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科生血液病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姜欣雅 曾辉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6期37-41,共5页
临床本科是医学启蒙的基础与实践阶段,更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提升教学水平是新医疗时代的要求,作为培养精干团队的主力军,临床教师应优化本科生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对血液科的兴趣。从理论授课与实习轮转两方... 临床本科是医学启蒙的基础与实践阶段,更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提升教学水平是新医疗时代的要求,作为培养精干团队的主力军,临床教师应优化本科生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对血液科的兴趣。从理论授课与实习轮转两方面,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旨在激发学习主动性与自律性,建立学生对血液病学的兴趣与信心,重视入科前培训与医患沟通技巧,使学生能真正投入于临床,并受益于临床。文章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尝试总结一些有效的教学建议,为培养高层次医学生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学 教学 改革 理论 实习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白细胞介素的表达模式对免疫治疗疗效和预后的作用
2
作者 钟思敏 张东东 +3 位作者 郭舒月 张逸铠 刘思阳 金真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7-566,共10页
【目的】为了明确对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治疗应答反应较差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与肿瘤组织白细胞介素(ILs)表达水平之间的潜在关联,探讨其在NSCLC患者肿瘤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患者ICB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从既往研究数据中回... 【目的】为了明确对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治疗应答反应较差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与肿瘤组织白细胞介素(ILs)表达水平之间的潜在关联,探讨其在NSCLC患者肿瘤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患者ICB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从既往研究数据中回顾性收集确诊为NSCLC且经过ICB治疗的61例患者,取得其ICB治疗前的肿瘤组织转录组测序及生存相关的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显著影响患者ICB治疗疗效与预后的ILs,以无进展生存期(PFS)评价疗效和总生存期(OS)评价患者的预后,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ROC曲线分析ILs对NSCLC患者ICB疗效和预后的预测作用及效能。【结果】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9个与NSCLC患者OS相关的ILs(P<0.1),经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得到与NSCLC患者不良预后显著相关的ILs,结果提示IL-11、IL-17D和IL-36A高表达与NSCLC患者ICB治疗的不良预后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表明IL-17D高表达与NSCLC患者的PFS和OS显著负相关,高表达患者的中位PFS为3.1个月对比低表达患者6.5个月[95%CI为(1.178,3.655),P=0.009],中位OS高表达组对比低表达组为9.8个月对比21.8个月[95%CI(1.116,4.392),P=0.018],ROC曲线表明其预测性能较好[AUCPFS=0.702,95%CI(0.562,0.842),P=0.027;AUCOS=0.684,95%CI(0.550,0.818),P=0.014]。虽然IL-11和IL-36A不能很好地预测NSCLC患者的PFS和OS(P>0.05),但当两者与IL-17D的表达模式联合时,发现上述3种ILs均为高表达的NSCLC患者,中位PFS与OS分别缩短至2.2个月(P=0.003)和3.0个月(P<0.001),ROC曲线表明其预测效能得到提升[AUCPFS=0.748,95%CI(0.615,0.880),P=0.007;AUCOS=0.703,95%CI(0.573,0.833),P=0.007]。【结论】IL-11、IL-17D和IL-36A高表达提示NSCLC患者疾病进展的风险较高,与患者不良的PFS和OS相关,可能为NSCLC的ICB辅助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1 IL-17D IL-36A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
下载PDF
晚期肺腺癌瘤内趋化因子CCR1、CXCR6和CXCL9对免疫治疗的预测及预后作用分析
3
作者 钟思敏 张东东 +3 位作者 李扬秋 吴一龙 刘思阳 金真伊 《循证医学》 2024年第2期107-114,共8页
目的构建能够预测晚期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患者免疫检查点阻断(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CB)治疗疗效与预后的趋化因子模型。方法从既往研究数据中回顾性收集确诊为晚期LUAD且经过ICB治疗的42例患者(训练队列),取得其... 目的构建能够预测晚期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患者免疫检查点阻断(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CB)治疗疗效与预后的趋化因子模型。方法从既往研究数据中回顾性收集确诊为晚期LUAD且经过ICB治疗的42例患者(训练队列),取得其ICB治疗前肿瘤组织转录组测序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显著影响ICB治疗疗效与患者生存预后的趋化因子,通过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disease,PFS)评价疗效,通过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评价患者的预后。