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1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瑞鳖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被引量:10
1
作者 唐大由 李贵生 李海 《中药材》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68-171,共4页
本文介绍山瑞鳖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为人工养殖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关键词 山瑞鳖 生物学 人工养殖
下载PDF
生物新技术在甜玉米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莹 胡建广 +2 位作者 李余良 刘建华 李高科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7期101-104,共4页
甜玉米是新兴的保健型农作物,生物新技术育种发展很快。转基因抗虫甜玉米品种于1998年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商品化生产,商品化率提高10%。利用分子标记方法,将花丝抗虫基因、耐寒基因、抗矮花叶病基因、幼苗长势基因和甜玉米食用品质相关基... 甜玉米是新兴的保健型农作物,生物新技术育种发展很快。转基因抗虫甜玉米品种于1998年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商品化生产,商品化率提高10%。利用分子标记方法,将花丝抗虫基因、耐寒基因、抗矮花叶病基因、幼苗长势基因和甜玉米食用品质相关基因等定位到相应染色体上。利用甜玉米作物生物反应器研究和分子标记应用资源特征鉴定研究也取得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转基因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光催化氧化光生物反应器及杀菌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明芳 李定坚 葛湘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0-73,89,共5页
关键词 光催化技术 光氧化技术 生物反应器 杀菌技术 聚光式反应器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水稻铁营养品质的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林川 马三梅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54-558,共5页
文章介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水稻铁营养品质的策略(包括导入铁吸收相关基因促进水稻对铁的吸收,导入金属结合蛋白基因提高水稻中铁的贮存量,降低稻米中铁吸收抑制因子和增加铁吸收促进因子以提高铁元素的生物有效性等)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水稻 基因工程 营养品质
下载PDF
通过生物学史教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被引量:1
5
作者 马三梅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28,共2页
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绪论一般是第一节课。它往往要介绍生物学的发展史。发展史的讲授,如果只是介绍历史上重要的科研发现,告诉学生何年何人做了何实验,发现了何理论,学生就会感觉发展史的教学内容单调无味,毫无吸引人之处。
关键词 生物学史 教学过程 科学素养 学生 发展史 教学内容
下载PDF
二十一世纪生物技术专业英语教育发展趋势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明芳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3年第5期25-29,共5页
从生物技术多学科性等方面分析了生物技术专业英语教学中面临的难点及现状,通过生物技术专业英语教学定位方向、教学内容的设定及教学重点和方法的分析,阐明了电子多媒体课件是促进生物技术专业英语现代化教学的发展方向,为生物技术专... 从生物技术多学科性等方面分析了生物技术专业英语教学中面临的难点及现状,通过生物技术专业英语教学定位方向、教学内容的设定及教学重点和方法的分析,阐明了电子多媒体课件是促进生物技术专业英语现代化教学的发展方向,为生物技术专业英语教学规范化、现代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专业英语 教育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利用小麦秸控制赤潮生物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高洁 杨维东 +2 位作者 刘洁生 张珩 谭炳华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31,共5页
以球形棕囊藻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小麦秸用于赤潮生物控制的可行性,研究了微生物、吸附作用在抑藻效应中的可能作用,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小麦秸对藻细胞形态的影响,对小麦秸抑藻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小麦秸是一种比较理... 以球形棕囊藻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小麦秸用于赤潮生物控制的可行性,研究了微生物、吸附作用在抑藻效应中的可能作用,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小麦秸对藻细胞形态的影响,对小麦秸抑藻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小麦秸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抑藻材料,无需微生物的降解,适度切割后能够吸附藻细胞、释放出抑藻活性物质,从而有效控制赤潮生物———球形棕囊藻的生长。抑藻活性物质的释放是小麦秸抑藻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球形棕囊藻 小麦秸 抑藻作用
下载PDF
