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暨南大学国际学院诊断学全英教学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3
1
作者 龚晓兵 杨晶 +2 位作者 马彦 叶刚 黄思敏 《基础医学教育》 2017年第3期216-218,共3页
文章介绍了国际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体会,包括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掌握、认真的课前准备工作、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医学模拟人结合临床实际病例等,为临床医学的全英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诊断学 全英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龚晓兵 余希 +1 位作者 韦宏成 杨见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61-1262,共2页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莫沙必利5m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2片/d,早晨及中...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莫沙必利5m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2片/d,早晨及中午各服1片,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1.7%)和总有效率(91.3%)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47.8%和71.7%)(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的Hamilton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在治疗后3月的复发率(13.0%)也低于对照组(32.6%)(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优于单用莫沙必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莫沙必利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下载PDF
坦度螺酮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龚晓兵 李淑珍 +4 位作者 黄叶盛 马彦 柳永刚 蒋亚斌 杨见权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6期664-667,共4页
目的:观察坦度螺酮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8例伴有焦虑抑郁的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和莫沙必利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坦度螺酮口服治疗... 目的:观察坦度螺酮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8例伴有焦虑抑郁的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和莫沙必利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坦度螺酮口服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的FD症状、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评分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5.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χ~2=6.49,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坦度螺酮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FD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坦度螺酮 焦虑 抑郁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安全风险因素与预防 被引量:11
4
作者 温桂颜 陈昭琳 龚晓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841-2842,共2页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的安全风险因素。方法:分析2009年5~11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63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安全风险因素,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早期采取有效、预见性的措施...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的安全风险因素。方法:分析2009年5~11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63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安全风险因素,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早期采取有效、预见性的措施,可以降低各种风险的发生。结论:提高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隐患,促进和保证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 安全风险因素 预防 护理
下载PDF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并垂体危象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石珩 黄秋燕 +1 位作者 朱翠萍 汤绍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326-2326,共1页
患者,男,33岁。因反复发热3 d,加重伴呕吐、腹痛、腹泻1 d于2013年10月8日入院。患者诉3 d前因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伴头晕、畏寒怕冷、乏力、口干、咽痛,自测体温38℃,予以退热等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于1 d前上述症状加重伴呕吐,呕吐... 患者,男,33岁。因反复发热3 d,加重伴呕吐、腹痛、腹泻1 d于2013年10月8日入院。患者诉3 d前因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伴头晕、畏寒怕冷、乏力、口干、咽痛,自测体温38℃,予以退热等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于1 d前上述症状加重伴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并出现右下腹隐痛,解黄色水样便2次,约100 mL。至外院予以物理降温、抗感染等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起病以来,睡眠、精神欠佳,小便如常,近8个月体重下降10 kg。否认肝炎、结核等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症状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垂体危象 首发表现 反复发热 畏寒发热 畏寒怕冷 胃内容物
下载PDF
抗焦虑或抗抑郁药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倩倩 汤绍辉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49-852,856,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抗焦虑或抗抑郁药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d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时间建库至2015年12月,搜集关于抗焦... 目的系统评价抗焦虑或抗抑郁药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d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时间建库至2015年12月,搜集关于抗焦虑或抗抑郁药治疗F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Stata12.0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8项RCT包含886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抗焦虑或抗抑郁药能够降低消化不良症状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32,95%CI-0.636^-0.004,P=0.047);亚组分析显示,抗焦虑药对FD的治疗效果优于安慰剂(SMD=-0.47,95%CI-0.931^-0.016,P=0.043),而抗抑郁药的疗效与安慰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23,95%CI-0.646~0.182,P=0.271)。在不良反应方面,抗焦虑或抗抑郁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与安慰剂相似(OR=1.25,95%CI 0.847~1.847,P=0.261)。结论抗焦虑药可能是治疗FD的有效药物,且较为安全,但抗抑郁药对FD的治疗作用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抗焦虑药 抗抑郁药 随机对照试验 安慰剂 META分析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消化道病变 被引量:2
