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估图像均一化联合逆相位编码DWI序列对婴幼儿颅脑图像高信号伪影的校正效果
1
作者 徐启飞 李白鸽 +3 位作者 张玉松 朱时才 王厚军 张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评估图像均一化联合逆相位编码的DWI序列(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with phased array unifor‐mity enhancement and reverse phase-encoding polarity,PURE-R-DWI)对婴幼儿颅脑图像高信号伪影的校正效果。方法选取51例因... 目的探讨评估图像均一化联合逆相位编码的DWI序列(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with phased array unifor‐mity enhancement and reverse phase-encoding polarity,PURE-R-DWI)对婴幼儿颅脑图像高信号伪影的校正效果。方法选取51例因早产或有神经系统症状的0~2岁婴幼儿,首先采用1.5 T MRI常规DWI和PURE-R-DWI序列两种扫描方案行水模扫描;然后对患儿分别行两种方案DWI扫描,由2位放射科高年资医师对获得的全脑图像采取双盲法阅片,并对颅脑图像高信号伪影主观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对评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水模图像和婴幼儿全脑图像方面,PURE-R-DWI序列的图像质量均优于常规DWI;PURE-R-DWI序列的图像伪影评分较常规DWI序列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49,P<0.05)。结论PURE-R-DWI序列能够有效校正婴幼儿颅脑图像高信号伪影,明显提高图像质量,可替代常规DWI在婴幼儿颅脑MRI检查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颅脑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FinnGen数据库介绍与数据提取方法
2
作者 许奕娴 田国祥 +6 位作者 郑炘凯 沈思 叶新苗 卢浩 李媛洁 吕军 王昊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29-532,共4页
FinnGen研究项目是一个规模庞大的遗传学研究计划,自2017年起,致力于通过分析芬兰人群的遗传数据及其与国家级电子医疗记录之间的关联,以深化对人类健康的理解。该项目计划收集约500,000个样本,占据芬兰总人口的10%。FinnGen利用国家级... FinnGen研究项目是一个规模庞大的遗传学研究计划,自2017年起,致力于通过分析芬兰人群的遗传数据及其与国家级电子医疗记录之间的关联,以深化对人类健康的理解。该项目计划收集约500,000个样本,占据芬兰总人口的10%。FinnGen利用国家级生物银行收集样本,并与众多健康机构、大学、医疗机构、生物银行及国际制药公司展开合作。本研究详细介绍了用户如何在FinnGen平台上下载和利用数据,目的在于促进学术交流和沟通,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更高质量的科研数据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nGen数据库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纵向研究 下载数据
下载PDF
伴平滑肌瘤样间质的肾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苏海薇 张凌滔 史长征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7-228,共2页
病例女,69岁,因胃部间质瘤破溃并上消化道出血入院,行全腹部CT扫描时发现左肾下极占位,CT平扫图像示左肾下极皮质内一类圆形稍低密度影(图1),边界尚清楚,大小约2.0 cm×2.0 cm×2.6 cm,CT值约27~39 HU,增强扫描呈渐进性明显强化... 病例女,69岁,因胃部间质瘤破溃并上消化道出血入院,行全腹部CT扫描时发现左肾下极占位,CT平扫图像示左肾下极皮质内一类圆形稍低密度影(图1),边界尚清楚,大小约2.0 cm×2.0 cm×2.6 cm,CT值约27~39 HU,增强扫描呈渐进性明显强化,皮质期CT值约64~93 HU,髓质期CT值约111~118 HU,分泌期CT值约126~132 HU(图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半定量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及全定量灌注参数在子宫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郭永梅 江新青 +2 位作者 刘国顺 黄云海 徐向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57-1364,共8页
目的:探讨3.0T动态增强MRI半定量信号强度-时间(signal intensity-time,SI-Time)曲线及全定量灌注参数在子宫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子宫恶性肿瘤20例,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22例。均行3.0T动态增强MRI扫描,并使... 目的:探讨3.0T动态增强MRI半定量信号强度-时间(signal intensity-time,SI-Time)曲线及全定量灌注参数在子宫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子宫恶性肿瘤20例,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22例。均行3.0T动态增强MRI扫描,并使用Siemens Tissue 4D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勾画感兴趣区并绘制SI-Time曲线。进一步测得感兴趣区的容积定量灌注参数值: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对良、恶性病变组的SI-Time曲线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良、恶性病变组的定量灌注参数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结果:20例恶性肿瘤中宫颈癌12例,内膜癌8例;22例良性病变中13例为平滑肌瘤,3例为子宫内膜息肉,3例内膜增生,3例为子宫腺肌症。