硒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8
作者 黄峙 向军俭 郭宝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42-645,共4页
已有 35种硒蛋白被分离和表征 ,但许多硒蛋白及其功能仍未完全阐明 .硒半胱氨酸 (Sec)作为参入蛋白质的第 2 1种氨基酸 ,由硒蛋白mRNA上的UGA编码 .在原核生物 ,Sec参入硒蛋白的复杂机制已经较为明确 ,需要四种基因产物 (SELA、SELB、S... 已有 35种硒蛋白被分离和表征 ,但许多硒蛋白及其功能仍未完全阐明 .硒半胱氨酸 (Sec)作为参入蛋白质的第 2 1种氨基酸 ,由硒蛋白mRNA上的UGA编码 .在原核生物 ,Sec参入硒蛋白的复杂机制已经较为明确 ,需要四种基因产物 (SELA、SELB、SELC和SELD)和一个存在于硒蛋白mRNA上的被称为Sec插入序列(SECIS)的茎环 (stemloop)样二级结构 .在真核生物 ,硒蛋白生物合成途径可能在SECIS的结构和位置、特异的延伸因子及其他RNA RNA或RNA 蛋白质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与原核生物不同 .另外 ,哺乳动物硒蛋白mRNA上的UGA翻译为Sec的过程低效 ,特定位点的UGA密码子不同功能 (终止密码和Sec密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蛋白 硒半胱氨酸 生物合成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的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1
9
作者 刘新建 王一飞 李贵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和机理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衍生物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进展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毛细管区带电泳系统的南方水牛奶酪蛋白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丽娜 李子超 +1 位作者 李昀锴 徐明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4-268,共5页
该文建立了一种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南方水牛奶酪蛋白(CN)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采用50.2cm×75μmi.d.的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在运行电压为25kV,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14nm的条件下,研究了缓冲液体系、... 该文建立了一种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南方水牛奶酪蛋白(CN)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采用50.2cm×75μmi.d.的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在运行电压为25kV,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14nm的条件下,研究了缓冲液体系、缓冲液浓度、pH、尿素浓度及进样时间等对水牛奶酪蛋白分离的影响。实验测得α—CN、β-CN、κ-CN在0.5~5.0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9980,加标回收率为98%~106%,酪蛋白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峰面积及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不高于0.67%、3.0%及3.2%。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水牛奶及其乳制品的质量控制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酪蛋白 水牛奶 定量分析
下载PDF
整合现代教育技术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因组学创新教学模式 被引量:13
11
作者 梁旭方 彭婧 周天鸿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8-512,共5页
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各种弊端,作为广东省分子生物学精品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之一,对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基因组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其中包括采用外国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以及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专题讨论教学法与... 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各种弊端,作为广东省分子生物学精品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之一,对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基因组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其中包括采用外国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以及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专题讨论教学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考试形式和实验教学方面,则采用了多元化考核方式和增添了设计性实验。通过对基因组学教学的改革,逐步完善了现代分子生物学课程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品课程建设 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学 建构主义 教学方式