7
作者 梁彪 杨小乔 +3 位作者 汤绍辉 许鸣 李子旭 王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12-1015,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黏膜下切除术的患者,行ESD治疗,在病灶周围标记、黏膜下注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剥离病灶、处理创面及术后追踪。结果ESD治疗了11例消化道病变。病变直径2.0...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黏膜下切除术的患者,行ESD治疗,在病灶周围标记、黏膜下注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剥离病灶、处理创面及术后追踪。结果ESD治疗了11例消化道病变。病变直径2.0~6.5cm,ESD手术时间为70~180min,10例病变为整块剥离切除,1例为分块切除。术后病理显示增生性息肉2例,腺瘤性病变7例,中级别内瘤变1例,早期癌1例。除1例ESD术后6h出血外,其余病例均无严重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ESD术后随访1~3个月,创面愈合良好,均未见肿瘤残留和复发。结论ESD治疗消化道病变安全有效,并且具有整块切除率高、便于病理学评估、复发率较小、患者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 消化道病变 消化道早期癌
下载PDF
海洋性贫血伴以消化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的系统性硬化病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埏芳 汤绍辉 李俊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04-1504,共1页
关键词 消化系统症状 系统性硬化病 海洋性贫血 2009年 消化内科 胃内容物 解痉止痛 主要表现
下载PDF
TIPSS术后近期上消化道出血的分析及其对策──附28例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毕向军 杨冬华 陈繱湖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65-666,共2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对2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TIPSS手术,术前常规检查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行胃镜检查,术中检测分流前后的门静脉压力,术后追踪观察临床...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对2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TIPSS手术,术前常规检查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行胃镜检查,术中检测分流前后的门静脉压力,术后追踪观察临床症状并定期进行肝功能和多普勒超声影像检查。结果:28例术后1周内有4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达14%,患者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与术前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及主要临床表现和出血原因呈正相关(P<0.01)。结论:TIPSS术后要注意保护患者的胃、十二指肠黏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静脉内支架分流术 上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TIPSS
下载PDF
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曾丽娟 黄叶盛 龚晓兵 《内科》 2014年第6期652-655,共4页
目的对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1991年01月01日至2014年06月01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 目的对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1991年01月01日至2014年06月01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Pubmed数据库、Google Book Search等有关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补充手工检索文献。应用Rev Man5.2软件对入选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8项随机对照试验符合入选标准,共74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其中接受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共372例患者(试验组),371例患者单用多潘立酮治疗(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总体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4.9%,RR:1.23,95%CI:1.16~1.32,P〈0.000 01),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烧心反酸等症状显效率(64.8%)也明显高于对照组(42.0%,RR:1.54,95%CI:1.34~1.77,P〈0.000 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RR:1.40,95%CI:0.71~2.78,P=0.33)。结论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优于单用多潘立酮,安全性好,可以成为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种较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潘立酮 阿米替林 功能性消化不良 META分析
下载PDF
接种九价HPV疫苗引起药物性肝损伤1例
11
作者 吕洁 周鸿科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前,国内尚无关于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报道,但这一问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现报道1例中年女性患者,在接种九价HPV疫苗第二针后出现乏力、纳差、巩膜及皮肤黄染,经护肝、利胆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好转,但临... 目前,国内尚无关于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报道,但这一问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现报道1例中年女性患者,在接种九价HPV疫苗第二针后出现乏力、纳差、巩膜及皮肤黄染,经护肝、利胆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好转,但临床医生未能及时说服患者完善相关检查进一步排查药物性肝损伤,致患者继续接种第三针,出现肝损慢性化、严重化。经进一步的护肝、利胆、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并随访5个月,患者肝脏功能已恢复正常。通过该病例以期提高临床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认知及诊治水平。At present, there is no report on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caused by nine-valent 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e in China, but this problem should be highly valued by clinicians. It is reported that a middle-aged female patient suffered from fatigue, poor appetite, yellow staining of sclera and skin after the second dose of nine-valent HPV vaccine. After symptomatic support treatment such as protecting the liver and promoting gallbladder function, the symptoms improved, but the clinician failed to persuade the patient to improve the relevant examination in time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resulting in the patient continuing to receive the third dose, resulting in chronic and severe liver damage. After further symptomatic support treatment such as liver protection, choleretic and nutritional support and follow-up for 5 months, the liver function of the patient has returned to normal. Through this case, we hope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cogni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价HPV疫苗 肝毒性 诊断 药物性肝损伤 肝炎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合并干燥综合征1例报告