良性组以I型曲线(59.1%)为主;恶性组以II型曲线(65.0%)为主。不同类型的SI-Time曲线在良恶性病变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若以I型曲线作为诊断子宫良性病变的标准,II和III型曲线作为诊断子宫恶性病变的标准,则诊断灵敏度为90%,特异性为59.1%,阳性预测值为66.7%,阴性预测值为86.7%。恶性病变组Ve值比良性病变组[(0.477±0.143)vs(0.589±0.176),P=0.004]和对照组[(0.477±0.143)vs(0.614±0.146),P=0.004]均低;恶性病变组Ktrans值比对照组低[(0.178±0.067)min-1 vs(0.263±0.111)min-1,P=0.003];良性病变组Ktrans比对照组低[(0.182±0.096)min-1 vs(0.263±0.111)min-1,P=0.011]。结论:动态增强MRI半定量SI-Time曲线及全定量灌注参数值在子宫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积极意义,可作为常规MRI形态学诊断的有效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新生物 动态增强磁共振 信号强度-时间曲线 灌注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病变^(18)F-FDGPET/CT与PET/MR比较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程勇 白乐 +5 位作者 尚靖杰 唐勇进 郭斌 弓健 凌雪英 徐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比较^(18)F-FDG PET/CT与PET/MR显像对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FLLs患者的临床资料、^(18)F-FDG全身PET/CT及上腹部MR扫描图像。比较CT、MRI、PET、PET/CT及PET/MR对FLLs的检出率。结果 41例FLLs患... 目的比较^(18)F-FDG PET/CT与PET/MR显像对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FLLs患者的临床资料、^(18)F-FDG全身PET/CT及上腹部MR扫描图像。比较CT、MRI、PET、PET/CT及PET/MR对FLLs的检出率。结果 41例FLLs患者中共检出69个病灶,包括肝脏良性病灶22个、肝细胞癌(HCC)17个、转移瘤30个。CT、MRI、PET、PET/CT及PET/MR对FLLs的总体检出率分别为72.46%(50/69)、94.20%(65/69)、55.07%(38/69)、79.71%(55/69)及100%(69/69)。PET/MR对肝脏良性病灶及HCC的检出率(22/22,100%;17/17,100%)均高于PET/CT(13/22,59.09%;12/17,70.59%;P均<0.05),二者对转移瘤的检出率均为100%(30/30)。结论PET/MR对FLLs的检出率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局灶性病变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膝关节滑膜病变的MR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2
6
作者 马立恒 彭振鹏 +4 位作者 张朝晖 陈应明 肖萍 孟悛非 刘斯润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滑膜病变的MR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33例经病理确诊的膝关节滑膜病变的磁共振检查资料,以T1WI上邻近正常肌肉组织的MR信号为参照,将膝关节滑膜病变分为含T2WI低信号的病变和不含T2WI低信号的病变,回顾性分析其MR表现... 目的:探讨膝关节滑膜病变的MR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33例经病理确诊的膝关节滑膜病变的磁共振检查资料,以T1WI上邻近正常肌肉组织的MR信号为参照,将膝关节滑膜病变分为含T2WI低信号的病变和不含T2WI低信号的病变,回顾性分析其MR表现,并结合相应的大体及组织学所见,探讨MR对膝关节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含T2WI低信号的病变包括局灶型腱鞘巨细胞瘤3例、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3例和滑膜结核5例;不含T2WI低信号的病变包括类风湿关节炎4例、慢性滑膜炎3例、关节内非特异性炎症4例和慢性化脓性滑膜炎1例。所有病例MR成像的共同特征为滑膜不均匀增厚,部分呈结节状或绒毛状改变,但其病变分布、信号特点及邻近结构受累程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结论:以T1WI上邻近正常肌肉组织的MR信号为参照,将膝关节滑膜病变分为含T2WI低信号的病变和不含T2WI低信号的病变有利于明晰诊断思路。对于含T2WI低信号的病变,可利用MR不同序列信号特点反映组织不同生化成分的特性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滑膜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正常及滑膜病变者膝关节MR间接造影检查 被引量:6
7
作者 马立恒 刘斯润 +2 位作者 邓德茂 吴何嘉 陈汉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81-584,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及滑膜病变者膝关节间接MR造影表现,评估MR间接膝关节造影的价值。方法:25例成年人共25个膝关节,正常组20例,临床拟诊膝关节滑膜病变者5例。所纳入的MR扫描序列为矢状位、轴位3D-SPGRT1WI及矢状位SET1WI脂肪抑制序列。对... 目的:探讨正常及滑膜病变者膝关节间接MR造影表现,评估MR间接膝关节造影的价值。方法:25例成年人共25个膝关节,正常组20例,临床拟诊膝关节滑膜病变者5例。所纳入的MR扫描序列为矢状位、轴位3D-SPGRT1WI及矢状位SET1WI脂肪抑制序列。对比剂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注射剂量0.2mmol/kg。扫描时间窗为:平扫、经肘静脉注入对比剂后立即、2h及4h。选择矢状位髌上滑膜囊为感兴趣区,测量其内关节液信号强度,计算其与腘窝后方空气本底的信号强度比。统计分析正常及滑膜病变者关节液各时段强化差异。结果:正常组经肘静脉注入对比剂后2h,髌上滑膜囊内关节液显著强化,4h后其信号强度比与平扫无显著差异。滑膜病变组中,经手术证实3例为滑膜结核,2例为慢性非特异性滑膜炎,注入对比剂后4h关节液强化程度高于2h,平扫及增强后立即扫描无显著差异。结论:滑膜正常者膝关节腔内对比剂吸收较快,而滑膜病变者关节液强化延迟。MR间接膝关节造影在滑膜强化期能很好显示病变滑膜的形态改变并提供血供变化信息,在关节液强化期可显示关节内结构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滑膜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320排CT灌注成像评价兔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4