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的数据集(GSE 135222)下载25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转录组测序数据和相关的生存数据,将其作为验证队列。结果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9个与晚期LUAD患者良好OS显著相关的趋化因子,其中CCR1、CXCR6和CXCL9高表达的患者明显具有更长的OS。基于这3个趋化因子的表达量构建风险模型,生存分析结果表明风险分数与患者的PFS和OS呈负相关,即低风险(risk score≤-1.33)的晚期LUAD患者在ICB治疗中明显获益更多。低风险组中位PFS为19.7个月对比高风险组(risk score>-1.33)2.9个月[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0.12~0.51,P<0.001]。中位OS低风险组未达到对比高风险组6.0个月(95%CI 0.08~0.38,P<0.001)。GEO数据集验证了该结果,中位PFS低风险(risk score≤-1.85)对比高风险(risk score>-1.85)为2.7个月对比1.2个月(95%CI 0.12~0.93,P=0.009)。结论CCR1、CXCR6和CXCL9高表达表明晚期LUAD患者疾病进展的风险较低,与患者良好的PFS和OS相关,可能为晚期LUAD患者的ICB辅助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R1 CXCR6 CXCL9 肺腺癌 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
下载PDF
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志刚 曾耀英 +2 位作者 王青 王通 曾蕙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47-1949,共3页
目的 :建立稳定可靠的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模型 ;为异基因骨髓移植中GVHD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参照。方法 :以C5 7BL/6 (H - 2 b)小鼠为供鼠、BALB/c(H - 2 d)小鼠为受鼠 ,在移植物中混合不同比例的供鼠外周淋巴... 目的 :建立稳定可靠的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模型 ;为异基因骨髓移植中GVHD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参照。方法 :以C5 7BL/6 (H - 2 b)小鼠为供鼠、BALB/c(H - 2 d)小鼠为受鼠 ,在移植物中混合不同比例的供鼠外周淋巴细胞以引起不同程度的GVHD。根据临床表现、存活期及病理检查等判断GVHD程度。结果 :单纯异基因骨髓组只有部分小鼠出现急性GVHD ,2 0 %的小鼠长期存活 (超过 12 0d) ,无急性GVHD表现 ;混合不同比例外周淋巴细胞的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出现GVHD的时间和程度均有差异 ,其中骨髓与外周淋巴细胞 1∶1混合组小鼠全部在移植后 5 - 14d出现典型的弓背体位 ,存活期 6 - 2 4d ,临床和病理均可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观察到典型的急性GVHD改变。结论 :以供鼠骨髓与外周淋巴细胞 1∶1混合进行的异基因骨髓移植 ,10 0 %引出致死性的急性GV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骨髓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动物模型
下载PDF
MALT1-A20-NF-κB信号分子在MM中的表达特点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旭 徐玲 +7 位作者 张帆 徐艳 吴秀丽 杨力建 陈少华 李萡 卢育洪 李扬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3-377,共5页
目的: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异位基因1(MALT1)、A20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因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实时定量PCR和相对定量分析法检测20例MM患者(Ⅰ期7例,Ⅱ期3例,Ⅲ期10例)及21例健... 目的: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异位基因1(MALT1)、A20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因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实时定量PCR和相对定量分析法检测20例MM患者(Ⅰ期7例,Ⅱ期3例,Ⅲ期10例)及21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ALT1、A20和NF-κB基因的表达情况。以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作为内参;采用相对定量公式:α^(-△Ct)×100%,分别计算MALT1、A20和NF-κB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MM患者PBMC中的MALT1和A20基因的表达水平较健康人都有明显的降低(P=0.000),而MM中NF-κB基因的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健康人组,MALT1和NF-κB的表达水平呈现正相关(P=0.001,r=0.666),而在MM组,MALT1、A20与NF-κB 3种基因均不存在明显相关性。同时,Ⅰ、Ⅱ、Ⅲ期MM患者MALT1基因的表达量较健康人明显降低(P<0.05),A20基因的表达量较健康人明显降低(P<0.01),而Ⅰ、Ⅱ、Ⅲ期MM患者MALT1、A20和NF-κB之间的表达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当MALT1-A20介导的细胞免疫和炎症的信号通路发生异常改变时,可能与MM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MM) 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异位基因1(MALT1) A20 NF-ΚB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血清核苷二磷酸激酶A(NDPK-A)含量测定及其临床意义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熊盛 李雪玲 +4 位作者 王一飞 李冰 张美英 罗更新 朱康儿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522-523,共2页
