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细胞比值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及英夫利昔单抗疗效的相关性
1
作者 付慧兰 吴佳瑾 +1 位作者 曾珊 任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4-282,共9页
目的:探讨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细胞参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在评估RA疾病活动度和药物疗效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住院的活动性R... 目的:探讨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细胞参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在评估RA疾病活动度和药物疗效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住院的活动性RA患者9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活动性RA患者及健康对照组NLR、PLR、LMR差异及NLR、PLR、LMR与RA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选取接受英夫利昔单抗治疗14周的活动性RA患者53例,观察临床应答组和临床无应答组NLR、PLR、LMR的变化及其与英夫利昔单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①活动性RA组NLR、PLR高于健康对照组,LMR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②低疾病活动组NLR、PLR低于中/高疾病活动组,LMR高于中/高疾病活动组(P<0.05)。③活动性RA患者NLR、PLR与基于红细胞沉降率的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ESR)、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LMR与DAS28-ESR、ESR和CRP呈负相关(P<0.05)。④英夫利昔单抗治疗14周RA患者ESR、CRP、DAS28-ESR、NLR、PLR较基线期下降,LMR较基线期升高(P<0.05)。⑤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后临床应答组NLR、PLR低于临床无应答组,而临床应答组LMR高于临床无应答组(P<0.01)。结论:活动性RA患者外周血NLR、PLR、LMR有助于评估RA疾病活动度及英夫利昔单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英夫利昔单抗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外膜脂肪厚度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
2
作者 李朝霞 黎晓萱 +2 位作者 徐春雪 徐宏贵 周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EFT)的改变,并探讨其与心脏彩超参数及心血管疾病(CVD)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我院住院的SLE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量2组的E...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EFT)的改变,并探讨其与心脏彩超参数及心血管疾病(CVD)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我院住院的SLE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量2组的EFT,根据EFT是否增厚将SLE患者分为增厚组及不增厚组,比较2组炎症指标、心脏彩超参数及CVD传统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异,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EFT的危险因素。结果:SLE组患者的EFT[4.40(2.60)mm]较对照组[3.10(1.60)mm]显著增厚(P<0.001)。病例组患者中EFT增厚者占42.0%(76/131),对照组EFT增厚者仅占9.5%(9/95)。病例组中EFT增厚组与不增厚组比较结果显示,EFT增厚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左心房直径(LAD)、右心室内径(RV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均显著高于不增厚组。EFT与年龄、病程、BMI、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AD、RVD、IVST、LVPWT及CIMT等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PWT增加是EFT增厚的危险因素。结论:SLE患者的EFT增厚与心脏结构或功能参数的改变相关,提示应对EFT增厚及心脏结构或功能参数异常的SLE患者进一步筛查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 心脏彩超参数 细胞因子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下载PDF
利用DXA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肌少症的现患率
3
作者 李朝霞 欧阳辉 +2 位作者 黎晓萱 徐浩 周毅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03-609,共7页
目的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中肌少症的现患率,分析SLE共病肌少症患者的体成分变化,探讨SLE患者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共纳入114例SLE患者(病例组)和114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 目的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中肌少症的现患率,分析SLE共病肌少症患者的体成分变化,探讨SLE患者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共纳入114例SLE患者(病例组)和114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两组的肌肉质量,通过握力和步速分别评估患者的肌力和体能。根据欧洲老年人肌少症工作组及亚洲肌少症工作组诊断标准对SLE患者进行肌少症诊断及分期,将SLE患者分为肌少症组及非肌少症组,比较组间患者的体成分及骨密度等指标的差异,分析SLE患者共病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SLE患者的平均病程为(79.6±72.8)个月。45.6%(n=52)的SLE患者共病肌少症,其中22.8%(n=26)的患者为肌少症前期,16.7%(n=19)的患者为肌少症期,6.1%(n=7)的患者为严重肌少症期。肌少症组患者的体重、体质指数、脂肪质量指数、全身瘦组织含量、瘦质量指数、全身去脂体重、去脂体重指数均低于非肌少症组和对照组。肌少症组的骨矿物质含量、腰椎和股骨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OR=0.61,P<0.001,95%CI:0.49~0.75)和职业劳动强度(OR=2.0,P=0.009,95%CI:1.19~3.34)是SLE患者共病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结论SLE患者中约半数共病肌少症,共病肌少症SLE患者的脂肪、肌肉含量和重要部位骨密度下降,其中体质指数和职业劳动强度是SLE患者出现肌少症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体成分 双能X线吸收法 肌少症 骨密度
下载PDF