8
作者 徐春雪 王晓白 +5 位作者 张艳 张红 李承志 关敏 章文涛 白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51-1155,共5页
目的观察兔下肢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CT灌注成像(CTPI)参数的演变规律及与血清酶学检测指标(CK、LDH、MDA、SOD)的相关性。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组与假手术组。将I/R组分为再灌注即刻、6、12、24h亚组,每组6只,... 目的观察兔下肢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CT灌注成像(CTPI)参数的演变规律及与血清酶学检测指标(CK、LDH、MDA、SOD)的相关性。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组与假手术组。将I/R组分为再灌注即刻、6、12、24h亚组,每组6只,分别在右下肢缺血3h后再灌注即刻、6h、12h、24h时间点行双下肢CTPI并采血,得到CT灌注值血流量(AF)、血容量(BV)、对比剂清除率(C),计算右下肢与左下肢各参数的比值,即rAF、rBV、rC,并测定血清CK、LDH、MDA、SOD;最后分别对rAF、rBV、rC与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再灌注即刻、6、12、24h亚组的rAF均值分别为0.92±0.14、0.89±0.12、0.88±0.20、0.75±0.11,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5);I/R各亚组血清CK、LDH及MDA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而SOD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P<0.05)。rAF与LDH、CK、MDA、SOD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0.47、-0.68、0.59(P均<0.05),仅rBV与LDH存在相关性(r=-0.45,P<0.05)。结论 320排CTPI可无创、半定量、较准确地监测兔下肢骨骼肌随再灌注时间推移的微循环改变;rAF较rBV、rC能更好地反映肌肉组织再灌注后损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MR弥散成像分型与临床严重性分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永安 刘灶松 +2 位作者 黄立安 王秀河 罗良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73-875,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前循环脑梗死MR弥散加权成像(DWI)梗死面积大小分型评分与临床症状严重性分型评分的相关性、一致性以及与MR血管成像血管狭窄程度分级评分的相关性。方法168例60岁以上急诊颅脑MR检查患者,行常规MRI序列、DWI、3D-TOF...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前循环脑梗死MR弥散加权成像(DWI)梗死面积大小分型评分与临床症状严重性分型评分的相关性、一致性以及与MR血管成像血管狭窄程度分级评分的相关性。方法168例60岁以上急诊颅脑MR检查患者,行常规MRI序列、DWI、3D-TOF法MRA检查,临床严重性分类:完全性前循环梗死、部分前循环梗死、腔隙性梗死,MRDWI梗死面积大小分三型,MRA血管狭窄程度分三级,采用χ2检验。结果168例患者DWI全部出现异常高信号,MRA表现为血管迂曲硬化、狭窄、闭塞,MRDWI梗死面积大小分型评分与临床症状严重性分型评分呈强正相关(r=0.847,P=0.000)、一致性(Kappa值=0.654,P<0.0005),MRDWI梗死面积大小分型评分与同侧MRA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分级评分呈正相关(r=0.335,P=0.000),老年不同年龄组急性脑梗死MRDWI梗死面积大小分型构成比存在差异性(χ2=29.079,P<0.0005)。结论老年人急性前循环梗死MRDWI梗死面积与临床症状严重性呈强正相关及一致性,与MRA前循环大血管狭窄程度呈正相关,急性大面积梗死随年龄增加发病率有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 脑缺血 核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1.5T MR肝脏快速容积采集序列增强扫描评价前列腺癌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永安 周洁 +2 位作者 徐谊朝 夏明汗 罗良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43-1146,共4页
目的评价1.5TMR肝脏快速容积采集序列(LAVA)增强扫描对判断前列腺癌的内部浸润分级、强化类型、周围组织浸润的价值及其检出部位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的... 目的评价1.5TMR肝脏快速容积采集序列(LAVA)增强扫描对判断前列腺癌的内部浸润分级、强化类型、周围组织浸润的价值及其检出部位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的MRI资料,并分析前列腺癌的内部浸润分级与MRLAVA强化类型的关系及MRLAVA增强扫描对外周带前列腺癌部位显示的结果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双侧活检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前列腺癌的内部浸润分级与MRLAVA强化类型有关;随着内部浸润分级增加,肿瘤浸润周围结构的几率增加;MRLAVA增强扫描对外周带前列腺癌部位显示的结果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双侧活检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03)。结论 LAVA增强扫描可以提供更多的直接征象和强化特征,有助于准确判断前列腺癌周围浸润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活组织检查