[目的]研究血清核苷二磷酸激酶A(NDPK-A)含量与白血病的相关性,探讨血清NDPK-A含量检测对于白血病早期诊断和疗效判断意义。[方法]应用重组人NDPK-A及相应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NDPK-A含量方法,应用此方法测定正常人和血液病患者... [目的]研究血清核苷二磷酸激酶A(NDPK-A)含量与白血病的相关性,探讨血清NDPK-A含量检测对于白血病早期诊断和疗效判断意义。[方法]应用重组人NDPK-A及相应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NDPK-A含量方法,应用此方法测定正常人和血液病患者血清NDPK-A含量。[结果]20例正常人血清NDPK-A含量为3.89±0.39μg/L,16例白血病患者血清NDPK-A含量为11.06±18.03μg/L,5例骨髓瘤患者患者血清NDPK-A含量为4.80±0.96μg/L,5例淋巴瘤患者血清NDPK-A含量为24.31±5.65μg/L。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DPK-A含量差异显著,7例治疗前患者NDPK-A含量为16.23±26.61g/L,治疗后患者NDPK-A含量为7.05±6.10g/L。[结论]建立的ELISA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地测定血清NDPK-A含量;NDPK-A含量检测可发展为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含量检测 白血病患者 白血病 疗效判断 正常人 临床意义 双抗体夹心ELISA ELISA方法 应用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T细胞受体Vβ亚家族基因的表达特点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学利 李扬秋 +2 位作者 钟隽 陈少华 杨力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10-1212,共3页
目的: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T细胞受体Vβ亚家族基因表达特点。方法:采用反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例ITP患者外周血T细胞TCRVβ24个亚家族基因表达情况,1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表达全... 目的: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T细胞受体Vβ亚家族基因表达特点。方法:采用反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例ITP患者外周血T细胞TCRVβ24个亚家族基因表达情况,1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表达全部24个TCRVβ亚家族,而5例ITP患者外周血T细胞仅表达4-11个Vβ亚家族,主要为Vβ2(100%)和Vβ3(100%),其次为Vβ19(80%)和Vβ21(80%)部分。全部样本未检测出Vβ4、Vβ6、Vβ17、Vβ20、Vβ24亚家族表达。结论:ITP患者外周血T细胞TCRVβ基因谱系呈限制性表达,与其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抗原 T细胞 基因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下载PDF
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γδT细胞免疫功能重建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洁 金真伊 +6 位作者 王欣玉 罗强 陈少华 杨力建 吴秀丽 朱康儿 李扬秋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66-971,共6页
目的系统分析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γδT细胞免疫功能重建情况。方法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12例AML患者移植前后外周血γδT细胞TRGV和TRDV各亚家族的谱系分布情况,进一步应用基因扫... 目的系统分析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γδT细胞免疫功能重建情况。方法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12例AML患者移植前后外周血γδT细胞TRGV和TRDV各亚家族的谱系分布情况,进一步应用基因扫描分析各亚家族基因的互补决定区3(CDR3)的克隆性增殖情况。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的3个TRGV亚家族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定量检测。收集8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样作为对照。结果移植前后患者的TRGV亚家族谱系表达以及T细胞克隆性增殖情况无明显变化。移植前患者TRDV亚家族谱系存在明显限制性利用,部分亚家族不表达;其中TRDV3、TRDV4和TRDV8亚家族出现克隆性增殖,而移植后患者γδT细胞的TRDV亚家族谱系限制性利用情况虽有所改善,但TRDV3、TRDV4、TRDV5、TRDV6和TRDV8亚家族仍存在克隆性增殖情况。移植前后患者TRGVⅡ亚家族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移植后患者的TRGV亚家族表达模式(TRGVⅠ>TRGVⅢ>TRGVⅡ)发生了明显改变,以TRGVⅠ亚家族的表达占优势。移植后无发生GVHD患者的TRGVⅠ亚家族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发生GVHD患者的TRGVⅠ亚家族的表达水平。结论移植后TRGVⅡ亚家族的免疫重建恢复较慢,且移植后TRGVⅠ亚家族表达水平较高提示较好的γδT细胞免疫重建。移植后克隆性增殖的γδT细胞可能是机体体内相关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的反应性增殖性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ΓΔT细胞 免疫重建