运动对类风湿关节炎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欧阳辉 何雪常 +3 位作者 沈龙彬 周毅 李朝霞 陈卓铭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4-180,共7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代谢指标的相关影响因素,观察运动频率对RA伴发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BMD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初诊RA患者的性别、...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代谢指标的相关影响因素,观察运动频率对RA伴发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BMD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初诊RA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抗CCP抗体)、RA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评分)等指标,观察这些临床因素对RA患者的BMD及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血清骨代谢指标包括β-胶原降解产物(β-C-terminal telopeptide region of collagen type1,β-CTX)、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I pro collagen N-terminal pro peptide,PINP)、骨钙素(osteocalcin,OC)、25羟维生素D[25-(OH)D],通过电话回访RA患者的康复运动情况,分析运动频率对RA伴OP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本组RA伴发OP的发生率为46.67%,BMD的下降以腰椎、股骨颈最明显。BMD的改变与年龄、病程、DAS28评分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程的延长、DAS28评分的升高,BMD降低(P<0.05)。骨吸收指标β-CTX在年龄≤65岁组、病程≤0.5年组、抗CCP抗体阳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骨形成指标PINP、OC在年龄≤65岁组、抗CCP抗体阳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水平在DAS28评分<2.6组高于DAS28评分≥2.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伴OP患者中,经常运动组的全身及腰椎BMD、PINP、OC均高于不运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INP、OC与经常运动呈正相关(P<0.05),β-CTX与抗CCP抗体呈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全身BMD受血清25-(OH)D水平及运动频率影响明显,随着血清25-(OH)D水平及运动频率的提高,全身BMD呈增加趋势。结论 RA伴发OP的发病率高,骨密度与年龄、病程、疾病的活动、25-(OH)D水平、运动频率相关。RA伴发OP属于高转换型骨代谢异常,在疾病早期、活动期骨破坏和骨形成均加快。运动可促进骨形成、提高骨密度,建议临床应重视在内科治疗基础上的运动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代谢标志物 运动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获得性血友病A 1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乔洁 黄欣然 +3 位作者 宋广梅 吴会霞 周毅 朱丽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190-193,201,共5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期常可累及血液系统,但导致凝血因子功能异常而继发获得性血友病A(AHA)相对罕见,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报道1例SLE继发AHA的青年女性患者,以头痛起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期常可累及血液系统,但导致凝血因子功能异常而继发获得性血友病A(AHA)相对罕见,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报道1例SLE继发AHA的青年女性患者,以头痛起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凝血因子Ⅷ活性明显下降,并逐渐出现面部蝶形红斑,血常规三系减少,最终诊断为SLE继发AHA。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病情缓解,凝血因子Ⅷ活性恢复正常。AHA主要临床表现多为近期自发性的急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以期提高风湿科免疫科医生对AHA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获得性血友病A 凝血因子Ⅷ活性
下载PDF
不同疾病状态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液A20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特点 被引量:5
6
作者 朱丽花 王旭 +5 位作者 陈少华 杨力建 吴秀丽 李萡 周毅 李扬秋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目的分析A20和NF-κB基因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液中的表达水平及治疗前后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A20在RA炎症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液中单个核细胞A20和NF-κB基因表达... 目的分析A20和NF-κB基因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液中的表达水平及治疗前后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A20在RA炎症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液中单个核细胞A20和NF-κB基因表达水平以及RA患者治疗前(疾病活动期)和治疗后3个月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A20和NF-κB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1)疾病活动期54例RA患者PBMCs中A20表达水平(6.52±5.85)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34.47±26.55,P<0.001),NF-κB表达水平(1.55±2.02)高于健康对照组(0.59±0.16,P=0.046);2)14例RA患者PBMCs中A20(8.07±6.25)和NF-κB(7.11±19.01)与关节液单个核细胞A20(7.74±5.74)和NF-κB(0.76±0.24)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9例RA患者治疗后3月病情明显缓解,治疗后PBMCs中A20表达水平(10.18±13.22)较治疗前(2.32±1.87)明显升高(P=0.019),但治疗后外周血A20表达水平仍然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NF-κB表达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403)。结论 RA患者外周血A20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并与NF-κB表达水平上调相对应,而RA疾病缓解后,A20表达水平有所恢复。RA患者关节液中A20和NF-κB表达水平与患者外周血中A20和NF-κB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A20 NF-ΚB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免疫抑制 被引量:5