12
作者 邹沛炫 黄卫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3期1752-1759,共8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是不同的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病,这2种疾病在同一患者中共存称为重叠综合征。干燥综合征(Sjögren Syndrome, SS)是自身免疫性肝病(...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是不同的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病,这2种疾病在同一患者中共存称为重叠综合征。干燥综合征(Sjögren Syndrome, SS)是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AILD)最常并发的肝外自身免疫病。本文报告了一例AIH-PBC重叠综合征合并SS的病例,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策略。Autoimmune hepatitis (AIH) and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 are two common clinical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 and some patients have both diseases;this feature is called AIH-PBC overlap syndrome. Sjögren syndrom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extrahepatic autoimmune diseases among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case report of an elderly female patient who was diagnosed with AIH-PBC overlap syndrome combined with Sjögren syndrome, and discusses its clinical presenta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AIH-PBC重叠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肠气囊肿症1例
13
作者 封传容 沈连丽 黄卫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1451-1456,共6页
1例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肠气囊肿症(pneumatosis cystoides intestinalis, PCI)患者,患者既往糖尿病20余年,一直在规律服用“阿卡波糖”降糖治疗,完善腹部影像学及内镜检查后明确诊断为肠气囊肿症。采用调整降糖方案、高压氧疗2次/天(共5... 1例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肠气囊肿症(pneumatosis cystoides intestinalis, PCI)患者,患者既往糖尿病20余年,一直在规律服用“阿卡波糖”降糖治疗,完善腹部影像学及内镜检查后明确诊断为肠气囊肿症。采用调整降糖方案、高压氧疗2次/天(共5天)、抑酸保护胃黏膜、调节肠道菌群等支持治疗后患者腹泻、腹痛好转。半年后返院复查肠镜未见异常。肠气囊肿症是临床上一种少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为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水平,笔者总结了1例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肠气囊肿症的诊治经过,现报道如下。A patient with diarrhea as the main manifestation of pneumatosis cystoides intestinalis (PCI), who has had diabetes for more than 20 years, has been taking acarbose as hypoglycemic therapy regularly. She was diagnosed with pneumatosis cystoides intestinalis after abdominal imaging and endoscopic examination. The patient’s diarrhea and abdominal pain were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with adjusted hypoglycemic regimen,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twice a day (5 days in total), acid inhibition to protect gastric mucosa, and regulation of intestinal flora. Six months later, she returned to the hospital and rechecked the colonoscopy. Pneumatosis cystoides intestinalis is a rare disease in the clinic, and i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diverse and non-specific.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level of clinicians, 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1 case of pneumatosis cystoides intestinalis with diarrhea as the main manifestation, and reported as follo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肠气囊肿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以消化道出血及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的恙虫病1例
14
作者 朱翠萍 汤绍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453-2453,共1页
患者,男,79岁,农民,因间断发热、呕吐、腹痛半月,加重伴血便1 d于2012年11月6日入院。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寒战后发热,体温最高可达39℃,并伴呕吐、腹痛,腹痛以上腹部为主,无放射痛,餐后加重,于外院就诊,予以抗感染(具体用药不... 患者,男,79岁,农民,因间断发热、呕吐、腹痛半月,加重伴血便1 d于2012年11月6日入院。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寒战后发热,体温最高可达39℃,并伴呕吐、腹痛,腹痛以上腹部为主,无放射痛,餐后加重,于外院就诊,予以抗感染(具体用药不详)等治疗后症状缓解,但病情反复发作。1d前上述症状加重,并排暗红色血便3次,每次量约30 mL,遂急转来我院,门诊以"消化道出血"收入我科。患者自起病以来,近1周几乎未进食物,睡眠不佳,尿少。否认肝炎、结核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居住在当地农村,患病前一直从事野外种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精神症状 恙虫病 间断发热 症状缓解 反复发作 睡眠不佳 高血压病
下载PDF
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巨大型肺癌1例
15
作者 颜英 汤绍辉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9-939,共1页
