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学教师精神实体的当代建构 |
魏传光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2
|
近十年来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综述 |
刘文艺
|
《未来与发展》
|
2015 |
0 |
|
3
|
地方文献的功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另一维度 |
卢宏
卢宁
杨凝希
|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5
|
|
4
|
广东外来工的现状及对广东经济发展的影响 |
李欣
刘华
|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
2004 |
19
|
|
5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 |
郭海宏
卢宁
|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6
|
粤港澳服务业合作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
郭海宏
卢宁
杨城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7
|
国共“党内合作”形式“最好说”的多维质疑 |
吴九占
李付安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8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外华人投资中国大陆的经济影响力分析 |
朱文忠
贾海涛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9
|
国际社会国籍法变化趋势与我国国籍政策调整设想 |
刘铭盛
贾海涛
|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
2005 |
10
|
|
10
|
文化软实力的构成及测评公式 |
贾海涛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1
|
|
11
|
东亚合作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
邱丹阳
|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2
|
|
12
|
试析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
贾海涛
|
《岭南学刊》
CSSCI
|
2008 |
18
|
|
13
|
论我国高校党建网站建设 |
卢宁
|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
2004 |
21
|
|
14
|
评建国初期的侨务工作 |
刘华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
1994 |
6
|
|
15
|
印度的双重国籍计划:背景·内容·前景 |
贾海涛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5
|
|
16
|
论解放战争时期海外华侨政治立场的大转变 |
刘华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
1993 |
5
|
|
17
|
评1868年中美《蒲安臣条约》——以华工出国及华侨保护问题为视角 |
刘华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
2003 |
8
|
|
18
|
后冷战时期越俄关系的转型与重塑 |
邱丹阳
蒋玉山
|
《东南亚纵横》
CSSCI
|
2010 |
2
|
|
19
|
试析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新资本主义” |
赖松龄
曹云华
|
《东南亚研究》
|
1998 |
7
|
|
20
|
概念发生与《道德经》“道”的解读 |
吴汉民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