7
作者 欧阳辉 何雪常 +1 位作者 周毅 李朝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77-1581,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带状疱疹(HZ)病毒感染的临床免疫特点及物理治疗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合并HZ感染的SLE患者,与同期住院的无感染的SLE患者30例比较,观察两组的一般资料,发病前、发病时、治愈后的实验室指标及T淋...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带状疱疹(HZ)病毒感染的临床免疫特点及物理治疗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合并HZ感染的SLE患者,与同期住院的无感染的SLE患者30例比较,观察两组的一般资料,发病前、发病时、治愈后的实验室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SLE合并HZ组发病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发病时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C反应蛋白升高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淋巴细胞亚群检查指标比较:SLE合并HZ组发病前CD3+百分率升高、CD16+CD56+百分率下降、4/8Ratio计数异常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百分率升高、CD8+计数升高、CD16+CD56+计数下降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时CD3+百分率升高、CD8+百分率升高、CD4+百分率下降、4/8Ratio计数异常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6+CD56+百分率下降、CD8+计数升高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愈后CD16+CD56+百分率下降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Z感染的治疗时间5±1.3 d,治愈率100%,无后遗神经痛发生。结论 SLE合并HZ感染存在免疫抑制状态。提示我们在SLE治疗过程中应加强T淋巴细胞亚群的监测。抗病毒药物和物理治疗对SLE合并HZ感染的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带状疱疹 免疫 物理治疗
下载PDF
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下调ACSL4抑制肝癌细胞体外增殖
8
作者 赵培培 周志刚 +3 位作者 杨媛媛 黄树升 涂逸轩 涂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31-2136,共6页
目的分析酯酰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在肝癌中的表达,探究铁死亡调控ACSL4对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肝癌和癌旁正常肝组织临床样本,HE染色病理学鉴定后,微量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RT-qPCR检测ACSL4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 目的分析酯酰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在肝癌中的表达,探究铁死亡调控ACSL4对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肝癌和癌旁正常肝组织临床样本,HE染色病理学鉴定后,微量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RT-qPCR检测ACSL4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ACSL4与PCNA的蛋白表达。体外培养Huh-7人肝癌细胞,先分为3组:即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组、抑制剂Fer-1组、以及Erastin与Fer-1联合作用组;其中Erastin或Fer-1组均包含0、20、40、60、80、100μmol/L共6个浓度,然后采用筛选的Erastin浓度80μmol/L+(0、30、60、90μmol/L)Fer-1,筛选Fer-1浓度后再分为3组:对照组、80μmol/L Erastin单独处理组、80μmol/L Erastin+60μmol/L Fer-1联合处理组,均作用48 h。干预ACSL4、PCNA的表达后,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微量法检测MDA含量的变化。结果相较于癌旁正常肝组织,肝癌组织中MDA含量降低(P<0.01),ACSL4、PCNA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强(P<0.05);Erastin可抑制ACSL4、PCNA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并抑制细胞增殖(P<0.001)、上调MDA含量(P<0.01);单独使用Fer-1对细胞存活率无影响;但加入Erastin后再应用Fer-1,则可逆转Erastin对ACSL4、PCNA表达(P<0.05),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P<0.001),MDA含量的上调(P<0.05)。结论ACSL4在肝癌中表达增强,Erastin可提高MDA含量、下调ACSL4表达,诱导肝癌细胞铁死亡,抑制癌细胞增殖;Fer-1则可逆转Erastin的上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细胞增殖 Erastin ACSL4 铁死亡
下载PDF
SLE伴颅内动脉瘤致右眼睑下垂一例 被引量:5
9
作者 曹思曼 文军 +4 位作者 宋广梅 崔艳杰 乔洁 周毅 朱丽花 《新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75-79,共5页
SLE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的慢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SLE伴颅内动脉瘤并不多见,多见于有多年病史且疾病控制不佳的SLE患者,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以头痛、恶心或瘤体压迫颅神经引起相应症状为主要表现。... SLE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的慢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SLE伴颅内动脉瘤并不多见,多见于有多年病史且疾病控制不佳的SLE患者,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以头痛、恶心或瘤体压迫颅神经引起相应症状为主要表现。该文报道一例初发SLE的47岁女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颅内动脉瘤,并压迫右侧动眼神经引起右眼睑下垂,经规范药物治疗联合介入手术,右眼睑下垂症状得以迅速改善。该例患者的诊治过程提示,当SLE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呕吐或神经压迫症状时,要警惕颅内动脉瘤的可能性;一经确诊,应在积极、规范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及时行手术干预,进而避免患者出现动脉瘤破裂或颈动脉海绵窦瘘等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颅内动脉瘤 动眼神经 眼睑下垂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引发单侧胸腔积液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广梅 崔艳杰 +2 位作者 乔洁 王亮 朱丽花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04-205,共2页
