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境外学生口腔医学临床实习期间存在问题探讨
1
作者 赖仁发 陈铁 +2 位作者 刘湘宁 谢黎 沈山 《广东牙病防治》 2009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针对境外学生的特点,探讨口腔医学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提高实习质量。方法让学生认识口腔医学学习的重要性、实用性,教学中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从而深化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结果通过多年的临床教学实践,有效地让境外学生... 目的针对境外学生的特点,探讨口腔医学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提高实习质量。方法让学生认识口腔医学学习的重要性、实用性,教学中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从而深化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结果通过多年的临床教学实践,有效地让境外学生克服了松散的习性,保证了临床实习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世界各地输送合格的口腔医学人才。结论通过加强认识口腔医学的重要性、横向比较和展望美好未来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境外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教学 临床实习质量 学习兴趣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探讨活血化瘀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倩 赖仁发 刘湘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5-470,共6页
基于GEO数据库挖掘OLP的潜在治疗靶点,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活血化瘀方治疗OLP的主要化学成分、潜在作用靶点与治疗机制。采用R语言爬取GEO数据库中GSE52130数据集,通过差异分析得出OLP的异常表达基因;基于TCMSP数据库获取活血化瘀方中相... 基于GEO数据库挖掘OLP的潜在治疗靶点,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活血化瘀方治疗OLP的主要化学成分、潜在作用靶点与治疗机制。采用R语言爬取GEO数据库中GSE52130数据集,通过差异分析得出OLP的异常表达基因;基于TCMSP数据库获取活血化瘀方中相关化学成分与靶点,利用Perl、Cytoscape软件和String绘制该药方成分-靶点网络与蛋白-蛋白互作网络;通过R语言完成关键靶基因的基因本体论(GO)分析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结果表明:活血化瘀方治疗OLP的关键化学成分共28个,包括槲皮素、山奈酚、豆甾醇等;核心作用靶点共13个,包括IL-1β、PTGS2(COX-2)、MAO等。KEGG分析发现活血化瘀方可影响神经递质代谢、巨细胞病毒感染、AGE-RAGE等通路,为后续中医药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方 口腔扁平苔藓 网络药理学 作用靶点 治疗机制
下载PDF
CBCT在口腔种植学教育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沈山 江玉旺 《广东科技》 2014年第24期171-172,共2页
口腔种植是一门方兴未艾的新兴学科,在临床上已获得巨大成功并为广大缺牙患者带来了福音。相对滞后、传统的教学方法受限于临床小术野,操作不容易被现场观察以及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使理论和现实难以得到完美统一。CBCT技术则可通过数... 口腔种植是一门方兴未艾的新兴学科,在临床上已获得巨大成功并为广大缺牙患者带来了福音。相对滞后、传统的教学方法受限于临床小术野,操作不容易被现场观察以及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使理论和现实难以得到完美统一。CBCT技术则可通过数字化信息技术保存病患资料、重建病患口腔内环境,并完美再现病患于医学生面前。同时,通过模拟手术场景,便于学生认识种植体与种植区域的关系,与传统的PBL、CBS教学法结合,已成为口腔种植中的一项重要辅助教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下载PDF
前牙全瓷美容修复规范化操作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3
4
作者 林雪莹 罗珍 刘湘宁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3-965,共3页
目的探讨前牙全瓷美容修复规范化操作的护理配合。方法配合医生完成前牙全瓷美容修复规范化操作38例,共228颗修复体。修复前做好医患沟通;治疗中配合医生完成牙体预备、纤维桩的粘接和树脂核的堆塑、制取印模、全瓷冠和贴面的粘接;修复... 目的探讨前牙全瓷美容修复规范化操作的护理配合。方法配合医生完成前牙全瓷美容修复规范化操作38例,共228颗修复体。修复前做好医患沟通;治疗中配合医生完成牙体预备、纤维桩的粘接和树脂核的堆塑、制取印模、全瓷冠和贴面的粘接;修复前、中、后的医学数码摄影进行护理配合;以及修复后进行口腔卫生指导。结果修复后即刻、半年及1年复诊,38例患者均对前牙美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规范化操作是影响前牙全瓷美容修复效果的重要因素,熟练规范的护理配合有助于缩短患者的就诊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容修复 规范化操作 护理 瓷贴面 全瓷冠
下载PDF
直接法纤维增强复合桥在牙周炎病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湘宁 周磊 +3 位作者 赖仁发 谢黎 李少冰 张晔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0-315,共6页