原文传递
应用RT-PCR分析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人TCR Vβ亚家族T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力建 李扬秋 +4 位作者 许敏华 祁明芳 郁志 陈少华 廖继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6-78,共3页
近几年,国外相继报道对T细胞受体(TCR)Vβ24个亚家族基因的分析,从而了解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并为临床上进一步开展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本文利用RT-PCR方法分析3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人Vβ亚家族... 近几年,国外相继报道对T细胞受体(TCR)Vβ24个亚家族基因的分析,从而了解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并为临床上进一步开展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本文利用RT-PCR方法分析3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人Vβ亚家族T细胞的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受体VΒ基因 T细胞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APL相关TCR Vα6、Vα10和Vβ23寡克隆T细胞CDR3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少华 李扬秋 +4 位作者 杨力建 周羽竝 李萡 张学利 罗更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外周血TCRVα和Vβ克隆性增殖T细胞及CDR3序列特点。方法:利用RT-PCR法扩增1例AP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29个TCRVα基因和24个Vβ基因CDR3,阳性PCR产物进一步经荧光标记和基因扫描分析确定其CDR... 目的: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外周血TCRVα和Vβ克隆性增殖T细胞及CDR3序列特点。方法:利用RT-PCR法扩增1例AP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29个TCRVα基因和24个Vβ基因CDR3,阳性PCR产物进一步经荧光标记和基因扫描分析确定其CDR3长度,了解其克隆性;寡克隆的PCR产物再进行CDR3区序列分析。结果:该例APL患者外周血T细胞分别在TCRVα6、Vα10和Vβ23亚家族中出现寡克隆性增殖T细胞,经序列分析显示TCRVα6、Vα10和Vβ23亚家族基因序列分别为Vα6NJα17、Vα10NJα35和Vβ23NDβ1NJβ2.7,其CDR3区氨基酸序列分别为CAMRENSAGNK,YLCAGDELLWECA,CASSSKWAG-GTYEQY,该3个TCR基因已被GenBank收录(登陆号:EU544946、EU544947和EU647219)。结论:APL患者外周血T细胞出现的TCRVα6、Vα10和Vβ23克隆性增殖T细胞可能是机体对抗白血病细胞所引起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这3个独特TCR重排序列将进一步作为开展APL特异性免疫治疗研究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L TCR CDR3 T细胞克隆
原文传递
MALT1基因2种转录本在正常人和B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特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旭 张帆 +6 位作者 徐艳 吴秀丽 陈少华 杨力建 李萡 卢育洪 李扬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24-1128,1132,共6页
目的:比较正常人和B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转位基因1(MALT1)2种异构体的分布和表达差异。方法:根据MALT1基因的结构特点,设计2对引物,通过建立2种转录本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分析8例B细胞急性... 目的:比较正常人和B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转位基因1(MALT1)2种异构体的分布和表达差异。方法:根据MALT1基因的结构特点,设计2对引物,通过建立2种转录本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分析8例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8例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和8例正常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ALT1的表达情况。实时定量PCR分析各组样本的MALT1 mRNA表达水平。结果:所有样本中均能得到所预期的PCR产物,其中第1对引物可以扩增出2条片段,分别为MALT1转录本1(包含第5、6、7、8、9外显子)和MALT1转录本2(包含第5、6、8、9外显子),第2对引物只能扩增出1条包含转录本1的片段,所有PCR产物均通过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MALT1 2种转录本均在外周血中有表达,并且MALT1转录本2表达水平高于转录本1。通过灰度分析发现,在B-ALL中,MALT1转录本1的灰度与正常人相比显著增高(P<0.05),而MALT1转录本2显著降低(P<0.05);在B-CLL中,MALT1 2种转录本的灰度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B-ALL中,MALT1 mRNA表达水平(中位数:1.253)低于正常人(中位数:1.976)(P=0.05);而B-CLL中,MALT1 m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ALT1 2种转录本均表达于正常和B细胞白血病样本中,但B-ALL中两者的表达水平有所差异,同时,B-ALL的MALT1 mRNA表达水平也有所降低。B-ALL中MALT1基因表达的异常可能影响MALT1信号通路而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转位基因1 转录本 白血病 B细胞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肝静脉阻塞症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洁 朱康儿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CAS 2004年第3期253-256,共4页