报道1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引发的单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胸腔积液 漏出液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TMA一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佳瑾 任洁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629-1632,共4页
一例早期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青年女性,病程长且反复发作,随着病程进展出现严重的血液系统损害,完善相关检查及肾活检后最终确诊为“狼疮肾炎Ⅳ+Ⅴ型伴TMA肾损伤”。予以激素冲击联合血浆置换、环磷酰胺联合贝利尤单抗免疫抑制治疗,... 一例早期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青年女性,病程长且反复发作,随着病程进展出现严重的血液系统损害,完善相关检查及肾活检后最终确诊为“狼疮肾炎Ⅳ+Ⅴ型伴TMA肾损伤”。予以激素冲击联合血浆置换、环磷酰胺联合贝利尤单抗免疫抑制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本病例警示临床医生对于狼疮肾炎的鉴别诊断,需考虑肾血管病变的存在,并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炎 血栓性微血管病变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舞蹈症一例并文献复习
12
作者 宋广梅 崔艳杰 +3 位作者 乔洁 曹思曼 周毅 朱丽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1-166,共6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舞蹈症在国内相对罕见,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及特异性辅助检查,为排除性临床诊断。本文报道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2022年1月收治的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舞蹈症在国内相对罕见,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及特异性辅助检查,为排除性临床诊断。本文报道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2022年1月收治的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这些病例的临床特点,以提高风湿免疫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舞蹈症 神经精神狼疮 抗磷脂综合征
下载PDF
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双链DNA抗体表达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13
作者 曹思曼 周毅 +1 位作者 朱丽花 曾珊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547-550,共4页
目的 分析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双链DNA抗体表达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该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15例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抗双链DNA抗体表达与否分为抗双链DNA抗体阴性组(n=37)和抗双链... 目的 分析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双链DNA抗体表达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该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15例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抗双链DNA抗体表达与否分为抗双链DNA抗体阴性组(n=37)和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组(n=78),2组均规律使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第1、2、3、6个月疾病活动度评分,对比2组患者达标治疗率。结果 抗双链DNA抗体阴性组患者治疗第1个月达标治疗率为78.4%,第2个月达标治疗率为89.2%,第3个月达标治疗率为89.2%,第6个月达标治疗率为86.5%;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组患者治疗第1个月达标治疗率为48.7%,第2个月达标治疗率为75.6%,第3个月达标治疗率为83.3%,第6个月达标治疗率为80.8%。2组患者治疗第1、2、3个月达标治疗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第6个月达标治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双链DNA抗体对患者早期治疗方案的调整、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总的达标治疗率具有一定提示意义;并建议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初治疗的3个月内对抗双链DNA抗体阳性者应做到更加全面地评估,并延长随访时间,在达标治疗前尽可能减少器官损害,甚至降低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双链DNA抗体 初诊 达标治疗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狼疮肾炎的关系 被引量:10
14
作者 任洁 周毅 +2 位作者 吴会霞 朱丽花 杨学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87-1389,共3页
目的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与狼疮肾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SLE患者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包括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桥本甲状腺炎)、SCH、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 目的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与狼疮肾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SLE患者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包括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桥本甲状腺炎)、SCH、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腺癌)、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记录每例患者基本人口统计学资料、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自身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 Ab)]水平、狼疮肾炎诊断、血肌酐水平、24 h尿蛋白水平、抗ds-DNA和补体水平。