和探讨其在诱导免疫耐受、肿瘤免疫调节治疗和抗病毒治疗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0 NF-κB抑制因子 免疫调节 淋巴细胞肿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 肿瘤抑制因子
下载PDF
非集落样、分散的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可分化为球型可移植的功能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晓令 朱德良 +4 位作者 连瑞玲 曾巧浪 Sanjana MATHEW 唐仕波 陈建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93-610,共18页
目的: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分化而来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在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方面有很大的前景。本研究将探讨非集落样、分散的hiPSC分化为功能性RPE细胞(hiPSC-RPE细胞)的可能性,并提供一种基于细胞球的可选移植方法。方... 目的: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分化而来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在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方面有很大的前景。本研究将探讨非集落样、分散的hiPSC分化为功能性RPE细胞(hiPSC-RPE细胞)的可能性,并提供一种基于细胞球的可选移植方法。方法:通过RT-PCR、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分析鉴定hiPSC-RPE。通过荧光素渗漏实验、跨上皮电阻测定、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光感受器外节段吞噬实验、冰冻切片、死/活细胞染色、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和免疫组化实验评估hiPSC-RPE的体内和体外功能。结果:hiPSC-RPE细胞阳性表达RPE细胞的生物标志物但不表达iPSC的生物标志物,例如CRALBP(97.4%)、EMMPRIN(93.8%)、Oct4(2.1%)和Sox2(2.0%)。hiPSC-RPE细胞表现出与RPE细胞一样的特性,包括屏障功能、吞噬活性和极性膜。hiPSC-RPE成球处理后细胞阳性表达nestin,并且SA-β-Gal染色减少(P<0.01)。hiPSC-RPE细胞球在脱细胞基质角膜上培养能形成单层。在碘酸钠诱导的RPE退化的青紫蓝兔视网膜下腔移植1个月,hiPSC-RPE细胞球能存活下来,并维持部分片状结构生长。结论:非集落样、分散的hiPSC能有效分化为功能性RPE细胞,而且移植后的hiPSC-RPE细胞球能在RPE退化的青紫蓝兔视网膜下腔维持部分片状结构生长。本研究可能为未来治疗RPE退行性疾病提供一种可选的细胞球移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分化 细胞球 移植
下载PDF
走向治愈:肺癌的长生存之道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思阳 吴一龙 《循证医学》 2021年第4期193-196,共4页
自19世纪初发现第一例肺癌(当时称为"矿山病")以来,历史的车轮走过100多年,一个罕见病居然变成了全球癌症的第一杀手!全球每年约220万肺癌新发病例和179万死亡病例[1]。在中国,2015年预计新发肺癌患者787000例,死亡例数约631... 自19世纪初发现第一例肺癌(当时称为"矿山病")以来,历史的车轮走过100多年,一个罕见病居然变成了全球癌症的第一杀手!全球每年约220万肺癌新发病例和179万死亡病例[1]。在中国,2015年预计新发肺癌患者787000例,死亡例数约631000例[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遗传学及表观遗传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立业 李扬秋 《循证医学》 CSCD 2010年第4期233-236,共4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以全血细胞减少及骨髓病态造血为主要表现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目前众多研究提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生与进展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过程,涉及了细胞周期调控、癌基因、生长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以全血细胞减少及骨髓病态造血为主要表现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目前众多研究提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生与进展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过程,涉及了细胞周期调控、癌基因、生长因子以及DNA的修饰等大量致病分子。根据目前的相关研究结果,从遗传学及表观遗传学角度综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致病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
下载PDF
2020年非小细胞肺癌重要临床研究纵观与解读
12
作者 刘思阳 张嘉涛 吴一龙 《循证医学》 2021年第4期240-249,共10页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医疗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研究依旧如火如荼。其中多项重磅级临床研究引领了临床实践的变革,如:ADAURA研究显示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医疗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研究依旧如火如荼。其中多项重磅级临床研究引领了临床实践的变革,如:ADAURA研究显示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NSCLC患者辅助治疗中发挥显著的疗效;Lung ART研究得出结论,不推荐适形放疗作为完全切除ⅢA N2期NSCLC患者术后常规治疗;MET抑制剂、RET抑制剂为具有相关靶点的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新的精准治疗方法。此外,无论是对于早期还是晚期NSCLC,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都有重要的临床研究进展。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十年间,NSCLC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治疗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癌症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辅助治疗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EGFR非第18-21四个外显子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不同治疗的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红莲 刘思阳 +2 位作者 周嘉莹 揭光灵 吴一龙 《循证医学》 2022年第3期176-186,共11页
