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组学在骨性关节炎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查振刚 梁鸿志 +1 位作者 谭文成 郑立恒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344-2347,共4页
骨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疾病,它是以透明软骨的退行性变为特征与年龄相关的一种疾病。骨性关节炎疾病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明确疾病的诊断和发现新的早期诊断方法。对于大多数的骨性关节炎患者,在发病的早期阶段是没有阳性体征的,临床... 骨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疾病,它是以透明软骨的退行性变为特征与年龄相关的一种疾病。骨性关节炎疾病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明确疾病的诊断和发现新的早期诊断方法。对于大多数的骨性关节炎患者,在发病的早期阶段是没有阳性体征的,临床上很难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关节疾病 蛋白质组学 应用 诊断方法 关节炎患者 退行性变 透明软骨
下载PDF
PRMT5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还添 王华东 查振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2-758,共7页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PRMTs)在蛋白质的甲基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参与可变剪切、转录后调节、RNA的加工、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和肿瘤形成等[1]。目前,已经鉴定出11种该家族的成员(P...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PRMTs)在蛋白质的甲基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参与可变剪切、转录后调节、RNA的加工、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和肿瘤形成等[1]。目前,已经鉴定出11种该家族的成员(PRMT1~11),根据其催化精氨酸甲基化方式的不同,可以将PRMTs分为3类(图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 肿瘤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急性期甲基强的松龙干预对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郑力恒 林宏生 +3 位作者 李锦聪 谢林 吴昊 张国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2-458,共7页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即刻甲基强的松龙干预治疗对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该药物促进脊髓神经功能修复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脊髓损伤(SCI)兔动物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36只,单纯损伤组(C组)与MP治疗组(...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即刻甲基强的松龙干预治疗对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该药物促进脊髓神经功能修复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脊髓损伤(SCI)兔动物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36只,单纯损伤组(C组)与MP治疗组(T组)各36只,分别于损伤后8h、24h、72h、7d、14d和28d时随机取6只动物灌注固定取材,HE染色观察损伤区脊髓组织的病理改变,TUNEL法检测各组脊髓标本细胞凋亡情况;分别于损伤后1d、3d、7d、14d及28d观察各组动物运动神经功能情况,包括Rivlin斜板试验和BBB评分。结果:术后C组和T组斜板试验临界角度值和BBB评分值随时间点延长均逐渐升高,损伤7d及之后各时间点,T组均高于C组,但小于S组(P<0.05)。HE染色S组脊髓组织在各时间点未见明显异常;T组及C组损伤后8h、24h及72h时脊髓组织结构紊乱,可见不同程度出血、神经细胞水肿、坏死,灰质中空泡形成,炎症细胞浸润,两组无明显区别;损伤后7d、14d及28d,T组脊髓组织较C组恢复较好,整体损伤程度轻,血肿逐渐吸收,空泡减少,灰质和白质坏死吸收并胶原纤维组织增生,胶质细胞减少,可见较多神经细胞。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S组未发现阳性细胞,C组及T组在损伤后8h可见阳性细胞,24h达到高峰,3d时仍较多,术后7d渐渐减少,14d及28d时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两组对比,在损伤后8h、24h、3d及7d四个时间点,T组阳性细胞明显少于C组(P<0.05),14d及28d时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在脊髓损伤急性期干预治疗,有利于损伤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可能通过抗细胞凋亡机制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急性期 甲基强的松龙 细胞凋亡 TUNEL
原文传递
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椎间融合治疗11例多节段腰椎滑脱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飚 林宏生 +4 位作者 郑力恒 吴昊 张国威 冯浩 张大卫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滑脱的临床价值和相关问题。方法:11例多节段腰椎滑脱患者,男6例,女5例,年龄43~58岁,平均52.5岁,均为L4、5椎体滑脱,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滑脱的临床价值和相关问题。方法:11例多节段腰椎滑脱患者,男6例,女5例,年龄43~58岁,平均52.5岁,均为L4、5椎体滑脱,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术前、术后行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 I)问卷调查表评价临床功能恢复情况,并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滑脱恢复情况、椎间孔高度、植骨融合情况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3年2个月,VAS评分术后(1.0±1.0)分及末次随访(1.0±0.5)分,较术前(8.0±1.5)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OD I术后(22.13±13.40)及末次随访(20.31±13.27),较术前(64.80±15.68)均有显著差异(P〈0.005)。术后椎间隙、椎间孔高度术后较术前明显增高,无内固定松动或断钉断棒;所有病例复位满意,所有患者植骨融合良好,无假关节形成。结论: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椎间植骨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滑脱效果满意,该术式具有复位良好,固定牢靠,融合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 腰椎滑脱 椎弓根钉 椎间融合