肝静脉阻塞症(VOD)是大剂量放疗/化疗毒性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10年来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有下降趋势,但目前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时VOD的发生率仍达20%~40%,死亡率为50%~70%。本文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VOD的发生率、危险因素... 肝静脉阻塞症(VOD)是大剂量放疗/化疗毒性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10年来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有下降趋势,但目前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时VOD的发生率仍达20%~40%,死亡率为50%~70%。本文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VOD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临床诊断防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肝静脉阻塞症 预防 诊断 防治
下载PDF
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洁 朱康儿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4年第6期238-241,共4页
本文对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定义、方法学及临床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探讨其新的概念内涵 。
关键词 微小残留病 急性白血病 流式细胞仪 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胸腺近期输出功能状态
14
作者 张学利 李扬秋 +5 位作者 吴秀丽 陈少华 杨力建 张涛 钟隽 朱康儿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7-159,163,共4页
目的: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胸腺近期输出功能的状态,评价其T细胞潜能。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TaqM an)方法检测15例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DNA环(TRECs)的含量,1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正... 目的: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胸腺近期输出功能的状态,评价其T细胞潜能。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TaqM an)方法检测15例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DNA环(TRECs)的含量,1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正常人外周血中每1 000个PBMCs中TRECs拷贝数为(3.76±3.42),ITP患者TRECs水平变化较大[每1000个PBMCs中TRECs拷贝数为(2.60±2.99)],4例病人未能检测到TRECs,病人平均TRECs水平与正常人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女性病人TRECs水平略高于男性(P=0.499),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数ITP患者外周血初始T细胞水平和胸腺近期输出功能保持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胸腺近期输出功能 T细胞受体重排DNA删除 实时定量多聚酶链 反应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英文)
15
作者 贾海涛 葛峰 +4 位作者 卢心鹏 曾慧兰 李丽萍 陈智鹏 卢春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84-791,共8页
目的:比较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处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U266前后蛋白质组的差异,探究PS-341潜在的药物靶点,为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处理骨髓瘤细胞U266,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PS-341处理... 目的:比较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处理多发性骨髓瘤细胞U266前后蛋白质组的差异,探究PS-341潜在的药物靶点,为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处理骨髓瘤细胞U266,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PS-341处理前后的U266细胞的蛋白质,Im-ageMaster 2D Platinum图像分析软件识别药物处理前后U266细胞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Western印迹法检测差异蛋白质BAG-2在药物处理前后U266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建立了PS-341处理前后U266细胞蛋白质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找到55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鉴定了3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有27个蛋白质在PS-341处理后下调。Western印迹分析证实BAG-2在药物处理前后U266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结论:处理后下调的一些蛋白可能是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潜在的药物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341 多发性骨髓瘤 双向凝胶电泳 质谱 药物靶标