目的:评价前牙区直接法纤维增强复合桥(FRC bridge)修复单颗切牙缺失伴邻牙松动的牙周炎病例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直接法FRC bridge连接所有同颌前牙修复单颗切牙缺失伴邻牙松动的牙周炎病例12例,以弹性义齿修复14例同类病例作为对照... 目的:评价前牙区直接法纤维增强复合桥(FRC bridge)修复单颗切牙缺失伴邻牙松动的牙周炎病例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直接法FRC bridge连接所有同颌前牙修复单颗切牙缺失伴邻牙松动的牙周炎病例12例,以弹性义齿修复14例同类病例作为对照,修复后1、6及18个月随访,对临床修复效果以及牙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修复后1、6或18个月,直接法FRC bridge修复组和对照组解剖外形和边缘适应性均优于弹性义齿修复组(P<0.05);牙周袋探诊深度(PD)及探诊出血指数(BOP)随着观察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小;修复前后PD、BOP、牙齿松动度(TM)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直接法FRC bridge修复单颗切牙缺失伴邻牙松动的牙周炎病例,能达到良好的临床美学修复效果,并可改善邻牙牙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法 纤维增强复合桥 切牙缺失 牙周炎 纤维带
下载PDF
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在上颌后牙骨量不足病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婷薇 黄凤琼 +1 位作者 唐昭 刘卫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剩余骨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冲顶式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4例患者,共植入33颗种植体,均采用冲顶式上颌窦内提升术,在植骨的情况下同期植入种植体.结果:上颌窦底平均增加骨高度(5.9±2.8)mm,... 目的:探讨剩余骨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冲顶式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4例患者,共植入33颗种植体,均采用冲顶式上颌窦内提升术,在植骨的情况下同期植入种植体.结果:上颌窦底平均增加骨高度(5.9±2.8)mm,所有种植体均完成冠修复,义齿修复后功能良好.结论:剩余牙槽骨高度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冲顶式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安全可行,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引起种植困难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高度 上颌窦内提升 种植体
下载PDF
两种分体桩高嵌体修复无髓磨牙牙体缺损的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湘宁 周磊 +1 位作者 熊坤 李少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4-538,共5页
目的:评价纤维分体桩超瓷高嵌体和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修复无髓磨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用纤维分体桩超瓷高嵌体(n=64)和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n=35)修复牙冠过短且龈高度过低、牙体一壁或多壁缺损至龈下1 mm以内无髓磨牙99颗,修复... 目的:评价纤维分体桩超瓷高嵌体和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修复无髓磨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用纤维分体桩超瓷高嵌体(n=64)和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n=35)修复牙冠过短且龈高度过低、牙体一壁或多壁缺损至龈下1 mm以内无髓磨牙99颗,修复后2周、6个月、18个月随访,参照美国公共卫生署修正标准对临床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修复后2周、6个月或18个月,纤维分体桩超瓷高嵌体和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在各评价项目上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纤维分体桩超瓷高嵌体对牙冠过短且龈高度过低、牙体一壁或多壁缺损至龈下1 mm以内无髓磨牙牙体缺损进行修复,可以获得与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一样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体桩 高嵌体 无髓磨牙缺损 纤维桩 超瓷 金合金
下载PDF
后牙种植义齿单冠修复两种固位方式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陈铁 赵清桐 谢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螺丝固位与黏结固位后牙种植义齿单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上下颌牙列后牙缺损患者35例共48枚种植体,其中22枚采用螺丝固位修复体,26枚采用黏结固位修复体。分别于修复后12个月复诊,检测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改良菌... 目的:探讨螺丝固位与黏结固位后牙种植义齿单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上下颌牙列后牙缺损患者35例共48枚种植体,其中22枚采用螺丝固位修复体,26枚采用黏结固位修复体。分别于修复后12个月复诊,检测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出血指数(mSBI)等临床指标以及患者对种植义齿的美观满意度。结果:螺丝固位组及黏结固位组平均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0.486±0.011)mm和(0.465±0.008)mm;螺丝组与黏结组mPLI平均水平(P50)均为1,mSBI平均水平P50亦均为1;两组美观满意度平均得分P50为1。统计结果显示螺丝固位组与黏结固位组间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mPLI、mSBI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牙区螺丝固位与黏结固位种植义齿短期临床修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丝固位 黏结固位 种植义齿
