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60篇文章
< 1 2 2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肝胆期MRI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评估肝纤维化临床病理分期
1
作者 任毓凡 胡根文 +5 位作者 钟淑媛 吕嘉淇 卢浩钧 邹锦森 李欣明 全显跃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 观察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肝胆期(HBP)MRI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评估肝纤维化(HF)临床病理分期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Gd-EOB-DTPA增强MR检查并经病理/临床评估HF临床病理分期的240例患者资料,测量HBP肝脏-肌肉信号... 目的 观察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肝胆期(HBP)MRI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评估肝纤维化(HF)临床病理分期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Gd-EOB-DTPA增强MR检查并经病理/临床评估HF临床病理分期的240例患者资料,测量HBP肝脏-肌肉信号强度比值(SIR1)及肝脏-脾脏信号强度比值(SIR2);提取并筛选HBP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基于信号强度比值(SIR)及影像组学标签构建SIR-影像组学联合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模型评估HF临床病理分期的效能。结果 SIR1与SIR2评估HF临床病理分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0.70及0.65~0.71。评估HF、显著HF、进展期HF及早期肝硬化效能最高的影像组学模型分别为支持向量机(SVM)、SVM、轻量梯度提升机及K邻近法模型(验证集AUC分别为0.87、0.82、0.81及0.80)。SIR-影像组学联合模型评估验证集上述HF临床病理分期的AUC分别为0.88、0.82、0.82及0.81。结论 基于GdEOB-DTPA增强HBP MRI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有助于评估HF临床病理分期;联合HBP SIR可提高评估其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对比剂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乳腺X线摄影钙化识别分类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
2
作者 袁家琳 欧阳汝珊 +3 位作者 戴懿 赖小慧 马捷 龚静山 《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 CSCD 2024年第2期68-79,共12页
【目的】引入基于深度学习乳腺X线摄影钙化识别及分类模型,探讨深度学习技术对钙化灶的准确识别、分类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中心乳腺X线检查数据,分别由高-初级诊断医生及两名初级诊断医生采用不结合及结合深度学习模型进行... 【目的】引入基于深度学习乳腺X线摄影钙化识别及分类模型,探讨深度学习技术对钙化灶的准确识别、分类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中心乳腺X线检查数据,分别由高-初级诊断医生及两名初级诊断医生采用不结合及结合深度学习模型进行病灶评估,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引入深度学习模型识别钙化灶能力与高-初级诊断医生及两名初级诊断医生识别钙化灶能力相仿(漏检率分别为0.81%vs.0.65%,1.14%vs.1.63%,P>0.05),深度学习模型能够有效帮助高-初级诊断医生(灵敏度0.926,AUC0.81,P=0.014)及两名初级诊断医生(灵敏度0.896,AUC0.79,P=0.049)检出可疑恶性钙化灶,特别是在良性病变中的准确率提升作用明显。【局限】仍需更多前瞻性多中心数据验证模型稳健性,也需引入不同深度学习模型比较其临床应用价值。【结论】深度学习模型有助于乳腺X线摄影钙化识别及分类评估,有助于乳腺癌大规模筛查背景下提供辅助诊断及临床策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乳腺X线摄影术 钙化识别 深度学习
下载PDF
补体蛋白调控靶点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绪瑞 孙洪岩 +1 位作者 刘丹 杨明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97-402,共6页
补体系统是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具有介导炎症、调节免疫应答、溶解细胞和清除免疫复合物等功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和严重的眼部并发症,是眼科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之一,且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包... 补体系统是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具有介导炎症、调节免疫应答、溶解细胞和清除免疫复合物等功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和严重的眼部并发症,是眼科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之一,且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包括缺氧、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多元醇代谢通路的异常等。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系统的失调和炎症是DR发病的重要因素,且多种补体蛋白在炎症调节、血管新生等关键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综述的中心主旨在于研究补体系统及相关调节蛋白在DR中的作用,目的是阐明多种补体蛋白与DR发生发展的紧密联系,为我们防治DR提供重要参考和新的思路。同时本文也对补体系统靶向药物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免疫机制 补体系统 补体蛋白 基因 靶向补体药物
下载PDF
帕金森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风险与治疗
4