下载PDF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调查问卷的制定及考评 被引量:6
5
作者 郇松玮 谭文成 +4 位作者 郑力恒 夏吉生 吴昊 尤田 査振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2期4169-4175,共7页
背景:国内外关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查阅国内外文献未见有一致公认的调查问卷,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调查问卷可以用于临床上大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及治疗提供相关基础。目的:制定膝关节骨性关... 背景:国内外关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查阅国内外文献未见有一致公认的调查问卷,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调查问卷可以用于临床上大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及治疗提供相关基础。目的:制定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调查问卷用于患病危险因素的分析,并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方法: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制定统一的调查问卷,从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体格检查及X射线检查7个方面搜集整理共20个条目,初步建立调查问卷的条目框架,并运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与结论:制定的调查问卷共包含7个纬度,经过专家咨询、筛选修改后调整17个条目,本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显示总的Cronbach’s系数为0.974,内容效度分析显示问卷的测量的题目能够代表所测内容,内容效度较高。说明实验研究所设计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适于临床上大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临床实践 骨组织工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调查问卷 信度评价 效度评价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 其他基金
下载PDF
前列腺素E2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最佳浓度及其效应基因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劼若 邓思远 +7 位作者 侯辉歌 黄浩 王欢 郇松玮 佘国荣 罗斯敏 刘宁 查振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4期2147-2152,共6页
背景:前列腺素E2不仅是参与机体炎症反应的炎性递质,而且在骨组织形成与改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且前列腺素E2在其他干细胞如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中,也表现出类似的调节作用。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2对骨髓间充质... 背景:前列腺素E2不仅是参与机体炎症反应的炎性递质,而且在骨组织形成与改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且前列腺素E2在其他干细胞如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中,也表现出类似的调节作用。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骨向分化的影响,检测其促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最佳剂量,筛选出前列腺素E2的效应基因,评价前列腺素E2诱导成骨的作用机制。方法:提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鉴定,配制10-2,10-3,10-4,10-5,10-6 g/L不同质量浓度的前列腺素E2溶液,分别与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空白组为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L-DMEM。MTT比色法及碱性磷酸酶定量检测,筛选出前列腺素E2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最佳剂量。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出最佳成骨诱导浓度前列腺素E2诱导后14 d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未诱导组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与结论:不同质量浓度前列腺素E2诱导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前列腺素E2最佳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浓度为1×10-4 g/L,前列腺素E2最佳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浓度为1×10-5 g/L。基因芯片筛选发现Cxcl13、Cd55基因及PPAR、MAPK信号通路可能与前列腺素E2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分化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前列腺素E2 成骨分化 最佳浓度 效应基因 MAPK信号通路 干细胞增殖 调控
下载PDF