下载PDF
脑室容积测量及其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相胜 罗良平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2514-2515,共2页
脑室容积的变化一直是临床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最常用的指标之一,但由于测量方法的精确与方便程度不够,其应用受到了限制。本文重点介绍了各种脑室容积测量常用的方法、脑室容积的正常值,及其测量脑室容积的主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 脑室容积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测量方法 颅脑疾病 诊断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真菌肺部感染的CT表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永安 赵双全 +2 位作者 王秀河 刘灶松 罗良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68-770,共3页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CT表现及治疗过程中的影像学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各种血液病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罹患侵袭性真菌肺部感染且生存期超过3个月者中发现胸部异常的多次CT影像...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CT表现及治疗过程中的影像学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各种血液病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罹患侵袭性真菌肺部感染且生存期超过3个月者中发现胸部异常的多次CT影像资料。结果首诊胸部CT主要征象:晕征,小叶中心结节,斑片状实变,磨玻璃样阴影,胸膜下楔形实变,空洞,肿块以及支气管气像。CT表现类型:以肺叶或肺段炎性实变或胸膜下楔形实变为主8例,以结节、肿块伴或不伴小空洞21例,弥漫性小叶中心结节为主或并少量结节、肿块3例,双肺磨玻璃样阴影4例。抗真菌治疗过程中多次CT复查:小结节、段或叶实变性炎症在2周~3个月均不同程度吸收,大结节、肿块多数出现空洞,其中12例共27个结节或肿块变为空洞,7例14个空洞出现毛刺,空洞与肺气囊并存3例,5例缩小的楔形实变与胸膜增厚融合,支气管扩张与炎性实变并存2例,1例为多发肺气囊,2例纵隔气肿,2例液气胸,2例5个结节复查时结节中心钙化。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真菌性肺部病变CT表现以散在多发结节、肿块、胸膜下实变常见。治疗后动态CT检查结节或肿块吸收慢且病灶易出现空洞,胸膜下病变出现胸膜粘连、气胸、脓胸,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并发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抑癌基因p53表达与肝细胞癌影像学征象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玉敏 李恒国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372-374,共3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常见的病死率高,生存期短的恶性肿瘤,早期确诊和正确估计预后是选择治疗方案、延长生存期的关键。目前,CT扫描可对肝癌作出明确的诊断,快速发展的多螺旋CT(MSCT)技术应用能够更多地反...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常见的病死率高,生存期短的恶性肿瘤,早期确诊和正确估计预后是选择治疗方案、延长生存期的关键。目前,CT扫描可对肝癌作出明确的诊断,快速发展的多螺旋CT(MSCT)技术应用能够更多地反映HCC的特性。随着现代科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肝癌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基因水平,从基因水平解释肝癌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基因 P53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MR频率选择压脂法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王静波 詹勇 +2 位作者 周洁 张平平 史长征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8期7-8,10,共3页
目的:探讨MR频率选择压脂法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只雄性Wiatar大鼠(鼠龄4周),随机分成实验组(30只)及对照组(10只),实验组给予高胆固醇、高脂喂饲,对照组给予普通喂饲。12周后行血脂生化、MRI及病理组织检查,... 目的:探讨MR频率选择压脂法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只雄性Wiatar大鼠(鼠龄4周),随机分成实验组(30只)及对照组(10只),实验组给予高胆固醇、高脂喂饲,对照组给予普通喂饲。12周后行血脂生化、MRI及病理组织检查,将两组的血脂生化指标、频率选择压脂技术测得的肝脏脂肪分数(HFF)与病理结果比较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两组血脂生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实验组各观察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频率选择压脂技术肝脏HFF与病理测得的脂肪变肝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77)。