作者 罗玉 罗晓光 《内科》 2024年第1期92-96,共5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帕金森病(PD)患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OSA带来的危害往往较为隐匿,常直接或间接影响PD患者的病情进展和生活质量。OSA可能会引发PD患者认知障碍、睡眠障碍、运动功能恶化、焦虑抑郁和心脑血管疾病。在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帕金森病(PD)患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OSA带来的危害往往较为隐匿,常直接或间接影响PD患者的病情进展和生活质量。OSA可能会引发PD患者认知障碍、睡眠障碍、运动功能恶化、焦虑抑郁和心脑血管疾病。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怀疑PD合并OSA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OSA,对预防并发症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是PD合并OSA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其可能有助于改善PD整体非运动症状、睡眠质量、认知功能和焦虑。左旋多巴和脑深部电刺激对PD合并OSA患者的疗效有待进一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障碍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认知功能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合并症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质量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贝冬莲 骆新娥 张青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1期117-118,共2页
通过调查影响高等医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发现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临床教师教学意识以及教学水平和学生掌握医学基础知识有密切关系;同时与医院重视教学程度、医院教学管理水平及教学环境条件和社会就业机会等因素,对临床教学质... 通过调查影响高等医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发现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临床教师教学意识以及教学水平和学生掌握医学基础知识有密切关系;同时与医院重视教学程度、医院教学管理水平及教学环境条件和社会就业机会等因素,对临床教学质量也起重要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学质量 相关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临床超声医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5
6
作者 徐金锋 刘慧玉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998-999,共2页
关键词 医学教学改革 超声医学 临床诊断 计算机技术 血管内超声 介入性超声 新兴学科 工程技术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和维生素B12及叶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孙洪岩 罗小玲 +6 位作者 孟婷 范皎洁 胡衍 王君 张思静 赵慧攀 杨明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12(VitB12)、叶酸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在DR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21-07/2022-01在深圳市人民医院眼科诊治的DR患者95例和在内分泌科...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12(VitB12)、叶酸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在DR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21-07/2022-01在深圳市人民医院眼科诊治的DR患者95例和在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DM)患者94例,以及在眼科诊治的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7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受检者晨起空腹静脉血并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定量法检测每组患者血清中Hcy的浓度,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VitB12和叶酸的浓度。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评估各组血清Hcy与各临床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评估影响Hcy水平的主要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Hcy、VitB12及叶酸对DR的诊断价值。结果:DR组血清中Hcy浓度为16.52±3.54μmol/L,明显高于糖尿病组(10.86±3.47μmol/L)和正常对照组(6.84±1.39μmol/L)(均P<0.05);正常对照组血清中VitB12的浓度为501.79±108.95pmol/L高于糖尿病组(478.57±57.85pmol/L)和DR组(455.88±181.49pmol/L),但无差异(P=0.054);正常对照组血清中叶酸的浓度为10.31±2.43 nmol/L高于糖尿病组(9.94±1.90nmol/L)和DR组(7.27±2.79 nmol/L),其中DR组与DM组之间有差异(P<0.05);在DR组中Hcy的表达水平与甘油三脂(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均呈弱正相关(r=0.208,P=0.043;r=0.240,P=0.019)。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LDL是影响DR患者Hcy表达的重要因素。ROC曲线说明Hcy对DR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结论:Hcy、VitB12及叶酸在DR组、DM组及正常对照组中存在差异性表达,其中Hcy可能参与了DR的发病进程,并对DR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且LDL是影响其表达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下载PDF
现代医学研究生科研临床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探索 被引量:4
8
作者 郭毅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第2期97-98,104,共3页
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是学科建设和人才构成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科研及临床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的重要特点。本文作者就医学院校研究生科研临床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一些看法和思路,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医学学科研究生培... 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是学科建设和人才构成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科研及临床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的重要特点。本文作者就医学院校研究生科研临床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一些看法和思路,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医学学科研究生培养的途径与方法,使其更加适应社会发展与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培养