下载PDF
短纤维带联合树脂粘接技术治疗后牙食物嵌塞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0
9
作者 文冲 李林蔚 +1 位作者 刘湘宁 马淑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7-772,共6页
目的:评价短纤维带联合树脂粘接技术微创修复后牙垂直型食物嵌塞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牙垂直型食物嵌塞病例共98例(共135个嵌塞单位),采用石英短纤维带与纳米树脂联合及单纯纳米树脂充填术(联合法)治疗73个嵌塞单位,树脂直接充填(... 目的:评价短纤维带联合树脂粘接技术微创修复后牙垂直型食物嵌塞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牙垂直型食物嵌塞病例共98例(共135个嵌塞单位),采用石英短纤维带与纳米树脂联合及单纯纳米树脂充填术(联合法)治疗73个嵌塞单位,树脂直接充填(充填法)62个嵌塞单位。修复后12、24、36个月随访,参照美国公共卫生署修正标准以及食物嵌塞的改善状况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修复后12、24、36个月联合法治愈率分别为97.3%、97.3%和95.9%,无效率均为0;充填法治愈率分别为85.5%、82.2%和82.2%,无效率分别为4.8%、11.3%和12.9%(组间比较,P<0.05)。结论:短纤维带联合树脂粘接技术治疗活髓后牙的垂直型食物嵌塞,可以在微创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带 树脂粘接 后牙垂直型食物嵌塞 微创
下载PDF
壳聚糖/β-磷酸三钙/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注射性复合体修复兔下颌骨缺损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清桐 赖仁发 +1 位作者 汪距 李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1期10065-10068,共4页
背景:传统固态组织工程骨不能满足口腔颌面外科不规则骨缺损的修复,液态细胞和生长因子难以在其中达到均匀分布。随着微创伤外科技术的发展,研制和应用可注射性骨替代材料己成为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目的:观察壳聚糖/β-磷酸三钙/重组... 背景:传统固态组织工程骨不能满足口腔颌面外科不规则骨缺损的修复,液态细胞和生长因子难以在其中达到均匀分布。随着微创伤外科技术的发展,研制和应用可注射性骨替代材料己成为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目的:观察壳聚糖/β-磷酸三钙/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chitosan/beta-tricalcium phosphate/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CS/β-TCP/rhBMP-2)可注射性复合物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5/2009-03在暨南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室完成。材料:应用液态壳聚糖和固态β-磷酸三钙体外混合形成的复合体为支架,加入rhBMP-2冻干粉,制成可注射性人工骨。方法: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双侧下颌骨缺损,随机分为4组:①CS/β-TCP/rhBMP-2组:将1mLCS/β-TCP/rhBMP-2复合物无针头注射器注入颌骨缺损部。②CS/β-TCP组:将0.5mLCS/β-TCP复合物用无针头注射器注入颌骨缺损部。③自体骨组:植入髂嵴处的骨质。④空白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主要观察指标:术后2,4,8周取材后行苏木精-伊红染色、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材料降解及新骨生成情况,并应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骨矿物密度,以探明成骨的质量和成骨速度。结果:①CS/β-TCP/rhBMP-2组的骨痂量与自体骨组相当,而多于其他组。②各时间点CS/β-TCP/rhBMP-2组、自体骨组骨基质比CS/β-TCP组和空白对照组多。③术后8周,CS/β-TCP/rhBMP-2组材料与周围骨床形成骨性结合,间隙基本消失;其他实验组间隙也有所减小,材料降解明显,界面处不能看到完整材料结构。④术后各组骨缺损区随时间延长密度逐渐增大,CS/β-TCP/rhBMP-2组术后2,4,8周骨密度值明显优于CS/β-TCP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①CS/β-TCP/rhBMP-2复合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骨引导及骨诱导能力。②CS/β-TCP可作为rhBMP-2良好的注射性载体,有希望成为微创外科修复骨缺损的新型可注射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β-磷酸三钙 骨形成蛋白 可注射 支架
下载PDF
纤维分体桩高嵌体修复低牙合龈距后牙残冠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湘宁 周磊 +4 位作者 赖仁发 谢黎 李少冰 张晔 熊坤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99-403,共5页