结论:MR频率选择压脂法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及分级的判定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频率选择压脂法 磁共振成像 大鼠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对进展期胃癌HER2表达状态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列彬 龙晚生 +6 位作者 陈钦贤 薛慧敏 黄文斯 李月月 兰勇 刘壮盛 李青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进展期胃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的评估价值。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CT灌注图像在西门子后处理工作站syngo.via利用体部灌注软件的Deconvolution模式进行分析得到灌注参数。对H...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进展期胃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的评估价值。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CT灌注图像在西门子后处理工作站syngo.via利用体部灌注软件的Deconvolution模式进行分析得到灌注参数。对HER2表达阳性及阴性组的灌注参数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对有差异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评估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估模型的价值。结果HER2表达阳性及阴性组胃癌的BF、BV及Tmax参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V、Tmax值为评估胃癌HER2表达状态的独立预测因子。评估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0(95%CI:0.786~0.942),诊断阈值为0.5958,当阈值≥0.5958时,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95.2%。结论CT灌注参数BV和Tmax值对于评估胃癌HER2表达状态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在构建胃癌术前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16
作者 黄列彬 龙晚生 +6 位作者 薛慧敏 陈钦贤 李月月 黄文斯 兰勇 李荣岗 李青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0年第3期171-176,共6页
目的探讨胃癌CT灌注成像参数在术前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中的价值。方法纳入9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癌且术前均行CT灌注成像的患者资料,对患者的CT灌注图像在Siemens后处理工作站Syngo.via利用体部灌注软件的Deconvolution模式进行分析得... 目的探讨胃癌CT灌注成像参数在术前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中的价值。方法纳入9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癌且术前均行CT灌注成像的患者资料,对患者的CT灌注图像在Siemens后处理工作站Syngo.via利用体部灌注软件的Deconvolution模式进行分析得到灌注参数。对淋巴结阳性及阴性组患者的灌注参数、性别、年龄、胃癌部位、CA19-9、CEA、CT报告胃癌T分期、CT报告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对有差异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价值。结果不同淋巴结分组胃癌患者的BF、BV、CA19-9、CEA、CT报告胃癌T分期、CT报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参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F值、CT报告胃癌T分期、CT报告淋巴结转移情况为独立预测因子。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0(95%CI:0.886~0.984),诊断阈值为0.2727,当阈值≥0.2727时,预测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92.7%,特异度86.0%。结论CT灌注参数在构建术前胃癌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 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的MRI表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白鸽 杨朝湘 +2 位作者 余田 陈瑞莹 朱杏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6期1003-1006,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的MRI表现。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47例EP的MRI及临床资料,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析子宫内膜息肉的MRI影像特点。结果47例EP的MRI图像:12例呈现EP典型的纤维核,11例表现为网格样、索条样结构...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的MRI表现。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47例EP的MRI及临床资料,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析子宫内膜息肉的MRI影像特点。结果47例EP的MRI图像:12例呈现EP典型的纤维核,11例表现为网格样、索条样结构,10例为不典型的点状、条状表现,14例MRI上显示不出来EP;10例伴发出血灶;结合带:清晰完整41例,局部破坏1例,模糊5例;内膜厚度:正常15例,内膜增厚32例。结论MRI能够对E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信息,能为临床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病变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扩散成像在子宫肌瘤HIFU术后早期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22