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三维多孔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骨缺损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欢 林宏生 +5 位作者 查振刚 谭文成 郑力恒 姚平 张嘉晴 苗贵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8期1331-1335,共5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多种间质细胞谱系分化的能力,且支架材料的性能对骨缺损的修复有重要影响。目的:观察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三维多孔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缺损。方法:对骨缺损模型兔分别采用空白植入、髂后...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多种间质细胞谱系分化的能力,且支架材料的性能对骨缺损的修复有重要影响。目的:观察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三维多孔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缺损。方法:对骨缺损模型兔分别采用空白植入、髂后上棘自体松质骨移植、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多孔支架移植和复合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多孔支架移植修复缺损部位。结果与结论:至移植12周,移植复合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多孔支架的实验兔的缺损处有骨组织生成,支架材料降解,已完成缺损修复,其修复情况接近松质骨组;髂后上棘自体松质骨移植的实验兔的缺损修复完好,新形成的骨组织较规则;只植入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多孔支架的实验兔有少量骨组织形成,材料部分降解;空白植入的实验兔缺损处无新生骨组织生成,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填充。说明新型的生物支架材料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三维多孔支架与来源于新西兰大白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后,植入同种异体兔股骨髁缺损处,使骨缺损的修复速度加快,表现为较好的体内诱导成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聚左旋乳酸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缺损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性质对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郑力恒 吴昊 +1 位作者 尚玉攀 张嘉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274-2279,共6页
背景:许多研究证实了生物材料的物理性质尤其是其硬度能够调控干细胞向目的细胞定向分化。目的:综述细胞外基质对干细胞行为的影响及生物材料物理性质调控干细胞分化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 背景:许多研究证实了生物材料的物理性质尤其是其硬度能够调控干细胞向目的细胞定向分化。目的:综述细胞外基质对干细胞行为的影响及生物材料物理性质调控干细胞分化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词分别为"细胞外基质、生物支架材料、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基质硬度、干细胞分化"和"extracellular matrix,biomaterials scaffolds,chemical properties,physical properties,substrate rigidity,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最终选择31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生物材料支架的物理性质能够影响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等行为,尤其是硬度调控干细胞分化对组织工程及再生医学都具有极大的启示。寻找更多与细胞外基质硬度共同作用的生物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精确控制细胞行为,制备出与体内生理环境更加相似的支架材料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生物相容性材料 细胞外基质 硬度 组织工程 材料相容性 生物材料 复合材料 物理性质 基底硬度 定向分化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系统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宏生 李德彦 +3 位作者 陈飚 吴昊 张国威 郑力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评价后路椎弓根钉矫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2009年8月收治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36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均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矫形,根据不同患者分别采用椎间植骨融合(15例)或后外侧植骨融合(2... 目的评价后路椎弓根钉矫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2009年8月收治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36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均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矫形,根据不同患者分别采用椎间植骨融合(15例)或后外侧植骨融合(21例),分析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s角;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腰椎JOA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临床改善率83.3%;术前ODI为(67.1±11.4)%,术后改善至(32.1±10.8)%(P〈0.01);冠状位Cobb’s角术前平均26.7°,术后改善至平均12.3°(P〈0.01);矢状位腰椎前凸角术前平均10.7°,术后改善至平均36.6°(P〈0.01)。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8个月(1250个月),随访期间无矫正效果丢失;内固定物无松动、移位、断裂现象,植骨融合良好,无假关节形成。结论后路椎弓根钉矫形、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畸形可获得良好疗效,充分的术前评估,正确的术式选择是获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侧凸 减压 椎弓根钉