下载PDF
鼻咽癌自适应放疗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宇聪 徐钢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422-426,共5页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首选治疗方法。随着影像导向下放疗技术的发展,自适应放疗(ART)逐渐应用于临床。ART通过动态影像来评判患者解剖和生理变化,或者通过治疗过程中的自反馈信息如肿瘤大小、形态及位置变化,重新优化生成新的放疗计划,以使...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首选治疗方法。随着影像导向下放疗技术的发展,自适应放疗(ART)逐渐应用于临床。ART通过动态影像来评判患者解剖和生理变化,或者通过治疗过程中的自反馈信息如肿瘤大小、形态及位置变化,重新优化生成新的放疗计划,以使靶区剂量达到最大并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本综述从ART的物理学基础、鼻咽癌ART的临床应用现状和进展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自适应放疗 图像引导 再计划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主观性耳鸣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雨寒 杨欣蕙 柯朝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0-553,共4页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无创、无痛且安全可靠的神经调节技术,对主观性耳鸣可能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但目前的研究样本量小,且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离临床常规开展还为时过早,仍需进一步的探索。本文围绕影响rTMS疗效的相关因素,综述...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无创、无痛且安全可靠的神经调节技术,对主观性耳鸣可能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但目前的研究样本量小,且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离临床常规开展还为时过早,仍需进一步的探索。本文围绕影响rTMS疗效的相关因素,综述了近年来rTMS治疗主观性耳鸣的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经颅磁刺激 治疗
下载PDF
耳硬化症镫骨修正术的临床研究现状
11
作者 杨欣蕙 宋雨寒 +1 位作者 龚桃根 柯朝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0-913,共4页
镫骨型耳硬化症患者行首次镫骨手术后,在后续随访中,约10%~20%的患者可能需再次甚至多次镫骨修正术,镫骨修正术的术后效果远低于首次手术,随着修正手术次数的增加,听力改善的效果更差、手术风险更大。文章结合近年相关文献,对镫骨修正... 镫骨型耳硬化症患者行首次镫骨手术后,在后续随访中,约10%~20%的患者可能需再次甚至多次镫骨修正术,镫骨修正术的术后效果远低于首次手术,随着修正手术次数的增加,听力改善的效果更差、手术风险更大。文章结合近年相关文献,对镫骨修正术的手术适应症、术前评估、术中情况及手术处理、术后听力恢复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硬化症 镫骨修正术 镫骨外科手术
下载PDF
肝细胞癌初次药物洗脱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肿瘤客观反应临床预测因素分析
12
作者 张雪莹 孔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86-791,共6页
目的 探讨影响肝细胞癌(HCC)患者初次药物洗脱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后肿瘤客观反应(OR)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接受DEB-TACE治疗的103例HCC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及术后首次随... 目的 探讨影响肝细胞癌(HCC)患者初次药物洗脱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后肿瘤客观反应(OR)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接受DEB-TACE治疗的103例HCC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及术后首次随访影像学资料。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肿瘤影像学反应。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初始OR和完全反应(CR)的临床预测因素。结果 103例患者术后OR比率为65%(n=67),CR比率为18.4%(n=19)。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病因、ALBI分级、血小板计数、肿瘤分布、血管湖、假包膜、强化类型、SACE分级、肿瘤数目、肿瘤最大径、6-and-12肿瘤负荷与初次DEB-TACE后OR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1+2型强化(OR=13.260,95%CI=1.418~123.967,P=0.023)、出现血管湖(OR=10.506,95%CI=1.187~93.000,P=0.035)、存在假包膜(OR=8.064,95%CI=1.483~43.859,P=0.016)、6-and-12肿瘤负荷(OR=3.941,95%CI=1.395~11.128,P=0.010)是初始OR的独立预测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BCLC分期、血小板计数、肿瘤分布、血管湖、强化类型、肿瘤最大径、6-and-12肿瘤负荷与术后初始CR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1+2型强化(OR=7.586,95%CI=1.351~42.604,P=0.021)、单叶肿瘤(OR=7.181,95%CI=1.171~44.136,P=0.033)、6-and-12肿瘤负荷(OR=7.104,95%CI=1.169~43.159,P=0.033)是初始CR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1+2型强化、出现血管湖、存在假包膜及肿瘤负荷≤6、>6且≤12患者初次DEB-TACE后更易OR;1+2型强化、单叶肿瘤及肿瘤负荷≤6患者更倾向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细胞癌 初始反应 6-and-12肿瘤负荷 同质性强化 血管湖
下载PDF
胸部放线菌病44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3
作者 方颖颖 詹丹婷 王凌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1-694,共4页