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SLE患者SCH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06例SLE患者中有35例合并甲状腺疾病(33.02%),其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减症1例(0.94%),SCH 13例(12.26%),Graves'病2例(1.89%),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0.94%),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2.83%),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腺癌)1例(0.94%),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14例(13.21%)。42例狼疮肾炎患者中SCH发生率(9/42,21.43%)明显高于无狼疮肾炎患者(4/64,6.25%,P<0.05)。狼疮肾炎患者FT3、TT3、FT4、TT4、TSH水平与无狼疮肾炎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SCH的SLE患者24 h尿蛋白水平、血肌酐水平高于无甲状腺疾病的SLE患者(P<0.05),而C3、C4水平低于无甲状腺疾病的SLE患者(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尿蛋白水平升高、血肌酐水平升高是SCH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SCH是SLE较常见的合并症,其可能与狼疮肾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炎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脂质水平异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丽花 周毅 +1 位作者 王亮 杨学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7-619,共3页
目的探讨初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脂质(血脂)水平异常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以及抗狼疮规范化治疗对SLE患者血脂异常的治疗作用。方法对初治SLE患者58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SLE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 目的探讨初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脂质(血脂)水平异常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以及抗狼疮规范化治疗对SLE患者血脂异常的治疗作用。方法对初治SLE患者58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SLE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羟氯喹规范化治疗。观察初治SLE患者血脂异常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6、12个月各指标血脂水平的变化,探讨初治SLE患者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初治SLE患者的血清TG水平增高,LDL水平增高,HDL水平降低。(2)58例初治SLE患者中有50例发生血脂异常(86.21%),其中低HDL血症34例(58.62%),高TG血症30例(51.72%),高LDL血症15例(25.86%),高TC血症10例(17.24%)。(3)高TC血症患者在四个时点的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TG血症患者在四个时点的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HDL血症患者在四个时点的H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LDL血症患者在四个时点的L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ESR>20mm/h、蛋白尿阳性、SLICC≥1分和抗Sm抗体阳性是高TG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IgG>16g/L、SLEDAI≥5分和抗SSA抗体阳性是低HDL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IgG>16g/L和抗U1RNP抗体阳性是高LDL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初治SLE患者存在明显脂质代谢紊乱,表现为TG、LDL水平增高,HDL水平降低。(2)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羟氯喹的规范化治疗对SLE患者的血脂异常有明显调控作用;(3)ESR>20mm/h、尿蛋白阳性、SLEDAI≥5分、SLICC≥1分、IgG>16g/L、抗Sm抗体阳性、抗SSA抗体阳性和抗URNP抗体阳性是SLE患者并发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脂异常 总胆固醇 三酰甘油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规范化治疗对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转归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丽花 周毅 杨学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9-421,共3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治疗(环磷酰胺冲击联合糖皮质激素)对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转归预后的影响,通过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来评估规范化治疗的疗效和疾病的转归情况,进一步证实目前被广泛采用的规范化治疗方案的疗效。方... 目的:探讨规范化治疗(环磷酰胺冲击联合糖皮质激素)对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转归预后的影响,通过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来评估规范化治疗的疗效和疾病的转归情况,进一步证实目前被广泛采用的规范化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规范化治疗的重型SLE50例。评估每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2﹑3﹑6和12个月时的SLEDAI评分,比较各阶段SLEDAI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规范化治疗的疗效。结果:SLEDAI评分在规范化治疗的半年内进行性下降,以第1个月最为显著,6个月后下降不明显。治疗后第1个月较治疗前下降8.54[(9.28±4.853)vs.(17.82±4.989),P=0.000],第2个月较第1个月下降2.56(P=0.008),第3个月较第2个月下降1.44(P=0.027),治疗后第6个月较第3个月下降2.08(P=0.004),第6个月与第12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SLEDAI评分(X)与治疗后第12个月SLEDAI评分(Y)有直线相关关系(r=0.402,P=0.004),直线方程为Y=-2.086+0.232X(R2=0.162,P=0.004)。