下载PDF
纳米HA/CS支架穿“靴”复合软骨样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缺损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劼若 查振刚 +9 位作者 郇松玮 刘宁 张国威 吴昊 林宏生 姚平 张嘉晴 屠美 郑力恒 谭文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1-286,共6页
【目的】观察把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诱导成的软骨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nano-HA/CSscaffold)通过特殊的穿"靴"结构复合构建而成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的可行性,并观察此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的能... 【目的】观察把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诱导成的软骨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nano-HA/CSscaffold)通过特殊的穿"靴"结构复合构建而成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的可行性,并观察此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原位复合和冷冻干燥相结合的方法制备nano-HA/CS支架,用聚四氟乙烯制作成圆柱形"靴"结构。把BMSCs经软骨诱导液诱导成软骨细胞后,接种于穿"靴"的nano-HA/CS支架底部,把细胞-支架复合物置入成软骨条件培养液中培养2周。扫描电镜观察nano-HA/CS支架结构及细胞-支架复合体结构。30只新西兰大白兔的股骨髁制造直径4 mm、深8 mm的骨软骨缺损,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于缺损处分别植入经穿"靴"结构复合的软骨支架复合体、不经穿"靴"结构复合的软骨支架复合体,空白组仅造缺损,4、12周后取材初步观察修复情况。【结果】BMSCs经软骨诱导液诱导后转化成软骨细胞;制备的nano-HA/CS支架支架孔隙率为92%,平均孔径为125μm,与软骨细胞有较好的粘附性。大体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缺损均有类软骨样组织生长,空白组缺损明显,见纤维组织生长。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观察实验组软骨缺损部分软骨细胞修复,成骨区部分骨样细胞修复,两者耦合处部分交叉,修复缺损程度及成骨区和成软骨区界面耦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3组的大体评分和软骨组织学评分统计分析,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结论】BMSCs具有成软骨潜能,nano-HA/CS支架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软骨细胞与nano-HA/CS支架经过穿"靴"结构可成为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并初步证实有修复兔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 软骨细胞 软骨和软骨下骨缺损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2在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欢 查振刚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83-1685,共3页
骨形成是一个由多种因素调节的复杂而有序的过程。前列腺素E2(PGE2)由机体产生,在全身各器官均发挥广泛作用,其促进骨形成的作用主要通过其受体介导,并与剂量、药物协同等因素相关,国内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探索。现将PGE... 骨形成是一个由多种因素调节的复杂而有序的过程。前列腺素E2(PGE2)由机体产生,在全身各器官均发挥广泛作用,其促进骨形成的作用主要通过其受体介导,并与剂量、药物协同等因素相关,国内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探索。现将PGE2在骨形成过程的具体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2 骨形成 受体介导 PGE2 国内外
下载PDF
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伴关节软骨破坏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苗贵强 查振刚 +5 位作者 吴昊 刘宁 林宏生 姚平 张嘉晴 李劼若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2期240-240,共1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62岁,7年前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左膝关节肿胀,经休息和理疗症状好转,后又反复发作。近1年多症状逐渐加重,膝关节肿胀明显,影响生活。在当地医院反复做膝关节穿刺,每次抽出约100 ml暗红色液体,抽液后症状明显缓解。
关键词 膝关节 滑膜炎 色素绒毛结节性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下载PDF
上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尤田 查振刚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1期105-105,共1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55岁,因左前臂紫绀、疼痛2 d于2010年5月21日入院。患者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前臂紫绀、疼痛,左3、4、5指远节发黑。既往有长期吸烟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左前臂紫绀,左3、4、5指远节发黑,左前臂中、远1/3交界以... 1病例资料患者,女,55岁,因左前臂紫绀、疼痛2 d于2010年5月21日入院。患者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前臂紫绀、疼痛,左3、4、5指远节发黑。既往有长期吸烟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左前臂紫绀,左3、4、5指远节发黑,左前臂中、远1/3交界以下皮温降低,左3、4、5指远节皮肤干燥,触、痛觉明显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指掌侧总动脉 指掌侧固有动脉 导管接触性溶栓
下载PDF
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后26年假体断裂翻修1例
14
作者 佘国荣 潘锐 查振刚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9-819,共1页