18
作者 张俊成 杨振华 +1 位作者 赵相胜 王秀河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2期1356-1360,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成像在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早期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15例患者共21个肌瘤经1次性HIFU刀治疗,术前、术后0.5及24h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DWI成像,观察肌瘤术前、术后在常规MRI、DWI上信号及ADC值变化特点...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成像在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早期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15例患者共21个肌瘤经1次性HIFU刀治疗,术前、术后0.5及24h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DWI成像,观察肌瘤术前、术后在常规MRI、DWI上信号及ADC值变化特点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8个肌瘤增强扫描无灌注区,在DWI序列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信号增高;肌瘤消融区术后0.5h平均ADC值[(1.287±0.213)×10-3 mm2/s]低于术前平均ADC值[(1.442±0.233)×10-3 mm2/s]及残留未消融区平均ADC值[(1.513±0.271)×10-3 mm2/s],术后24h复查,消融靶区平均ADC值[1.369±0.220)×10-3 mm2/s]回升。术前、术后0.5及24h消融区及残留未消融区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5h消融区在DWI上高信号主要分布于外周,中央部信号强度相对较低,呈较有特征性环形高信号改变,而且外周部ADC值低于中央部ADC值。结论:DWI和ADC值是早期评价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术后疗效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成像 子宫肿瘤 超声透入疗法
下载PDF
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春芳 陈泽荣 +1 位作者 张冬 罗良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19-1919,共1页
患者男,21岁,间断性头晕头痛伴呕吐2月余;既往体健。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头部CT:松果体区2.3 cm×2.0 cm×2.5 cm团块状混杂密度灶,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区及少许结节状钙化(图1A);头部MRI见囊实性病灶,T1WI、T2W... 患者男,21岁,间断性头晕头痛伴呕吐2月余;既往体健。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头部CT:松果体区2.3 cm×2.0 cm×2.5 cm团块状混杂密度灶,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区及少许结节状钙化(图1A);头部MRI见囊实性病灶,T1WI、T2WI及弥散加权成像均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病灶突向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上份受压、闭塞,幕上脑室系统扩大,与中脑顶盖、大脑大静脉分界清晰(图1B、1C)。影像学诊断:松果体区占位,考虑生殖细胞瘤。于全麻下行显微镜下松果体区肿瘤切除术,术中见松果体区灰红色肿瘤,质软,与周边组织粘连,血供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松果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尿酸与认知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亚林 程仲元 +2 位作者 冯友珍 莫家彬 蔡香然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1-657,共7页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它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还会引起情绪、认知功能的改变。近年来,关于尿酸对神经系统和认知功能的影响的相关讨论受到广泛关注,许多学者都认同尿酸的重要性,它是人体天然产生的抗氧化剂...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它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还会引起情绪、认知功能的改变。近年来,关于尿酸对神经系统和认知功能的影响的相关讨论受到广泛关注,许多学者都认同尿酸的重要性,它是人体天然产生的抗氧化剂,能够缓解氧化应激,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尿酸具有促氧化、促炎性及神经细胞毒性的特性,会对大脑认知功能造成损害。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早期发现脑部微观结构的变化,并探究其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联。本文将重点讨论尿酸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大脑磁共振成像在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认知功能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