目的:评价含有纤维分体桩的钴铬合金烤瓷高嵌体以及二氧化锆全瓷高嵌体修复低龈距后牙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含纤维分体桩的钴铬合金烤瓷高嵌体、二氧化锆全瓷高嵌体以及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修复低龈距后牙残冠90个,修复后2周、6... 目的:评价含有纤维分体桩的钴铬合金烤瓷高嵌体以及二氧化锆全瓷高嵌体修复低龈距后牙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含纤维分体桩的钴铬合金烤瓷高嵌体、二氧化锆全瓷高嵌体以及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修复低龈距后牙残冠90个,修复后2周、6个月、24个月随访,对解剖形态、边缘适合性、边缘着色、表面质地、继发龋等临床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3种分体桩高嵌体之间以及每种分体桩高嵌体于修复后2周、6个月、24个月之间在各评价项目上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含纤维分体桩的钴铬合金烤瓷高嵌体及二氧化锆全瓷高嵌体对低龈距后牙残冠进行修复,可获得与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一样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而且烤瓷和全瓷高嵌体更加美观,可适应不同层次的修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分体桩 高嵌体 低龈距 钴铬合金烤瓷 二氧化锆
下载PDF
应用耳后发迹切口区域切除腮腺后下极良性肿物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清桐 沈山 张春雷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后下极良性肿瘤改良切口及术式的临床效果及其合理性。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耳后发迹切口行保留腮腺咬肌筋膜、保留耳大神经和腮腺区域切除术的腮腺良性肿瘤改良术式,第2组传统的"S"形切口行传统腮腺浅叶... 目的:探讨腮腺后下极良性肿瘤改良切口及术式的临床效果及其合理性。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耳后发迹切口行保留腮腺咬肌筋膜、保留耳大神经和腮腺区域切除术的腮腺良性肿瘤改良术式,第2组传统的"S"形切口行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术后随访2~4年。记录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临床检查暂时性面瘫和术后肿瘤复发情况,行Minor试验,问卷调查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耳垂区感觉及面部畸形情况。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或2检验。结果:两组对比显示腮腺良性肿瘤改良术式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暂时性面瘫显著低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涎瘘和术后肿瘤复发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微量淀粉碘试验结果和患者疤痕满意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保留耳大神经,耳垂区麻木症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应用耳后发迹切口腮腺良性肿瘤改良术式可以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显著地减少味觉出汗综合征、耳垂区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患者术后面部畸形也获得良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后下极良性肿瘤 腮腺区域切除术 耳后发迹切口 并发症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注射剂对下颌骨量的扩增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赖仁发 刘湘宁 +3 位作者 赵清桐 汪炬 弓健 李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06-2110,共5页
背景:对牙槽骨骨量需要扩增的患者而言,固态的支架材料并不太适用。寻找具有流动性和黏附能力、不占体积的材料是目前研究热点。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 背景:对牙槽骨骨量需要扩增的患者而言,固态的支架材料并不太适用。寻找具有流动性和黏附能力、不占体积的材料是目前研究热点。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rhBMP-2)注射剂对兔下颌骨量的扩增作用。方法:60只兔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rhBMP-2-SH组、rhBMP-2组、SH组分别于双侧下颌骨膜下置入rhBMP-2-SH复合物0.2mL、rhBMP-20.5mg、SH0.2mL。空白对照组双侧均切开后不作处理即关闭伤口。术后第2,4,8周分批处死动物。处死前作99Tcm-MDP骨显像;处死后切取标本作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胶原I免疫组化、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含量检测。结果与结论:①rhBMP-2-SH组99Tcm-MDP骨显像下颌骨感兴趣区计数比值于2,8周时高于其他各组(P<0.05),4周时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②组织学观察rhBMP-2-SH组于术后2周即有新生骨小梁生成,至8周钙化成板层骨块,并且4周时可见透明软骨细胞出现,胶原Ⅰ免疫组化只在2周骨基质中呈强阳性表达。③rhBMP-2-SH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并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P<0.01)。④rhBMP-2-SH组骨钙素含量于4周及8周时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并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P<0.01)。提示rhBMP-2-SH注射剂能于兔下颌骨表面稳定地形成新骨从而达到骨量扩增效应。成骨方式为混合型成骨方式,以膜内成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透明质酸钠 注射型 载体 骨量扩增