患者,女,43岁,因跌倒致左上臂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2 d于2012年5月14日入院。患者26年前曾因左肱骨骨巨细胞瘤行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术后恢复尚可,左肩关节外展受限。体格检查:左上臂稍肿胀,无明显瘀斑,前内侧见长约25 cm陈旧... 患者,女,43岁,因跌倒致左上臂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2 d于2012年5月14日入院。患者26年前曾因左肱骨骨巨细胞瘤行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术后恢复尚可,左肩关节外展受限。体格检查:左上臂稍肿胀,无明显瘀斑,前内侧见长约25 cm陈旧性手术瘢痕,左上臂中段压痛,未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左肩关节外展活动范围0~30°,左前臂及左手感觉、活动、血运可。 X线片示左侧肱骨截骨术后,左肱骨中上段内固定钢针折断,周围软组织肿胀(图1)。完善术前评估和准备后患者在插管全麻下行左人工半肩关节翻修术,术中成功取出原骨水泥假体及断裂克氏针,按术前设计安装定制假体柄、钛笼,辅以骨水泥固定技术重建肩关节及肱骨上段结构(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 术后恢复 假体断裂 翻修术 肱骨骨巨细胞瘤 软组织肿胀 肩关节外展 骨水泥假体
下载PDF
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并腰椎椎体骨质破坏1例
15
作者 佘国荣 查振刚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6期721-722,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68岁,因'腰痛伴双下肢疼痛2个月',于2011年4月1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及双下肢疼痛,活动后腰痛加剧,伴双下肢针刺样疼痛,无麻木感。发病初期患者未予重视,自行于局部敷贴膏药,但症状逐渐加重... 1病例资料患者,男,68岁,因'腰痛伴双下肢疼痛2个月',于2011年4月1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及双下肢疼痛,活动后腰痛加剧,伴双下肢针刺样疼痛,无麻木感。发病初期患者未予重视,自行于局部敷贴膏药,但症状逐渐加重,步行500 m即感疼痛难忍,到当地医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夹层 腰椎 骨质破坏
下载PDF
聚碳酸亚丙酯/壳聚糖纳米纤维三维多孔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骨缺损 被引量:7
16
作者 郇松玮 查振刚 +5 位作者 姚平 吴昊 刘宁 赵剑豪 熊高鑫 佘国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889-2894,共6页
背景:骨组织工程细胞移植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支架材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三大要素中最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环节,随着组织工程材料工艺的革新,有望为更好地修复骨缺损带来新的希望。目的:评价聚碳酸亚丙酯/壳聚糖纳米纤维(p... 背景:骨组织工程细胞移植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支架材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三大要素中最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环节,随着组织工程材料工艺的革新,有望为更好地修复骨缺损带来新的希望。目的:评价聚碳酸亚丙酯/壳聚糖纳米纤维(propylene carbonate/chitosan nanofibers,PPC/CSNF)三维多孔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s)修复兔股骨髁部骨缺损的能力。方法:二次相分离法制作PPC/CSNF复合三维多孔支架,将第3代的BMSCs种植到复合材料上。36只新西兰大白兔右侧股骨髁制作直径6mm深10mm骨缺损,于缺损处实验组植入复合BMSCs的PPC/CSNF多孔支架,对照组植入单纯PPC/CSNF多孔支架,标准组于兔髂后上棘取自体松质骨移植于缺损部位,空白组不做处理。术后第4,8,12周取材,通过大体观察、放射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等方法评价其修复缺损情况。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放射学评价与标准组无显著差异,两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大体标本与标准组基本一致;实验组组织学检查新骨生成速度、生成量优于对照组(P<0.05);空白组不能自行修复骨缺损,最后缺损由纤维组织充填。结果显示PPC/CSNF多孔支架具有较好的细胞和组织相容性,复合兔BMSCs能加速新骨形成,可用于修复兔股骨髁部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缺损 壳聚糖 纳米纤维
下载PDF
聚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与兔软骨细胞的相容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鸿志 查振刚 +6 位作者 姚平 吴昊 刘宁 李劼若 郇松玮 苗贵强 赵剑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8期1413-1416,共4页
背景:传统的支架材料存在疏水性强,材料表面缺乏细胞表面受体特异结合的生物活性分子,材料的酸性降解产物易引发无菌性炎性反应等不足。根据仿生原理及软骨真实结构和构成来选择和制备组织工程软骨支架能够获得理想效果。目的:制备聚... 背景:传统的支架材料存在疏水性强,材料表面缺乏细胞表面受体特异结合的生物活性分子,材料的酸性降解产物易引发无菌性炎性反应等不足。根据仿生原理及软骨真实结构和构成来选择和制备组织工程软骨支架能够获得理想效果。目的:制备聚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评价其与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探讨其应用于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二次相分离技术制备聚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将第3代新西兰兔软骨细胞接种至复合支架材料上复合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细胞-支架复合物在24孔板中培养5d以后,将其植入裸鼠皮下8周。结果与结论:聚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经化学合成后,具有合适的三维多孔结构,孔隙率为90%孔径300-450μm;植入裸鼠皮下8周后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显示细胞-支架复合物中的软骨细胞可以像天然软骨一样分泌黏多糖和Ⅱ型胶原。提示生物材料聚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纳米羟基磷灰石对于兔软骨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生物组织工程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组织工程 软骨细胞 壳聚糖 羟基磷灰石 支架