目的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非第18-21四个外显子(exons-18-21,Ex18-21)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对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化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202... 目的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非第18-21四个外显子(exons-18-21,Ex18-21)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对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化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2020年广东省肺癌研究所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数据库NGS检测出EGFR非Ex18-21单突变肺癌患者35例,EGFR非Ex18-21复合突变肺癌患者65例,2016-2019年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检测出EGFR Ex18-21突变肺癌患者567例。同时收集3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治疗数据,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EGFR非Ex18-21突变肺癌对不同药物的治疗疗效。结果EGFR非Ex18-21复合突变组患者与EGFR Ex18-21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病理类型、TNM分期上均无统计学差异,而与EGFR非Ex18-21单突变组患者在性别(P<0.001)、吸烟史(P<0.001)、病理类型(P<0.001)分布上有显著差异。EGFR非Ex18-21复合突变组中接受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患者(n=26)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9.4个月,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前后,都与EGFR Ex18-21组的中位PFS无显著差异(PSM前:P=0.76;PSM后:P=0.76)。接受第三代EGFR-TKI(n=23)患者的中位PFS为9.5个月,在PSM前后,都与EGFR Ex18-21组的中位PFS无显著差异(PSM前:P=0.23;PSM后:P=0.19)。EGFR非Ex18-21单突变组中,接受免疫治疗患者的中位PFS为4.2个月,接受化疗患者的中位PFS为5.4个月。结论在NGS检出突变后,EGFR非Ex18-21复合突变患者仍能从EGFR-TKI治疗中获益,EGFR非Ex18-21单突变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和化疗的疗效与EGFR野生型患者的疗效相似,未来需要探索EGFR-TKI在EGFR非Ex18-21突变晚期NSCLC患者中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GFR 非第18-21四个外显子突变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运动促进青春期小鼠造血干细胞造血重建功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斌宾 詹蔷 +2 位作者 邹密 陈陟阳 鞠振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6-1062,共7页
目的:探讨运动对青春期(4周龄)和成年(9周龄)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造血重建功能的作用。方法:使用跑步机分别对青春期和成年C57BL/6J雄性小鼠进行跑步运动(运动14 d,前2 d运动速度为10 m/min,后12 d运动速度为12 m/min)。实验分为对照(安... 目的:探讨运动对青春期(4周龄)和成年(9周龄)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造血重建功能的作用。方法:使用跑步机分别对青春期和成年C57BL/6J雄性小鼠进行跑步运动(运动14 d,前2 d运动速度为10 m/min,后12 d运动速度为12 m/min)。实验分为对照(安静)组和运动组(n=6);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运动后小鼠骨髓中造血干/祖细胞比例;采用全血分析仪分析运动后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的数目;体外集落形成实验检测造血干/祖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体内竞争性移植实验检测造血干细胞重建造血能力;BrdU实验分析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中瘦素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和骨内膜中间充质干细胞的数目;体外集落形成实验检测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集落形成能力。结果:(1)运动导致青春期小鼠外周血中血小板数目显著升高(P<0.05);(2)运动处理后,青春期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比例及体外短期集落形成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运动促进青春期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体内长期造血重建能力显著增强(P<0.05);(3)成年小鼠运动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但其造血重建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4)运动后,青春期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机体瘦素分泌、间充质干细胞数目和集落形成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运动促进青春期小鼠造血干细胞造血重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造血干细胞 造血重建能力 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Sap30调节小鼠造血干细胞的损伤恢复和体外扩增
15
作者 詹蔷 黄璐圆 +3 位作者 张锦华 刘进 鞠振宇 陈陟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29-1736,共8页