结论:(1)规范化治疗能使重型SLE在短期内迅速控制病情;(2)SLEDAI评分能够比较好的评价病情,在规范化治疗的半年内进行性下降,以治疗后第1个月下降最为显著,在第6个月后变化不明显;(3)治疗前与治疗后12个月的SLEDAI评分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冲击治疗 糖皮质激素 环磷酰胺 疾病活动指数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会霞 周毅 杨学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SLE患者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既往曾多次接受抗狼疮治疗,并复诊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47例SLE患者(SLE组)及同期47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SLE患者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既往曾多次接受抗狼疮治疗,并复诊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47例SLE患者(SLE组)及同期47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SLE组患者颈动脉中-内膜厚度(IMT)值及斑块发生率。比较对照组与SLE组、SLE有斑块组与SLE无斑块组组间的各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差异。选择可能对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有影响的参数(37项)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1)的参数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SLE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SLE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多发(29.8%)且颈动脉IMT值明显增加;SLE组患者高血压患病率增高(P=0.007),TG水平增高(P<0.001),HDL-C水平降低(P=0.002),LDL-C水平增高(P=0.002),载脂蛋白B水平增高(P=0.002)。(2)SLE有斑块组与SLE无斑块组比较,两组年龄、绝经率、颈动脉IMT值、高血压患病率、病程时间、疾病损伤指数、治疗后TG、抗Sm抗体阳性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06、P<0.001、P=0.015、P=0.002、P<0.001、P=0.046、P=0.042)。(3)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P=0.004)、病程≥5年(P=0.009)是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1)SLE患者较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病多发。(2)SLE患者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绝经、血压、病程、疾病损伤指数、CRP、抗SSB抗体、抗Sm抗体、糖皮质激素使用相关。(3)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绝经及病程≥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胃转移1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丽花 周毅 王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95-1395,共1页
患者女,66岁,因“上腹胀痛、嗳气、消瘦2个月”于2007年12月入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以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剑突下疼痛,为持续性钝痛,伴腹胀、嗳气、消瘦、头晕、乏力,2个月来体重下降5妇。无恶心、呕吐、反酸、黑便、大便习惯性改变... 患者女,66岁,因“上腹胀痛、嗳气、消瘦2个月”于2007年12月入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以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剑突下疼痛,为持续性钝痛,伴腹胀、嗳气、消瘦、头晕、乏力,2个月来体重下降5妇。无恶心、呕吐、反酸、黑便、大便习惯性改变,无胸痛、咳嗽、咳痰等。胃镜示:胃小弯侧见一约5cm×11cm巨大溃疡,波及前后壁,底凹凸不平,覆白苔,周围黏膜充血、肿胀(活检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胃转移 上腹胀痛 持续性钝痛 体重下降 巨大溃疡 黏膜充血 剑突下
下载PDF
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朝霞 黎晓萱 +2 位作者 周毅 尚靖杰 徐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69-1174,共6页
目的探讨骨代谢、骨密度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初步探索免疫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骨代谢异常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检测SLE患者的骨密度,... 目的探讨骨代谢、骨密度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初步探索免疫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骨代谢异常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检测SLE患者的骨密度,同日检测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结果共纳入92名SLE女性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及病程分别为(42.1±14.1)岁、(84.4±73.0)个月。有62.0%(n=57)患者存在骨代谢异常,其中44.6%(n=41)患者为骨量减少,17.4%(n=16)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症,后者还包括9.8%(n=9)发生脆性骨折的患者。全身骨密度最低值与年龄(r=-0.291,P=0.005)、病程(r=-0.239,P=0.022)、绝经状态(r=-0.288,P=0.005)及碱性磷酸酶(r=-0.221,P=0.033)均呈负相关。Logistics分析显示绝经状态(OR=13.0,P<0.001,95%CI 3.43~49.5)、LDL-C(OR=5.74,P=0.002,95%CI 1.93~17.0)及外周血CD4+T细胞(OR=1.08,P=0.025,95%CI 1.01~1.16)是骨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而年龄(OR=1.12,P<0.001,95%CI 1.06~1.19)是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结论SLE患者骨代谢异常的发生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可能与其发病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淋巴细胞亚群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下载PDF
成功治疗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剥脱性皮炎1例
20
作者 高照猛 周毅 +1 位作者 杨学莉 朱丽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79-1479,共1页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剥脱性皮炎 妊娠 治疗 口腔溃疡 面部红斑 关节疼痛 胸腹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