下载PDF
rhBMP-2/SH复合物对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孔卫东 张武 +3 位作者 李小兰 邓国珍 张华 黄风琼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7-409,共3页
目的评价rhBMP-2/SH复合物对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作用。方法实验选用新西兰大白兔12只,每只动物每侧胫骨植入rhBMP-2/SH/微种植体(实验组)、微种植体(对照组)各1枚;术后2、4、8周处死动物进行微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形态学观察与微种植体-... 目的评价rhBMP-2/SH复合物对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作用。方法实验选用新西兰大白兔12只,每只动物每侧胫骨植入rhBMP-2/SH/微种植体(实验组)、微种植体(对照组)各1枚;术后2、4、8周处死动物进行微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形态学观察与微种植体-骨界面剪切力的测量。结果在2、4、8周时,实验组rh-BMP-2/SH/微种植体周围胫骨表面有新骨生成,术后4周和8周时rhBMP-2/SH/微种植体骨质附着量多于单纯微种植体。实验组的剪切力分别为(121.52±20.32)、(213.78±25.30)、(252.15±36.96)N;对照组的剪切力分别为(124.32±18.25)、(175.63±23.45)、(201.07±33.49)N;术后4周和8周时实验组的剪切力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MP-2/SH复合物可以促进微种植体周围新骨形成,增加骨皮质厚度、骨结合率,从而增加微种植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 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 透明质酸钠
下载PDF
脉冲Nd∶YAG激光刻蚀牙釉质对牙釉质形态及其抗剪切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海云 陈铁 谢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研究激光刻蚀牙釉质对其形态的影响,测量激光刻蚀釉质后其抗剪切强度能否达到临床要求。方法:选择55颗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5组。实验组4组分别接受不同电流强度的激光照射。对照组用体积分数37%磷酸酸蚀。5组每组随机抽取一颗离体... 目的:研究激光刻蚀牙釉质对其形态的影响,测量激光刻蚀釉质后其抗剪切强度能否达到临床要求。方法:选择55颗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5组。实验组4组分别接受不同电流强度的激光照射。对照组用体积分数37%磷酸酸蚀。5组每组随机抽取一颗离体牙进行电镜扫描。其余50颗离体牙黏结金属托槽,测量抗剪切强度。结果:对照组釉质表层均匀脱钙,呈凹凸不平的粗糙面,实验组可以看到类似的效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两比较抗剪切强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证实激光刻蚀釉质可以获得与体积分数37%磷酸酸蚀相似的微观结构。②激光刻蚀釉质后黏结托槽其抗剪切强度并不能达到临床治疗要求。③激光刻蚀釉质对髓腔温度的影响与其对抗剪切强度的影响成反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刻蚀 牙釉质 剪切强度
下载PDF
超声骨刀在种植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旭锋 陈铁 赖仁发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44-46,共3页
在种植外科领域中,骨切割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截骨器械,超声骨刀显示出其具有软组织保护、振动少等独特的优点,保证了手术的精确、高效、安全。目前,其已在种植外科中有较多的应用。本文就超声骨刀的工作原理、特点及... 在种植外科领域中,骨切割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截骨器械,超声骨刀显示出其具有软组织保护、振动少等独特的优点,保证了手术的精确、高效、安全。目前,其已在种植外科中有较多的应用。本文就超声骨刀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在种植外科中的应用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 骨切割 种植外科
下载PDF
防治牙槽嵴萎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海云 钟梅 赖仁发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6年第1期44-47,共4页
牙齿拔除后剩余牙槽骨的吸收是影响缺失牙患者健康的重要口腔疾病之一。多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和应用了各种方法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本文综述了即刻种植、植骨术、牵张成骨术等几种主要的技术,指出了各种技术的优点及局限性,同时指... 牙齿拔除后剩余牙槽骨的吸收是影响缺失牙患者健康的重要口腔疾病之一。多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和应用了各种方法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本文综述了即刻种植、植骨术、牵张成骨术等几种主要的技术,指出了各种技术的优点及局限性,同时指出了防治牙槽嵴萎缩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萎缩 即刻种植 植骨术 牵张成骨术
下载PDF