下载PDF
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bFGF抗原表位 被引量:5
12
作者 向军俭 钟振宇 +2 位作者 杨红宇 黄峙 黄竞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8-92,共5页
目的:以抗-bFGF单克隆抗体GF22为目标,用噬菌体随机七肽库进行筛选。经三轮筛选后的噬菌体阳性克隆能特异地抑制bFGF与CF22结合。测序结果表明与CF22结合的序列高度保守,为LP(P/L)GH(F/I)K,LPPGHFK与bFGF分子(155氨基酸)上22-27位氨基... 目的:以抗-bFGF单克隆抗体GF22为目标,用噬菌体随机七肽库进行筛选。经三轮筛选后的噬菌体阳性克隆能特异地抑制bFGF与CF22结合。测序结果表明与CF22结合的序列高度保守,为LP(P/L)GH(F/I)K,LPPGHFK与bFGF分子(155氨基酸)上22-27位氨基酸一致,表明该序列在bFGF上是一个主要的抗原表位。用此序列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免疫小鼠,发现此序列摸拟肽能诱导抗bFGF抗体反应,且序列LPLGHIK诱导的抗体反应比LPPCHFK序列强三倍,序列LPLGHIK可能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肽疫苗诱导抗bFGF抗体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单克隆抗体 GF22 噬菌体展示技术 抗原表位 LPLGHIK序列 疫苗
下载PDF
稀土元素生物效应中的Hormesis现象 被引量:34
13
作者 张信连 杨维东 +1 位作者 刘洁生 申治国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6期82-84,共3页
综述了稀土元素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理、生化过程中的Hormesis现象 ,并就其机理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 稀土元素 HORMESIS 机理
下载PDF
工程菌JM-109-pTrcHis2A-phyA表达植酸酶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弘剑 陈震球 +3 位作者 张毅 潘冬梅 何敏锐 张俊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5期102-106,共5页
目的 :将来源于黑曲霉的植酸酶基因重组于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TrcHis2A中 ,导入大肠杆菌JM10 9中 ,构建工程菌JM - 10 9-pTrcHis2A -phyA .方法 :基因重组 ,以及克隆和外源基因诱导表达技术 .结果 :该工程菌能够有效地表达真核植酸酶基因 ... 目的 :将来源于黑曲霉的植酸酶基因重组于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TrcHis2A中 ,导入大肠杆菌JM10 9中 ,构建工程菌JM - 10 9-pTrcHis2A -phyA .方法 :基因重组 ,以及克隆和外源基因诱导表达技术 .结果 :该工程菌能够有效地表达真核植酸酶基因 .并且添加诱导剂IPTG ,能使植酸酶的表达量成倍提高 .结论 :该表达系统被用做研究黑曲霉植酸酶体外改良的工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酶 黑曲霉 大肠杆菌 基因表达 基因重组 饲料酶制剂
下载PDF
基于双向电泳和质谱联用技术的水牛乳源酪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向明霞 王丽娜 +2 位作者 李子超 成希飞 徐明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8-190,200,共4页
利用双向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MS)联用技术对水牛乳酪蛋白与其他乳源蛋白差异性进行了研究。根据Image Master 2D Platinum图像分析软件对不同乳源酪蛋白的双向电泳(2-DE)图谱进行蛋白斑点的匹配分析,获得21... 利用双向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MS)联用技术对水牛乳酪蛋白与其他乳源蛋白差异性进行了研究。根据Image Master 2D Platinum图像分析软件对不同乳源酪蛋白的双向电泳(2-DE)图谱进行蛋白斑点的匹配分析,获得21个存在于水牛奶中,主要分布在低丰度蛋白区的差异蛋白点,经质谱分析,得到4个属于水牛奶酪蛋白的主要组分,另外发现两个与水牛奶中的蛋白有较高同源性的新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奶 酪蛋白 双向电泳 质谱
原文传递
光生物反应器中光衰减特征与螺旋藻生长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徐明芳 周远志 区德洪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32-37,共6页
分析了光照强度在光生物反应器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当光波长及光传播的路径确定时 ,光生物反应器中光衰减特征主要受培养物生物量浓度的影响 ,由回归的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可分析光衰减特征与培养物生物量浓度的相关性 ,为光生物... 分析了光照强度在光生物反应器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当光波长及光传播的路径确定时 ,光生物反应器中光衰减特征主要受培养物生物量浓度的影响 ,由回归的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可分析光衰减特征与培养物生物量浓度的相关性 ,为光生物反应器中平均光照强度的确定奠定基础。在光生物反应器中 ,当营养底物和环境温度不是螺旋藻生长限制因子时 ,通过平均光照强度对螺旋藻比生长速率的影响分析 ,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螺旋藻比生长速率与平均光照强度的动力学模型可用Aiba光生长抑制方程描述 ,光亲和系数Ks 为238.29μmol/(m2·s) ,光抑制系数Ki为0.00493s·m2/μmol,光生物反应器中螺旋藻生长的饱和光照强度出现在190~272μmol/(m2·s)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光衰减 光生长动力学 光生物反应器