下载PDF
CD40L-PLL-CpG寡核苷酸交联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B淋巴细胞的靶向性
16
作者 蒋建伟 郑梅珍 +4 位作者 曾慧兰 曾耀英 狄静芳 严玉霞 吴美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02-905,共4页
目的探讨CpG寡核苷酸(CpGODN)对B淋巴细胞的靶向性及免疫增强效应。方法制备CD40配体(CD40L)-多聚左旋赖氨酸(PLL)-CpGODN交联复合物。复合物与脐血单个核细胞(MNCs)共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MNCs对羧基荧光素FAM标记CpGODN的摄取率、淋巴... 目的探讨CpG寡核苷酸(CpGODN)对B淋巴细胞的靶向性及免疫增强效应。方法制备CD40配体(CD40L)-多聚左旋赖氨酸(PLL)-CpGODN交联复合物。复合物与脐血单个核细胞(MNCs)共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MNCs对羧基荧光素FAM标记CpGODN的摄取率、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MTT法测MNCs增殖情况;ELISA法测培养上清IgG水平。结果与CpGODN相比,MNCs对CD40L-PLL-CpGODN交联复合物摄取率更高(>98%),达摄取峰值时间更早,细胞内荧光强度维持更稳定;MNCs与之共培养后CD19+、CD22+、CD20+细胞表达明显升高,MTT法测MNCs增殖情况、ELISA法测培养上清IgG水平均明显升高。结论CD40L-PLL载体系统能将CpGODN靶向作用于B细胞,增强其免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配体 寡核苷酸类 交联复合物 B淋巴细胞 靶向
下载PDF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11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钟隽 张学利 +1 位作者 许敏华 朱康儿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78-378,共1页
关键词 肿瘤溶解综合征 恶性血液病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TCRVβ亚家族T细胞表达特点
18
作者 陈少华 李扬秋 +4 位作者 卢育洪 罗更新 张涛 杨力建 廖继东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22-123,共2页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TCR Vβ亚家族T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扩增1 例AIHA 和1 例Evan′s 综合征病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TCR Vβ24 个亚家族基因,9 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正...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TCR Vβ亚家族T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扩增1 例AIHA 和1 例Evan′s 综合征病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TCR Vβ24 个亚家族基因,9 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正常人表达除Vβ20 以外的其它亚家族T细胞,而病人外周血仅表达3~6 个Vβ亚家族T细胞,为Vβ2、Vβ3、Vβ5、Vβ13、Vβ16 和Vβ24。结论:2 例病人外周血仅选择性表达部分β亚家族T细胞,这可能是病人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RVΒ基因 T细胞亚家族 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
下载PDF
一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人TCR Vβ亚家族T细胞的优势表达和寡克隆性
19
作者 李扬秋 祁明芳 +5 位作者 罗更新 卢育洪 张涛 陈少华 杨力建 廖继东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216-217,共2页
关键词 TCRVΒ基因 T细胞寡克隆 血红蛋白尿 PNH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发生重症植入综合征(附1例报告)
20
作者 钟隽 朱康儿 +2 位作者 张涛 张学利 古健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为了提高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植入综合征(ES)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将我院收治1例重症ES患者进行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在术后第13天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达到0.5×109/L时发生ES,表现为非感染性发热、腹泻、全身皮疹、肺... 目的:为了提高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植入综合征(ES)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将我院收治1例重症ES患者进行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在术后第13天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达到0.5×109/L时发生ES,表现为非感染性发热、腹泻、全身皮疹、肺实质浸润、低氧血症,经用地塞米松治疗后,体温逐渐消退,症状体征消失。结论:ES是一种移植后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及时诊断,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造血干细胞移植 植入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