超声刀在面神经解剖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智强 陈旭锋 +3 位作者 唐菁霞 赵清桐 贺文鹏 赖仁发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40-1541,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面神经解剖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需行腮腺区域性及肿物切除术的4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常规术式行腮腺区域性及肿物切除。观察组采用超声刀切割,对照组采用丝线结扎或电刀凝固的方法处理血管。记录两组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面神经解剖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需行腮腺区域性及肿物切除术的4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常规术式行腮腺区域性及肿物切除。观察组采用超声刀切割,对照组采用丝线结扎或电刀凝固的方法处理血管。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48 h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4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手术时间、48 h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超声刀在面神经解剖术中具有手术时间短、止血效果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刀 面神经解剖 腮腺
下载PDF
新型两亲性共聚物复合骨形成蛋白修复兔下颌骨缺损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智强 赖仁发 +1 位作者 缪婧 周长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6946-6949,共4页
目的:由于PLA-PVP两亲性共聚物具有亲-疏水微相分离的结构,与人体内血管结构相似,非常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和生长。实验观察应用聚乳酸以及PLA-PVP/rhBMP-2复合物修复兔下颌骨缺损过程中材料与颌骨的结合况及颌骨缺损的修复情况,验证PLA-PV... 目的:由于PLA-PVP两亲性共聚物具有亲-疏水微相分离的结构,与人体内血管结构相似,非常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和生长。实验观察应用聚乳酸以及PLA-PVP/rhBMP-2复合物修复兔下颌骨缺损过程中材料与颌骨的结合况及颌骨缺损的修复情况,验证PLA-PVP作为人工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03在暨南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室完成。①造模: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6只,用牙科电钻在双侧下颌骨下缘造成约15mm×6mm范围的全层骨缺损,然后随机分为4组,rhBMP-2/PLA-PVP组8只,植入复合有rhBMP-2的PLA-PVP两亲性共聚物;PLA-PVP组8只,植入PLA-PVP两亲性共聚物;PLA组8只,植入PLA;对照组2只,不植入任何材料。前3组分别于2,4,8及12周各处死2只,对照组2只于术后12周处死。②观察指标:取材后行X射线、苏木精-伊红染色及电镜观察材料降解及新生骨生长情况,并应用Lunar Prodigy骨密度仪检测骨矿物质密度,以探明成骨的质量和成骨速度。结果:①各组材料植入后无感染和排斥反应,组织学及扫描电镜显示各组随时间的增长材料逐渐降解,新生骨组织逐渐替换材料并修复缺损区。②术后骨密度测量显示各组材料骨修复区随时间的增长密度逐渐增大,PLA-PVP/rhBMP-2组术后2,4,8,12周骨密度值明显优于PLA-PVP组和PLA组(P<0.01),PLA-PVP组优于PLA组(P<0.01)。③术后12周,PLA-PVP完全降解,PLA则有部分残留,对照组骨缺损区未能修复。结论:①PLA-PVP/rhBMP-2复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诱导成骨能力。②PLA-PVP生物相容性好,效果优于聚乳酸,可作为骨形成蛋白2的有效载体,有希望成为修复骨缺损的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共聚物(PLA-PVP) 骨形成蛋白 聚乳酸 颌骨缺损
下载PDF
骨移植材料成骨效能检测指标及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泽键 赖仁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793-796,共4页
目前,临床上对于骨移植材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各种类型的骨移植材料已经在实验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逐渐进入临床应用研究阶段,评价骨移植材料成骨效能的指标也愈来愈多样化,各项指标之间各有侧重,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材料的骨修... 目前,临床上对于骨移植材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各种类型的骨移植材料已经在实验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逐渐进入临床应用研究阶段,评价骨移植材料成骨效能的指标也愈来愈多样化,各项指标之间各有侧重,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材料的骨修复能力。本文通过检索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文章,对各项评价骨材料成骨效能的检测指标及其对应的检测方法做了如下总结。本文将成骨效能的检测指标归纳为新骨形成,微血管形成,成骨活性标志物的表达,骨组织形态及生物强度检测等几个方面,根据检测指标的需要,对各种特异性检测方法也作了总结,现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材料 检测指标 成骨效能 临床应用 微血管形成 骨组织形态 特异性检测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