下载PDF
生物有机大分子中血红素铁的可见光谱特性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任强 陈瑶 江凤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5-97,共3页
在实验的基础上 ,对单体血红素、血红蛋白、细胞色素C、过氧化物酶等的可见光吸收光谱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生物有机大分子中血红素铁的第五、第六个配位键影响了该有机大分子的可见光谱的特性 ,使吸收峰的形状、位置发生变化。血红素b中... 在实验的基础上 ,对单体血红素、血红蛋白、细胞色素C、过氧化物酶等的可见光吸收光谱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生物有机大分子中血红素铁的第五、第六个配位键影响了该有机大分子的可见光谱的特性 ,使吸收峰的形状、位置发生变化。血红素b中铁的第六个配位键的形成使二价铁血红素在红光区有二个吸收峰 ,此时铁原子处于低自旋 ,相对较稳定 ;而在无第六个配位键的高自旋二价铁状态下 ,血红素在红光区表现出只有一个大吸收峰 ,分子处于活泼态。铁第五、第六配位键的状况对含血红素有机物吸收光谱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铁在卟啉环平面上的空间位置和自旋状态等 ,从而改变整个血红素的电子状态所致。血红素的这些光谱特征有利于对含血红素生物有机分子的性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大分子 血红素铁 可见光谱特性 卟啉环 配位键
下载PDF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生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信连 杨维东 刘洁生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CAS 2005年第6期349-351,共3页
介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定义、分类、作用方式及其展望;重点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阐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生物和人体的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人体健康 生物 作用方式 生殖系统 分子水平 细胞水平 神经系统 免疫系统
下载PDF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偏磷酸钙玻璃陶瓷的多孔性能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岳恒 汤顺清 +3 位作者 毛萱 成安衡 唐文洁 杜松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0-132,共3页
文章采用二次烧结法,没有添加发泡剂,制备了一种新型泡沫多孔玻璃陶瓷,主要考察了其多孔性能,分析了其成孔机制并作出成泡沫假设,验证其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能。多孔玻璃陶瓷的制备过程中没有采用发泡剂,但材料可以发泡成孔,材料的配方... 文章采用二次烧结法,没有添加发泡剂,制备了一种新型泡沫多孔玻璃陶瓷,主要考察了其多孔性能,分析了其成孔机制并作出成泡沫假设,验证其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能。多孔玻璃陶瓷的制备过程中没有采用发泡剂,但材料可以发泡成孔,材料的配方中,其钙磷物质的量比为0.47,烧结温度选择680℃。X射线衍射图谱证实所得多孔玻璃陶瓷主晶相为偏磷酸钙(β-Ca(PO3)2,CMP)。液体(水)静力称重法计算出其吸水率、显气孔率及体积密度分别为34.6%,43.6%和1.26g/cm3,与树脂成孔法结果类似。扫描电镜图显示,偏磷酸钙玻璃陶瓷孔隙丰富,大孔(100~300μm)和微孔(2~20μm)相互贯通。降解性能检测显示,偏磷酸钙块浸泡于37℃生理盐水28d,失重率9.2%;扫描电镜显示其表面形貌有较大的改变,出现了一些细小条状物质,原因需进一步的分析。细胞实验显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偏磷酸钙孔洞里大量生长,且与偏磷酸钙材料表面结合紧密。提示采用二次烧结工艺,无需添加发泡剂,利用其自身配方和性质即可以制备多孔偏磷酸钙玻璃陶瓷,其发泡的主要原因为不定相偏磷酸钙的降解能力强。降解实验和生物相容实验表明所得偏磷酸钙玻璃陶瓷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多孔 偏磷酸钙 组织工程
下载PDF
PCR技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D基因 被引量:12
20
作者 云泓若 李月琴 周天鸿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84-87,共4页
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D 基因的序列,设计相应的引物,建立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D 基因的 P C R 技术利用该方法可从含有肠毒素 D 基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扩增出 P C R产物扩增产物具有特异性,长为316 个碱... 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D 基因的序列,设计相应的引物,建立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D 基因的 P C R 技术利用该方法可从含有肠毒素 D 基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扩增出 P C R产物扩增产物具有特异性,长为316 个碱基对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Hh I Ⅰ酶切证实扩增产物为 S E D 基因片段 P C R 敏感度实验显示:建立的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D 基因的 P C R 技术具有快速敏感简易和特异性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