下载PDF
动物源性骨软骨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复合缺损(英文) 被引量:4
18
作者 谭文成 查振刚 +6 位作者 张嘉晴 郑立恒 梁耀中 夏吉生 黄馨霈 吴昊 林宏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65-2269,共5页
背景:以往支架材料修复骨软骨的实验大都存在骨软骨耦合界面修复不良的情况。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复合动物源性骨软骨支架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复合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抽签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 背景:以往支架材料修复骨软骨的实验大都存在骨软骨耦合界面修复不良的情况。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复合动物源性骨软骨支架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复合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抽签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制作单侧膝关节骨软骨复合缺损后,实验组于骨缺损处植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软骨细胞与同种异体动物源性骨软骨复合支架,对照组于骨缺损处植入同种异体动物源性骨软骨支架、空白组未植入任何材料。术后4,8,12周行大体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大体观察见复合缺损区完全修复,局部无凹陷,新生组织和周围组织融合,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见软骨缺损区由新生的透明软骨样组织修复,细胞柱状排列,极性好,软骨陷窝明显,骨缺损区由骨样组织修复,新生软骨和软骨下骨以及宿主骨界面耦合良好,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率和组织学评分优于对照组、空白组(P<0.05)。说明诱导分化的自体软骨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复合动物源性骨软骨支架所构建的细胞-支架复合体能成功修复兔膝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复合缺损,是一种理想的骨软骨复合缺损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 支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细胞 修复 缺损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及相关基因与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鸿志 谭文成 查振刚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79-1081,共3页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骨关节疾病。就其病变发展而言,除年龄、职业等因素外,目前有关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研究表明VDR基因的...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骨关节疾病。就其病变发展而言,除年龄、职业等因素外,目前有关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研究表明VDR基因的多态性与很多疾病有关联,如牙周炎、结核病、乳腺癌、OA等,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维生素D受体基因的多态性与OA易感性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基因 骨性关节炎 相关基因 慢性骨关节疾病 关节软骨退行性变 继发性骨质增生 VDR基因 病理特征
下载PDF
软骨PLGA-Ⅱ型胶原支架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损伤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彰 王双利 +4 位作者 潘政军 江华 熊高鑫 李劼若 侯辉歌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诱导的软骨细胞与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PLGA)-Ⅱ型胶原支架通过管帽结构复合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损伤的效果及各界面耦合情况。方法BMSCs经软骨诱导液诱导成软骨细胞后接种于PLGA-...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诱导的软骨细胞与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PLGA)-Ⅱ型胶原支架通过管帽结构复合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损伤的效果及各界面耦合情况。方法BMSCs经软骨诱导液诱导成软骨细胞后接种于PLGA-Ⅱ型胶原支架的底层,支架表层戴管帽。将该细胞-支架复合物置入软骨条件培养液中培养2周,扫描电镜观察。将4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5只,并于股骨髁处造模。分别于缺损处植入戴管帽结构复合的软骨支架复合体(A组)、PLGA-Ⅱ型胶原支架(B组)、不植入任何材料(C组)。于第4周和第12周取材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分析。结果 A组和B组缺损处均有软骨生成;C组缺损明显,只有纤维组织生长。A组软骨缺损部分软骨细胞修复,成骨区部分骨样细胞修复;两者耦合处犬牙交错,修复缺损程度及成骨区和成软骨区界面耦合情况明显优于B、C组。软骨组织学评分A组优于B、C组(P<0.05)。结论 BMSCs诱导分化成的软骨细胞与PLGA-Ⅱ型胶原支架经过管帽结构构建成的软骨PLGA-Ⅱ型胶原支架复合体可有效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损伤,新生软骨、骨与宿主软骨、骨及新生软骨与软骨下骨各界面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Ⅱ型胶原支架 骨髓基质干细胞 骨软骨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