目的:探究在5-氟尿嘧啶(5-FU)诱导损伤修复和体外培养条件下,Sap30基因缺失对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方法:以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Sap30基因敲除小鼠作为实验组。(1)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ap30基因在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血液细胞中的表达,每... 目的:探究在5-氟尿嘧啶(5-FU)诱导损伤修复和体外培养条件下,Sap30基因缺失对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方法:以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Sap30基因敲除小鼠作为实验组。(1)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ap30基因在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血液细胞中的表达,每组5~8只小鼠。(2)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野生型小鼠和Sap30基因缺失小鼠外周血、骨髓和脾脏中B细胞、T细胞及髓系细胞比例,胸腺中T细胞比例,以及骨髓中造血干/祖细胞比例,每组5~8只小鼠;利用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及体内移植技术,检测Sap30基因缺失对小鼠造血干细胞克隆形成、归巢及重建造血能力的影响,每组3~5只小鼠。(3)利用5-FU诱导的化疗模型,检测Sap30基因缺失对小鼠外周血中血细胞数目以及骨髓中造血干/祖细胞数目和比例的影响,每组4~5只小鼠。(4)利用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模型,检测Sap30基因缺失对小鼠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每组4~5只小鼠。结果:(1)相较于淋系细胞,Sap30基因在小鼠血液系统的髓系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P<0.05);(2)Sap30基因缺失对小鼠造血系统无显著影响(P>0.05),对小鼠造血干细胞重建造血能力及归巢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3)Sap30基因缺失显著促进了小鼠造血干/祖细胞在5-FU损伤后的再生(P<0.05);(4)Sap30基因缺失显著促进了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体外扩增(P<0.05)。结论:Sap30基因缺失促进了小鼠造血干细胞在5-FU处理后的损伤恢复以及体外培养条件下的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30基因 造血干细胞 5-氟尿嘧啶
下载PDF
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特性及其在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刘思阳 周清 +1 位作者 李扬秋 吴一龙 《循证医学》 2022年第4期243-253,256,共12页
双特异性抗体具有两种不同抗原结合位点,可结合两个不同抗原或同一抗原的两个不同抗原表位,相较于常见的单特异性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具有提升抗肿瘤效果、不良反应小和抗体用量少的特点。肺癌是双特异性抗体研究重点关注的疾病领域之一,a... 双特异性抗体具有两种不同抗原结合位点,可结合两个不同抗原或同一抗原的两个不同抗原表位,相较于常见的单特异性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具有提升抗肿瘤效果、不良反应小和抗体用量少的特点。肺癌是双特异性抗体研究重点关注的疾病领域之一,amivantamab的出现和获批上市为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对肿瘤治疗领域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特性和肺癌领域双特异性抗体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抗体 靶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Pqlc2基因缺失对小鼠稳态、衰老、饥饿、急性髓系白血病条件下造血系统的影响
17
作者 邹密 张锦华 +2 位作者 詹蔷 鞠振宇 陈陟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6-875,共10页
目的:探讨在稳态、衰老、饥饿及急性髓系白血病条件下Pqlc2(PQ loop repeat containing 2)基因缺失对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方法:(1)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稳态下Pqlc2基因缺失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比例;利用造血干细胞体内移植模型检测P... 目的:探讨在稳态、衰老、饥饿及急性髓系白血病条件下Pqlc2(PQ loop repeat containing 2)基因缺失对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方法:(1)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稳态下Pqlc2基因缺失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比例;利用造血干细胞体内移植模型检测Pqlc2基因缺失对造血干细胞重建造血能力的影响;(2)分析衰老下Pqlc2基因缺失小鼠外周血中各类血细胞的数目,脾脏中B细胞、T细胞及髓系细胞比例,胸腺中四类T细胞比例,以及骨髓中造血干/祖细胞的比例;(3)建立能量限制压力模型,检测在连续3 d的饥饿处理下,Pqlc2基因缺失对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影响;(4)构建野生型和Pqlc2基因缺失的急性髓系白血病(MLL-AF9 AML)小鼠模型,检测Pqlc2基因缺失对白血病小鼠生存率及造血系统的影响。结果:(1)与野生型小鼠相比,Pqlc2基因缺失导致稳态下小鼠造血干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造血祖细胞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造血干细胞重建造血能力显著下降(P<0.05);(2)Pqlc2基因缺失对衰老小鼠的造血系统无显著影响(P>0.05);(3)Pqlc2基因缺失对饥饿压力模型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数目无显著影响(P>0.05);(4)与野生型相比,Pqlc2基因缺失显著延长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的寿命(P<0.05)。结论:(1)Pqlc2基因缺失对小鼠稳态、衰老及饥饿压力下的造血系统无显著影响;(2)Pqlc2基因缺失显著延长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qlc2基因 造血干细胞 急性髓系白血病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