目的 提高对胸部放线菌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21年12月诊断的胸部放线菌病病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并随访预后。结果 44例胸部放线菌病患者,男36例、女8例,年龄(54.3±14.3)岁。29例(65... 目的 提高对胸部放线菌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21年12月诊断的胸部放线菌病病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并随访预后。结果 44例胸部放线菌病患者,男36例、女8例,年龄(54.3±14.3)岁。29例(65.9%)合并基础疾病,常见临床表现依次为咳嗽33例(75.0%),咯痰26例(59.1%)、咯血15例(34.1%)、发热12例(27.3%)、体重下降10例(22.7%)和胸闷气短9例(20.5%)。胸部CT主要表现为斑片影、结节影、团块影、实变影、空洞、胸腔积液,病灶中央坏死区不强化,边缘强化明显。11例经组织病理确诊。42例患者均送检了下呼吸道样本(肺泡灌洗液、气管镜取痰)病原学培养,20例(47.6%,20/42)放线菌培养阳性。23例(23/44,52.3%)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检出放线菌序列19例,检出率82.6%(19/23),检出序列数为1~1 667,中位数为14。mNGS对放线菌的检出率(82.6%)高于痰培养(43.5%)(P=0.021)。41例患者使用青霉素治疗,3例使用大环内酯类治疗,疗程3~12个月,中位数为6个月。3例因合并器官功能衰竭死亡,4例失访,其他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胸部放线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借助于常规病原学检测手段联合mNGS可以提高疾病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病 疾病特征 诊断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下载PDF
肺磨玻璃阴影的评估和临床意义
14
作者 谢鸿生 刘晶晶 +1 位作者 黄晓翔 杨林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6期949-953,共5页
据2022年的全球癌症报告统计,癌症死亡率持续下降,其中肺癌的死亡率下降最明显(从1990年到2019年,男性肺癌死亡率下降了56%,从2002年到2019年,女性肺癌死亡率下降了32%),然而肺癌的每年死亡人数仍高居第一位,诊断及治疗肺癌意义重大[1]... 据2022年的全球癌症报告统计,癌症死亡率持续下降,其中肺癌的死亡率下降最明显(从1990年到2019年,男性肺癌死亡率下降了56%,从2002年到2019年,女性肺癌死亡率下降了32%),然而肺癌的每年死亡人数仍高居第一位,诊断及治疗肺癌意义重大[1]。随着临床开展低剂量的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死亡率 肺癌死亡率 死亡人数 磨玻璃 低剂量
下载PDF
睑缘深部清洁联合强脉冲光治疗蠕形螨睑缘炎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苏梅 苏静静 +2 位作者 程丹 林宝涛 郭萍 《精准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睑缘深部清洁联合强脉冲光(IPL)对蠕形螨睑缘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确诊为蠕形螨睑缘炎的患者60例(120眼),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睑缘深部清洁组(A组,60眼)及联合IPL组(B组,6... 目的探讨睑缘深部清洁联合强脉冲光(IPL)对蠕形螨睑缘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确诊为蠕形螨睑缘炎的患者60例(120眼),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睑缘深部清洁组(A组,60眼)及联合IPL组(B组,60眼)。比较每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睑缘炎症评分、睑板腺开口评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睑板腺缺失评分及睑缘蠕形螨计数等指标及其治疗前后差值。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OSDI评分、睑缘炎症评分、睑板腺开口评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和蠕形螨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6.880~15.959,P<0.05),而睑板腺缺失程度评分较前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OSDI评分、睑缘炎症评分、睑板腺开口评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和蠕形螨计数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t=2.047~5.685,P<0.05),睑板腺缺失程度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睑缘深部清洁联合IPL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眼部不适感,改善睑板腺分泌状况,减少睑缘蠕形螨数量,从而有效治疗蠕形螨睑缘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炎 螨感染 强脉冲光疗法 睑板腺功能障碍 灌洗疗法
下载PDF
ω-3脂肪酸对脓毒症患者临床预后影响的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晓君 马永辉 +3 位作者 刘振密 陈友莲 刘雪燕 陈怀生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ω-3脂肪酸对脓毒症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33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依据患者是否接受ω-3鱼油脂肪乳治疗分组,303例接受为ω-3鱼油脂肪乳组,余1430例未接受为... 目的回顾性分析ω-3脂肪酸对脓毒症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33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依据患者是否接受ω-3鱼油脂肪乳治疗分组,303例接受为ω-3鱼油脂肪乳组,余1430例未接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常见实验室检查指标、预后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感染种类、APACHE评分、糖尿病、高血压及脑出血发生率、能量供给量、蛋白质、脂肪、肠外营养时间、肠外营养输注途径比较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ω-3鱼油脂肪乳组用药第9d时血清WBC、PCT、AST、T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ω-3鱼油脂肪乳组的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28d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脱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ω-3鱼油脂肪乳组患者的死亡累积风险及病死率较对照组降低。结论ω-3鱼油脂肪乳组患者的死亡积累风险及病死率更低,ω-3鱼油脂肪乳可能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Ω-3鱼油脂肪乳 免疫抑制 病死率 实验室指标
下载PDF