患者,男,67岁,因呕吐、腹泻1个月,加重1 d于2014年6月19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非喷射性,无血性物;大便5~8次/d,黄色稀水样,无黏液、脓血。多次在外院就诊,拟诊断为急性胃肠炎,予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改善... 患者,男,67岁,因呕吐、腹泻1个月,加重1 d于2014年6月19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非喷射性,无血性物;大便5~8次/d,黄色稀水样,无黏液、脓血。多次在外院就诊,拟诊断为急性胃肠炎,予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1d前上述症状加重,遂来我院诊治,拟呕吐、腹泻查因收入我科。病程中无腹痛、发热、寒战、咳嗽、咳痰、胸闷、气促、咯血等。患者自起病以来,食欲明显减退,精神、睡眠欠佳,近1个月来体重减轻约10 kg。既往有糖尿病史10余年,规律服用降糖药,血糖控制可。否认肝炎、肺结核病史。吸烟史40余年,20~30支/d,未戒烟。家族史无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症状 首发表现 巨大型 肺癌 对症支持治疗 糖尿病史 急性胃肠炎 症状改善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构建腹膜炎患者发生脓毒血症的预测模型
16
作者 何锟 金能烈 聂飚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1707-1717,共11页
腹膜炎是全球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败血症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脓毒血症的早期预测对于及时干预并最终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新型的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并验证腹膜炎患者发展为脓毒血症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提示机器学习模型可以成为预测... 腹膜炎是全球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败血症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脓毒血症的早期预测对于及时干预并最终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新型的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并验证腹膜炎患者发展为脓毒血症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提示机器学习模型可以成为预测腹膜炎患者预测脓毒血症的可靠工具,并且,随机森林算法模型具有最佳的预测性能,这种机器学习方法可用于帮助临床医生对于高风险因素的认识并早期干预以降低死亡率。Peritonitis is the second leading cause of sepsis-related mortality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patients worldwide. Early prediction of sepsis is critical for timely intervention and ultimately improving prognosis. This study established and validated a predictive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epsis in peritonitis patients using novel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can be a reliable tool for predicting sepsis in peritonitis patients. Among them, the random forest algorithm model showed the best predictive performance. This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 can help clinicians recognize high-risk factors and intervene early to reduce mort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炎 脓毒血症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小肠海绵状血管瘤致反复消化道出血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馨 龚晓兵 +1 位作者 黄纪亮 王开发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843-843,847,共2页
患者,女,76岁,因头晕4 h,黑便1 h于2015年6月11日入院。患者于进食后突发头晕、四肢无力,伴恶心、呕吐,呕吐褐色胃内容物,送至急诊,查血红蛋白102 g/L;粪便潜血(+)。尿素氮12.32 mmol/L,考虑消化道出血,予兰索拉唑、止血敏等治疗,症... 患者,女,76岁,因头晕4 h,黑便1 h于2015年6月11日入院。患者于进食后突发头晕、四肢无力,伴恶心、呕吐,呕吐褐色胃内容物,送至急诊,查血红蛋白102 g/L;粪便潜血(+)。尿素氮12.32 mmol/L,考虑消化道出血,予兰索拉唑、止血敏等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后解柏油样便2次,量约500 g,头晕、乏力症状加重。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海绵状血管瘤 消化道出血 治疗
下载PDF
肝肾综合征的内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兰海涛 汤绍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9期4549-4551,共3页
关键词 肝肾综合征/诊断 肝肾综合征/治疗 人类 综述[文献类型]
下载PDF
5-羟色胺受体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静雯 周鸿科 +3 位作者 古珊珊 余丽琼 康晚秋 温影珍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21期3071-3077,共7页
目的研究5-羟色胺受体基因启动子区(5-HTTLPR)多态性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之间的关系,为疾病提供临床治疗信息。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截止时间至2018年5... 目的研究5-羟色胺受体基因启动子区(5-HTTLPR)多态性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之间的关系,为疾病提供临床治疗信息。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截止时间至2018年5月18日,筛选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FD发病相关研究,运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研究,S(短)及L(长)等位基因组成5种遗传模型。SS+LS vs LL模型与FD发病风险相关(OR=0.50,95%CI:0.25~0.98),其余遗传模型与FD发病无关(SS vs LL+LS:OR=1.02,95%CI:0.70~1.50;SS vs LL:OR=1.01,95%CI:0.68~1.50;SS vs LS:OR=1.08,95%CI:0.70~1.68;S vs L:OR=0.96,95%CI:0.81~1.14),亚洲人群SS+LS vs LL模型与FD发病风险相关(OR=0.53,95%CI:0.29~0.97),其余模型未见明显相关,高加索人群各遗传模型与FD发病风险无关。剔除一篇文章后,无论汇总结果还是亚组分析均提示各遗传模型与FD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结论无论在亚洲还是高加索人群中,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FD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受体 功能性消化不良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以全消化道多发溃疡为主要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一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琳 汤绍辉 《新医学》 2019年第11期868-872,共5页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是一种以胃肠道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为特征的罕见疾病。由于其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通常缺乏特异性,在临床上很容易漏诊和误诊。该文对1例以除食管以外的全消化道多发溃疡为主要表现的EG患者的诊治经过进行描...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是一种以胃肠道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为特征的罕见疾病。由于其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通常缺乏特异性,在临床上很容易漏诊和误诊。该文对1例以除食管以外的全消化道多发溃疡为主要表现的EG患者的诊治经过进行描述和分析,提示我们加强对EG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认识,对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消化性溃疡 黏膜活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