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症59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廖义鸿 韩志萍 +1 位作者 王硕石 翟巾帼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23年第3期22-26,共5页
目的分析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的发病特点、高危因素及妊娠期管理要点,改善孕产妇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5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9例孕产妇VTE患者(其中妊娠期VTE32例,产褥期VTE27例... 目的分析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的发病特点、高危因素及妊娠期管理要点,改善孕产妇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5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9例孕产妇VTE患者(其中妊娠期VTE32例,产褥期VTE27例)的临床资料,包括VTE发病时间、发病部位、发病高危因素(如高龄、既往血栓史、自身免疫抗体异常、易栓症筛查异常、辅助生殖等)、孕产妇结局。结果本研究中孕产妇VTE发病时间常见于晚孕期及产褥期,发病部位以左下肢最常见,高龄、既往VTE病史、剖宫产、卧床≥48小时及易栓症是孕产妇VTE发病高危因素。经积极治疗,大部分结局预后良好。结论对所有孕产妇进行动态VTE评分、规范化筛查及规范治疗,能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妊娠期 产褥期 高危因素
下载PDF
囊胚级别与发育速度对冻融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18
作者 刘锦 许世艳 +2 位作者 宋丽杰 刘新琼 涂文娇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25-129,共5页
目的:比较第5天(D5)和第6天(D6)囊胚冻融移植后临床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429个冻融单囊胚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囊胚形态学评分和发育速度分为D5优质单囊胚组、D6优质单囊胚组、D5可利用单囊胚组和D6可利用单囊胚组,比较不同... 目的:比较第5天(D5)和第6天(D6)囊胚冻融移植后临床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429个冻融单囊胚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囊胚形态学评分和发育速度分为D5优质单囊胚组、D6优质单囊胚组、D5可利用单囊胚组和D6可利用单囊胚组,比较不同发育速度的囊胚移植后临床妊娠率、早期自然流产率及活产率。结果:移植优质单囊胚者,D5组临床妊娠率(67.0%)、活产率(57.3%)高于D6组(52.0%,40.3%),早期自然流产率(13.1%)低于D6组(19.1%)(P<0.05)。移植可利用单囊胚者,D5组临床妊娠率(44.7%)、活产率(34.3%)高于D6组(31.1%,20.9%)(P<0.05),但两组间早期自然流产率(13.7%,21.7%)无差异(P>0.05)。D6优质单囊胚组临床妊娠率、早期自然流产率、活产率与D5可利用单囊胚组无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囊胚发育速度缓慢是临床妊娠(OR=0.57)和早期自然流产(OR=1.76)的危险因素,优质的囊胚形态学评分则是临床妊娠的保护因素(OR=2.45)。结论:综合评估囊胚发育速度和形态学评分更利于临床结局评估,单囊胚移植优选顺序依次为D5优质囊胚、D6优质囊胚、D5可利用囊胚、D6可利用囊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囊胚移植 单囊胚移植 囊胚发育速度 临床妊娠率 早期自然流产率
下载PDF
以肠梗阻、溶血性贫血为临床表现的铅中毒3例
19
作者 邓睿翀 王立生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1期137-138,F0003,共3页
目的 总结铅中毒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深圳市人民医院3例以肠梗阻、溶血性贫血为主要表现的铅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3例患者均以腹痛起病,辅助检查提示不完全性... 目的 总结铅中毒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深圳市人民医院3例以肠梗阻、溶血性贫血为主要表现的铅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3例患者均以腹痛起病,辅助检查提示不完全性肠梗阻,实验室检查可见溶血性贫血,血铅含量均大于400μg/L,诊断为铅中毒。出院后转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进一步诊治。结论 铅中毒患者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多无特异性,容易导致误诊和漏诊。临床工作中诊治不明原因腹痛、溶血性贫血患者时,需警惕慢性铅中毒的可能。在我国,药源性铅中毒是非职业接触铅中毒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相关人群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
下载PDF
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和护理研究
20
作者 王青玲 王晓兰 +2 位作者 黄凤如 丰李红 李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4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00例妇科行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周静脉留置针敷贴固定方式固定。观察组采用改良留置针固定方式固定。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00例妇科行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周静脉留置针敷贴固定方式固定。观察组采用改良留置针固定方式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置入后不同时间点(24、48、72、96 h)未重新加固情况,更换敷贴次数及敷贴卷边、疑似感染、导管滑脱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置入后24、48、72、96 h未重新加固率分别为80.0%、66.7%、42.7%、3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3%、48.0%、13.3%、2.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敷贴卷边发生率6.7%、疑似感染发生率1.3%、导管滑脱发生率0.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3%、6.7%、4.7%,更换敷贴次数(0.5±0.1)次少于对照组的(1.1±0.3)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法可显著降低敷贴卷边发生率,增强静脉留置针固定的稳定性,提升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固定法 敷贴 卷边 导管滑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